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要闻 财经要闻 金融资本 核心信息 国际要闻 股票池 新股战法 证券要闻 私募交流 国内新闻
股市热点 热点行业 大盘分析 热点推荐 操盘研究 股指期货 数据统计 创业板 主力动态 策略分析
实战论谈 高手实盘
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一传言引发的A股暴跌事件 周小川讲话推高加息预期

http://www.sixwl.com/2010-11-17 14:11:01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周小川强调"有效性" 推高加息预期

  央行行长周小川16日在"中国全球债务资本市场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央行将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

  周小川说,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时出现,发达经济体复苏有所放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但面临一定的资本流入的压力。而国内的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是需求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民生增长动力还需要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任务依然艰巨,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翻阅央行2009年下半年至今发布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只提到了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于"有效性"却没有特别提及。

  而开始提及"有效性"的是今年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周小川此次强调政策的"有效性"很容易让人联系到,三季度以来,尤其是进入四季度以后,央行采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频率较上半年加快,力度加大。除了日常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外,央行于11月普遍性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和11月针对部分银行采取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两次;并针对日益加大的通胀压力,于10月19日宣布近三年来的首度加息。

  当前随着物价水平的节节走高,"价格上行的压力"已经引起普遍关注,市场对于央行年内二次加息的预期也日趋浓厚。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国内通胀压力在持续上升,11月CPI指数会较10月份进一步上升,增加了年底前再加息的可能性。

  价格上行压力不减 19日迎来加息敏感窗

  A股市场11月16日再续震荡探底走势。韩国央行上调基准利率,令市场开始担心我国央行会否步其后尘。分析人士11月16日表示,在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本周即将于11月19日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通胀压力令加息预期持续存在,市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加息敏感期再临

  11月16日为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日。当日沪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纷纷下跌。市场人士认为,货币政策趋紧力度可能将加大。

  10月19日,央行时隔三年首次上调利率。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年内仍有加息可能。由于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分析人士认为,11月19日可能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每个季度末月的20日为银行结息日,央行在20日左右加息便于银行计算利息。周五加息则便于商业银行做出调整。

  韩国中央银行11月16日宣布将基准的"七天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5%,以遏制通货膨胀。这是今年以来韩国央行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物价持续上涨是导致韩国央行决定加息的主要原因,9月韩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超过政府设定的4%标准。韩国此举,令市场担心各国会纷纷掀起加息潮。

  尽管我国部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8%的历史高位,市场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也仍有上调的可能。今年以来,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锁定银行资金13000亿元左右。未来是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将取决于外汇占款的变化和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情况。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一段密集上调期。预计2011年可能达到23%。

  多举措应对价格上行压力

  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是市场预期加息等政策将出台的主要原因。

  由于四季度CPI逐步回落的期望可能落空,通胀压力可能将持续至明年,加息预期再次升温。分析人士指出,11月CPI环比涨幅只要超过0.3%,同比涨幅就可能超过10月4.4%的同比涨幅,届时央行再次加息的压力将非常大。

  除对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之外,有媒体报道,计划中的2011年的信贷规模要比2010年缩水1万亿元到2万亿元。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但分析人士认为,明年信贷规模收紧是不争的事实。

  一则加息传言引发的暴跌事件

  经历了"昙花一现"的温和反弹之后,沪深股市昨日再现暴跌,跌幅均接近或超过4%。在一系列收紧流动性的实质动作后,沪指在近三个交易日内连续跌穿3100点、3000点和2900点关口。当"杀跌"情绪在A股市场中弥漫之际,中国股市面临的是见顶转向还是牛市中的"阵痛"?

  ●沪指跌幅高达3.98%失守2900点关口

  当日沪深股市低开低走。沪指以3007.64点的全天最高点开盘,早盘横向盘整,午后受加息传言影响快速下跌,尾盘跌破2900点整数位,最终报收于2894.54点,较前一交易日大跌119.88点,跌幅达到3.98%。

  深成指一度下跌超过600点,收盘报 12217.27点,跌590.82点,跌幅高达4.61%,略大于沪指。

  沪深两市绝大多数个股均出现不同跌幅,仅300余只交易品种上涨。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仅10只个股涨停,跌停个股则超过30只。

  当日沪深两市分别成交2255亿元和1765亿元,总量超过400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明显放大。

  ●权重指标股全线重挫 石化"双雄"变"双熊"

  权重指标股全线重挫。总市值排名前30位的个股中,兖州煤业大跌逾9%,江西铜业跌幅也超过了8%。

  前一交易日逆市下跌的有色金属板块,当日继续处于领跌状态。锡业股份、精诚铜业、东方钽业、株冶集团等多只个股以跌停价位报收。能源、仪器仪表、化学制品、纺织服装板块也出现在跌幅榜前列。医药生物、普通机械、造纸印刷等板块整体跌幅相对较小。

  仅仅三个交易日,沪指累计暴跌8%,深成指累计跌幅更是超过10%。A股市场在连续上涨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感到了初冬的凉意。

  在前期热门板块和个股纷纷大幅度回调的过程中,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两桶油"对市场波动形成推波助澜之势。从上周四盘中暴涨时的"石化双雄"转变为昨日市场暴跌中的"石化双熊",两只超级大盘股成为市场中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事实上,从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利率开始,市场中对于收紧流动性的担忧就开始加大。

  有分析认为,在央行一系列收紧流动性的动作过后,市场情绪确实在从前期大涨时的乐观逐步回归谨慎。而在韩国宣布再加息25个基点的背景下,内地股市再度传出"央行将再次加息"的传言。尚未从上周五暴跌中缓过气来的沪深股市,在传言影响下再度出现重挫。 今综

  ■ 消息面

  ●多部委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

  ●媒体称四大行未暂停房地产开发贷款

  ●基金发行数稳超去年,年内还可输血600亿元

  ●10月份沪储蓄存款减968亿元,央行称与股市有关

  ●发改委6大举措促新兴产业发展

  ■ 机构看市

  信达证券:"急跌慢涨"符合牛市特征

  A股市场前期连续上涨,吸引存款搬家、开户数大增,显示出中小散户入场形成"高位接盘",市场出现"击鼓传花"的热闹场景,但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A股在一有风吹草动的情况下已经经受不住前期"狂热"的压力,这是造成短期市场放量下跌的一大原因。不过,"急跌慢涨"符合牛市特征。

  摩根士丹利:中小散户资金看好大盘

  虽然10月份中国PMI数据显示宏观经济进一步向好,但进一步上升的CPI却成为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威胁。

  有数据显示,机构和大户资金在近期大幅流出股市,而中小散户资金则在持续流入。

  东方证券:不必过度担忧短期基本面

  在目前中国经济形势中,防通胀的压力可能已经超过经济增长的压力,因此未来政策或将继续进一步收紧流动性,防止出现进一步的通胀。在收紧流动性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向好这一前提或已得到确认,因此市场也无需对短期基本面过度担忧。

  加息传言引爆百点暴跌

  昨日,加息传言重创A股,是否意味着资金推动行情的结束,结构性牛市的结束?这是真跳还是假摔?后市如何演变?本报请教了武汉券商、高校和阳光私募的分析人士。

  风起于加息传言

  上周五暴跌160多点,是由于上调印花税传言诱发。昨日暴跌119.88点,引爆因素则是加息传言。

  昨日市场传言,为抑制恶性通胀,货币政策将快速收紧,预计年内再次加息可能性较大。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韩国央行昨日宣布加息,中国是否会跟随采取政策手段抑制通胀,市场有一定预期。随着通胀形势恶化,市场对加息的看法有变,前期加息,或许不是今年唯一一次和最后一次。

  长江证券则认为,昨日暴跌应是上周五大跌的延续,且成交量均明显放大,显示主力资金主动出逃的意愿极为强烈。此轮上涨行情自7月初启动以来,累积涨幅较大,大量个股积累了非常丰厚的获利盘,而国际期市大宗商品价格经过前期连续大涨后,最近几日出现快速调整,传导到股市,此时,股市获利盘套现的欲望便越来越强烈,更加剧了调整,热钱撤离。

  国都证券武汉营业部侯波表示,近期市场调整是对资金泡沫的挤压,资本市场可以价值发现,但也会制造新的泡沫。管理流动性,需要通过下跌,来修正不合理的股价上涨行为。

  短线不容乐观?

  长江证券总部张睿表示,调整没到位就继续调,调整时间可能延续到12月中旬。有私募经理认为,现在的行情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形成的"人造行情",所以不会像当时冲6000点那样的正宗牛市行情一样来得顺,行情的起伏波动加大。

  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仍持反弹结束的观点。他认为,在大盘向下调整的格局下,中小板和创业板仍会是投机资金的持续性热点,而且大盘调整丝毫不会影响IPO速度,不过发行市盈率会明显走低。

  长江证券黄陂营业部袁超认为,A股调整幅度已达3天9%的地步,肯定还是存在套牢资金寻求自救反弹的情况。但整体仍有向下调整的空间,看空资金坚决离场。

  会跌到什么点位?

  董登新认为,沪指在2650点附近和2750点附近留下的两个跳空缺口,应该会有实质性支撑。

  长江证券友谊路营业部王松浩分析,跳水主要还是担心中央收紧流动性。"我记得上次说过,市场主力3000点左右多翻空,3100点以上还在空头加仓,那么他们的目标就不在2950-3050点的平台,下一个平台上沿在2750点。"

  侯波表示,目前大盘仍然是高位区间,风险还会继续在调整中逐步释放,对反弹不应盲目乐观,反弹成败关键要站上3000点才有高看3100点,否则会下跌到2890点才会出现平衡局面。

  "换挡"再往前开

  海通证券王伟倾向于牛市里面的正常调整,可能是个"换挡行情"。

  平安证券武汉营业部李波表示,从昨日盘面看,煤炭等资源类股票高位跌停,这类品种有见中期顶部迹象,但同时还有一批股票在创新高,说明资金依然活跃。另外经过连续下跌,如万科、招行等指标股已经超跌,随时面临反弹,所以市场连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李波表示,现在言结构性牛市结束为时尚早,在通货膨胀和加息刚启的情况下,中线震荡上行还是值得期待的,短线调整也属于正常范畴。

  侯波表示,从近期和长期来看,资金仍然充裕,新兴市场股市资金推动是常态,目前只能说是结构性牛市的估值修复行情告一段落,而不是结构牛市行情结束,后期将在震荡中蓄势,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和上涨方向。

  湖北新海天公司投资总监杨虎认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全面通货膨胀下,资金推动型的行情不可能迅速结束。在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现在股指形成的只是"短线级别的调整",为现阶段的调整只是上升过程中的洗盘吸筹,不能轻言行情的终结。

  后市关注政策面

  在袁超看来,整个牛市行情不会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就终结,只要市场的基本环境不发生大的改变,资金还是会重新流入。后期还要看年末政策面的变化,即会不会快速收紧政策,真的再次加息。

  目前如何操作?

  侯波建议,继续控制仓位,分批逢低布局,深度挖掘抗通胀和人民币渐进升值及创新型科技公司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收市评论建议,此时投资者宜减仓,保持轻仓观望,耐心等待调整的结束,耐心等待市场重新走强,待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重新走强迹象后,再增加仓位。

  张睿认为,年底前资金有所收紧的预期,加上获利筹码了结,使得主力资金在前期有色、煤炭板块有所退出,但市场资金在通胀压力下,没有更多的投资方向,因此不能轻易断言行情结束,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行情在接近年底时还是会有表现的,投资者可认真准备"年报行情"。

  "煤"飞"色"舞转眼空 A股暴跌原因探秘

  "煤"飞"色"舞转眼成空,昨日A股黯然神伤。

  上证指数昨日下挫近120点,跌幅3.98%,报收2894.54点,这是继上周五下跌5.16%之后的又一次暴跌。是什么触发了指数大幅向下的机关?市场将其原因主要归结为基金高仓位、银行配股抽血效应、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发酵期已过等。

  充当下跌急先锋的是大盘上涨曾经的主力,煤炭和有色金属两大板块。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由于基金仓位曾经达到88%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多家国有银行配股需要基金的参与,很多基金经理必须选择抛售前期涨幅过大的有色和煤炭板块,从而腾出足够现金参与国有银行的配股;另外,由于银行配股"抽水"太多,在流动性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市场预计煤炭有色等商品价格会继续出现调整,从而拖累这两个前期领涨的板块。

  昨日,恒源煤电(600971.SH)、国阳新能(600348.SH)尾盘封在跌停板,兖州煤业(600188.SH)跌9.22%,报收26.28元;有色金属板块当中,紫金矿业(601899.SH)和西藏矿业(000762.SZ)分别跌7.68%和7.91%,10月份带领大盘暴涨的广晟有色(600259.SH)尾盘也封在跌停板,报收73.89元。

  大通证券分析师陈文倩认为,考虑前期采购煤炭储备充足,近期虽有降温天气出现,但交通运力好转,煤炭运输并未受阻,煤炭价格继续上涨出现较大压力;另外,随着煤炭几个主要产区产能逐步释放,交通运力提高,今年全国煤炭产量供应也比较宽松。

  私募人士似乎同样喜欢从技术走势上来分析。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5日均线跌穿了10日和20日的均线,表明目前大盘处在弱势之中,多日40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量套牢了大量"追涨"资金,目前成交难以回到曾经5000亿的高位,因此资金难以推动股指走高。

  他预期系统性风险会持续,并不看好目前至年底的大盘行情,而由于国有银行配股价较市场交易价格折让太大,很多都一度超过三成,这也较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企图参与配股套利的投机者很可能无功而返。

  对于市场大跌,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解读的也大有人在。汇盈证券董事谢明光就认为,此概念已经被市场热炒多时,正式宣布后全球投资者却奉行了"趁好消息获利出货的原则",6000亿美元的金额也少于市场预期,这使得商品价格下跌,美元上升,造成煤炭有色板块的领跌;加上爱尔兰债务危机影响,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打击,如果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恶化,不排除系统性风险会持续。

  诡异涨跌 谁主A股?

  A股市场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精彩而诡异。

  回想上周五之前,投资者一个个还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接下来的三个交易日,账户盈利便直接还给了市场。

  "这次下跌伴随传言不断,又是印花税,又是加息;在市场里翻腾巨型蓝筹的,大家猜测似保险也像基金。传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有资金乘机大举撤退。"某上海私募向记者表示。

  宏源证券(000562.SZ)高级研究员范为解释道:"爱尔兰债务危机令国际热钱有流入避险市场、流出权益市场的迹象,导致A股短期有一定的回调压力。"

  诡异的蓝筹,疯狂的传言

  本轮暴跌有两个特征:一是巨型蓝筹的诡异上涨;二是利空版本的多样化。

  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工商银行(601938.SH)上周以超乎寻常的上涨给此轮下跌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而深究它们的上涨逻辑,却显得混乱不堪。

  比如,工商银行的异动被不少市场人士归结为配股,但同样配股的建设银行(601939.SH)却几乎原地踏步。

  此外,11月12日的暴跌被传因为印花税、加息,11月16日的传闻演变为发改委准备调控农产品价格、明年会大幅压缩信贷等。

  "这么多的传闻其实指向都一样,国家准备调控流动性,这无疑将本次行情的基础彻底破坏。"上述私募说,一般来说,CPI数据在4%~5%之间的时候国家就会出手调控。

  个人预计11月CPI还会创新高。本次上涨和基本面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资金推动的,紧缩资金就是收紧行情向上的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特点结合本轮涨跌能透露出一些端倪:一、市场里有一股不明巨额资金;二、这股资金规模相当大,可以随便拉抬巨型蓝筹;三、这股资金准备撤退。

  最大嫌疑:国际热钱

  对于这股资金的构成,广州证券策略部经理张广文早在行情之初便表示:"基金仓位普遍过高,因而主要来自国际热钱和游资。"

  10月8日,也就是行情之初,浙商证券基金研究报告称:"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已经达到87.47%,逼近2009年末88%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大盘的放量上涨,是在基金高仓位的情况下形成的,那么必有一股非基金的资金流入到股市中来。

  另外,早前央行发布数据称,10月份居民存款减少了7000亿,"鉴于国家正在调楼市,那么这7000亿很有可能进入了股市。"上述私募说,但该部分资金的趋向性较为分散。

  以中石油11月11日与12日的市场数据来看,两日成交额44.26亿元;工商银行15日成交额为42.95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青睐两个A股权重最大的股票,说明资金趋向性高度一致。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轮暴涨暴跌应该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涨是因为流动性相对过剩且国际市场普涨带动,而跌也是来自于前期上涨过多,有回调需求,此外宏观政策收紧也是一个触发因素。所谓热钱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力而已。

  机构开始看空?

  基于对爱尔兰以及欧元区其他有债务危机国家如葡萄牙等国的担忧,国际资金开始寻求避险,"所谓避险市场就是债券和货币市场,它相对于权益市场--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相对较低。这里面,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安全系数又较高,于是大家都去买,当然前提是资金都要从权益市场中撤出来。"范为说。

  "本次下跌最多的是有色和煤炭这些资源股,而它们在行情一开始的时候就被国际热钱看上了。"张广文表示。

  这时,本应和热钱具备同样实力的国内机构们又在做什么呢?本报记者从上述人士处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机构开始看空。

  范为告诉记者,自己和业内同行交流后发现"很多机构没那么坚定地做多了"。而上述私募也说,国内基金的仓位过高,承担的风险也很大,"需要把仓位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