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上海167亿国资发起重组总攻 新一轮整体上市启动

2011-2-14 9:23:19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剩余业务或分类注入上汽、华域上汽集团整体上市迈最后一步

  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下周一起双双停牌,标志着上汽集团整体上市或将迈出最后一步,也彰显了上海国资整合在新一年中的力度与速度。

  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今日公告,2月11日下午接到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函,称其正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

  公告并未详述是何重大事项,但记者从接近上汽集团的权威人士处了解到,此次上汽将集团内剩余整车资产、服务贸易资产注入上海汽车;零部件资产注入华域汽车,完成后集团将不再保有经营业务,实现资产整体证券化。

  回溯相关资料,目前上汽集团旗下直接控股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两家上市公司,前者经营整车、紧密零部件、汽车金融三项业务;后者经营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

  实际上,自2004年始,上汽集团逐步实施了对下属企业改制重组工作。2004年11月,上汽集团将与汽车主业有关的部分未上市资产作为出资设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即“上汽股份”,已于2007年7月27日注销)。

  2006年12月,上海汽车实施重组,通过向上汽股份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整车企业股权和紧密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股权,将上海汽车打造成一家以整车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同时,将部分独立供应零部件业务剥离出上海汽车。

  至2008年,上述独立供应零部件业务通过借壳巴士股份实现上市,并更名“华域汽车”,自此基本完成了上汽集团上市业务布局与核心资产证券化。但记者查阅当时的重组报告书,当时集团确实仍有部分资产未注入上市公司。

  如上汽集团除华域汽车所涉零部件资产外,尚有上海金合利铝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3家零部件企业,当时由于资产盈利能力不佳,故未纳入重组范围。

  又如上汽集团旗下东华公司下属有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共16家,但由于当时东华公司业务仍在梳理、培育、整合之中,亦未纳入重组范围。但上汽集团同时承诺,将在不超过三年内以并购、重组以及业务调整等方式解决上述潜在同业竞争问题。

  如今,三年期限将至,上汽集团也确实在逐步践行重组承诺。今年2月初。上海联交所发布公告,上汽集团挂牌转让金合利、圣德曼、萨克斯三项零部件企业资产,价格合计为1.89亿元。2010年12月11日,华域汽车已公告有意接盘。

  由此,本次上海汽车、华域汽车的双双停牌,是上汽集团解决同竞问题、实现整体资产证券化的战略延续便极合乎逻辑。其中,或可特别注意的是上汽集团的服务贸易业务,目前属于集团内未上市资产中的核心。据其官方网站记载,上汽服务产业已与11家国际领先服务厂商合资合作,先后组建73家汽车服务企业,覆盖汽车物流、汽车金融、销售服务、物资贸易、资产经营和汽车信息等23个业务门类。

  2010年3月5日,在上汽服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会中,集团相关负责人更透露,2009年通过三大业务板块的重组和四大重点项目的推进,已形成包括汽车物流、国际商贸、零售与服务、金融与地产、信息服务、创意节能6大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全年实现262.8亿元的销售规模,比“十一五”期初翻了两番。

  上汽华域停牌 上海国资重组发起总攻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上海或有167亿国资将在各项重组过程中注入

  继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600637),上海家化(600315)、上海建工(600170)停牌之后,今日,上海汽车(600104)、华域汽车(600741)双双停牌,此举意味着上汽整体上市进入收官阶段。

  分析师认为,在政策的大力促进下,上海国资的重组计划将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应该会有三家集团通过上市公司完成整体上市。按照4.5%的证券化率增幅,预计今年上海或有167亿国资将在各项重组过程中被注入。

  去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2011年要继续推进央企联合重组并“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

  与之相呼应,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明确指出2011年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年。十二五期间上海国资系统90%的产业集团要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将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2011年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35%左右。

  据上海市国资委介绍,在新的五年里上海国资将着力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其中包括5家全球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10家全国布局、行业领先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居全国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在政策的大力促进下,去年以来,上海国资重组的步伐明显加快。去年全年先后已实施重组或正处于重组进行时的本地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0家,股权转让、股份回购、吸收合并等多种方式轮番上阵。进入2011年不到两周,上海国资系统就有三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组相关公告。1月11日,广电信息公告,东方传媒集团将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并将旗下百视通等新媒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就在同一天,上海家化也公告宣布了其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的改制方案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1月20日上海建工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正在酝酿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也已于该日起连续停牌。

  今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两家上市公司——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双双停牌。据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公告称,2月11日下午接到控股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函,称其正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将从2月14日起停牌。有消息称,其公告中所提到的“重大事项”便是上汽总公司将把目前未上市的资产分别注入两家上市公司,其中以服务贸易为主的资产将注入到上海汽车,三家独立零部件企业为主的资产将注入华域汽车。完成此次资产注入后,上汽总公司将彻底解决同业竞争的问题,并实现整体资产证券化的战略延续。

  “今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预计上海国资的重组计划将稳步推进。”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另据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介绍,上海国资总资产规模1.4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是9000亿元,去掉区属的经营性资产,大概是8000亿元左右。其中,上海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是6000多亿元。这里面还有2300亿元是固化的公益性资产, 比如一些投资性企业建设的路桥等。以此推算,上海国资委实际监管的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资产仅为3700多亿元。而按照4.5%的证券化率增幅,准备注入上市的国有资产约为167亿元。预计今年应该会有三家集团通过上市公司完成整体上市。

  隧道股份  因筹划重组继续停牌

  隧道股份(600820)今日公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城建(集团)公司正在酝酿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将在公告刊登后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因有关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11年2月14日起连续停牌。

  公司将在公告刊登后30天内按照相关规定,召开董事会审议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公司披露重组预案后恢复交易。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2011年3月16日恢复交易,并且公司在股票恢复交易后3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事项。

  其实,早有媒体预测隧道股份将重组。2009年上海国资委曾要求部分国企加快重组或整体上市步伐,上海城建集团也在此列。同时在2009年9月,城建集团的董事长王志强出任了隧道股份的董事长,为整合重组铺路的意图明显。隧道股份作为上海城建集团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工程施工、机械加工及制造等。分析称上海城建集团下属十数家建筑类企业,资源比较分散,隧道股份成为上海城建集团整合旗下建筑类资产的天然平台。

  据悉,上海城建集团在国内市政工程集团排名第一,尚未上市基建业务规模与隧道股份相当;除基建业务外,旗下上海城建置业发展公司位居上海市地产企业50强第17位。

  中航工业将重组S*ST北亚 推动中航投资上市

  停牌近4年的S*ST北亚(600705.SH)将演绎“乌鸡变凤凰”的故事。S*ST北亚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签署重组意向书,中航工业将其持有的中航投资100%股权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注入上市公司。

  中航工业人士向本报透露:“中航工业将通过全资持有的中航投资公司进行资产运作,最终实现中航投资公司的单独上市。作为集团下属金融投资业务板块,目前中航投资公司尚没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

  中航工业在成立之初即对内部金融资产进行整合,业务包括下属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

  据悉,自2007年5月25日起,S*ST北亚股票暂停上市。2008年1月28日,S*ST北亚经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08年4月24日,哈尔滨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2010年12月27日,哈尔滨中院裁定确认S*ST北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现S*ST北亚破产重整程序已全部终结。

  S*ST北亚公告称,为了使公司在完成破产重整的基础上重新拥有经营性资产和主营业务,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经初步协商,公司与中航工业就重组事宜于2011年2月10日签订了重组意向书。

  根据意向书,S*ST北亚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中航工业合法持有的中航投资100%股权,即中航工业将其持有的中航投资100%股权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注入,从而成为S*ST北亚的股东。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S*ST北亚继续存续,中航投资成为S*ST北亚的全资子公司。中航工业将协助S*ST北亚制定切实可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完成S*ST北亚的股权分置改革。

  中航工业人士表示:“未来 S*ST北亚有关铁路装备的资产将进入上市公司,以推动中航投资上市。”

  山西吕梁两民营钢企计划重组 太钢省内整合再度遇阻

  作为山西省最大的钢铁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太钢”)在省内的整合接连遭遇阻力。

  2月12日,《山西日报》援引山西省经信委的消息称,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下称“中阳钢铁”)与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下称“海威钢铁”)计划通过联合重组成立吕梁钢铁集团。

  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祝峰亮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对此给予了证实,“现在双方正在准备相关事宜,最快"两会"后会有新的进展。”

  按山西省此前的计划,是想推动太钢重组上述企业的。而目前两民营钢企的提前重组,无疑给太钢整合带来阻力,与此同时,中国产能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000709)集团在河北省的整合却非常迅猛。

  太钢重组遇阻

  山西省此次计划推进整合的两家公司都是民营钢铁企业,其中中阳钢铁拥有总资产100亿元,钢铁产能为360万吨,海威钢铁拥有300万吨钢铁产能。

  这让太钢在省内的整合计划遭遇尴尬,太钢是山西省政府此前重点支持的企业,是此前山西省“钦定”的钢铁整合的龙头。

  根据此前公布的《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冶金规划》),山西省提出到2015年全省200多家钢企只保留到10家以内,太钢将通过大范围的联合重组,由目前的1000万吨级别,跃升至3000万吨,占全省钢铁产能的比例由目前的25%提高到67%以上。

  《冶金规划》曾提出,计划到2011年,山西全省钢铁企业将由目前的20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太钢产能规模达到2000万吨,并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五大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

  就在《冶金规划》公布几个月后,太钢就遭遇了一次尴尬——2009年8月8日,首钢总公司以5亿元收购了国有山西长治钢铁有限公司90%的股权。

  祝峰亮告诉本报:“由于民营企业数量较多,重组困难比较大。”直到去年年底,太钢才与民营企业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达成了正式协议,对后者进行“委托经营”。

  不过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组。根据协议,太钢将对美锦钢铁从产品产量到市场份额,从节能减排到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管理,双方的委托经营协议期为5年,太钢旗下临汾钢铁公司将派出管理班子负责美锦钢铁的日常经营管理,而美锦钢铁的产权仍属于其原股东美锦能源(000723)集团。

  祝峰亮表示,中阳钢铁与海威钢铁通过联合重组成立吕梁钢铁集团,是吕梁市打造千万吨级钢铁基地的发展新思路的第一步,“作为全市最大的两家钢企,从两家公司意向看,双方都看好重组前景,算是门当户对,钢协也积极促进这门亲事。”

  河北钢铁整合势如破竹

  山西省钢铁整合缓慢的同时,河北省钢铁的整合却势如破竹。

  去年11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宣布以“零现金”方式重组了河北敬业集团、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邢台龙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永洋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吉泰特钢集团有限公司,5家民营钢铁企业粗钢总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

  按照协议,河北钢铁集团在不花现金的前提下,以商誉、管理、技术咨询服务、购销渠道等资源作为资产,分别持有5家公司10%的股份。重组后,河北钢铁集团将吸纳这5家新公司成为集团成员企业,将各家后续发展纳入集团总体规划。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去年12月31日,河北钢铁集团再次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模式,与河北省九江线材、燕山钢铁、荣信钢铁、鑫达钢铁、新金钢铁、裕华钢铁、金鼎重工等7家省内民营钢企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并分别重新登记注册新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分别持有各新公司10%的股份。

  为何两个民营企业都比较集中的省份,整合的速度差异如此之大?

  联合金属分析师胡艳平告诉本报,一方面是因为河北钢铁集团和太钢两家公司对自身的定位不同,河北钢铁集团的产品涵盖普钢和特钢,几乎所有的品种都有涉足,摊子非常大,而太钢一直以来主要做特钢,但是山西省内其他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都是普钢;另一方面,河北省是全国产钢最大的地区,在国家再三强调钢铁整合的压力下,河北省的行政力量方面给予的支持更多,而山西省的钢铁产量相对小很多。

  对于整合推进较难的原因,太钢高层曾在一次行业内部会议上表示,山西省内许多民营企业的设备都要淘汰,太钢不可能花太多现金去收购这些设备面临淘汰的企业。

  上汽集团停牌筹划资产重组 整体上市迈最后一步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台湾媒体综合报道,上海汽车11日晚间宣布,将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业内人士认为,停牌与传闻已久的资产注入有关,也意味着上汽集团整体上市将迈出最后一步。

  同属上汽集团下属控股公司的华域汽车,也同时发布相同公告,但未详述是何重大事项。

  作为上汽集团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上海汽车经营整车、紧密零部件、汽车金融三项业务,而华域汽车则经营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的业务。

  据上海证券报报导,根据接近上汽集团的权威人士透露,此次上汽将集团内剩余整车资产、服务贸易资产注入上海汽车,零部件资产注入华域汽车,完成后集团将不再保有经营业务,实现资产整体证券化。

  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表示,此次上海汽车、华域汽车双双停牌,以并购、重组以及业务调整等方式,总公司将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以实现整体资产证券化的战略延续。

  目前上海汽车上市资产和非上市资产的比重,上市部分总资产达人民币1835.6亿元(约新台币8157.4亿元);非上市资产差不多在2%左右,离整体上市仅仅一步之遥,如今将实现整体上市,将成产上海国资改革的模范。

  第一财经日报汽车业分析师赵奕表示,实现100%的资产证券化,上海汽车不仅完成了本地国资委交代的一项任务那么简单,整体上市的意义在于,上汽已经为成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做好一切准备。

  在大陆大型汽车集团中,除广汽集团在港实现整体上市外,上汽也是第二家实现整体上市的汽车企业。

  机构视点:关注上海本地股重组进展

  关注上海本地股重组进展

  安信证券研究所:上海本地国资的重组往往令公司股价在重组前后快速上涨。我们认为,今年上海国资的重组计划将稳步推进。除了国企改革的需要,提高国资的证券化程度也能够赋予上海市政府更多的减持空间来应付各种财政需求。

  我们发现,大部分上海国资重组股票均能得到超额收益,36家曾经进行过重组的国资股平均在重组期间取得12%的超额收益。而重组前后的更长的时期内,超额收益的驱动力则是来自重组后的业绩提升。其中总资产和净利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迄今上海市国资委共公布了五批监管企业的主业目录,大部分企业集团的主业已经确定。对于这些集团所对应的上市公司,剥离非主业资产,注入优良资产,做大做强主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主业定位明确清晰的企业集团,它们的整合预期也更为强烈。

  通过梳理尚未进行资产重组以及可能再一次注入资产的上市公司,我们挑选出28家上海本地国资股票作为参考。通过考察它们的估值,回报率以及可注入资产倍数,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上海机场(600009)、城投控股(600649)、隧道股份(600820)、交运股份(600676)和上海机电(600835)等。

  热钱流入A股意愿将增强

  红塔证券研究所:中国股市已“熊”霸全球,美股、港股等均维持中期向上趋势,道琼斯指数再创三年来新高,与A股的弱势形成强烈反差。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突破6.6 关口,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各大机构对于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作出了集体的趋势性判断继续升值。在本币升值以及A股市场相对偏低的双重因素吸引下,热钱总体净流入的意愿将进一步增强,这有利于A股市场的中期趋势。

  我们认为,接下来市场上涨的触发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因为套利资金会在不同资产间流动,如果股票的估值被严重低估,就会导致实业投资的回报低于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预期回报,那么产业资本就可能会大量购入,从而推动股指上涨,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但影响相对缓慢。二是资本市场资金入市的预期正在发生改变,如果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就会导致政策调控的力度低于预期,在估值水平较低的状态下,资金就会进入,市场就会出现修复性上涨。

  加息未必利淡股票市场

  高华证券研究所:我们在去年11月撤回了此前有关更看好发展中市场、而非发达市场的投资建议,因为我们意识到许多新兴市场面临的通胀及随之而来的政策收紧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其股市的负面因素。此后,新兴市场股市表现明显落后于发达市场。

  不过,股市整体不振的格局之下也有一些轮动现象,部分新兴市场表现好于整个板块。我们通过分析过去三个月新兴市场的差异化表现,来探究有哪些关键宏观主题正在发挥着作用,得出的结论是表现出众的新兴市场有以下几个特征:通胀/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好、可能是贸易大国(能更好地受益于美国增长前景的改善),而且它们更可能是大宗商品生产国而非消费国。

  而另一方面,金融状况的改变似乎与股市走势关联度较低。在那些因本币走强而出现金融状况收紧的新兴经济体中,股市表现不但没有落后,反倒是相对强劲。而且,我们发现没有确凿证据显示加息幅度较大的新兴市场股市表现较差。

  上海国资重组提速 72只重组股掘金路线出炉

  据悉,目前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上海本地公司共有166家,据张朝晖统计,其中有72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或地方政府,而这72只个股正符合从目前已经停牌的个股中推导出的结论。

  张朝辉以最近5个交易日各板块的资金流向分析,其中,农林牧渔、食品饮料、交运设备、商业贸易这四个板块资金在持续净流入,且这四个板块成交额显著放大,资金流入有加速的趋势,有望在短期出现加速上涨,成为领涨板块。

  而从这四个板块中分析上海本地股,将首先筛选出14只个股,在交通设备板块中排除资金充沛的上海汽车和华域汽车,在商业贸易板块中排除百联股份、友谊股份和上海物贸,将有开创国际、新世界、益民商业、东方创业、兰生股份、上海九百、上海梅林、光明乳业纳入该板块组合。

  此外,由于建筑建材、黑色金属、交通运输、有色金属这四大板块在最近5个交易日中成交额也持续放大,只是资金净流入的速度放缓,上涨速度会趋缓,张朝晖分析,耀皮玻璃、棱光实业、亚通股份、锦江投资、交运股份、海博股份、申通地铁都被重组概率较大。

  而在其他板块,张朝辉也选取了资金流入较为明显的上海本地重组题材股,整体而言,从72只个股中,将有28只个股蕴含被重组的机会。

  不过,张朝晖也指出,重组的推进和市场资金的行为是一个中产期的过程,组建一揽子股票的“投资组合”是为了降低市场系统风险,以追求重组事件驱动可能产生的超额收益。

  上海国资整合情况一览:

  国资集团 旗下上市公司 重组情况

  百联系 百联股份、友谊股份、上海物贸、第一医药、联华超市 停牌论证

  仪电系 控股上海金陵、飞乐音响、飞乐股份、广电电子、广电信息

  锦江系 锦江股份、锦江投资

  停牌重组

  上实系 上实控股、上实发展、上海医药 已经三合一

  华谊系 氯碱化工、三爱富、双钱股份

  光明系 海博股份、上海梅林、金枫酒业、光明乳业

  文广系 东方明珠、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新华传媒

  中电系 上海贝岭、中国软件、中国软件国际、深桑达、南京熊猫与上海贝岭为主、冠捷科技、*ST 夏新、南京熊猫、长城电脑 、长城科技、长城开发、长城信息、中电广通 、华东科技

  申通集团 申通地铁

  上海电气系 自仪股份、上海机电、上海电气、上海电气香港、上柴股份

  上海地产集团 金丰投资、中华企业

  交运集团 交运股份

  东方国际集团 东方创业

  强生集团 强生控股 拟资产注入

  久事集团 巴士股份

  大众公用事业集团 大众交通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上海汽车、上柴股份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 龙头股份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 上港集团

  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

  上海城建集团 隧道股份

  上海水产集团 开创国际

  上海兰生集团 兰生股份(媒体综合)

  六条主线掘金央企重组

  航天军工

  在央企重组中,航天军工板块首当其冲,近期热点股中航精机 (002013) (002013)、中航重机 (600765) (600765)、中国卫星 (600118) (600118)等都是航天军工概念股。招商证券 (600999) (600999) (600999)认为国防工业资产证券化将持续深化,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军工企业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实现提高企业效率、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标。后期可关注具备垄断性、高成长性或者具备资产整合题材的公司。中投证券认为具有较明确重组预期的公司包括:中航工业下的哈飞股份 (600038) (600038)、贵航股份 (600523) (600523)等,兵器工业集团的新华光 (600184)等,航天科技 (000901) (000901)集团的航天电子 (600879) (600879)和中国卫星,航天科工集团的航天科技、航天晨光 (600501) (600501) (600501)等,电子科技集团的四创电子 (600990) (600990) (600990).

  电网电力板块

  中投证券分析师认为电网电力的整合有望成为继军工板块之后的第二主战场。目前电力板块的央企一共有12家,其中2家电网企业,5家综合性发电企业,1家水电投资类企业、2家建设类企业、2家辅业集团。此外,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华润集团、香港中旅集团也涉足发电业务。而武警水电部队也是国内赫赫有名的水电施工单位。分析人士认为葛洲坝 (600068) (600068)、涪陵电力 (600452) (600452) (600452)、国电电力 (600795) (600795) (600795)等可关注。

  有色板块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有色行业的整合将进一步加速,相关央企重组的步伐更是会提速。华泰联合证券认为,央企有色金属中,五矿集团将加快推进整体改制,核心资产有望注入旗下上市公司。根据集团构想,未来将做好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平台,同时辅以其他分平台的资本运作,五矿发展 (600058) (600058)有望成为钢铁业整合平台;关铝股份有望与五矿资源进行整合;金瑞科技 (600390) (600390)有望注入锰矿资产;*ST中钨有望成为五矿钨业整合平台。此外,中色股份 (000758) (000758) (000758)作为中色集团直接下属的唯一上市公司也具有较强资产注入预期。

  煤炭板块

  全国性煤炭行业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国家进行资源整合意图明显。从区域来看,山西、河南、山东等依旧是整合重点,煤炭行业中央企主要有神华集团、中煤能源 (601898) (601898)集团、煤炭科工集团等。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也迈出了整体上市的第一步。招商证券认为,西山煤电 (000983) (000983) (000983)、大同煤业 (601001) (601001) (601001)、开滦股份 (600997) (600997) (600997)可关注,此外地方国企中恒源煤电 (600971) (600971) (600971)、郑州煤电 (600121) (600121) (600121)也有望在整合中受益。

  钢铁板块

  作为兼并重组"重头戏"的钢铁行业,有关指导意见对钢企并购之后的财税、劳务关系等难点问题进行规范。2009年以来,钢铁产业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如:首钢集团重组水钢、贵阳特钢、长治钢铁,宝钢重组宁波钢铁,河北钢铁 (000709) (000709) (000709)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也加大了对行业的整合力度。兴业证券 (601377) (601377) (601377)建议关注唐钢股份、济南钢铁 (600022) (600022) (600022)、马钢股份 (600808) (600808)、首钢股份 (000959) (000959) (000959).

  房地产板块

  目前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已如期向国资委上报了退出地产方案,而国资委方面也正在加快汇总相关方案,并将与相关央企举行会议以进一步协商和完善退出方案。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意味着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有望从资源整合中受益。被保留下来的16家地产央企关联A股地产公司共13家,如华侨城A (000069) (000069) (000069)、招商地产 (000024) (000024) (000024)、中粮地产 (000031) (000031) (000031)、中国中冶 (601618) (601618) (601618)、中国铁建 (601186) (601186)、ST重实 (000736) (000736) (000736)、ST中房 (600890) (600890)等,分析人士认为华侨城A和中房集团受益大。

  2011十大主题机会之:军工资产注入可期

  2010年,十大军工集团如火如荼进行着资产注入。在二级市场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精机 (002013 ) (002013 ),公布重组预案后连续9个涨停,引爆了整个军工板块。

  对此,业内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军工行业作为具有国家战略地位的行业,资本化运作与投研方面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军工企业的整合重组、资产注入或再掀高潮,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军工股的投资机会?根据重组整合思路、技术提升和成长性推进的未来动力,《每日经济新闻》为你筛选出六只个股以供参考。

  资产注入如火如荼

  回顾今年,军工板块曾走出一波让人兴奋的行情,涨幅巨大的个股基本具有重组整合题材,这也是市场对军工行业投资主要思路之一。

  今年下半年,在重组军工概念股陆续公布重组方案后,整个军工板块迎来了持续行情。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12月20日,军工板块涨幅高达61.6%,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为18.95%。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中航精机 (002013 )。中航精机在10月22日发布公告称:拟向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盖克机电、中国华融这4家发行对象定向发行约25035.99万股购买包括庆安公司、陕航电气等7家公司100%股权,收购价格预估为36.38亿元。

  有券商表示,此次收购的7家公司将大大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如果按公司2009年的业绩估算,这部分业务的净利润是目前公司净利润的10倍多。预计10倍的净利润提升,让中航精机成为了明星股:连续9个涨停,累计涨幅超过120%。由此激发了军工板块的热情,军工板块持续创出新高。

  梳理十大军工集团

  据悉,我国的军工行业有10大集团,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 (000901 )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船舶 (600150 )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

  对此,天相投顾认为,这10家大军工集团涉及行业广泛,市场化水平不一,且集团内部资产整合难度不一,因此其证券化进程并不一致。目前中航工业、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均提出较为明确的资产整合目标。所以,将主要考察中航工业、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4家集团的资产整合进程及上市平台选择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券商预计2011年将是军工整合的最高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中航工业。中航工业被誉为军工整合的领先军。此前,中航工业明确提出了资产注入的比例和时间:“计划2011年实现子公司80%的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基本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到2013年,力争集团公司80%以上主营业务和相关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实现中航工业整体上市”。一位资深军工行业研究员表示,随着2011年的脚步日渐临近,可以预见,公司将加快旗下资产整合的力度。

  选股思路:重组+成长

  “十二五”规划重点提出了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快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

  据悉,国外军工公司的资产证券化率一般处于70%~80%的水平,而我国军工集团的资产证券化率大多低于20%。“由此可见未来可提升的空间很大。”一位大型券商研究员表示。

  在操作上,中投证券分析师真怡认为,重组仅是整个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起点,技术提升和市场化推进将是延续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因此维持行业中长期“看好”评级。不过因为重组时间、方案不确定是军工股最大的风险之一,所以投资者可偏重选择有业绩支撑或成长空间兼具明确重组预期的公司如中航精机、哈飞股份 (600038 )、航空动力 (600893 )、中国卫星 (600118 )、航天电子 (600879 )等。

  重点公司

  中航精机

  业绩或呈跨越式发展

  股票代码:002013三季报每股收益:0.17元

  中航精机是中航工业的中航系统机电板块旗下的上市公司。今年10月份,公司公布了资产重组方案,购买包括庆安公司等7家公司的100%股权。一位研究员表示,公司在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仍能享受航天军工的平均估值水平。重组完成后,公司业绩将出现跨越式发展,在细分航空机电领域具备垄断地位。

  哈飞股份

  直升机整合平台

  股票代码:600038三季报每股收益:0.14元

  哈飞股份是中航工业直升机板块下的上市公司。长城证券认为,哈飞股份未来的看点是资产注入明确。公司作为中航集团直升机业务平台已非常明确,关键是看注入资产的规模和步伐。中航直升机公司旗下主要资产为哈飞集团、昌河集团、保定螺旋桨厂和直升机研究所,总资产为200亿元。目前,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11亿元,市值收入比达到5.3倍。

  成发科技 (600391 )

  发动机传动整合平台

  股票代码:600391三季报每股收益:0.29元

  成发科技是中航工业子公司中航发动机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宏源证券 (000562 )认为,作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板块的三大平台之一,公司被作为发动机传动的整合平台。此外,原属于“二航”的东安集团有望率先与公司控股股东成发集团联姻,东安集团作为中航工业直升机发动机传动供应商,盈利能力不容小视。

  航天电子

  资产注入预期明确

  股票代码:600879三季报每股收益:0.12元

  航天电子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的关键电子配套企业。中投证券指出,航天电子的最大看点是控股股东航天时代电子资产注入的预期较明确,航天时代电子拥有较强的军用惯性制导、集成电路等业务实力,未上市的业务规模与公司规模接近。

  中国卫星

  受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股票代码:600118三季报每股收益:0.17元

  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旗下的上市公司。公司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卫星制造公司。招商证券 (600999 )认为,由于未来10年内,设备制造商最先开始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益,覆盖多个产业链环节的公司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所以中国卫星首先受益北斗系统组网加速,仅特定用户导航终端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有80亿元~100亿左右,按目前公司占40%市场份额估算,公司将新增收入40亿元左右,预计2011年北斗二代用户终端就可产生收益。

  航空动力

  未来看点多

  股票代码:600893三季报每股收益:0.25元

  航空动力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发动机公司。

  中投证券认为,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业务的唯一平台地位已经确定,直升机发动机、军用第三代发动机、舰船用及地面用燃机将是看得见的增长点,大运发动机以及民用发动机将是未来新的增长动力。

  上海国资重组专题报告:点石成金

  上海本地国资的重组往往令到公司股价在重组前后快速上涨。我们认为今年上海国资的重组计划将稳步推进。除了国企改革的需要,提高国资的证券化程度也能够赋予上海市政府更多的减持空间来应付各种财政需求,例如沉重的养老退休金开支。

  我们发现大部分上海国资重组股票均能得到超额收益,36家曾经进行过重组的国资股平均在重组期间取得12%的超额受益。而重组前后的更长的时期内,超额收益的驱动力则是来自重组后的业绩提升。其中总资产和净利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

  迄今上海市国资委共公布了五批监管企业的主业目录,大部分企业集团的主业已经确定。对于这些集团所对应的上市公司,剥离非主业资产,注入优良资产,做大做强主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主业定位明确清晰的企业集团,它们的整合预期也更为强烈。

  通过梳理尚未进行资产重组以及可能再一次注入资产的上市公司,我们挑选出28家上海本地国资股票作为参考。通过考察它们的估值,回报率以及可注入资产倍数,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上海机场、城投控股、隧道股份、交运股份和上海机电等。

  详细介绍了上海机场、新世界、上海机电和中华企业。世博后虹桥机场对浦东机场的分流压力和同业竞争将驱使上海机场加快资产注入的步伐;新世界和老凤祥同属黄浦区国资委,老凤祥的资产重组已经基本完成,区国资委的重组重点将会转移到新世界;上海机电则是上海电气机电一体化的资产整合平台,预计会继续以购入资产的方式承载集团的相关业务;中华企业去年收购了上海房地40%股权,但是重组规模低于预期,这为更多的资产注入埋下了伏笔。

  投资重组类股票的风险包括重组预期落空或重组方案被有关部门否决,注入的资产总量和质量低于预期,注入资产的回报率低于预期,以及重组时所收购的资产价格被高估。

  沪国资证券化“提速”,布局再收缩

  新华社上海1月12日电(记者叶锋)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正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国资在行业布局、证券化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12日在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介绍,2011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到35%左右,行业布局则收缩至65个。

  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去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114亿元,增长41%;利润总额796亿元,增长8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75亿元,增长84%。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资委企业国资总量和营业收入中,上海分别占八分之一左右,利润总额占七分之一左右。去年,上海地方国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05亿元,缴纳各类税金971亿元。

  去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资产置换等多种方式,上海国资加快了整体上市进程。上海建工、锦江股份等10家企业基本完成整体和核心资产上市,现金融资556亿元,资产注入169亿元。上港集团、上海医药等12家企业进入审批程序。上海全市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从年初的25.4%提高到30.5%。

  此外,上海国资布局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上海国资行业跨度从79个收缩到70个,有效管理层级在三级以内的从4家增加至11家。全年清理退出非主业企业(含壳体企业)725户。

  杨国雄在12日的会议上表示,2011年将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国有资本证券化,“将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据介绍,今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的目标是35%。

  此外,在行业布局上,将继续推进行业收缩和层级收缩:退出塑料制品等5个行业,使行业布局进一步收缩至65个;有效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的企业集团从11家增加到15家,调整清理300户非主业企业(含壳体企业),完成20个破产项目。

  “上海将深化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中央、外地、民营和外资企业进行合作。”杨国雄说。

  重组大幕再开启 2011年上海国资冲刺35%证券化率

  推动三家集团整体上市

  进入2011年不到两周,上海国资系统就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组进展公告。1月11日,广电信息(600637)(600637)公告,东方传媒集团将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并将旗下百视通等新媒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就在同一天,上海家化(600315)(600315)也公告宣布了其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的改制方案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

  新一轮的上海国资国企重组大幕再次开启,速度丝毫不亚于前几年。在12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2010年已实现30.5%证券化率的基础上,2011年上海将进一步按照“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将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35%左右,推动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五年打造45家行业龙头

  上海历来是国资重镇,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资委出资企业国资总量和营业收入中,上海分别占1/8左右,利润总额占1/7左右。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上海7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为13225亿元。

  新的五年开局,上海为国资国企发展描绘的蓝图是:90%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打造一批核心主业突出、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明显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5家左右在全国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10家左右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在阐述“十二五”国资国企指导思想时表示,未来五年将以市场化为目标,以调整布局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上市发展和透明运作,更加注重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更加注重依托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资监管,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诉求”,“使上海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强的公众公司,使上海国资成为证券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使上海国资监管形成透明化程度高、监管能力强的出资人体制”。

  今年完成三宗集团整体上市

  在近年来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一条贯穿始终的路径即是资产证券化。自200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就掀起了一轮整体上市、兼并重组的热潮。

  根据统计,2008年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共完成现金融资893亿元,685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率从17.6%提升到了30.5%,其中2010年有上海建工(600170)、锦江股份(600754)等10家企业基本完成整体和核心资产上市,资产注入169亿元,证券化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近日“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的表态相呼应,上海新的一年也明确,要进一步确立“加快整体上市、理顺管理体制、国资有序流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

  事实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企业整体上市,促进企业重组联合”,分管国资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也在12日的会议上再一次强调,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使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企业经营更加公开透明,离市场更近,离市长更远”。

  此前,上海早就拟定了“十二五”期内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40%的目标。而对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上海制定的目标是35%。

  由于上海经营性资产中涉及大量路桥类资产,具备上市潜力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产业类集团,上海也因此制定了90%以上的产业集团要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的目标。

  对于核心资产上市,杨国雄解释说,这要实现“4个80%”,即80%以上的资产、人员、营收、利润要集中到上市公司。他进一步透露,2011年上海国资委计划完成3起集团与上市公司的“二合一”工作,但具体是否由国资委直接持股,还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在几家较大的产业类集团中,除了上港集团(600018)、上汽集团、上海电气(601727)、上海建工、锦江集团等已经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集团外,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华谊集团、地产集团等集团都还有未上市的资产。

  95%国资将集中到关键领域

  除了积极推动优质资产上市之外,同步进行的将是国资从非主业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在未来5年中,国资行业收缩以及层级控制,依然会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上海国资委计划用5年时间,将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行业跨度从70个收缩到50个,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的调整和有序退出,力争到“十二五”末,9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城市安全、基础资源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而2011年,上海国资计划退出塑料制品等5个行业,行业布局从70个收缩到65个,退出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规划的、四级及以下的、与一级企业主业无关的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等类企业,有效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的企业集团从11家增加到15家;同时,调整清理300户包括壳体企业在内的非主业企业。

  5家公司已拟订激励方案

  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同时明确,整体上市公司将优先实行股权激励。董事会规范运作的企业,授权董事会在完成战略规划和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对经理人员和骨干实施中长期激励。

  据透露,继上海家化(600315)、光明乳业(600597)(600597)实施股权激励之后,另有5家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形成了相关方案,正待合适的时机推出。杨国雄还表示,对于激励方案,国资委正在研究具体操作方法。

  新的一年,上海市国资委进一步明确,要继续推进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理顺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党委会、监事会的关系,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的“治理中心、决策中枢和责任主体”。同时,要求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办法,使经营者的薪酬充分反映企业规模差异、效益好坏和经营者能力高低、贡献大小,全面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

  截至2010年底,已有11家产业类企业集团实行了董事会建设试点、监事会团队化管理,上海市国资委向这些企业共委派了35名外部董事,6名外派监事。

  上海国资重组路线图:搭重组平台 助龙头做大

  2010年底,上海本地上市公司上海梅林(600073)、中华企业(600675)、金丰投资(600606)等因重组而相继停牌,上海国资重组“十一五”收官。一位上海政府智囊机构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完善,上海国资重组总体思路已经很清晰,更多的是技术手段的变化,相信‘十二五’期间会有更大的进展。”

  双平台+双中心

  从2002年上海国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开始,上海国资改革的路途并不平坦,经过几年曲折的摸索,直到200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国资改革的发展方向才真正得以明确。

  在这一阶段,国资改革最为突出的成绩就是2007年上海国际集团和国盛集团的成立。前者作为上海金融控股的平台,后者由大盛资产公司和盛融资产公司合并组建,成为产业资产运作平台,二者共同成为上海国资重组的“双平台”。

  “国盛就是一个产业资本的孵化器,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政府给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增量的同时盘活存量,促进国资在流动中增值,做好一块,拿出去一块。”国盛集团董事长施德容此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双中心)建设的意见,上海市国资重组的思路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从2009年上市公司停牌重组的情况看,已经路径鲜明地将航空、金融、房地产业作为主要发力点。

  上海国际集团被上海市政府寄予了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厚望,它控股和参股了包括上海浦发银行(600000)、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国际信托等10多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经过数年的努力,上海国际集团通过与汇金换股等方式,进一步厘清了相关金融资产。

  确定主业和同业重组

  “所谓‘双平台’+‘双中心’战略,仅仅是国资改革中解决问题的部分工具,最大的问题在于行业多而杂,资产主体多,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这么多资产该如何摆放和归类?”上述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国资委系统企业分布于近80个行业,约90%集中于20个垄断竞争行业,有近10%仍散布在餐饮、造纸、木材加工、建筑装饰、塑料制品、纺织服装、鞋帽等59个一般竞争性行业。

  “资产这么多,很多好像都无法割舍,那么就先确定一定要什么,把整块的具有战略性价值和产业优势的资产梳理清楚。”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2008年下半年,上海市启动新一轮国资重组,主体思路是:经营性国资进行主辅分离,做大做强主业;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和先进制造业集中;同时,考虑在开放性重组中,是否能够实现产业链重组优势,能否发挥协同效应。

  在2008年前后,上海国资委分四批公布了41家企业集团的主业,包括上海汽车(600104)、上海电气(601727)、百联集团等的重组都是围绕做强主业展开。

  另外,上海市国资资产主体偏多,部分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和股改承诺及资产完整性等问题,比如友谊股份(600827)、百联股份(600631)、强生控股(600662)等,2010年的上海国资重组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上海医药:上海国资重组成功案例

  2009年10月,在上海市国资委主导下,上海医药(601607)(601607)公布重组方案,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上实医药、中西药业,购买上药集团、上实控股旗下医药资产,打造“新上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退市。

  重组后的“新上药”,囊括此前上药集团和上实集团旗下核心医药资产,形成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业务板块,成为覆盖医药行业全产业链的大型综合性医药龙头企业,也成为上海国资委下属的医药产业的唯一上市平台。

  2010年4月21日,上海医药公布了重组后的第一份年度报告,在扣除出售联华超市资产所得后,净利润仍同比大幅提高了45%,在医药商业市场的份额稳居全国第二。

  2010年12月15日,上海医药公告,出资14.87亿现金收购以新亚药业为核心的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和资产,这比之前重组承诺的期限提前了一年。同时,公司出资23.28亿元收购China Health System Ltd.(CHS)65.24%控制性股权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签署正式股份购买协议。

  2010年前三季度,上海医药实现每股收益0.556元。主流券商预计,公司2010年全年业绩为0.65-0.7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