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要闻 >> 正文

大股东力挺自家股票意欲何为?

2012-9-7 9:14:15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中国建筑昨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于9月4日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自家股约2.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0.83%。

  在此之前,宝钢股份(600019)刚刚宣布了50亿元巨额回购计划,预计回购股份约10亿股,成为A股市场上近四年来首例回购;中国南车(601766)控股股东中国南车集团于8月29日增持了47.1万股中国南车,同时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择机增持;中国石油相关人士则表示,在股价下跌过程中,中国石油集团也已经实施了几次股东增持计划,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

 

  此外,汇金公司对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增持,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结束也 “浮出水面”:今年二季度汇金分别增持了700万股工行股票、385万股建行股票、76.3万股中行股份以及800万股农行股票。这已是汇金连续第三个季度进场增持,如此频繁增持实属罕见。

  最近,A股市场仍处于低迷格局中,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力挺自家股票却热闹不已。回购也好,增持也好,这一系列举动的背后,产业资本是否已经开始出击抄底了呢?

 

  从离场到进场

  自从2009年沪综指3400多点开始,A股市场一路下跌调整至今,逼近沪综指2000点。漫漫熊市里,大股东持续减持、疯狂套现,是市场听得最多的话题:其中不乏很多“大腕”明星股东,如冯小刚、马云等大手笔减持华谊兄弟(300027),一度成为财经、娱乐双重焦点;也有上市公司如天马股份(002122,股吧),一天之内被6名高管集体抛售,套现高达3亿元;甚至连个别地方政府也加入了减持队列,抛售部分国有股来缓解政府资金压力。

 

  上市公司融资导致股市资金紧张,至少资金还是用于上市公司经营,一旦募集资金投入项目有所产出,反而会提升公司业绩,并最终回报投资者。相比之下,减持套现则是纯粹地资金“失血”,同时市场流通筹码增加,场内资金更是无法承接,只能牺牲股价才能维持平衡。

  而今,这种格局似乎有所改观。当市场“跌跌不休”到了沪综指2000点附近,产业资本减持意愿降至最低,随之而来,更多的是产业资本增持。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A股市场32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合计减持1.72亿股,相比7月份的2.99亿股减少42.47%。同时,8月份,共有2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了增持,合计增持3.47亿股,比7月份的1.48亿股增加了1.99亿股,环比增幅超过100%。

 

  除了上述提及的中国建筑、中国南车,还有长江电力(600900)、冀东水泥(000401)、首开股份(600376)等多家公司都被大股东增持。长江电力大股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8月增持自家股票超过1亿股。冀东水泥大股东冀东发展集团也增持了1332万股。与中国南车同一天,首开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进行了增持操作,增持自家股票348.57万股。

  不止是大股东,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高管们,最近也转变态度,开始力挺自家股票。8月份,A股上市公司高管增持次数骤然增加至188起,累计增持数量多达6570.70万股。

  从离场到进场,增持之外,以宝钢股份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更是备受关注。所谓回购,就是上市公司自掏腰包,买入自家股票,然后注销。不同于增持,却同样是力挺自家股票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更加难得。A股历史上总共只发生过30多次回购,其中多在2006年,2008年至今,大股东增持时有发生,但回购却几乎未有出现过。

 

  释放底部信号?

  产业资本进场,无论是何种方式,对市场信心都是一种提振。

  大股东增持是其对公司价值颇具信心的一种宣示,也表明大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而增持的直接结果,则改变了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尤其在市场恐慌状况下的增持,效果更加明显,很多股票在消息公布当天就会止跌回升,投资者恐慌性情绪有所缓解。同样,基于对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了解,上市公司高管的增持,似乎更能说明公司股价被低估的程度。

 

  回购与大股东增持相似,不过用的是上市公司的自有资金,回购的股权一般会注销。假定回购前后公司净利润保持不变,就会增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如果以高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回购股权,则会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企业价值。

  回顾历史,每一轮熊市的后期都会引发产业资本入市抄底;换言之,产业资本逐步出手时,往往也传递出大盘或将见底的信号。2008年9月,中国石油的增持就是一个标杆性事件。紧随中国石油的步伐,大量上市公司出现了大股东增持,当年11月市场见底。若再溯及2005年,3、4月份开始,大股东增持逐渐增多,回购也时有发生,当年6月沪综指触及998点,市场见底。

 

  时至今日,A股市场已连续三年下跌,沪综指逼近2000点关口。产业资本尤其是隐藏在这些大股东身后的 “国家队”资金增持悄然掀起一波热潮,究竟是政策行为还是公司行为?以汇金为例,其大举增持通常被视为积极干预股市的政策信号,引发市场强烈反响。汇金第一轮增持行动开始于2008年9月23日,对当年11月A股行情启动,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大盘蓝筹股代表之一的宝钢股份意外出手回购,力度之大也超出市场预期。产业资本回购意味着,从投资回报率角度看,购买自家股票比扩张产能更划算。宝钢股份巨额回购,反应的是对公司股票价值的确认。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大批低市净率,甚至股价跌破净资产的公司,宝钢回购能否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激发更多上市公司的回购热情?

  事实上,在宝钢作出回购操作之前,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监管部门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特别是“破净”又有增长潜力的公司,有义务回购股票。

 

  反弹一触即发?

  不可否认,产业资本进场是对市场的利好效应。本轮熊市行情至今,到了底部区域,也已是多数机构的共识。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整体市盈率仅10倍左右出头,处于历史最低水平,金融、汽车、煤炭、房地产等行业龙头企业市盈率更是在10倍以下,估值已经偏低。

  但产业资本增持回购潮逐步涌现,是否意味着行情反弹一触即发?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观点。

 

  长城证券分析师就认为,大股东增持的动机各异,有一种可能是他们对公司的运营状况比较了解,认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公司股价被低估了,于是低位抄底。但也存在其他增持动机,比如上市公司自身需要调整股权结构、试图将股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抑或是大股东之间进行的博弈。

  申银万国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同样认为,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高管增持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信号,A股市场长期下跌,确实需要提升人气。但是,大股东增持,只是表明产业资本对股价的看法,是否能从根本上影响股价还有待观察,更何况对股市整体趋势起到决定性影响。

  此外,从操作层面来看,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小散户看重的是短线利益,不能跟着大股东走。散户投资者跟央企等上市公司大股东最大的差异,是对待行情的周期看法不一样。大股东对行情的周期判断是以年度为单位。但散户投资者看待行情,往往论天论时段来看,散户希望看到行情明天就能上涨。因此,目前A股行情就算进入底部区域,但还没到达启动的时候,对很多散户投资者来说,就还没有到底。

 

  于是,宝钢股份50亿元回购壮举,最后变成了高调的“一日游”行情:仅在公告回购当天,公司股价强势涨停,次日股价就在获利回吐下出现了2.68%的跌幅。对两市大盘而言,宝钢涨停刺激蓝筹股走高,股指当天强势收涨,但市场快速冷却,随之而来又是一个股指三年半新低纪录。

  在分析人士看来,产业资本增持回购,释放积极信号。但股市要真正触底反弹,还需要经济基本面改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合,如2006年时的股权分置改革,又如2008年时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