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央行对部分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

2011-2-11 10:10:10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消息人士日前向记者透露,春节后,央行对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措施。这些银行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

  这是央行今年宣布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后采取的实质性举措。当前,物价上行压力较大,不少机构预测1、2月CPI涨幅可能超过5%,潜在通胀风险因素仍未消除。预计央行将在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使用较严厉的调控政策工具组合。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调控的常态工具走上了政策前台。

  一季度央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管理压力。新年伊始,在储备项目贷款需求释放及信贷“早投放早受益”观念推动下,人民币新增贷款出现井喷,中小银行放贷冲动强烈。某国有大银行总行有关人士表示,央行此前已定下各行1月新增贷款额度不能超过全年目标总量的12%,但1月前两周各行放贷额度已突破该比例。之后在政策严厉调控下,不少银行1月下旬放缓信贷投放节奏,部分银行暂停当月贷款投放。尽管如此,1月信贷还是超过1.2万亿元。

  为有效控制货币信贷,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必然选择。央行拟定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公式为,银行上缴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于按照宏观稳健审慎要求测算的资本充足率与实际资本充足率之差,再乘上该行的稳健性调整参数。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央行公式,资本充足率越低的银行,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越大。去年以来银行信贷大扩张,不少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触碰监管红线。

  央票地量重启 准备金率仍需上调

  在周四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重启了节前暂停的央票发行。但考虑1月仍高企的新增贷款,以及随升值预期而增加的外汇流入,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压力仍大,央行有必要再次提高准备金率,动用差别准备金工具。有机构预期,一季度仍有两次整体上调准备金率,并升至20%水平的可能。

  央行10日公告,当日发行10亿元3个月期央票,发行价格99.35元,参考收益率2.6242%。较1月13日发行的上一期3个月期央票,这一发行利率高出36.54个基点。由于央行9日上调基准利率,央票发行利率上行也在预期之中。市场预期,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也将上行,这有助于进一步收窄央票一二级市场利差,恢复公开市场的流动性回收功能。

  但在记者看来,在今年的货币调控中,常规的央票难以发挥较大作用,收缩仍将倚重准备金工具。显而易见,随着货币紧缩,利率进入上行周期,银行议价能力提升,净利差的上升仍有空间。中金公司预计,此次加息将提高上市银行2011年净息差0.3个基点,提升2011年净利润0.2%。故此,即便在收紧信贷的窗口指导之下,银行的增量资金依旧偏好放贷。

  再观察当下的流动性回收压力,中银国际的研报预计,春节过后,超过1万亿元的现金将会重新转换为可用于结算的银行超储资金,而2、3、4三个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分别为4150亿元、6670亿元和5060亿元,合计近1.6万亿元,同时每月还有3000亿元左右的外汇占款,整体银行超储资金将有3.5万亿左右的流入规模。

  就内部的M 2来源而言,市场预期,1月份新增贷款超过1万亿元,这与央行的调控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也反映出继续紧缩的必要。再观察外部的流动性来源,明显的趋势是,自去年4季度以来,资本流入显著上升。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更是屡创新高。不少专家和机构一致预期,为应对外部的输入性通胀因素,人民币今年的升值幅度或达5%,这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压力。

  故此,2月份继续收缩流动性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具体到未来的紧缩方式、节奏和力度,则需要关注差别准备金工具和通胀形势的变化。华创证券的研报表示,从政策决策的角度讲,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并创出新高,加剧了中国决策者控制通胀的决心。因此,随着首次加息的启动,预计各类控制通胀预期的政策也会跟进,部分商品价格控制、更严厉的信贷窗口指导、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调整以及人民币加速升值,预计都将在决策者考虑范围之内。

  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参照“GDP+CPI”动态调节。这是一种具备逆周期调节功能的信贷监管措施,这种管制方式的优点在于有一个可预期、公开、透明的实施规则和公式,并据此按月测算,因此相对于信贷规模控制有所改进。再者,与信贷规模控制相比,差别存款准备率的调节方式对于商业银行违规的惩罚机制也相对有效。

  不过,也有观点称,1月份的流动性紧张减缓了回笼压力。但笔者认为,这一局面正体现了调控面临的悖论。一方面,银行年初的放贷冲动,以及连续上调准备金率的累积效应,集中体现在了1月份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之上;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动性管理、控制通胀,就需要抑制信贷的过快增长,需要加大资金的回笼力度。

  或许正如大成基金所言,在目前流通速度明显低于历史水平的情况下,没有人知道多少的货币信贷才是合理的,政策只能试错,除了利率水平和银行头寸等指标外,最关键还是通胀变化。试错就意味着如果央行观察到真的过紧,就会适度放松,如此循环。相信春节后流动性异常紧张的局面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资金偏紧的局面可能长期存在。

  央行加息传递出何种信号

  央行8日晚宣布,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首次加息,也是自去年10月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第三次上调利率。

  选择在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宣布,显示出央行对此次加息行为早有准备。市场普遍认为,这既是对今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的具体政策体现,也彰显当前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治理通胀的决心。

  通胀压力下的现实选择

  看似突如其来的加息行为实际上与此前的市场预期基本契合。“这印证了此前我们预期的一季度‘三率启动’的政策预期。这次加息应当是对一月份信贷增长可能依然较快、一月份物价可能因为气候因素和春节因素等创出新高、境外商品价格近期持续上涨等的必然政策反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

  根据农业部监测数据,受春节因素以及我国南方冰冻雨雪天气和北方旱情的影响,今年1月国内食品价格总体仍处于上行进程,也直接加剧了今年的通胀压力。分析师普遍预计,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将由去年12月的4.6%重新反弹至5%之上。

  同时,1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受此影响,国内的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也普遍上涨。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矿产品、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橡胶已经连续三周维持升势。

  “通胀依然是我国经济中的首要问题,央行此时加息旨在以此管理通胀预期,防止通胀恶化。”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按照2011年M2增幅目标16%来看,预计今年新增信贷7.5万亿元左右。按照历年的经验,1月份的新增信贷约占全年的13%至18%,则今年1月新增信贷将达到0.9万亿至1.3万亿元,虽然今年1月前两周的放贷规模较去年同期略有收缩,但是收缩幅度不大。预计1月商业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超过1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还上调了活期存款利率,由此前的0.36%上调至0.40%,这是自2008年11月以来活期存款利率首次调整。活期利率的上调将进一步起到稳定市场心态,缓解通胀预期的作用。与此同时,3个月及半年期存款利率,三年、五年期等中长期存款利率的上调幅度均高于基准利率上调幅度,这将有助于提高资金成本,稳定中长期资金,打击短期资金的投机行为。

  房产市场受压明显

  由于此前“新国八条”和房产税叠加出台,此次加息无疑将给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加压。

  上月底,国务院刚刚公布了“新国八条”调控政策,规定二套房首付提高到六成,严格执行1.1倍的利率。“加息是此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提高利率不仅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运营成本、收紧其资金链,也会使购房者的融资成本上升,削弱其购买力,从而进一步抑制成交量的释放,加剧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情绪,不排除未来房价有下降的可能。”郭田勇指出。加上2月15日左右将执行的各地三轮调控细则,部分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楼市的调控压力前所未有”。

  对老百姓来说,加息无疑将增加存款收益,有效改善由于负利率导致居民不愿存款的状况,而市场价格上升的幅度也会有所降低,使居民从中受惠。可以预计,由于本次存贷息差较以往略有扩大,将会吸纳更多的百姓存款,也有利于稳定通胀。但对有房贷的人来说,加息还是带来些压力:以贷款100万元、20年还款为例,加息后,每月要增加还款额117元。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认为,加息后,房地产购买需求会相对下降,但承租需求会明显上升,而出租房数量因限购、限贷、加息等因素会出现萎缩。

  物价持续攀升动力不足

  0.25个百分点,加息幅度并不大,但无疑正式宣告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此次加息后商业贷款相当于回到2006年利率水平,年内尚有加息空间。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加息后不排除央行继续动用存款准备金率或提高利率来收紧流动性的可能。

  事实上,部分经济复苏强劲、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体都逐步加快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印度、韩国、越南、智利、澳大利亚、瑞典等为抑制通胀都相继提高了利率。

  近期发布的央行《2010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充分考虑前期货币存量增长较快的潜在风险和逆周期调节需要,未来货币政策要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保持合理适度的利率水平,为稳定价格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巴曙松分析,从目前的趋势看,一二月份可能是全年物价的高点,相应地包括房地产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调控力度也是全年最严厉的时期。他表示,现在全年紧缩政策框架已经基本明朗,随着物价压力的逐步降低,紧缩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力度会减弱,同时PMI等开始回落,也显示物价在总需求推动下持续攀升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