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股市热点 >> 正文

暂别单边弱市 难觅疯牛踪迹

2011-12-26 9:45:18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2011年年末的下跌行情,似乎印证“兔子尾巴——长不了”的俗语,可是,兔年渐尽,龙年将到,2012年A股是龙困浅滩欲振乏力,还是潜龙在渊蓄势待发,甚至飞龙在天涨势如虹呢?多数机构的观点是:单边熊市将终结,大牛市仍然没戏。

  底部在哪:震荡市道抑或牛市重来

  如果说2011年对通胀预测的失准,令机构集体错判全年行情,那么,2012年的A股市场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多变。

  “2012年,欧债危机笼罩下全球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自主增长动能下降。”中金公司的彭文生和孙淼玲认为,“与2009年相比,明年国际经济最终不一定那么差,但国内宏观政策面临多重纠结,复杂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更加善变的市场先生,主流券商预测明年的主旋律是震荡市,整体偏向乐观。据记者粗略统计,券商对明年沪综指运行区间的预测为2000-3100点。沪综指最新收盘为2204.78点,这意味着券商预测明年大盘下跌空间有限,约为一成;上涨空间较大,接近4成。难道明年又是牛市?

  在诸多券商预测中,中金公司相对偏向谨慎,亦认为明年市场可操作性将好于今年,沪综指波动区间在2000-2800点左右。安信证券亦预测难以有效逾越2800点水平。广发和银河证券较为乐观,将高点定在3100点。

  相比券商的整体乐观,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私募基金则整体悲观。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预测市场真正大底在1800点。而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亦认为,1800点应见得到,因为无论从宏观经济还是企业盈利增长情况,都看不到转好的迹象。

  机构分歧:恐慌下跌还是业绩熊市

  一般来说,熊市有宏观调控超预期紧缩导致的政策主导式熊市、有市场恐慌情绪冲击下的情绪主导式熊市,还有企业盈利剧降带来的业绩主导式熊市。

  在过去两年,深沪股市整体盈利均有并未大幅偏离市场一致预期。数据显示,2010年,可比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9.2%,沪综指当年下跌14.31%,中小板综指却大涨28.38%。业界因此将2010年称为结构性牛市。主要表现为沪综指进入政策熊市,在宏观紧缩的政策调控下,周期性蓝筹出现业绩上升而估值水平剧降的现象。相反,中小板则现政策牛市,即在产业振兴政策的利好刺激下,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同步提升。

  相比之下,由于企业盈利增速剧滑和估值水平下降的双重打击,中小板综指年内跌去32.69%,表现远弱于沪综指。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可比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4.31%,其中,中小板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增7.94%。

  对2012年的A股整体盈利增速预测,主流券商普遍不太乐观。其中,安信、国信和中信证券预测增速为5%、7%和11.3%。如此普遍给出谨慎预测,在A股市场已是多年未见。

  记者粗略统计显示,主流券商并未给出极端预测。如果将2008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下降17%,归咎于华尔街金融海啸;明年的欧美债务危机的深化,会不会再让黑天鹅满天飞呢?

  市场共识:政策见底才有市场大底

  临近年末,国际预测机构纷纷提升2012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这让金融市场明年遭遇极端情形的可能性大增。A股市场年底提前进入寒冬,至今已是连跌7周。多数散户和机构像褪尽华丽羽毛的寒号鸟,盼望着温暖的政策阳光。的确,由于明年经济增长的基调是“稳中求进”,主流券商将经济增速的预期调低,但是,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测则大幅调高。

  机构最大的分歧,则在于经济触底的时间到底是在一季度还是二季度,而楼市下行及政策放松的幅度与节奏,亦成为明年经济走势预判中的核心。对于市场普遍预期2012年一季度经济和企业盈利都有显著的下行风险,瑞银证券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会有适度对冲,货币政策也将继续微调,随着通胀的持续下行,沪综指有望从明年二季度开始走出一波显著的反弹行情。

  “2012年股市趋势为一季度是低点,逐步向上。小牛市格局有望在此后形成真正趋势。”国泰君安预测,伴随着通胀超预期的消散,现有政策紧缩下的资产价格也已呈现回落,盈利的周期性调整趋势有望在2012年初形成本轮底部。而楼市调整的尚在可控和PPI的回落,将使得企业盈利在2012年二季度之后趋于稳定。

  在诸多券商中,安信证券最为悲观,认为明年股市整体不会有好行情,上半年有反弹,但预计反弹高点不会超过2800点,下半年较悲观。

  “市场最悲观的时刻,应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上半年。”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看淡A股的理由是:国内需要探索经济复苏的真正动力,目前还难以看到复苏的明显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