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热点 > 正文

ST指数近2月涨幅远超大盘 牛股频现孕育兔年“涨停王”

http://www.sixwl.com/2011-3-25 10:25:48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在两市延续窄幅箱体震荡的大背景下,ST类个股近期整体表现不俗。自1月26日以来的近2个月时间,ST板块指数从2677点一路飙升到昨日收盘的3228点,涨幅高达20%,远高于同期沪指涨幅。

  分析人士表示,ST 类股票作为市场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往往被市场忽略。然而,一旦ST类公司的ST 属性被拿掉,也理应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伴随着ST 属性的消失,制约其股价表现的风险因素也得以消除,上市公司的声誉效应、融资效应等方面所带来的潜在重估价值将会吸引资金面的重点关注。

  统计发现,年度业绩预增预盈的公告往往是一只具有摘星摘帽前景股票市场良好表现的开始。年报披露前一段时间是三个时间段里面表现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近年的表现最为突出;中间时间段则次之,而后期的表现往往不佳。在摘星摘帽当日以及当日前面的短期内,股价往往会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当日的表现。

  据统计,ST 类股票的表现往往围绕着一个时间段而展开,那就是每年的1 季度,以最近三年ST 类股票整体与全部A 股整体的表现对比来看,ST 类股票在1季度的表现远远超越了同期的整体市场。2007、2008、2009 年的市场运行是单边市,而在单边市中,摘帽类公司均获得了较大的超额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从进攻性还是防御性上来讲,摘帽类公司均具备较大的配置价值。在2010 年1 季度的震荡市场中,摘帽类公司同样获得了较大的超额收益。

  “ST 类股票所具备的壳资源概念使其成为并购重组事件的密集区,而并购重组类股票的表现也是远远超越同期指数的表现的。在择股上,选择摘帽可能性最大的股票。”长江证券分析师邓二勇表示,“摘帽公司在三个阶段至少有一个阶段会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表现。因此,如果某个摘帽公司在前期或者中期没有什么表现的话,那么其后期的表现就值得期待了。在时间策略上,从现在开始布局,到摘帽前后的大幅表现开始卖出应当是一个较好的策略。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密切跟踪上市公司的变化和股价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摘帽预期。”

  对于 2011 年的摘帽行情,长江证券建议以组合的方式去参与。在组合的构建上,选择的方向是确定性的ST类个股,主营收入转归正常是主要的筛选方向,推荐的标的主要有ST 新太、ST 科龙、ST 昌河、ST 三农、ST 国农、ST 珠江、ST 金瑞、ST 百花、*ST 泯电、*ST 新材、*ST 春晖。

  *ST源发第8天涨停 兔年“涨停王”还能秀多久?

  自3月15日复牌之后,*ST源发(600757.SH)已经连续第八个交易日涨停价收盘。

  虽然*ST源发复牌后涨幅只有48%,略低于同期西藏发展(000752.SZ)的63%。但由于连续8个涨停,而成为兔年后当之无愧的“涨停王”。

  *ST源发的涨停缘于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借壳上市。根据*ST源发的重组方案,*ST源发以每股5.2元的价格向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定向发行4.87亿股,用于购买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包括出版、发行、印刷、印刷物资供应等出版传媒类主营业务资产及下属企业股权。

  国联证券在分析报告中表示,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在2010年虚构类畅销书Top30中占据了11席,而在5年虚构类畅销书Top30中占据了7席,市场竞争能力全国领先。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近几年着力打造自己的“青年近卫军”,吸引了像郭敬明这样的青年作家加盟,未来这批青年作家的市场价值开发潜力无穷。

  根据中金公司的预计,长江出版传媒集团2011~2012年每股收益为0.26元和0.30元,分别同比增长15%和15%。

  统计数据显示,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所属的出版行业当前按照2011年业绩预测的整体市盈率高达60倍。按照整个行业的评价估值,以2011年业绩计算,*ST源发对应股价为15.6元。

  按这样计算,*ST源发昨天收于10.88元,相对于60倍市盈率测算的价格,还有43%的涨幅,相当于还有7~8个涨停板。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ST源发后面还有多少个涨停不能以市盈率简单计算,实际操作中应该留意什么时候成交量开始明显放大。

  组合方式参与ST股更易获得超额收益

  长江证券

  ST类股票作为市场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旦ST属性被拿掉,制约其股价表现的风险因素消除,上市公司的声誉效应、融资效应等方面所带来的潜在重估价值将会吸引资金重点关注。而从实证来看,摘帽公司在二级市场确实获得了巨大的超额收益。

  ST股高风险高收益

  由于ST板块中拥有众多的重组类公司,这类公司在年报期的较好表现对ST指数有较大的贡献,但这类公司因自身的确定性程度不够,因而在二级市场上选择有一定难度。对于摘帽公司而言,通过观察已有财务报表和即时披露情况,我们可以观察到这类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正常,这为布局摘帽行情提供了确定性依据。

  2007~2009年是单边市,摘帽类公司均获得了较大的超额收益。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从进攻性还是防御性上来讲,摘帽类公司均具备较大的配置价值。摘帽类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ST公司摘帽;一类是由*ST公司摘帽。这两类公司具备三个阶段不同表现,分别是:年报披露前;年报披露后至摘帽实现之间;摘帽实现后。

  在2010年一季度震荡市场中,摘帽类公司同样获得了较大的超额收益。2010年符合我们筛选标准(基于业绩改善)的摘帽公司共有19家,在这19家公司中,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无论超额收益还是波动率情况都要好于第二个阶段年报披露后至摘帽前以及第三个阶段摘帽后。

  而从2007~2010年的经验来看,在年报披露前一个月与摘帽前一个月,摘帽公司获取的超额收益最明显。前期的获益程度略大,但从波动率上来看,中期的波动率要明显大于前期。从事件投资的角度来看,前期是事件的布局期,中期则是一个事件实现期。因此,在对事件实现有所预期下,风险偏好略低的资金会提前离场,这也是中期波动率较大的原因。

  既然参与者都知道在事件实现之后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那是什么原因使一部分参与者坚持到事件最后实现呢?这是因为摘帽实现前后,可能会出现股价大幅上涨。除非出现大盘暴跌等异常现象,摘帽当日的表现是值得期待的。以2009年、2010年为例,摘帽公司在摘帽当日一般都会出现大幅超越市场的表现,涨停也是常见。

  投资策略分析

  上面我们从时间划分上考察了ST摘帽股市场表现特征,而在参与摘帽行情的时候,我们建议把握以下几方面:1、年度业绩预增预盈的公告往往是一只有摘星摘帽前景个股市场良好表现的开始,但要把握这个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在年报披露前一段时间(我们选取1个月)是三个时间段里面表现最好的时期,这一点在近年的市场表现中得以证明,而中间时间段则次之,后期的表现往往不佳;3、在摘星摘帽当日以及之前几日,股价往往会有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当日表现;4、ST类股票所具备的壳资源概念使其成为并购重组事件的密集区,而并购重组类股票表现也多远超同期指数表现,因此,发掘可能被并购重组的ST类公司是另外一个择股方向;5、投资单个ST股风险更大,而组合方式参与ST股则往往能获取超额收益。

  在把握以上原则后,再就要注意择时和择股。在择股上,要选择摘帽可能性最大的股票,力求最大程度缩小选择范围。此外,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摘帽公司在三个阶段至少有一个阶段会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表现。因此,如果某个摘帽公司在前期或者中期没有什么表现的话,那么其后期的表现就值得期待了。而在时间策略上,从现在开始布局,到摘帽前后的大幅表现开始卖出应当是一个较好的策略。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密切跟踪上市公司的变化和股价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这种摘帽预期。

  拟拓展全产业链沪浙游资促ST中源大涨

  若今日再涨停,ST中源(600645.SH)股价将超过去年4月底13.39元的高点,创七年来新高。在公布拟非公开发行并向下游拓展的消息后,ST中源已在沪浙游资的推动下连续三日无量涨停。

  在停牌11个交易日后,ST中源在3月22日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公司拟以每股9.39元的发行价格向天津赛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定向发行不超过4867万股A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701.13万元,拟用于收购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和泽生物”)100%股权并对其增资以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

  据ST中源称,在进一步加强干细胞采集、存储技术服务业务的同时,继续向下游干细胞研究及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服务业务延伸,从而完成公司对干细胞产业的全面布局。

  ST中源拟以募集资金中的8500万收购和泽生物。而这家主要致力于以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干细胞基因工程产业化、干细胞临床治疗技术服务及再生医学产业投资的和泽生物在2010年实现的净利润却为-1265.79万元。

  一位从事医药生物行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私募人士认为,人体干细胞的研究目前应该处于科技的前沿,初期很难有较大效益,如果能坚持下来,发展前景会非常不错。在没有确定性盈利之前,分析师们也出言谨慎,均没有对ST中源给出合理估值。但在2010年二季度,诺安平衡基金罕见地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截至去年9月末,已持有近400万股ST中源。

  交易公开信息显示,三日累计成交818.63万元,而前五家买入席位合计买入金额就达817.58万元,这五个买入席位均分布在沪浙一带。

  三次重组失败 ST宝利来借重组炒作?

  证券日报 关欣

  广东宝利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宝利来”,股票代码:000008.SZ)因为业绩不佳,从1996年至今长达15年未进行分红。

  同时在ST帽子的压力下,ST宝利来在近15个月内经历了3次重组,但都不了了之。有投资者指出,ST宝利来就是利用重组来炒作。

  ST宝利来现在的经营情况到底如何?重组为何总是失败?

  3月24日,记者致电ST宝利来,但对方表示:“我不太清楚,董秘去外地参加培训了,下星期就回来,到时候您再问吧。”

  主营业务堪忧自身问题不少

  000008,ST宝利来的股票代码就足以显示其在深交所的元老级别。

  自从1992年上市至今,ST宝利来用过的简称五花八门。深锦兴A、亿安科技、ST亿安、*ST亿安、宝利来、*ST宝投、G宝利来、ST宝利来,期间ST的帽子似乎经常围绕着ST宝利来。ST宝利来也一直游走在“戴帽”和“脱帽”间,并且从1996年至今长达15年未进行过现金分红。

  查阅年报可知,ST宝利来的盈利情况确实令投资者担忧。2008、2009、2010年ST宝利来营业收入分别为1143万元、1009万元、1044万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更是分别只有75万元、31万元、89万元。

  财务数据显示,ST宝利来主营酒水饮料和房屋出租,最近几年业绩未见任何起色,本部在册员工也仅有24名。而2010年净利润增加主要原因系ST宝利来采用定期存款方式大幅减少财务费用所致。

  与此同时,ST宝利来自身问题不少。

  深圳证监局2010年4月对ST宝利来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会计等方面都出现众多问题。

  比如,ST宝利来公司章程部分条款与相关规定不符,“三会”运作不规范;未定期检查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持有买卖公司股票情况;内审力量薄弱;公司违规定向监事提供借款等。

  同时,ST宝利来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福万田投资有限公司先后减持公司股份,但ST宝利来未按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外,ST宝利来未按规定计提滞纳金并披露相关税收风险、存在以个人名义存储公司资产现象、部分资产权属不完整等。

  而记者在查阅2010年报时也发现公司年报竟然把“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中的年份写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有投资者指出,ST宝利来一心放在重组上,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不足为怪。

  但是,ST宝利来的重组又如何呢?

  三次重组失败实乃炒作?

  重组,一直是ST股再生的良方。

  其实,ST宝利来的前身自上市以来就曾进行过多次重组。所以在经营业绩难见好转之际,ST宝利来也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重组上。

  自2006年股改完成以来,ST宝利第一次重组发生在2009年12月23日,但2010年1月20日ST宝利来宣布因“方案尚不完备,相关条件尚不成熟”复牌。

  在宣布第一次重组停牌前,ST宝利来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两次涨停,累计上涨15.31%,期间成交量更是陡然增大。但是随着重组失败复牌后,ST宝利来股票连续两天跌停。

  2010年5月13日,ST宝利来宣布第二次重组。但到了6月11日,又因“相关条件尚不成熟”而终止。而此次,ST宝利来股价也是在停牌前大涨,2010年5月10日至12日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0.97%,成交量也是突然增大。但重组失败复牌后,ST宝利来股价则是连续4天跌停。

  2011年2月25日,ST宝利来开始了第三次重组。但3月22日,ST宝利来称由于“本次计划收购的标的资产盈利记录尚不足两年,因此中介机构认为重大重组事项实施的相关条件尚不成熟”,第三次重组再度失败。

  在宣布第三次重组停牌前,ST宝利来股价已经上涨近一个月,停牌前1个交易日上涨2.75%。而在股吧里流传着关于重组的传言,甚至指出重组方为某金矿集团。但重组失败复牌后,ST宝利来股价则毫无悬念的跌停1天,第2日继续大幅下跌3.45%。

  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盈利记录尚不足两年”或许只是托词,重组失败可能另有原因。

  有投资者分析,ST宝利来就是利用重组进行炒作,每次重组前总有各种消息,股价也得以拉升,但每次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

  记者致电ST宝利来,但无果。

  ST宝利来到底是真重组还是以此为题材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让投资者难辨真假。

  主业面临产能过剩 *ST关铝重组进退两难

  3月23日,已被暂停上市的*ST关铝(000831)发布公告称,于3月21日收到第一大股东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五矿集团)转来的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已将其持有的*ST关铝约1.95亿股过户至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股份),上述股份共占公司总股本的29.9%。

  业界人士认为,此次股权变更的尘埃落定可以视作*ST关铝在被暂停上市后展开重组的重要步伐。受五矿集团欲整体上市的消息影响,此前大股东五矿集团将重组公司的呼声高涨,*ST关铝股价一度表现坚挺。

  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数位证券分析师,大多数人认为,虽然*ST关铝的实际控制人仍为五矿集团,但是在未来的企业发展方向上,依旧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重组置入资产与主营相关,是否依旧难以改变企业产能过剩的本质?如果保留原有主营业务,成本压力如何缓解……

  对大股东贡献度低于预期

  除此之外,有业界人士认为,由于目前行业的产能过剩,“*ST关铝可能无法达到2008年五矿集团收购公司时的预期,这也为五矿是否将优质资产注入公司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2008年1月9日公告显示,五矿集团受让关铝集团*ST关铝35.57%的股份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按照当时的公告显示,五矿与*ST关铝的联手目的是为了完善五矿集团“铝矿-氧化铝-电解铝-铝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公开资料显示,在整个产业链中,五矿集团占据上游铝矿及氧化铝的优势,而*ST关铝的主营产品则正好为电解铝。

  公开资料显示,在五矿集团与*ST关铝接触收购事宜的2007年度,公司业绩大幅上涨。

  受2006年10月份启动的年实际产能为4万吨的75KA电解槽生产系列及投资组建的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都进入正常生产阶段的影响,2007年*ST关铝完成主产品电解铝产量11.7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4.26万吨。从主营业务的分布来看,当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只有铝锭营收大幅上涨,约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3.19%。

  业界人士据此分析认为,当年的行情大涨促使五矿集团为完善产业链而将*ST关铝收入曩中,但从五矿集团成为*ST关铝控股股东的2008年开始,铝锭产能过剩的危机日益凸显。而年报在解释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下降时也称,是受到了产能过剩及电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因此,“可能对五矿集团的利润贡献无法达到预期。”

  主营或成重组瓶颈

  记者致电*ST关铝董秘办,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截至目前并未接到任何关于公司重组的信息,而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公司是否担忧大股东不再置入资产时,对方建议最好打电话给证券事务代表,但证券事务代表“今、明两天都在开会。”同时,否认会议内容与重组有关。

  年报显示,在连续亏损的三年里,*ST关铝的毛利率一直游走在正负的边缘。

  2008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有色金属冶炼行业营业收入约为24.15亿元,营业成本约占24.55亿元,营业利润率为负1.62%;而到2009年后,该业务营业收入约为17.58亿元,营业成本约为17.94亿元,毛利率为负2.07%;2010年度,该业务实现营业有所回升,收入约27.1亿元,但营业成本却约有26.2亿元,导致毛利率仅剩3.23%。

  “电解铝主要的成本就是电费,哪家的电费便宜哪家在竞争中就占优势。但是,随着国家对电解铝行业电费优惠的取消,行业的成本压力很明显。”一位证券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说。“如果被注入的资产依旧是与主营相关的电解铝产业,*ST关铝并不能改变产能过剩的局面。”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五矿集团将注入的资产在电解铝产业的两端拓展,则*ST关铝或许可以改变毛利率薄弱的现状:“如果被注入的资产是电解铝的上、下端,成本的压力会有明显的改善。但这一切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对于*ST关铝的前途,该公司的多份公告中均称寄期望于大股东的大力扶持。而此前,公司证券部人士曾对媒体公开称“五矿不会抛弃*ST关铝”。

  主业扭亏 *ST高陶重组时间未明

  昨日*ST高陶(600562)召开2010年度股东大会。去年公司陶瓷销售业务取得了骄人业绩,成功扭亏为盈。但对于投资者高度关注的高淳陶瓷与控股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资产重组事宜,公司高管表示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报告期内,高淳陶瓷现有项目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公司抵住人民币升值、原燃料价格大幅飙升的压力,完成自营出口285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350万美元,增幅达90.18%,出口额创历史新高。主要产品日用陶瓷及蜂窝陶瓷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全年全公司完成销售收入2.89亿元,实现净利润1511.77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公司董秘王贵夫表示,今年高淳陶瓷总体将延续企稳向好的经营状况,并且随着企业摩托车催化器产品的热销,全年有望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

  会上,关于十四所重组高淳陶瓷及上会事宜受到了与会股东的高度关注。王贵夫表示,今年公司在向交易所报送年报的同时,提交了摘帽的正式申请,现正等待交易所的行政批复。目前,资产打包的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具体的上会时间,上会结果及过会时间,公司及十四所方面会按照信披原则披露。

  控股股东十四所称,其目标是于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获得政府大力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十四所希望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为产品研发提供强大支持。虽然重组自2009年5月提出预案以来,历时较长,但集团仍将坚持多元化融资的规划。高淳陶瓷重组后的主营业务将转变为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微波与信息技术行业。

  连亏两年 ST轻骑何去何从

  出炉之后即遭“小马拉大车”质疑的ST轻骑(600698)重组方案最终遭中小投资者否决。ST轻骑公告,在23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公司与中国长安、兵装集团签订《重大资产置换及股份转让协议》等一系列议案未能通过,重大资产置换方案宣告流产。

  此前,公司发布业绩预告称,2010年度公司将出现亏损,这意味着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被视为救命稻草的重组方案缘何被否?历经多次重组的ST轻骑未来何去何从?

  “小马拉大车”方案遭否

  2008年11月,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股改中所做的“股改完成后24个月内启动资产重组”的承诺,为此次重组埋下了伏笔。

  2010年9月3日,公司审议通过了重大资产置换议案。兵装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3.05亿股股份转让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安以其持有的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与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置换,差额部分以现金补足。公司拟置出资产的评估值为5.88亿元,拟置入资产作价3.85亿元,资产置换差额约2亿元由中国长安以现金补足。

  2011年3月23日,公司重组方案提交股东大会表决。尽管现场14名股东及股东代表通过了重组方案,但中小股东从网络上投来的反对票和弃权票使得这次重组夭折。最终结果显示,有关重组的各项议案均未能获得与会三分之二以上股东支持,方案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核。

  公司高管:过不过都无所谓

  拟置入的湖南天雁以生产涡轮增加器、气门等发动机零部件为主要业务,处于国内第三名的位置,占据约10.8%的市场份额。201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为4.83亿元,净利润4904.24万元。根据盈利预测,重组后ST轻骑2010年、2011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22亿元和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730.33万元和6041.1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059元和0.062元。

  尽管每股6分钱的收益不能让投资者满意,但相较于持有连年亏损的ST轻骑,这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最终重组被否,再次显现了中小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话语权。而在重组中,投资者沟通工作的不力也是此次重组失败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该重组方案一出,即有投资者提出质疑,认为置入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不足以支撑ST轻骑9.7亿的股本,部分投资者在重组方案公布后选择卖出,股票复牌后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尽管此后各方就湖南天雁资产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认为将湖南天雁这一已具备IPO能力的企业注入ST轻骑是对公司股东负责任的表现,但其价值仍未能获得投资者认可。在方案临近股东大会表决前,中国证券报记者曾就市场相关质疑致电公司一位高管,该人士表现出的“过不过都无所谓”的态度让人颇为惊讶。

  重组被否前景不明

  自2000年以来,因经营、治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ST轻骑多次陷入重组求生的境地,重组之路可谓命运多舛。

  2001年与印尼的韩氏集团、2003年与三联集团、2004年与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全资子公司中车汽修的历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经历了多次重组波折的ST轻骑,始终无法找到有效的重组方案。

  2006年,兵装集团通过股权划拨成为ST轻骑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此次资产注入遭遇“小马拉大车”的质疑且未能如愿,或将ST轻骑拖入退市边缘。公司董秘吕来升表示,公司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亏损,如果此次重组失败,公司2011年继续亏损则会暂停上市。

  重组失败后,兵装集团将对ST轻骑作何安排?兵装集团相关负责人在网上路演中表示,此次重组意味着按照股改承诺,兵装集团已履行了承诺义务,目前尚无其他安排。这样的表述,不免让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愈加失去信心。复牌后的24日,公司股价牢牢钉在跌停板上。

  业内人士分析,在ST轻骑的多次重组中,济南市政府已付出巨大努力。经历多次重组洗礼,ST轻骑已成为一个不错的净壳。家底殷实,业务涵盖特种产品、车辆、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兵装集团未来又将拿出什么样的资产对公司进行拯救,市场各方将拭目以待。

  超级散户孙惠刚瞄上*ST传媒

  连续亏损的*ST传媒(000504)在2010年终于扭亏为盈,暂无退市之忧。昨天公司公布的年报显示,2010年实现净利润646.13万元,每股盈利0.02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实现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是IT广告市场出现反弹态势,令公司IT平面媒体收入上升。

  相对于业绩的好转,市场更期待的是公司新股东湖南信托的未来动作。2010年7月6日公司原大股东研究中心已确定湖南信托为股权转让的受让方,每股转让价格为8.01元,转让总价款为6.38亿元。在权益变动书中,湖南信托还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将收益低、负担重的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事实上,*ST传媒已开始剥离资产进程,于去年12月4日公告决定转让持有的海南港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北京赛迪盛世广告有限公司55%股权。2011年1月21日,公司大股东工信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已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共计减持股份7970.17万股,占总股本25.58%。此次减持后,研究中心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可见,湖南信托对公司的重组预期已经比较明确。

  不过,公司去年四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还是没有一家机构,而且筹码还有所分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其股价也一直呈低位缓慢盘升之势。值得关注的是,曾入驻过多家公司的超级散户孙惠刚在去年四季度买进390.04万股,成为仅次于原大股东以及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第三大流通股东。根据*ST传媒的股价走势,目前来看孙惠刚应该在账面上已小有盈利。

  据了解,孙惠刚此前曾涉足*ST光华、美利纸业、*ST福日、ST马龙等股票。这些股票都有重组题材。其中,孙惠刚是在去年二季度介入*ST光华,买入80.29万股,成为第十大股东,三季度继续小幅加仓6.26万股,四季度没有进入前十。无论是否减持,孙惠刚在*ST光华上获利不菲。不过,除*ST光华以外,对于其他三只股票,孙惠刚持股期限较短,在前十股东中仅出现过一次,由于震荡较大,也难以判断是否每次都能功成身退。

  有意思的是,与孙惠刚一字之差的孙惠良也曾在去年一季度买入113万股*ST光华,不过二季度即消失在前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