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央企重组“助推器”激活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

http://www.sixwl.com/2011-5-25 9:48:35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央企重组“助推器”激活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 

  被视为央企重组“助推器”的国新公司,终于迎来成立后的第一单。

  记者昨日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5月23日,国资委正式将华星集团划给国新公司。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这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

  自去年年底成立以来,国新公司一直低调运作,先后出现在中国五矿、中国通号的改制过程中,却并未发挥其重组作用。也正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华星集团的整体划入激活了国新公司承担的央企重组“助推器”的作用。

  华星或面临二次重组命运

  “将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管理,是国资委依托国新公司这一平台、深入推进央企布局结构调整和央企改革发展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邵宁在划转会议上指出。

  不过,会议并没有传递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为了解华星未来命运如何,本报记者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致电华星集团总经理办公室,该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树坚对记者表示:“我只知道是被整体划入国新,但后续如何处理还要问国新公司那边。”

  据记者从国资委有关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华星集团划入后,国新公司可能会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和重组整合,其中优质业务还将继续给予支持,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业务板块将退出。

  一批弱小央企将被陆续划入

  业内普遍认为,华星集团规模小,实力弱,这正是其成为国新收编“首单”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华星集团前身是华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由在国内以经营机电产品为主的中国机电设备总公司等7家部属公司组建而成。1998年,中国物资再生利用公司等12家部属公司又被划入华星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之后经过多次变更和划归,华星集团最终成为国资委监管央企之一。

  正是由于多年的变更与整合,华星集团主营业务十分繁杂,且业绩不佳。记者查阅“央企2009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后发现,华星集团的利润总额亏损0.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0.5亿元,是当年为数不多亏损的央企之一。

  华星集团划入国新,被看作是国新公司重组弱小央企的一个标志性起点。

  据国资委人士介绍,国资委打算将一批央企划入国新公司,这些央企都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同时,这些企业与其他大型央企的产业关联度不大,重组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大;或者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某一家产业型企业的企业。

  央企重组有望再提速

  在华星划入国新后,央企户数减少至120户。业内人士认为,国新公司开始发挥其央企重组助推器作用后,央企重组有望再次加速。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8月份国资委换帅以后,央企重组进入了一个重质大于重量的阶段,因此央企户数减少的速度较此前几年有所减缓。一位央企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央企重组速度比较快,与完成2010年重组目标有关,进入2011年后,完成目标的压力大大减轻,央企之间重组的速度也有所放缓。

  不过,在国新公司启动央企重组功能后,央企重组或将再次提速。因为,“如果被划入国新,就意味着要被二次,甚至三次重组,还不如直接寻找重组方。”有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起步 央企重组或再掀高潮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国资委24日证实,中国华星集团被划入中国国新公司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此举标志着国新公司资产经营工作正式起步。

  去年底成立的中国国新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元人民币。它是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它是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也不是投资公司。

  为督促中央企业突出主业、优化产业布局,中国官方近年来不断推动央企重组。国新公司成立之前的5年时间里,每年都有约10家规模较小的中央企业并入大型优势企业。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之前,中央企业的数量已由最初的196家下调至121家。

  但央企重组的速度仍低于预期。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此前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应缩减到80到100家。许多人预测,央企重组步伐或将因为国新公司的成立而加快。

  国务院国资委介绍说,打算划入国新公司的企业,都是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与其他大型中央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大,它们之间重组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大;或者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某一家产业型企业的企业。

  划入国新公司后,具有竞争力的中央企业或者优质业务、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业务,将获得支持。但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或业务板块,国有资本将退出。

  华星集团成为国新公司“收编”的首家中央企业。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华星集团的前身是华星物产集团,始建于1995年。华星集团经营的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化工、地产、信息、贸易等多个领域。它还拥有一家从事企业并购重组、委托投资、资产管理、产权经纪、国际贸易等业务的美国全资子公司。

  邵宁表示,华星集团划入国新公司管理后,国新公司应确保实现重组预期目标,对华星集团实施规范有效管理,注重风险管控。

  上海国资改革再提速 所有整体上市公司均将推激励方案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程再度提速,继国企资产证券化工作快速推进后,部分企业已经酝酿出台股权激励方案。昨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处获悉,上海市国资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考核与激励同公司的业绩更紧密地挂钩,建立健全更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据悉,按照上海国资改革的计划,上海所有整体上市的公司均将推出激励方案。而据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透露,上海汽车将于年内推出激励方案。

  据杨国雄介绍,未来几年,上海大部分国资产业集团有望实现整体上市或者核心资产上市,“我们要让这些企业成为真正的上市公司、公众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接受社会的监督,实现市场化发展”。

  杨国雄所说的上海国资产业集团改革,将实现两大突破,即体制突破、内在动力机制突破。杨国雄称,上海市国资委将鼓励并支持企业将考核与激励同公司的业绩更紧密地挂钩,建立健全更为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据悉,出台激励机制旨在“让上海的国有企业在今后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之时,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吕勇明此前表示,“十二五”期间,上海将使国资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6%以上。

  目前,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明显提速,以上海建工、上海汽车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先后推出了重组方案。4月6日,上海汽车在停牌1个半月后正式发布重组预案公告,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从事独立零部件业务、服务贸易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公司股权及其他资产,实现整体上市。上海市国资委持有上汽集团100%股权,完成重组后上汽集团持有上海汽车77.21%的股权。

  据了解,上海汽车从重组筹划伊始就成立了激励机制工作组,研究和论证激励方案。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表示,“激励方案正在制定,将在年内推出。从今年开始,激励将与当年的业绩增长直接挂钩”。但上海汽车未透露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

  据了解,继上海汽车之后,更多上海国企将出台股权激励方案。杨国雄称,“上海市国资委希望通过激励机制上的改变,让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今后所有整体上市的公司,都要推出激励方案。”

  央企投资保险:挖沙 还是淘金?

  截至上月底,内地140多家保险公司中的绝大多数,均已首度公布年度财务信息。而央企(本文指非金融央企或产业央企,不含招商局集团)掘金保险业的首份成绩单,随之浮出水面。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010年底,由非金融央企发起设立、控股或作为主要股东的保险公司,约为20家,占全国保险公司总数的14%。

  从目前来看,宝钢与中石化已经进入收获期,中石油与国家电网初尝盈利滋味。同时,尚有近10家保险公司仍在亏损当中;在此背景下,加码者如国家电网,淡出者如五矿集团。

  央企烙印15年来愈深

  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险业,始于1996年。那一年,华泰财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与中宏人寿等险企相继成立。这4家公司的发起股东囊括了中石化、宝钢、华润、中海油、中粮集团、中外运和中化集团等众多央企。此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央企烙印,越来越深。

  这15年间,除了上述4家公司外,又出现了10多家由央企发起设立的保险公司。它们包括五矿集团与法国安盛合资的金盛人寿(1999年,成立时间,下同);中粮集团与英杰华保险合资成立的中英人寿(2002年);中石油联手意大利忠利保险成立的中意人寿(2002年)与中意财险(2007年);华能集团发起设立的永诚财险(2004年);华润集团参与发起设立的华泰人寿(2005年);中石化发起设立的安邦财险(2004年)和阳光财险(2005年,发起股东还包括南方航空、中铝集团和中外运);中邮集团与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CNP)合资成立的中法人寿(2005年),以及后来单独组建的中邮人寿(2009年);国家电网旗下“英大系”保险公司——英大人寿(2007年)和英大财险(2008年);南方电网发起设立的鼎和财险(2008年);国电集团2010年从北京市国资委手中接盘的瑞泰人寿。

  目前中国保险市场资产过千亿的主体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太平和中再集团等6家保险集团,以及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除平安与泰康外,其余公司皆为大型国有控股企业。

  淘金者

  宝钢集团堪称最青睐保险业的央企,它现为太保、新华的第一、第二大股东,粗略估算,宝钢所持两家公司股权价值高达500多亿元。

  另一个令人艳羡的潜伏者是中石化。据披露,由中石化发起设立的华泰财险、安邦财险与阳光财险,均已盈利数年,三家公司去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59亿元、5.08亿元和3.59亿元。

  同样进入收获期的,还有去年盈利2.18亿元的中英人寿、盈利1.23亿元的中宏人寿、盈利近9000万元的永诚财险和盈利1000万元的鼎和财险。

  经过10年的发展,中石油旗下中意人寿以近400亿的资产规模,稳居外资及合资寿险榜眼,去年实现净利润6838万元。不过,成立近四年的中意财险,去年净亏1.36亿元。

  挖沙者

  从去年财报来看,除了中意财险与英大人寿,尚未盈利的还有瑞泰人寿(亏损8900万元)、中法人寿(亏损1643万元)、中邮人寿(亏损3966万元)、中航三星人寿(亏损6110万元)、金盛人寿(亏损7689万元)和海康人寿(亏损8974万元)。

  拥有两张牌照的国家电网却也是“喜忧参半”。旗下英大财险过去两年均实现了盈利,但在去年,成立近4年的英大人寿却亏损3.45亿元,历年累计亏损7.8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控股两家寿险公司的中国邮政似乎也面临这个问题。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中邮人寿作为中邮直系成员迅速崛起,而合资公司中法人寿陷入尴尬境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成立五年的中法人寿总资产8.35亿元,资本金一直停留在2亿元;而成立15个月的中邮人寿,总资产已达24.19亿元,接近中法人寿的3倍。

  争议中的产融结合大潮

  央企进军保险业,仅是中国产融结合大潮的一部分。中国产业资本正在迅速向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渗透。围绕产融结合的合理性与风险隐患,一直争议不断,而监管层的态度并不十分明朗。

  “产融结合,我们感觉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今年2月,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国资委正在研究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大的企业集团走到哪一步比较合适,同时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

  “不能说做保险的就先进,不投保险业的就落后,就像上街买菜,选择不同而已。”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指出,央企进军保险业是投资多元化的体现,不应刻意渲染。

  险资一季度投资路线图

  重仓成长股 押宝重组股 追击题材股

  ⊙记者 徐锐 ○编辑 全泽源

  注重风险控制,是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第一准则,正因为如此,诸如工商银行、大秦铁路、中兴通讯、贵州茅台等一、二线蓝筹绩优股往往是其重点配置对象,这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2011年一季度股东名单中也有所体现。然而仔细盘点险资一季度持股标的后不难发现,除积极配置一、二线成长股外,对重组概念股的押注及对热点题材股的追击同样是险资的投资模式。

  稳拿大秦铁路

  据统计,保险机构今年一季度共进驻553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序列,而按照持股市值排列,险资集中持有的前六大重仓股分别为工商银行、中信证券、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和大秦铁路。其中险资对大秦铁路的持续加仓可看作是其价值投资的典范。

  数据显示,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以及中国人寿下属三款产品今年一季度末已合计持有大秦铁路4.71亿股,较去年末再度增加5000万股。而今年以来大秦铁路股价呈现出一路上涨的趋势,就在近期大盘持续下挫的背景下,公司5月4日股价仍放量创出今年以来新高,其脱离大盘走势的强势姿态较为明显。

  作为国内铁路运输的龙头,各家投研机构对大秦铁路未来的经营看点颇为一致。中银国际最新研报即指出,未来煤炭需求仍将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而公司在西北、华北的煤炭及货物运输战略地位突出,未来同时也将受益于铁道部(其实际控制人)市场化改革。

  一位长期关注大秦铁路的私募界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险资看中大秦铁路侧面证明其股价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按照2010年的市盈率和派息率公司都是两市较好的投资标的,且今年一季度也继续保持了良好增势。除此之外,未来铁道部的市场化改革也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实现实体经营,才可以真正地把铁路经营效率提高,但目前行政管理的效率远远低于公司制管理的效率。而在铁道部实施改革的预期之下,大秦铁路未来也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追捧超声电子

  除大秦铁路外,就个股而言,超声电子和上海梅林可谓是保险机构一季度最为追捧的两只个股,两公司在报告期末各自获得了五只险资产品的竞相增持。

  今日,超声电子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3.80元/股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8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8.5亿元,拟用于投资电容式触摸屏产业化建设项目和高性能特种覆铜板技术改造项目。公司拟利用自身在印制电路板及LCD显示领域已有的优势,投建电容式触控屏及高性能特种覆铜板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年产25万平方米电容式触摸屏,以及年产690万平方米覆铜板及半固化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电容屏和覆铜板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强化企业产业链地位和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增大产业规模、提高赢利能力。

  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超声电子是少数有能力提供“触摸屏+液晶屏”的国内厂商,拥有自主研发的电容触摸屏专利生产技术。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电容式触摸屏技改项目,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产,将新增年产4.5万平米电容式触摸屏的生产能力。触摸屏技改项目的实施将可以满足更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下游厂商对电容式触摸屏的需求,进而帮助公司扩大其在液晶显示领域内的优势和市场份额。

  押宝上海梅林

  除成长类个股外,险资对重组股的投资判断也颇为独到。以上海梅林为例,在去年末尚无任何投资机构进驻的前提下,公司在一季度突然获得了中国人寿、泰康人寿旗下5只险资产品的集中建仓,合计持有1444万股。

  上海梅林作为上海国资旗下的资本平台之一,公司去年12月曾推出定向增发方案以收购集团旗下的相关食品主业资产。不过,由于上海梅林旗下分支业务中包含有房地产资产,而201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愈加严厉,涉足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均已被搁置,因此外界对“涉房”的上海梅林此次增发最终能否获得批文也有所怀疑,公司股价也在上述方案披露后持续下跌。如今来看,上述险资正是在上海梅林股价回落后开始对其低调建仓并“押宝”成功。今年3月,为了给定向增发“清障”,上海梅林宣布剥离其地产业务并同时推出了新一版定增方案。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增发目的旨在推进光明食品集团休闲食品主业的整体上市,拟注多项资产的毛利率较高,可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外界对险资“投资稳健、注重控风险”这一整体现象不同的是,个别险资产品事实上也参与热点题材股的投资操作。去年12月末,啤酒花宣布下属子公司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五个矿产勘查项目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受此消息刺激,公司股价此后连续大涨,而公司最新季报则显示人寿系旗下四只产品在一季度联袂增持,持股数从129万股至565万股不等。此外,身披“高铁概念股”的博深工具在今年一季度也获得了中国人寿以及招商信诺人寿共两只产品的合力买入。

  投资风格渐变 QFII一季度围猎重组类白马股

  ⊙记者 徐锐 ○编辑 全泽源

  经过近年来的稳步发展,QFII渐已成为A股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投资力量。而由于QFII投资者来自于世界各地,因此各家机构的投资操作方式也略有不同。

  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QFII此前在2010年一季度时的投资思路大多是凭借一己之力去押宝“大牛股”,彼时无论是题材概念股、重组预期股,还是绩优股、高送转股,在当时股价大幅飙涨的上述“牛股”中,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均可见QFII的身影。而随着投资经验的增长以及对A股市场熟悉度的增加,QFII的投资策略如今又在发生改变: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11年一季报所列股东名单归纳总结后记者注意到,那些已披露重组方案或重组预期较为强烈的白马股,似已成为QFII们的投资共识。

  统计数据显示,QFII截至今年一季度共进驻20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序列。以持股市值计算,银行、电器类绩优公司为其重点持有品种,但与去年末持股相比,QFII在一季度对所持上述行业类个股并未有增持举动,个别甚至有少许的减持抛售行为。与此相对比,QFII持股名单中则隐现出另一条投资线路——围猎重组类白马股。

  参照上市公司一季报,在各自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报告期末有3家以上(包括3家)QFII抱团进驻的上市公司共有8家,而这其中的6家公司此前曾推出资产重组或整合方案:强生控股去年8月宣布通过定向增发购买久事公司、强生集团持有的出租车运营、汽车租赁、汽车服务等汽车运营类相关资产及旅游类资产;水井坊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的DHHBV(帝亚吉欧)要约收购一事则仍处在监管部门审批过程中;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在积极收购行业内绩优资产的同时,又分别于去年9月、今年3月宣布赴港上市;而鱼跃医疗则于去年6月完成了其定向增发募资工作。

  除此之外,行将被中交股份吸收合并的路桥建设,拟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上海建工,其最新股东名单中均含有QFII的身影。

  从中可以看出,与此前频频“潜伏”大牛股不同,QFII如今则特别关注一些重组、整合预期明朗化的上市公司,在经过自己的研究调研后再结合市场走势择机买入。

  以鱼跃医疗为例,在去年四季度公司股价高位运行阶段,QFII机构并未投资参与其中。而就在今年一季度鱼跃医疗大幅下挫后,包括国际金融-花旗-MARTIN CURRI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在内的三家QFII果断杀入,截至三月末合力持有鱼跃医疗390.21万股。而从近期券商所发的调研报告来看,大多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持乐观看好态度。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杰出企业,鱼跃医疗现有产品销售将保障近期高增长:2011年预计销售普通制氧机18万台;大型制氧机20台;DR销售突破100台,实现150%-200%的高速增长;全科诊断仪、临床系列产品均将实现高速增长。而外延并购则将保障远期高增长,即未来通过兼并收购,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进入留置针等高质耗材领域,从而保障2012年以后的持续高增长。

  国泰君安:水利水电发展必行,相关央企重组正做

  水利水电建设是国家战略,投资增大是必然趋势。从中央1 号文聚焦水利,金安桥、鲁地拉、龙开口水电站获批,水利水电的发展已经开始,从战略确立到落实到投资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水利政策已经从中央向地方落实。4 月,监察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通知》将《决定》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比如,4 月18 日,水利部与广东签订合作备忘。4 月20 日,珠海竹银水源工程竣工。

  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1)投资额:2010 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2000亿元。今后10 年年均水利投资强度比2010 年高出一倍,即年均达到4000亿,总量达到4 万亿。“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为2.1 万亿,需要中央投资1.1 万亿。2)投入来源:公共财政,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水利财政专项投入、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基金以及水资源费;金融支持。

  水电站的建设将快速推进。雅砻江的下游梯级开发全面启动。据新闻报告,2011 年,随着锦屏、官地、桐子林水电站进入主体工程施工的高峰期,两河口等水电站前期工作也快速推进,预计2011 年二滩公司在雅砻江水电开发的投资将超过160 亿元。未来3 年,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年度投资逐渐增加,累计将超450 亿。雅砻江水电开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

  水利水电央企数量多,存在整合的必然性。06 年国资委即下达任务至2010年央企数量欲降到100 家,目前央企数量为121 家,其中有4 家水利水电央企,2 家设计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08 年底总资产129亿元)、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 家工程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10 年底总资产约546 亿元)。这4 家公司在央企中排名靠后,而同质性强,所以一直存在着重组合并的预期。

  葛洲坝集团与电力顾集团重组进行中:葛洲坝集团将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部分公司组建新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08 年收入99 亿元,利润总额10 亿元,与葛洲坝相当。2009 年公司设计收入额约为60 亿元,国际设计收入额为9 亿元。公司主营业务为设计,毛利率与净利率高于葛洲坝。

  其他看点:1)新签合同额10 年同增32%,预计未来2 年保持30%以上增幅,业绩有保障。2)10 年海外业务新签合同225 亿元,同增48%,毛利率17%,比国内高3 个点。3)10 年新签水利水电合同258 亿元,占比46%,其中国内水利水电仅32 亿元,相比未来建设规划空间大。4)预计新疆煤炭资源2013 年一期投产。5)目前股价对应11 年PE 为23x,远低于08 年的两铁30-40x 估值,随水电项目逐步落实,公司新签合同额与业绩也将逐步体现与兑现,11~12 年EPS0.59、0.8,增持,目标价18 元。

  东北证券:关注央企资产整合下军工板块投资机会

  2011年国防费预算大约为6011亿人民币元,将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约676亿元,同比增速为12.7%,占当年财政支出6%左右,占10年GDP比重为1.51%,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地缘政治变化更为复杂,中东、北非局势、朝韩关系以及索马里海盗等客观现实表明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为提高国防投入提供了保障。

  国发37号文指出除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企业外,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通过资产重组、上市、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此外,国防科工部门还出台相关政策从资本、技术和产业融合来支持军民结合、协同发展。

  关注军工板块资产整合步伐:目前军工企业集团的资产证券化过程远未结束,尤其是兵工、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多家上市公司进入资产整合进程,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以及各大集团的改革目标,未来证券化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重点个股推荐:

  中航工业集团未来仍存在资产重组预期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哈飞股份、贵航股份、航空动力、深天马A;

  兵器工业集团中,目前子集团架构相对较明晰,未来存在资产整合空间较大的上市公司有北方股份、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北方创业以及江南红箭;

  兵器装备集团中,预期未来中国嘉陵、天威保变、利达光电均存在较大的资产注入预期,部分以集团公司将以军工业务注入为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关注中国卫星、航天电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关注航天信息、航天晨光、航天电器;

  船舶工业两大集团公司中关注中船股份、中国重工;

  电子科技集团中关注太极股份、卫士通个股

  华泰联合证券:“十二五”央企重组新思路

  本期并购重组动态概要

  本期统计区间为2010.12.20~2010.12.26,分析了沪深两市36支股票的并购重组动态信息(本报告搜集信息均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公告)。其中处于停牌状态的有15支,正常交易的有21支。

  并购重组重要资讯

  国新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12月23日A5版报道: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宣告了国新公司的成立。会上传达了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宣布谢企华任国新公司董事长,刘东生任国新公司总经理。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45亿元。

  国资委主任王勇介绍,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规定,结合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国新公司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首先,国新公司是一家企业;其次,国新公司的任务主要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第三,国新公司是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投资公司。其主要任务,一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配合中央企业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十二五”央企重组新思路

  12月24日报道:国资委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在会上国资委发布了“十二五”总体思路,并提前布局2011年央企工作。

  国资委主任王勇指出,“十二五”推进央企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继续做强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上述会议上,王勇表示,“未来几年,央企将加大与私营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的结合,共同推动央企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在会议现场,记者与一家大型央企相关负责人聊天时获悉,所谓的与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并购重组,其潜台词是指加大引进其他各类资本进入央企。

  方正证券 :央企重组投资策略

  央企重组将在2010年下半年加速进行,央企间重组的模式大多为股权划拨; 央企内以资产整合为主题,五种常用模式为:定向增发,资产置换,强强合并,以强并弱和产业链整合。这些整合方式在历年市场都产生了大牛股通过事件驱动法研究重组对股票最高收益的影响,重组期前后样本的最高收益相对市场最高收益的超额收益可以反映市场对该股重组的认可程度.超出的部分越多则潜力越大,我们定义该超额部分为股票的重组潜力因子。从07年以来完成和正在进行的86个央企重组样本得出,1)从行业分类看,煤炭,电子,军工,医药,机械和建材六个行业的重组潜力因子最高;产能过剩行业次之,包括化工,有色,汽车,钢铁等;垄断行业则表现不佳;2)从重组种类看,资产注入的交易重组潜力因子最高,并购次之,再次为股权划拨;3)从标的特点看,有实质重组预期的样本重组潜力因子明显高于无实质重组预期的样本市场校验显示表现最好的股票在三个维度的分布有明显特点:行业分类+并购属性+标的特点;我们认为最佳选股策略应三维合一:六大行业+资产注入型交易+ 实质整合预期标的。

  推荐股票:航天动力,中航重机,哈飞股份,一汽富维,天坛生物,常林股份,株冶集团

  央企重组受益板块

  据信息时报报道,分析认为,七大行业的近80家A股上市公司具备央企重组的投资机会,这七大行业分别为航运、煤炭、汽车、钢铁、电子通讯、有色和建筑。

  钢铁行业 大型钢企直接受益

  受益股  宝钢、鞍钢 、本钢

  在行业内大规模重组的过程中,大型钢铁企业将成为其中的直接受益者,最容易把握的机会则隐藏于上市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过程中。

  分析认为,投资可遵循两条思路:一是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并购。如宝钢对宁波钢铁的重组、首钢对长治钢铁和贵阳特钢的重组等,这类重组虽然对企业效益明显,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但由于重组时间点难于把握,且大部分重组仍停留在集团层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二是以区域或重点项目为主的并购。如近期已公布换股方案的山东钢铁集团,以及一直在推进过程中的鞍本重组,这类重组由于方案清晰,投资机会更加明确。

  房地产行业 关注智能建筑股

  受益股 泰豪科技、延华智能、同方股份

  智能建筑节能,由于其经济性和巨大的节能空间成为碳减排的优选路径。

  美国70%的新建建筑为智能建筑,而中国仅有10%。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端化和节能需求的提升,这一比例有望在2012 年提升至30%。

  光大证券指出,政府在刺激智能建筑节能市场快速成长的同时,必将带来项目高端化、大型化,工程总包化趋势,并因此促进行业整合。龙头企业将同时享受景气和整合趋势,获得快速增长的良机。重点关注三家上市企业:泰豪科技、延华智能、同方股份。

  军工板块 资产整合重组是主要投资思路

  受益股 银河动力、北方创业、新华光、中国嘉陵

  从历史经验来看,军工板块在资本市场中的形象较好,其资产整合较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偏大的情况下,军工板块的整合值得重点关注。江海证券研究员认为,中短期内,资产整合重组仍然是主要的投资思路,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军工防务类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将带来诸多的投资机会。中长期来看,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新型武器的装备,以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将给军工行业带来长期投资机会。在上市公司的选择上,仅从资产整合重组角度而言,根据可能注入军工资产的规模质量、以及可能性,未来军工在收入中占比,以及结合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趋势,可以关注银河动力、北方创业、新华光、中国嘉陵。

  有色板块 资产注入、重组整合预期强烈

  受益股  铜陵有色

  虽然近半年来,有色金属在二级市场走势不尽如人意,但资产注入、重组整合一直是该行业的魅力所在。如有色板块中的铜陵有色。资源自给率偏低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虽然公司通过挖潜和并购提升了一定的资源量,但大型资源项目,特别是海外项目主要是通过集团层面进行,需待项目成熟后注入。

  根据国家产业振兴和调整政策,国内铜产业有可能进行大规模重组,作为行业龙头之一,公司有望从中获益。铜陵有色不仅具备资产注入概念,多家央企的收购预期更成魅力所在。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公司董事长韦江宏在两会期间透露,已有多家央企包括中铝、五矿、中铁建、中信等有收购意愿。广发系"4家基金已经在去年四季度以近6亿元猛力加仓。

  建筑板块 主营房地产央企有投资机会

  受益股  保利地产、中粮地产、华侨城A

  本月18日,78家央企被要求推出房地产行业,同时国资委公布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名单,2009年,这16家企业销售收入为1899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

  根据政策要求,除了16家以房地产经营为主的央企外,其他开展了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应加快进行调整重组。

  宏源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借鉴此前国资委整合央企酒店业资产的经验,或许会将这些房地产资产注入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优势中央企业,以下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或许会有投资机会:分别是:中国建筑、保利地产、华侨城A、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粮地产、中国中冶、五矿发展、葛洲坝 、招商地产。

  齐鲁证券也认为,部分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有利于以地产为主业的中央地产企业做大做强,建议关注保利地产、华侨城A和中粮地产。

  央企整合投资机会探寻(附股)

  央企整合已迫在眉睫。目前央企单位已经整合至126家,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今年余下时间的硬指标是至少要整合掉26家,整合动作将超过之前任何一年。相关政策已日臻完善,无论从区域还是行业层面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方案。央企整合方式目前以央企之间、央企内部及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预计未来拆分上市也有望走入市场视线中。

  科研院所及央企排名靠后单位大概率下被优先整合。不管这些"小"央企将如何整合,其旗下的上市公司都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综合来看,科研院所层面我们建议关注有研硅股、北矿磁材、烽火通信;从排名靠后央企单位层面我们建议关注路桥建设、新兴铸管、彩虹股份。

  重点行业的并购重组已经拉开帷幕,重组机会有望此起彼伏。所有行业中仍以军工行业的重组确定性最高,建议关注哈飞股份、航空动力、银河动力、中核科技、晋西车轴、贵航股份、北方创业等。此外煤炭行业的整合今年也有望加速,建议关注天地科技、恒源煤电、西山煤电等。

  EVA考核新政有望促进央企主辅分离。2010年开始国资委将实行EVA考核新政,重点考察央企的主业创造价值能力,如传统算法与调整后EVA算法存在较大差距,则后续进行重组的概率会加大。此外从每股EVA排名靠后的公司,从价值反转的角度,存在较强的改善预期,在集团考核压力下存在较强资产整合动能,建议关注ST黄海、丰原生化、中航重机等。

  投资建议

  通过各维度的分析,在考虑并购重组确定性和时间进程有望加快的基础上,我们精选8支个股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哈飞股份(600038.SH)--直升机制造龙头

  航空动力(600893.SH)--集团发动机业务整合平台

  中核科技(000777.SZ)--中国核工业集团唯一上市平台

  东风科技(600081.SH)--东风集团旗下唯一零部件上市公司

  北矿磁材(600980.SH)--大股东有望被大型央企并购

  路桥建设(600263.SH)--重组有望再次启动

  丰原生化(000930.SZ)--重组较为确定,方案中粮控股注入生化资产概率更大

  金自天正(600560.SH)--整合自动化资产

  最具平台价值的央企重组股

  军工上膛:中核科技中国卫星晋西车轴露出帝王相

  中国嘉陵 (600877 )大股东此前频频减持意在重组,风华高科 (000636 )大股东动向到7月底可知晓

  "中投二号"来了!

  在其备受关注的七大重点整合行业中,军工赫然在列,而这似乎不难理解。军工央企大多财大气粗却又门系繁复,若通过此番集体整合,可将其"名额做减法,业绩做加法,盘活上下游产业链、集中优势开展专业化或多元化的业务"。

  中国嘉陵:集团减持仅仅是前奏

  重组方式:通过集团注资等方式收购旗下摩托车业资产。

  重组逻辑:西南证券分析师黄仕川表示,一旦集团重组完成,中国嘉陵将免去同业竞争所带来的牵绊,并可在国家"摩托车下乡"政策以及重庆市政府建设中国摩托车之都的东风下,集中品牌优势,降低成本,拓宽销售渠道。

  目前,集团旗下摩托车事业部拥有中国嘉陵、ST轻骑和建摩B三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国嘉陵优势相对突出,主营高端摩托车,品牌力和经营能力占优。

  重组进展及价值:据某业内人士分析,资金殷实的南方工业集团此前频频减持中国嘉陵是为重组做准备。一旦减持到总股本30%以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便发生变更,即可避免触发要约收购。

  中核科技 (000777 ):最可能注入核电设备

  重组方式:中核科技作为集团的唯一资本运作平台,集团将旗下核电设备制造类资产注入的可能性较大。

  重组逻辑:"核电资产上市是大势所趋",长城证券分析师张霖表示,发展核电与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政策很贴合,但由于核电站的造价较高,目前仍主要依靠债务融资的方式,成本太高、也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中核科技作为中核集团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的空前期待。根据其最新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机构数量从去年三季度时仅有1家增加到四季度末的5家,且有三家是市场极为关注的社保基金。

  重组进展及价值:"最有注入可能的,是集团旗下核电设备制造类资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今年初,中核集团已经启动了中核核电有限公司组建工作,新组建的中核核电日后将充当旗下核电企业运作的平台,而"中核科技主要产品为核级阀门,是一家制造企业,并不包含核电资产,因此,中核科技极有可能成为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核电设备制造业的资本运作平台"。

  按照这一逻辑,该人士指出,中核集团旗下诸如北京核仪器厂、西安核仪器厂、西安核设备厂等资产也都有待上市,而这些,也最有可能为中核科技带来想象空间。

  中国卫星 (600118 ):集团卫星资产唯一平台

  重组方式:未来1~3年内,有可能再次实施对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收购工作。

  重组逻辑:一般而言,只有那些在某一产业拥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平台公司才具有纵向整合的重组机会。中国卫星正是少数几家具备这种条件的军工企业之一。

  近期,中国卫星公告称,拟投资7000万元设立天津恒电用以专业生产宇航部件。这也可视为其开始整合卫星制造分系统的重要信号。

  重组进展及价值: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已于2009年上半年重组并入航天科技 (000901 )集团(系公司实际控制人),重组后的中国卫通成为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的核心子公司,航天科技集团也从"研制卫星"业务延伸到了"卫星运营"。

  而航天科技集团本身也在不久前整合旗下卫星应用资产,以东方红卫星和航天恒星为依托成立了卫星应用研究院。作为集团卫星应用资产的唯一上市公司,中国卫星作为整合旗下卫星应用资产平台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

  晋西车轴 (600495 ):集团核心上市公司

  重组方式:通过定向增发、集团注资等方式收购旗下相关优质资产。

  重组逻辑:"晋西车轴作为资本运营平台,肯定会在集团现正进行的结构调整和做大做强中发挥积极作用。" 晋西车轴董事长李照智表示称。

  2010年2月4日,由晋西机器工业集团公司、山西利民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江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三合一"重组后的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其中,集团核心上市公司便是晋西车轴。

  重组进展及价值:晋西车轴先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了国内第二大车轴生产商--内蒙古北方锻造公司,预计今年完成的技改计划可提升其整体盈利水平。

  2009年的四季度,晋西车轴将先前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用途改为收购子公司"晋西车辆"剩余股权(原先作为本部车轴生产线扩产的资金)。收购完成后,公司在晋西车辆的股权高达94%。

  风华高科:大股东动作7月底前揭晓

  重组方式:母公司广晟将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

  重组逻辑:在广晟系旗下,广东粤晶与风华高科两强并存带来的同业竞争,同样也需要重组并购予以解决。

  重组进展及价值:据风华高科证券部人士表示,未来广东粤晶肯定要注入风华高科,只是具体时间尚不能确定。不过对于是否只是单纯注入这一粤晶资产还是将其他资产打包并入,目前大股东仍在商议,预计今年7月底前就会有结果。

  某电子元器件业内人士指出:"电子集团控股子公司广东粤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部分业务相近,最有可能率先注入上市公司。"

  中钢天源 (002057 )

  重组逻辑: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大量未上市资产。大股东中钢集团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地成功建设了铁矿、铬矿资源基地,且均未资本化。中钢天源成为中钢集团旗下矿资产整合平台的预期强烈。

  价值分析:天相投顾分析师表示:"2010年中钢集团提出力争IPO如期完成,此事件将使公司央企整合预期增强,带来主题投资机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天源并没有永磁电机项目。公司方面表示,他们的强势目前是矿山成套设备。

  金瑞科技 (600390 )

  重组逻辑: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旗下均有未上市锰矿资源,金瑞科技有望成为锰矿资源整合平台。

  价值分析:"我们有去公司调研过,公司本身也不确定是以注资还是其他方式来重组,但重组的可能性很大,只是时间点不确定,我们认为公司有望成为五矿集团旗下锰矿资产整合的平台,且不排除大股东会陆续将旗下优质资产继续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日信证券分析师汪华春表示。

  *ST中钨(000657)

  重组逻辑:*ST中钨的大股东为湖南有色集团,而五矿集团持有湖南有色金属集团40%的股份。据了解,湖南有色集团的钨、铋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锑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冶炼并不出色,而*ST中钨没有矿产资源,强项恰是冶炼。

  价值分析:*ST中钨有望整合母公司旗下钨矿产业。

  南方汇通 (000920 )

  重组逻辑:南方汇通早在2008年就与股东南车集团和贵州省物资集团签订了重组框架协议,使物资集团成为南方汇通的控股股东,协议中提到"物资集团拟通过一定方式向南方汇通注入部分优良业务和资产",但至今仍未实现。

  价值分析:国元证券 (000728 )分析师包社认为:"南方汇通的盈利能力太差,而南方机车大部分资产已经上市,因此资产注入可能性不太大,就是注入也规模不大,另一可能性是私有化或把它卖掉,不过,这两年私有化的上市公司并不太多。"

  东风科技 (600081 )

  重组逻辑:作为东风集团以及东风有限零部件事业部下唯一的零部件上市公司,成为未来成立的零部件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和融资平台的可能性非常大。尽管具体整合时间和方案都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值得较大期待,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

  价值分析:东风科技在集团下属公司中盈利相对较差,收入只占集团总收入1.5%,重组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冠豪高新 (600433 )

  重组逻辑:中物投在去年已承诺,争取在12个月或更短时间内,完成将冠龙纸业注入公司的各项工作,以彻底解决现存关联交易问题,前提是冠龙纸业形成持续盈利能力。

  价值分析:冠龙纸业资产注入与否,与公司2010年的盈利情况有很大关系。某分析师认为中物投注资冠豪高新已经没有悬念,只是时间点还不确定。天相投顾分析师表示,"若能成功注入冠龙纸业地产,冠豪高新将实现造纸行业一体化"。

  有研硅股 (600206 )

  重组逻辑:有研硅股的大股东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业内分析人士分析认为,在接下来的央企重组中,科研院所将成为调整重点。

  兴业证券报告也表示,要关注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这一央企整合思路,从股价表现来看,建议关注前期涨幅较低的有研硅股。"

  上海贝岭 (600171 )

  重组逻辑:上海贝岭是目前CEC集成电路资产中唯一一家上市的公司,且CEC旗下尚有未上市资产。

  价值分析:天相投资分析师认为:"由于上海华虹与上海贝岭业务重合度较高,同业竞争问题迟早要解决,重组的可能性比较大,上海华虹是RFID的龙头,提供世博会的门票,上海华虹注入上海贝岭有一定的重组价值。

  但上海贝岭技术较差,长期看盈利能力难以得到改善,生产线落后老化等问题也将会日益突出。

  北矿磁材 (600980 )

  重组逻辑:天相投资分析师认为:"公司这几年股价上涨一般都是靠重组预期,从公开信息来看,说2010年是重组的最后期限,预期应该是越来越大了,公司未来的发展主要看大股东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态度,公司本身的业务已经难有发展,如果北矿愿意出让股权,进行股权重组,公司本身壳的质量还是很高,具有较高的重组价值。"

  价值分析:北矿磁材若能完成重组,将形成从研发到生产一体化产业体系,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需特别关注的是,五矿集团总裁最近表示,正与北京总院研究重组事宜,拟将北院划入五矿旗下。

  ST黄海(600579)

  重组逻辑:ST黄海控股股东为中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化工集团,其旗下有风神股份 (600469 )、ST黄海两家轮胎类上市公司,还有其他没有上市的轮胎企业,企业产业雷同存在同业竞争,但目前为止,未有明确的资产整合方案。

  业内人士预计风神股份将作为中国化工集团旗下轮胎资产的整合平台,公司可能作为壳资源,注入其他资产。

  价值分析:整合将是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未来公司将在两大预期下形成一定机会。

  河池化工 (000953 )

  重组逻辑:柳化和河池化工在业务上存在同业竞争,业内人士分析河池有色集团可能会整体上市。

  价值分析:注入的优质资产将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长城信息 (000748 )

  重组逻辑:长城软件与为长城信息的参股企业,但在业务运营方面缺乏必要的协同效应,对公司财务贡献有限,产业链整合意义重大。

  重组价值:公司方面表示,重组能更好地集中资源发展主业消除同业竞争,促进集团内部产业整合。

  新华光 (600184 )

  重组逻辑:公司原拟购买西光集团拥有的防务标的及持有的天达光伏6.44%股权。如果交易完成,西光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西光集团有望成为兵器集团光电类资产进行持续资产整合和资本运作的平台。

  北方创业 (600967 )

  重组逻辑:北方创业作为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主要融资平台,其重组的可能性颇受瞩目,而中信建投证券分析认为,大股东一机集团后续还将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韶能股份 (000601 )

  重组逻辑:韶能股份拥有便利得水利资源,借壳韶能中广核也能获得发展核电资源。韶能让壳条件是,中广核将在韶关核电项目中投入数百亿元资金。

  重组价值:若重组成功上市公司获得风电水电等优良资产,改善主业经营,发展核电。

  中国嘉陵 (600877 )

  重组逻辑:兵装集团有做大做强的要求,兵装集团旗下摩托车产业上市公司中有的会保留作为摩托车发展的平台,有的可能会转型进入新的领域,中国嘉陵最有可能成为整合平台。

  重组价值:解决同业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

  林海股份 (600099 )

  重组逻辑:实际控制人为国机集团,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而目前集团还有3/4的资产未注入上市公司,鼎盛天工 (600335 )、林海股份和常林股份 (600710 )3家公司又都以机械为主业,重组将势在必行。

  重组价值:公司目前经营情况较为糟糕,而实际控制人旗下三家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未来一旦优质资产注入林海股份,公司的基本面将大大改观。

  内蒙华电 (600863 )

  重组逻辑:重组逻辑:内蒙华电作为大股东的唯一上市融资平台,以及"煤电联营"的需要,大股东未来择机注入优质电力和煤炭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大股东北方联合电力在内蒙华电股改时承诺支持其收购资产。

  重组价值:收购优质资产将显著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央企“十二五”重组首重培育大公司大集团

  在“十一五”以减少户数、收缩战线为主要目标的央企重组暂告一段落之后,“十二五”央企重组将更加侧重于大公司大集团的培育。记者近日获悉,国务院国资委近期下发了《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提出,要坚持从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等方面出发,推进央企调整重组。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十二五”时期,国资委将继续推进央企重组和资源整合。

  但与此前几年强调完成80-100户的目标相比,未来五年央企重组的出发点有所改变,利于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被放在首位。

  征求意见稿明确,坚持从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企业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出发,推进央企调整重组。

  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国资委在布置“十二五”央企发展主要任务时,也明确提出要在一些行业率先取得突破。征求意见稿指出,在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煤炭、电力、电信、冶金、航空、海运、建筑、商贸物流等行业和领域,要率先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在重大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要为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分析人士认为,国资委明确要在上述行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意味着上述行业的央企重组仍有看点。

  除了重组指挥棒偏向培育大公司大企业之外,国资委还给央企指明了通往世界一流大企业的道路。国资委在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央企要通过与国内外领先企业对标,找出存在的差距,按照主业突出、公司治理完善、综合指标在国际同行业处于先进水平、有较强话语权和影响力、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化经营水平高、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谐发展、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等要求,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和赶超目标,明确“十二五”阶段性任务。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重申了“四个集中”,即: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国有经济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领域集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