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官方首披热钱数据 与民间版差近4倍

2011-2-18 9:38:51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对流入我国境内的 “热钱”估算一直众说纷纭。2月1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度披露了官方对 “热钱”的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并且在过去十年中,“热钱”年均流入中国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储增量的9%。2003年至2010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化,“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按照民间一贯算法,2010年热钱规模约为1593亿美元,由此看来,热钱规模被高估了近4倍。

  热钱数据或被严重高估

  报告称,由于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动机和存续期限,因此在“热钱”规模测算上没有严格的定义和标准。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分析思路主要有二:一是直接测算法,将直接投资以外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项目加总 。二是间接测算法或称残差法,使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净流入。但前者涵盖口径偏窄,而后者打击面过大,可能高估“热钱”规模,并且外汇储备中还存在估值因素。

  以往民间计算热钱的方法是外汇储备增加额减去贸易顺差和FDI.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加额为448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FDI为1057.40亿美元,按上述计算方法,热钱约为1593亿美元。

  就官方披露的355亿美元的“热钱”规模数据,外管局有关负责人17日阐释说,该数据是参照国际收支平衡表,并兼顾中国特点的跨境收付、银行结售汇等数据作出估算的,但该数据中还包括了部分非套利项目,故355亿美元的“热钱”规模仍可能是高估的。

  按此推算,热钱规模至少被民间高估了近4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负责人表示,中国大规模跨境资金净流入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资金流入是中国国内经济不平衡的表现,储蓄大于投资,导致经常项目大额顺差,国内金融服务滞后,导致对外资过度依赖。但过去十年,中国外储大幅增加,主要来自进出口顺差等合法合规经济活动,投机套利资金占比较小。

  “因近年中国经济实力提高及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及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小。由于中国总体经济规模较大,外储充裕,承受跨境资金流动的能力亦在增强。”该负责人坦承,任何开放经济体都有资本跨境流动的问题,中国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顺周期性,这确实加大了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压力。

  他指出,尽管汇率差、利率差都是“热钱”流入中国套利的动机,但中国经济向好才是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的主要原因。

  尚未发现“热钱”大规模流入

  “故事不能代替数据。”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流传着很多“热钱”大规模进入境内的故事,但从数据监测来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异常资金跨境流动。

  《报告》中,外管局指出近年来发现的“热钱”违规流入典型案例和渠道有,加工贸易中通过高报工缴费等方式多收汇、转口贸易企业利用收付汇时间差扩大外汇净流入、空壳公司虚假利用外资、外汇资本金违规结汇、个人分拆结汇、银行突破短期外债指标融入资金等。但是,检查中发现的案件大都以境内机构、个人和海外华人华侨为主,通常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渗透,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在金融稳步开放进程中始终注意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控,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中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产品较少,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

  事实上,自2011年以来,新兴市场资金逆流之势进一步加剧。与去年担忧“热钱”流入形成对照的是,新兴经济体今年对资金流向逆转的忧虑日渐增多。

  关注外资流入房地产市场

  《报告》中指出,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房地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外资流入增速较快。“外资流入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需密切关注。”

  外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管局主要是配合住建部的工作,并曾在2007年发布过对外资投资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性规定,在2010年也发布文件,强调对非境内个人投资房地产的限制规定。

  国际收支分析小组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外商来华投资房地产开发主要由商务部监管,外管局可以检测房地产企业结汇兑换人民币的情况。外资进入房地产销售领域,是由住建部管理,外管局可以监测到非居民个人购房结汇的情况,但这个规模是非常小的。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房地产行业的来华直接投资占外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23%,其投资以现汇为主并基本结成人民币使用。

  此外,报告中还披露截至2010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64亿美元,比2001年末增长3431亿美元,比2009年末增长1178亿美元。

  报告称,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将按年发布《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同时,为帮助市场更全面地了解、掌握跨境资金流动状况,外汇局还将于近期在按月公布银行代客跨境收付和结售汇总量数据的基础上,公布2001~2010年银行代客跨境收付和结售汇分交易项目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从2011年2月起按月增加公布有关细项数据。

  去年热钱流入355亿美元 警惕趋势逆转

  去年我国热钱净流入量为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GDP的0.6%。

  这是昨日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检测报告》(下称《报告》)的估算结果。

  “热钱”是跨境资金流动中的一部分,在理论上一般定义为国际短期投机套利资金,但实践中难以准确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真实动机和存续期限。

  外汇局认为,我国有“热钱”违规流入现象但尚未成规模集中流入。

  分析人士表示,习惯多年“热钱狼来了”的中国投资者,可能要面临国际游资回流发达国家的现实。

  官方版本VS民间版本

  此前,市场曾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来估算热钱数额。而此次《报告》使用了“间接测算法”,即用外汇储备增量减去贸易顺差、直接投资净流入、境外投资收益、境外上市融资额四项之和,在此基础上,还要剔除人民币净支付。

  外汇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计算方法基本反映了波动性可能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或“热钱”流动净额。但该负责人强调,“这个差额不都是纯粹套利的、违法违规的或者不可解释的跨境资金流动”。

  首都经贸大学谢太峰教授表示,鉴于热钱流入途径多样,实现准确监控难度较大。

  该报告显示,跨境资金流动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1994年~2002年,在我国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时,热钱合计净流出近4000亿美元,而在2003年~2010年,在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为11%时,热钱合计净流入近3000亿美元。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崔永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355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在2000亿元左右,与此前市场预期相符。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蒋舒博士告诉本报记者,相对于民间版本,官方数字对投资者更有影响力。他同时指出,根据其所在研究团队测算,拆借利率、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比存款利率更能反映热钱的流动。

  “几百亿数额起不到太大作用”

  热钱具有追求短期利润、在国际金融市场频繁流动的特征,这种短期资本流动常会造成一国收支的不稳定,甚至造成系统性风险,因此,其对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备受关注。

  上述负责人表示,只要经济开放,就会有资本的流入和流出,而如果一国经济基本面好,其就要承受资本流入的压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和对外开放扩大,“热钱”流动对储备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

  据估算,过去10年我国“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

  流出趋势值得警惕

  既然热钱可以流入,其同样会流出,与热钱流入所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相比,流出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分析师强调,相对于热钱的数额,其快进快出的特性更容易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

  上述负责人在回答本报记者关于“是否跨境资本已呈现流出趋势”时表示,在关于跨境资本流动趋势的问题上,不能只有单边思维,流入的趋势很可能发生逆转。

  历史上不乏因资本流出而致系统性危机的例子,1994年墨西哥的比索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因资本出逃所引发的。

  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在使房产失去投资价值,而A股的低迷也很难引来国际游资的青睐。与此同时,美国股市却一直表现强劲,而美联储也于近日调高了美国经济增速预期,预计2011年增速有望达到3.4%至3.9%之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在中透露,在其与境外基金经理的谈话中,可能的资本回流最受基金经理们关注。

  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本报记者表示,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的经济硬着陆和通胀风险,会促使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

  他说,香港人民币NDF市场走势是观察热钱流动的重要途径,如果NDF看涨,那么热钱流入就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