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资本 >> 正文

担忧中国保险业偿付是否提前杞人忧天

2011-12-13 10:42:45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在欧洲保险业特别是意大利保险业遭遇国际机构唱空后,远隔重洋的中国保险业也未能独善其身。

  上周,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发布名为《2012年展望:中资寿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状况可能面临压力》的报告,将矛头对准中资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过,惠誉同时预计,未来12—24个月不会对中国寿险公司的评级进行重大调整。

  评级暂不会出现重大调整

  偿付能力问题是悬在中国保险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年以来,“股债双杀”的局面使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缩水,偿付能力困境凸显,资本补充需求迫切。来自于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险行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比年初上升0.25个百分点,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由原来的6家变成了4家。但相当多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水平下降得很快。

  惠誉亚太保险评级团队董事黄佳琪(JoyceHuang)称,中资寿险公司的利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收益,而他们的投资收益表现对股市波动很敏感。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按市价计值后,中资寿险公司在股市的投资蒙受了重大损失,从而削弱了盈利能力和资本状况。考虑到股市自2011年6月底以来的回调行情以及企业在业务扩张方面的资本需求,惠誉预计未来中资寿险公司的资本状况将进一步弱化。

  由于内部资本生成能力不足,外部融资能力在支撑中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国保险行业中,有能力通过公开上市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屈指可数。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发行后偿债券来维持资本实力。惠誉认为,这只能作为一种暂时性的融资途经,因为中国国内的后偿债券大多属于短期债券,期限只有5年、甚至更短,为了避险利息成本上升,发行人往往会在债券到期前就赎回此类债券。

  中资寿险公司评级面临的最大威胁在于:企业因扩张业务存在资本需求,资本市场面临动荡风险,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固定收益证券质量恶化,这些因素都在给寿险公司带来资本压力。不过,惠誉预计未来12-24个月不会对中国寿险公司的评级进行重大调整,理由是获得惠誉评级的寿险公司当前拥有充足的资本缓冲和外部融资能力。如果寿险公司未来能够增强收益稳定性并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对投资利润的依赖),则惠誉可能考虑采取正面的评级行动。

  教条套用国际规则已成桎梏?

  继不久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分别发行300亿、40亿次级债后,中国太保的发债计划随着12月8日的一纸公告浮出水面——旗下太保寿险募集10年期次级债计划已获保监会批准,募集规模不超过80亿元。这是太保自上市以来,旗下公司首次发行次级债。受此影响,中资保险股当日全线下挫,太保当日跌去2.6%收报22.85元。

  申银万国保险业分析师孙婷在其研报中表示,中国太保偿付能力充足,集团尚有剩余资本200余亿元,具有为寿险注资的能力,因此在此时发行次级债略超预期。但考虑次级债是最高效的补充资本方式,亦可理解。太保寿险此前无应付次级债,80亿的次级债占到净资产的比例在25%左右,远低于保监会规定的50%,未来仍有发行空间。经测算,截至2011年9月30日,太保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由中期的192%下降至152%-153%,80亿次级债可提升太保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40个百分点,2011年年末将达200%左右。

  虽然从监管层到保险公司再到市场,都对偿付能力问题如临大敌,但亦有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现淡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上周在保监会参加“专家学者座谈会”时谈及保险行业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偏离国情、教条套用国际规则导致制约行业发展。其随后在微博中进一步称,目前包括国寿和人保在内的众多中资公司每年都面临筹资解决偿付能力不足问题。有谁会相信国寿人保会因偿付能力而破产?他认为,国际上并无统一的偿付能力要求,巴塞尔协议并非强制文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盲目用所谓的国际规则约束自己,已经限制了民族保险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