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创业板 >> 正文

宏丰电工陈氏家族16亿财富:两兄弟的传奇

2011-12-26 10:06:17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财富计分牌: 约16亿元

  12月20日,温州宏丰在深圳进行上市前路演。

  这家已过会待挂牌的公司,股票发行价格还未确定,按制造业新股35倍市盈率算,大约26元,持股7成的董事长陈晓夫妻财富将增至约16亿元。

  温州有无数从小作坊慢慢发展成大公司的故事,宏丰的特色在于陈氏兄弟的合作多年来显得亲密无间。理财周报也注意到,弟弟陈乐生作为高管和技术核心,没有任何持股。

  站在路演现场彩排的温州人陈晓,望着台下红红的地毯,显得很平静,他似乎听到14年前,自己在刚起步的小作坊敲打时叮叮当当的声音。

  12月20日,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穿着米黄色西装的弟弟陈乐生,对着56页的PPT,保荐机构中德证券安排的40分钟的演讲,20分钟不到就念完了。穿着褐色西装的哥哥陈晓,坐在最后一排,望着台上拘谨的弟弟,会心地笑了。

  “我们兄弟都不会讲故事,都是老实人。好多人都劝我,资本市场最爱听故事,对不起,我们不会。但是,我们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弟弟陈乐生一再说。

  在温州,夫妻店、父子兵都不少见,但温州宏丰却是兄弟阵。哥哥陈晓是董事长,弟弟陈乐生是董秘。

  14年前,温州宏丰只是浙江乐清市的一间家庭小作坊,只有几个人,几乎没有设备;今年上半年,这间“小作坊”净利润达4958.77万元,同比增长接近2倍,并即将在创业板上市。

  温州宏丰董事长创办人陈晓和董秘陈乐生接受了理财周报的独家专访,讲述温州宏丰从家庭作坊起步到拥有18项专利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的故事。

  打虎亲兄弟

  陈晓总结,兄弟俩的配合很默契,“我在生产中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告诉他,由他去研究、解决;他研发了什么新技术就让我去应用、执行。”

  路演彩排现场。戴一副金属全框眼镜的陈乐生,穿着米白色的西装,在舞台和后排座位间来回忙碌;哥哥陈晓则穿了黑色的西装,显得比陈乐生清瘦些,微笑时浅浅的酒窝浮现。

  “我们兄弟是最好的搭档,我管市场营销和扩展,他管技术研究和团队。”哥哥陈晓对兄弟俩的分工非常满意。

  认识陈晓和陈乐生兄弟的人,谈起兄弟两个,都不约而同会用到“谦和”、“务实”之类的词。这对做技术出身的“打虎亲兄弟”避而不谈即将到来的财富暴涨,更愿意谈论技术。

  1969年,陈晓出生于乐清市的一个小农村,排行老二。家中4位兄弟中,最小的是陈乐生。

  高中毕业后,陈晓就中断了学业,家里比较困难,只有4亩地不到。当时正值温州低压电器发展的好时机,“父母觉得不读书在家种田也改善不了生活,正好有机会可以起步做点小生意。”

  于是,陈晓和妻子林萍,还有老搭档余金杰开始做起了电接触功能材料,从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开始,“那时候很简单的,没有什么机器设备,只用肉眼和手工。”陈晓已记不起当初的资金有多少,买卖交易用的都是现金,没有记账。

  那时候,陈乐生还在念初中,但他三天两头就往作坊间跑,“初二的时候,我放学没事做就到哥哥那里去,下半夜其他人都走了,就我们俩在继续捣腾。”陈乐生得意地说,“因此,好像我高考物理考了99还是100分”。

  “上初二的时候,我就开始帮哥哥干活了。”作为家里最小的男孩,陈乐生自小和二哥陈晓特别亲,兄弟想法也常常很合拍。

  性格暂且不提,从长相上看,兄弟二人长得很像。“有一回,他在操场上走,被我同学碰到了,马上就问是不是陈晓的弟弟。”说起往事,兄弟俩心照不宣地笑了。

  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陈乐生在哥哥的公司工作了4年,又再次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信号测控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上交大智能材料应用方向的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当了一名讲师。

  “读书的时候,哥哥一直支持我。我工作了4年才去攻读研究生,已经有老婆孩子了,压力比较大,所以读书特别认真用功。”与温州宏丰的产品技术相匹配的是,陈乐生的研究方向正好涉及电机、测控和材料应用,这些知识、人脉积累,为日后温州宏丰的技术突破及与高校建立合作打下了基础。

  后来,陈乐生干脆辞掉上海交大讲师的职位,全面加入哥哥陈晓的公司。

  目前,温州宏丰拥有18项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覆盖了材料组份设计、粉体处理、材料加工工艺、新型工艺装备等方面。并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合作建立了先进信息化制造技术、纳米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和焊接技术研发中心。

  陈晓总结,兄弟俩的配合很默契,“我在生产中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告诉他,由他去研究、解决;他研发了什么新技术就让我去应用、执行。”

  路演现场,让众多机构人士大为不解的是,为什么弟弟陈乐生一点股份都没有?机构人士纷纷对此提问。从股权结构看,温州宏丰的实际人是陈晓和他的妻子林萍。陈晓持有温州宏丰84.71%股份,妻子林萍持有4.97%股份,夫妻俩合计持股89.68%。

  “都是一家人。我们不计较太多。谁的都一样。”陈晓用带着浓厚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回应。

  “我的兴趣是在科研。只有我哥对我保证足够的研究经费,股权不股权都没问题。最重要的是,我现在和我的一帮高校伙伴打交道,大家学术交流上很平等自由,一旦我持有股权,身家过亿的话,他们就不会以这么纯粹的心态对我了,我怕他们到时不愿意和我交流科研问题了。”讲师出身的陈乐生说:“我太了解高校科研环境了。”

  不讲故事讲技术

  “技术是可以模仿的,我们大概领先于同行2-3年的时间。我们的颗粒增强材料70%左右内销,通过技术集成,三种产品结合起来毛利率就比较高。”

  陈晓安静地坐在弟弟陈乐生旁边,听弟弟陈乐生充满激情地讲他们的产品和技术,偶尔插一两句话,但总是能一句说到点子上。

  陈乐生说:“我们不会讲故事,很多投资方说资本市场喜欢听故事,但我觉得日久见人心,做实业还是要有平常心,否则容易冒进。”

  可一旦提起技术,他的表述就变得形象生动,像一位老师比划着,试图用通俗的语言让你明白艰深的理论。

  陈晓兄弟做的是一种叫电接触材料的东西,很小,却是各种电器不可缺少的保护器。

  工业动力设备大量使用的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和继电器,家庭中日常使用的墙壁开关,家庭配电箱,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中的热保护器;汽车使用的开关和保护器,手机振动马达的微型接触元件,都要用到电接触材料。

  怕台下的机构投资者听不懂晦涩的专业术语,陈晓特意把自己珍藏的各种电接触的产品样本都带来了。

  温州宏丰有三类产品:颗粒及纤维增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层状复合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及元件和一体化电接触组件。

  “颗粒增强属于微观层面,将不导电、熔点高的陶瓷跟导电、熔点低的银结合在一起,可陶瓷没法像煮稀饭跟银一起熔炼,就像油和水,这两者是不相熔的,必须放个鸡蛋下去搅一搅。”陈乐生接着解释,“我们解决的就是”放鸡蛋“的问题,这样才能形成性能好的复合材料。”

  由于在微观上进行结构控制,宏丰在该类产品上取得原理性突破,所以毛利率也高于同行。

  另一方面,温州宏丰在层状复合材料上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层状复合材料降低了贵金属用量,这是公司的一个亮点。“以往的产品全部用银,我们通过改进,中间用银两侧用铜,这样即降低了贵金属的用量,节省了50%-60%的成本,又增加了产品的性能。”

  对生产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陈晓明白,如果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没有进行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企业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技术是可以模仿的,我们大概领先于同行2-3年的时间。我们的颗粒增强材料70%左右内销,通过技术集成,三种产品结合起来毛利率就比较高。”

  温州宏丰最大的客户是正泰电器。近年来,温州宏丰超过50%的营业收入都来自这个同在乐清市的电器巨头。

  “我们合作已经十几年的时间,正泰电器改用其他的产品,那么很多系统就要改变,成本太高。而且我们的产品质量可靠,又能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改进,双方合作是有利的,今年又签订了5年期的合同,不存在到期的风险。”

  尽管合作密切,但陈氏兄弟却坦承,“我们和正泰电器的南总(注:正泰电器董事长南存飞)并不是很熟,南总每年会请各大供应商吃一顿饭,仅此而已。”

  在弟弟陈乐生看来,除了忙公司的事情,二哥陈晓没有别的爱好,“比较无趣”。而陈乐生自己爱看书,每年花五六万在当当网上买书,是当当网的顶级会员。

  拒绝国际巨头高价收购

  “7位发审委委员中有2位也让我解释突击入股,我说19.11倍,后来有3个委员站起来说,没事了,没事了,这么高的价格谁跟你利益输送呀?”

  和所有温州企业一样,提起创业的艰辛,陈晓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资金紧张的时候。

  即使现在,如果不上市融资,温州宏丰现金流为负、应收账款多的情况很难改变。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这四个报告期,温州宏丰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3,531.94万元、1,625.24万、-3,872.42万元、-5,274.95万元,今年1-6月,应收账款增加了7,934.18万元。

  2000年左右,温州宏丰的生意越做越大,买卖不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多被欠款。电接触功能材料行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购买银、铜等金属原材料需要现金,但产品卖出却被欠款,回款时间需要2-3个月,温州宏丰最大的困难源于资金。

  资金再困难,陈晓兄弟也不敢亏待了30来号人的研究团队。“他们都是高科技人才,愿意来乐清这个比较偏的地方,待遇高是必须的。”陈晓说。“刚开始时,大家一听薪酬,吓了一跳,开出的薪酬比外企高多了。但要留住人,这是必须的。”

  陈晓的第二招是“感情留人”。“我经常去实验室和他们聊天,拉拉家常。”

  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陈晓也还是咬咬牙,舍不得把公司卖出去。2007年前后,先后有两家国际同行巨头想收购温州宏丰,提的价格曾经让陈晓很是心动。

  “尽管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依然是国外企业,但这些巨头的下游客户很多都到中国来了,他们要发展中国市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购买现成的企业。”精明的陈晓很明白外国人的意图。

  但陈晓最终没有接受。“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我们自己对国际市场及行业发展有想法,希望能带领团队走得更远;另一方面,我们都还年轻,不想失去控制权。”陈晓说,比起自己躬耕的父辈来,自己已经走得够远了,但还不够。

  4年后,就在IPO路演彩排现场,陈晓兄弟接到之前想收购温州宏丰的外资巨头CEO的祝福短信,感慨万千。

  虽然没有接受外资收购,但为了周转,陈晓还是考虑了引入投资者,还是在上市前忍痛转让给秉原安投资3.82%的股权。

  “这是出于发展的需要,客户需求增加了,我们通过银行进行融资,然后建厂房扩大产能,这样负债率一下就很高,资金压力大,于是才卖掉部分股权。”

  “我们和几十家投资方谈过,但对方要不就是要求我们讲故事,要不就是期望太高、希望我们给出业绩增长多少的承诺。我只能说:企业做了这么多年,你的钱放在这不会亏掉”。陈晓一一拒绝了这些爱听故事的机构,最终选择了3.82%,因为“他们爽快,不还价”。

  这次秉原安投资以19.11倍的价格入股,大家都很爽快。虽然后来我觉得有点可惜了,但现在想想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合理的,工厂建成,生产也跟着上来了。

  一个小插曲让陈晓觉得特别有意思。温州宏丰上会时,“7位发审委委员中有2位也让我解释突击入股,我说19.11倍,后来有3个委员站起来说,没事了,没事了,这么高的价格谁跟你利益输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