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盘分析 >> 正文

30日均线屡攻不下七机构论剑后市走向

2012-4-18 11:06:35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盘短期技术指标处在高位,预计沪指在2350点附近仍有震荡整理需要

 

  经济下滑是大盘调整主因

  主持人:昨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上探后便逐波盘跌。除个别地域板块龙头股表现强势外,券商 、地产等权重股拖累大盘走软。截至收盘,两市分别下挫0.94%和1.60%,均为4月份大盘反弹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昨日大盘的下挫呢?

  齐鲁证券:经济基本面上难言乐观是下行主因,主要表现为:一季度GDP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经济下滑明显,这将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可避免地受损受挫;与此同时,政策放松力度低于预期,流动性未见改善。本周初市场预计的央行将下调存准金率的预期遭落空,而新股发行、再融资及大小非解禁将继续导致资金面承压,因此,市场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面临技术修复及价值回归的引力。

  大摩投资:技术面上,目前大盘存在回调需求。当前大盘短期技术指标处在高位,而近期涨幅较大的个股也有获利回吐的要求,预计短线沪指在2350点附近仍有震荡整理的过程。

  金证顾问:外围市场调整对A股产生不利影响。近日,因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高而导致欧债危机的忧虑再度燃起,欧美股市遭遇挫折,市场处于今年反弹以来的顶部调整阶段,这对A股短线这种特立独行的反弹行情构成抑制。

 

  30日均线将压制大盘上行

  主持人:仔细观察本次大盘反弹的轨迹可以发现,上证综指自13日至昨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其日K线上影线一触及30日均线便即刻退守。请问,在目前30日线的压制下,大盘近期该如何演绎呢?

  北京股商:昨日沪深两市经过开盘阶段的短暂上冲后,再次在30日线附近受到强压,股指出现快速回落,技术上,股指3次上冲30日均线受阻,说明短线还有回调要求。具体来说,从深综指看,本轮反弹在接近3月14日阶段顶部时,市场并没有出现量能有效释放,说明支撑再度上攻的动力有限,面对前期较强的套牢压力,股指遇阻回落,向下寻找整固空间。

  大摩投资: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沪指上方30日均线压力依然比较大,如果没有成交量配合,短线继续向上的概率并不大,而且目前大盘短期技术指标处在高位,近期涨幅较大的个股也有获利回吐的要求,预计短线沪指在2350点附近仍有震荡整理的过程。

 

  广州万隆 :目前股指在30日线

  的压制下明显走弱,重心开始快速下移,短期如果没有突发利好的刺激,可能很难重返强势,而短线持股者可重点参考一个重要指标来决定去留情况。那就是5日线的得失,昨日看股指已经击穿该重要均线,如果今日股指还不能收复而出现有效跌破,则短线持股者务必要逢高清仓。

 

  谨慎对待“金改”概念股

  主持人:近期最受市场瞩目的当属“金改”概念股了,自温州获批设立金融改革实验区后,浙江当地相关概念股即遭市场热捧,而近日有媒体报道,除了珠三角金融特区方案已上报外,天津也上报了滨海新区作为金融改革试点,因此市场普遍预计这轮金改风将愈吹愈烈。但就在昨日,前期走高的金改股遭受回调。请问,对“金改”概念股,后市该如何操作为宜呢?

  倍新咨询:金融创新概念股的大跌给了市场二次买入的机会,就如以前文化传媒的炒作一样,预计游资还会抓住一些还未挖掘的个股以及大跌后离起涨点很近的个股进行二次攻击。在跌势还未止住情况下,投资者可耐心等待市场信号。

  北京股商:昨日金改股全面回调,这主要由于近期涨幅过高,市场一有分吹草动,获利盘将快速套现。但是对于这个板块,操作上应区别对待。对于第一批炒作的金融改革概念股,要防止较长时间、较大级别的调整;但是对于龙头个股,由于市场气势正盛,短线如果出现急跌,存在交易性机会;对于深圳前海概念股,游资浑水摸鱼炒作的成分较大,快进快出的迹象非常明显,因此一旦杀跌,跌幅较大,短线规避为宜;对于天津、重庆等地最近活跃的个股,防止其补跌。

  北京首证:无论是温州金融改革涉及的小额贷款概念、深圳金融创新受惠的本地股,还是体现金融渠道价值的信托 、金融租赁等泛金融概念,均发出了较强的信号,即市场已经对经济转型达成共识,未来金融改革和创新会成为下一轮牛市的主流板块,近期相关概念股的异动也可以看作是一致预期形成后的预演。

  欧美股市大涨 沪指或再战30日线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走低,深成指跌幅尤甚,沪指三次挑战30日均线皆没成功。从今日消息面上来看,有利于大盘再次上攻30日线。

 

  从外围市场来看,隔夜欧美股市大涨。西班牙国债标售的市场需求好转,IMF宣布调升今、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美国营建许可创三年半新高,暂时平息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心情绪。这些积极因素使得美股收得一个月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具体来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94.13点,收于13,115.54点,涨幅为1.5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4.42点,收于3,042.82点,涨幅为1.82%;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21点,收于1,390.78点,涨幅为1.55%。欧洲股市方面,斯托克600指数上涨2.04%,报259.45点,逼近日内最高点。法、德、英股依次高收2.7%、2.7%、1.2%。

  另外,印度央行周二意外宣布,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将该国基准利率大幅下调50个基点,为三年来首次降息。除了印度央行,面对充满风险的经济增长前景,近期包括越南、印尼及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央行都传递出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信号。外围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降息潮使得国内投资者更加憧憬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我国降息的可能性较小,不过调降存准率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从国内消息面来看,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7日参加湖北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时表示,新三板市场有关方案还未正式报批,但各方面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此外,要推动区域性股本转让市场建设,服务中小微型企业融资。从短期来看,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本市场的建设都将对主板构成资金分流的威胁,不过这都被市场充分预期,因此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影响。另外,从长远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目前A股市场处于预期不稳定时期,市场对国内经济能否企稳回升以及对管理层政策调整的力度难以精准把握。这反映到市场里就是指数的止步不前,在上有顶下有底的狭窄空间里震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都会使指数触碰“顶”或者“底”。从今日消息面来看,对于A股市场还是偏暖的,这有助于股指收复昨日的失地并再度冲击30日均线的压力。

  从技术上看,沪指三次冲击30日线均无功而返,可见该均线的压力不容小觑,人们常说“事不过三”,如果今日股指不能攻破30日线,则短期内股指将向下寻求支撑,第一支撑为在10日线附近,如果10日线失守则第二支撑位在3月29号形成的本轮调整的低点。如果今日攻破30日线,则股指将在新的平台上震荡整理,以冲击前期的高点。

 

  A股或正迎来长周期繁荣的拐点

  美国资本市场的经验与启示

  [ 这一相似性表明,股市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而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集约、高质量、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才是股市长周期繁荣的物质基础长周期的美国股市分析表明,危机的破窗效应、增长质量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和适宜的货币环境,是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的四大基石 ]

 

  对于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关系,市场中就同时存在着两种势均力敌却又大相径庭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将继续积弱不振,因为中国经济正在降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股市有望否极泰来,因为中国经济正在降温。

  明显对立的观点却诞生于同样的实体经济状况,这是否意味着其中一派的逻辑谬之千里?实则不然。两派观点的逻辑各有千秋:唱空者以为,尽管晴雨表作用并未充分彰显,但中国股市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市”,当前中国经济降温同步伴随着宏观增速的减缓和微观企业活力的削弱,中国股市缺乏走强的经济助力;唱多者则以为,尽管经历了20年风雨成长,但中国股市归根结底还是“政策市”,当前经济增长的失速和通胀压力的减轻,给政策放松提供了双向激励,中国股市正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逆转。

  在笔者看来,上述两种貌似矛盾的主流观点实则并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甚至也不完全对立。判断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纠缠中的未来走向,最关键的一点,是将眼光放到更广的舞台、更长的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解开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的万般纠结,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美国股市长周期经验

  笔者试图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基于长周期的美国股市分析视角。

  纵观美国股市,百年沉浮中的长周期轨迹清晰、自然:1922~2002年间,道琼斯指数呈现出四个长周期的平滑接续,而这四个长周期恰巧对应着四个20年:

 

  1922年二季度至1942年二季度,美国股市经历了第一个长周期停滞,从期初的92.93点到期末最低的92.69点,道琼斯指数20年几乎无变化;1942年二季度至1962年二季度,美国股市经历了第一个长周期繁荣,从期初的103.34点,到期末最高的709.74点,道琼斯指数20年翻了近6倍;1962年二季度至1982年二季度,美国股市经历了第二个长周期停滞,从期初最高的709.74点,到期末最低的784.25点,道琼斯指数20年原地踏步;1982年二季度至2002年二季度,美国股市经历了第二个长周期繁荣,从期初最低的784.25点,到期末最高的10437.43点,道琼斯指数20年翻了12倍多。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繁荣和停滞南辕北辙,而经济现实和金融历史则进一步揭示,停滞和停滞、繁荣和繁荣也各有不同。

 

  就美国股市的两个长周期停滞而言,周期特征的差异较为明显:1922~1942年资本市场的长周期停滞是大起大落型,对应着第一个十年美国经济的“沸腾年代”和第二个十年美国经济的大萧条冲击;1962~1982年资本市场的长周期停滞则是平稳过渡型。

  就美国股市的两个长周期繁荣而言,表面上的差异同样十分明显:1942~1962年,美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平均增速为4.025%,不仅高于随后1962~1982年平均的3.73%,也高于1930~2011年历史平均的3.38%;而1982~2002年,美国经济明显降温,20年平均增速为3.275%,不仅低于前一个股市长周期停滞阶段的经济增长率,也低于1930~2011年的美国经济平均增速。这种差异同样表现在1942年和1982年两个股市长周期繁荣起始年的对比上,1942年,美国经济增长18.5%,失业率仅为4.7%,1982年,美国经济却是衰退1.9%,失业率高达9.7%。

  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的这种差异,似乎印证了一个在坊间颇为流行的论断:在股市面前,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都是死板和无效的。所谓的“晴雨表”,只是理论上逻辑充分,现实中却不堪一击。

 

  的确,在股市面前,经济学家并不比寻常人士高明多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在股市和经济的关系分析上,也同样不名一文。

  在笔者看来,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的上述特征差异,仅仅表明,股市的表现和经济增速的绝对值高低并无关联,股市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那么,股市和经济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笔者以为:有。这种联系从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的相似之处中可见一斑:

 

  首先,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都尾随着一次较大的危机和较重的衰退。1942~1962年的长周期繁荣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大萧条的洗礼,根据NBER的判定,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连续两次衰退总共持续了56个月;1982~2002年的长周期繁荣前,美国经济则经历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根据NBER的判定,1980年和1981~1982年连续两次衰退总共持续了22个月。

  所谓不破不立,尽管危机对短期和中期内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冲击,但却对长期中的股市发展带来了三重激励效应:

  一是市场启动效应,危机往往伴随着市场恐慌和预期超调,进而导致危机过程中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然而,蹲得越深跳得就越高,危机中的“超跌”给危机后的“超预期反弹”创造了条件。

 

  二是资源重组效应,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积弊集中爆发的反映,是对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的市场化否定,同时也对资源再配置和发展模式转变提出了客观要求,这种长期中的资源重组效应往往能引致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例如,1982~2002年的长周期繁荣阶段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速为2.415%,明显高于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0.685%。

  三是两只手的平衡效应,危机往往是宏观调控哲学转变的导火索,作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市场和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总是在此消彼长中寻求相互制衡、共促增长,而一旦一种宏观调控哲学长期占据上风,两只手就会失衡,资源就难以实现有效配置,而危机以带来理论“革命”的形式重新引导平衡。

  其次,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都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1942~1962年,美国经济迎来了二战拐点形成后的黄金年代,其增长的高质量体现在其超出历史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长和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之中。

 

  更值得强调的是,1982~2002年,美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增长质量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民生水平提升,美国家庭更好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果实,1982~2002年,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月均增长0.895%,高于此前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0.765%;另一方面,内生增长动力提升,1982~2002年美国个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季均贡献率为2.38个百分点,高于此前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1.89个百分点,而且,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内生增长的活力。这一相似性表明,股市并不是“经济增速”的晴雨表,而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集约、高质量、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才是股市长周期繁荣的物质基础。

  再次,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都伴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巩固和提升。

  此外,美国股市两个长周期繁荣阶段还伴随着适宜的货币环境。所谓适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胀较为温和,1942~1962年美国通胀率平均为3.45%,1982~2002年美国通胀率平均为3.205%,均低于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平均的5.94%。二是民间投资发展迅速,1982~2002年间,美国民间投资季均增长6.92%,大大高于此前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1.02%。三是货币活期化现象较为明显,1962~1982年美国M1-M2平均同比增速的剪刀差为-0.575%,绝对值明显小于此前1962~1982年长周期停滞阶段的-2.97%。适宜的通胀为货币政策维持整体宽松奠定了基础,活跃的民间融资为经济增长和股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货币活期化则增加了股市的资金推动力,三者共同为股市长期繁荣创造了条件。

 

  对中国的启示

  让我们回到当下中国。长周期的美国股市分析表明,危机的破窗效应、增长质量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和适宜的货币环境,是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的四大基石,也是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联系纽带。从这个角度看,笔者以为,中国的2012年和美国的1942年、1982年颇有相似之处:中国经济增速虽在放缓,但经济结构调整正不断深入、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加速了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和市场地位不断提升,而伴随着通胀压力的下降,货币环境也正趋于适宜,民间金融市场正赶上政策规范并激励的大好时期。

  也许,在经历了喧闹、纷争、调整、停滞之后,伴随着制度改进和发展转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悄悄迎来长周期繁荣前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