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正文

“潜伏”的热钱

2010-11-19 16:06:23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11月3日,美联储决定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承诺在明年中期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此举一出即受到谴责。业界对此一致的评述是,美元开闸将殃及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因为这将直接导致热钱大量流入这些国家。

  为防止资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各新兴市场近来纷纷推出加息、升值、提高金融税等政策来抵御热钱入侵。对于中国如何应对热钱涌入的风险,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可以把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去。”

  “热钱”在潜伏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猛增1940亿美元,至此总外汇储备已达2.64万亿美元,主要由于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而在11月4日,美联储启动QE2,宣布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再次向全世界释放天量流动性。

  毋庸置疑,这项措施将使美元贬值,进一步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不可控制的热钱流入新兴市场。然而,甄别热钱以及确定热钱的数目大小,并非易事。因为热钱并非一成不变,而且流动隐秘,一些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短期资本可以转化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热钱进来首先会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其次热钱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对此,业界纷纷呼吁“热钱”不得不防,根据国外经验,泰国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热钱”涌入;泰铢贬值后,“热钱”迅速逃逸,使泰国的经济大厦轰然倒塌。

  有专家分析,从2009年4月份开始,热钱流入中国就有加速情况,但当时海外银行普遍处于“惜贷”状况,因此当时全球流动性并未得到完全释放,还处于蛰伏状态。随着经济复苏与乐观情绪蔓延,这种状况出现逆转。中国现在开始所面对的才是真正的海外热钱冲击。而热钱流入的渠道之广令人乍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认为,目前热钱流入中国的渠道有30-40种之多,其中通过贸易信贷、短期信贷、FDI以及地下钱庄等构成了热钱流入中国的主要渠道。此外,香港、台湾地区的套汇套利也是热钱流入的不确定因素。

  哪里是热钱栖身的池子

  随着美国再次开动“印钞机”,实施宽松的QE2政策,“热钱”已暗流涌动。针对大量热钱涌入新兴市场国家所带来的冲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池子”论,他表示,“短期的投机性资金要进来的话,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它泛滥到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那么,等到它需要撤退的时候,把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让它走。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在宏观上能够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关于周小川所说的“池子”引起了市场各界人士的热议。

  对此,有业内专家推测,这“池子”应该是资本或货币市场,股市是最重要的一个,也有可能是房地产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周小川说可采取措施将短期投机性资金即热钱放进“池子”里,而不会任其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去,可热钱为获利而来,是否会如此听话地任人摆布是个问题。那么,这些热钱“潜入”国内以后,到底潜伏在哪些领域呢?显然,股市和楼市是它们主要瞄准的对象和目标。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就房地产领域来看,今年1-10月房地产企业利用外资增幅高达43.3%,其中仅10月一个月增加的外资就有87亿元,占到前10个月利用外资总和的16%以上。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这一数据不能说明流入房地产行业的热钱究竟有多少,但外资明显增加的事实至少反映出中国房地产对海外资本的吸引力是非常之大的,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正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投机中国房地产以获取高额利润。

  针对这一猜想。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最近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有大量的钱,中国和中国房地产会是他们的重要选择。

  而股市方面,有业内人士分析,8月份热钱流入还不明显,但很快在之后就出现成交量突然明显放大的情况,特别是进入10月以来,上证指数高涨12%,11月以后,沪深市日成交连超2000亿以上,甚至超过3000亿,这与此前日成交百亿形成强烈对比,而这背后显然不能排除热钱的力量。

  除股市和楼市外,有迹象表明,热钱还大规模的投机于大蒜、绿豆、生姜等产业,这些农产品价格已接连出现暴涨现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流行语不断冒出。如今,茶叶、邮票、钻石、红木家具、进口洋酒等也日益火爆。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游资通过控制供销实际控制了商品,这样的行为起到廉价囤积大宗商品的目的,真正的储存商品往往费用很高,但通过对渠道进行控制却可以达到以低成本博高利润的目的。

  新兴市场正着手阻击

  面对美联储的“开闸放水”,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担忧此举将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并带来资本泡沫的威胁。为防止资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各新兴市场近来纷纷推出加息、升值、提高金融税等政策来抵御热钱入侵。

  其中,以韩国为例,热钱的不断涌入使韩国面临防升值与防通胀的两难。16日,韩国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5%,返回今年7月开启的紧缩通道以缓解伴随经济快速复苏而不断加大的通胀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此前一天,韩财长尹增铉表示,韩国政府正在考虑采取相应资本控制措施以应对热钱涌入风险。如此一前一后的时间安排显然是有意而为之,而这种用心良苦恰恰折射出包括韩国在内的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正在面临的两难政策抉择。

  中金公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如果热钱继续流入,韩国政府将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继续升值将损害对其至关重要的出口产业;另一方面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稳定币值,则要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除韩国外,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个新兴经济体都就“热钱”的涌入采取了应对措施。泰国政府上个月宣布对境外投资者投资泰国债券市场获得的利得征收15%的预扣税,而巴西也在上个月将海外投资者对当地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税翻了三番。沙特阿拉伯上个月表示计划向外国投资者进一步开放股市,但由于担心“热钱”投机,只能逐步开放。另外,中国台湾金管局日前也表示,将限制外资购买当地债券的比例,规定外资购买政府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总金额不能超过汇入金额的30%。

  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如果用河流作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处在上游,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位于下游。目前上游大肆发行货币势必造成流动性泛滥,下游新兴市场经济体不得不加入“防洪”行列。那么,究竟如何应对热钱流入带来的风险呢?“可以把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到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除了传统的加强管理、限制等等,也可以考虑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来实现应对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胡晓炼在”中国社会科学年会上如是表示。

  胡晓炼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她说,首先,继续灵活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10日晚,央行再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的第四次提高,这一政策工具的使用,表明了央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表明了央行会持续的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能够合理。今年除了四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外,央行还提高了一次存贷款的利率,今后央行还将密切关注物价的走势,继续有效灵活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

  其次,面临新的复杂局势,央行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政策工具,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这一任务已经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已经明确提出。

  在这宏观审慎框架当中有三个内容值得深入研究:一是要对经济周期的管理,也是通过宏观审慎工具的使用,及时有效地采取逆周期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对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部门或者领域采取宏观审慎的管理措施。三是在应对大量资本流入的情况下,央行注意到,最近一些新兴经济体都采取了限制的措施,央行认为可以把对资本大量流入的管理,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除了传统的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检查、加强限制等资本管理的手段之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对审慎管理的要求来实现应对资本大量流动的目的。

  最后,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的顺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人民币在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使得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国际主要储备货币波动的风险,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加强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形成一个共同抵御风险的一个大的环境,来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对于“建立宏观审慎措施来应对热钱”的提出,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在应对‘热钱’流入以及由此引发的资产泡沫等难题时,有了更多的政策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