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2011-2-10 9:20:36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快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A股兔年未现开门红 大农业概念表现抢眼

  节后首个交易日,在政策利空的阴影下,两市股指双双震荡收跌。截至全天收盘,上证指数收报2774.06点,跌24.90点或0.89%,深证成指收报11807.93点,跌183.58点或1.53%。两市全天合计成交金额1711.6亿元。

  盘面来看,各类板块跌多涨少,大农业概念的农林牧渔、农药化肥两大板块整体表现抢眼,全天涨幅居前,华英农业涨停、鲁西化工涨7.18%。

  商品期货多数上涨 强麦盘初涨逾3%

  2月9日早盘,国内商品期货多数上涨。基金属普涨,仅沪铝小幅下跌。黄金盘初涨逾1%。农产品 多数上涨,强麦涨逾3%。燃油化工品涨跌不一,橡胶涨逾3%,燃油跌逾1%。

  从盘面上看,截至9:01,金属期货方面,沪铜1105合约报75620元,涨0.79%;沪铝1104合约报17045元,跌0.12%;螺纹1110合约报5141元,涨0.65%;沪锌1104合约报19360元,涨0.57%;黄金1106合约报293.86元,涨1.64%。

  农产品方面,白糖1109合约报7379元,跌0.78%;郑棉1109合约报33660元,涨1.1%;菜油1109合约报10938元,涨1.18%;籼稻1109合约报2637元,涨1.5%;强麦1109合约报2954元,涨3.61%;豆粕1109合约报3542元,涨1.14%;豆油1109合约报10770元,涨1.47%;玉米1109合约报2398元,涨0.84%;豆一1201合约报4533元,涨0.69%;棕榈1109合约报10028元,涨1.25%。

  燃油化工品方面,燃油1105合约报4731元,跌1.09%;橡胶1105合约报42675元,涨3.1%;LLDPE1105合约报11890元,跌0.63%;PVC1105合约报8270元,跌0.42%;PTA1105合约报11958元,涨0.25%。(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资金微幅流出 农业通信股较受青睐

  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资金微幅流出,农业、通信股较为受到青睐,但地产、煤炭、有色流出居前。

  “全景数据决策终端”监测显示,截至10:30,深沪两市合计流出1.4亿元,机构资金流入1.2亿元,散户资金流出2.6亿元。

  新财富27个行业中,10个行业资金净流入,农林牧渔、通信流入均逾2亿元。17个行业资金净流出,房地产、煤炭开采、有色金属流出金额都超过1亿元。

  北大荒、中国联通、三一重工、中兴通讯、中材国际为净流入前五名;太原重工、大智慧、葛洲坝、中国北车、海南橡胶为净流出前五名。

  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 面积产量占全国逾八成

  ●山西44万人临时饮水困难

  ●河南2089万亩冬小麦受旱

  北京2月5日电 (记者陈仁泽)针对当前旱情状况,按照《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部决定2月4日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加大对北方冬麦区抗旱春管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山东、河北等部分地区至今已连续3个多月无有效降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区旱象露头并持续发展。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4日,八省冬小麦受旱9611万亩,占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35.1%,占八省耕地面积的 21.7%,受旱八省冬小麦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八成以上。

  本报太原2月5日电 (记者刘鑫焱)去年10月以来,山西省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干旱,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困难。目前,全省受旱面积已达2380万亩,其中冬小麦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2%,44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山西省要求把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省财政拿出2.3亿元,对全省泵站和机井工程灌溉给予专项补贴,安排5000万元对全省农村饮水水价进行补贴。

  本报郑州2月5日电 (记者曹树林)记者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全省已有2089万亩冬小麦受旱,其中重旱214万亩,山丘区还有13万人因旱出现饮水困难。

  旱情发生以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8次向各市发出紧急通知,并及时派出10个工作组,督导各地的麦田管理和抗旱工作;驻豫部队和武警官兵及时向缺水山区送水,确保缺水山区群众春节正常用水。

  华北黄淮旱情持续发展 各地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

  1月27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张集村村民孙明华正在查看干枯的麦苗。最新统计显示,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旱情的安徽省淮北地区目前受旱面积达1124.2万亩。据气象部门预报,淮北地区1月底之前仍无明显降水。

  据报道,针对华北、黄淮旱情持续发展,农业部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各地迅速行动,抓住气温回升有利时机,开辟水源,增加投入,打响抗旱保苗攻坚战。

  在山东临沂市汤庄街道办事处彭庄村,村民彭如金所在的麦田已经干旱发裂,全村1500亩小麦重旱几乎绝产。由于今年冬春连旱已经成为定局,抗大旱保春耕已经成为农民眼下最主要的事情。年还没过,临沂市汤庄街道办事处西大车村就组织村民打机井。

  村支部书记邱如光:目前村里打了40多口井吧。七八十米深,刚打完水非常旺,能管百十亩地。

  除了自己打井,办事处还积极争取外调水源。

  邱如光:这边有个南涑河,让上边解决一部分水源,只要水能过来,过年一开春,早发动早动员,把旱情降低到最低限度。

  为了支援抗旱,山东财政同时紧急拨付特大抗旱补助费和农业生产救灾资金5.36亿元,截止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在2011年拨付的各项抗旱补贴、资金已超过70亿元人民币。

  山东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副处长李恩川:进一步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益,加大考核力度,确保政策、资金不折不扣的落实到位。

  立春过后,天气回暖,正是小麦返青,需要浇水施肥的关键时期,在安徽淮北市的小麦高产示范区,农业部门组织了400多名农技人员划片包干,看墒情,查苗情,把田间地头当成了农技宣传的小课堂,向返乡农民工讲解科学灌溉知识,帮助农民工利用返乡过年时间,及时科学浇灌小麦,追施返青肥,促使小麦及时转化返青。

  淮北市农业委员会农技推广站站长张玉:已经四个多月没有下雨了,田间比较干旱,需要抗旱,及时浇水。在浇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施些肥料,特别是二、三类苗这样的,要40%的尿素,一亩地施十到十五斤。

  目前在淮北市,190万亩小麦出现旱情,农技、供电、水利等部门组成的服务小分队,正放弃节假日,奔赴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和帮助农民抗旱保苗。

  淮北市濉溪县刘桥镇留古村村民何茂云: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以前,说句话就是盲目,看着旱就浇,现在浇的科学。

  春节假期,河南广大种粮户全力投入到春耕抗旱中。商丘市睢阳区古宋乡宋菜园村村主任宋发亮今年过年没有忙着串亲戚,而是和村民一起引水浇麦。

  宋发亮:小麦已经旱到尽了,现在必须抓紧时间浇,每个井都得行动起来,把麦浇好、浇透。我村浇的有40%左右,五天以内全部结束。

  受持续少雨的天气影响,河南省2000多万亩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重旱面积达到200万亩。面对旱情,河南省一方面通过调拨黄河水缓解旱情,另一方面向抗旱浇麦的农民提供多种补贴以调动群众抗旱积极性。

  河南省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杨汴通:省财政到目前为止已经下拨了3亿1千多万的经费用于抗旱工作。过了春节以后,气温迅速回升,防汛部门加大抗旱工作的力度,组织水源的调配以及灌溉工程应急的修复,为抗旱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另据报道,专家提醒高度关注当前旱情发展。分析认为,受旱情影响,粮价或被进一步推高。因为大面积干旱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农民抗旱投入的增加也会使种粮成本上升;再加上全球食品价格连续7个月上涨,通胀压力加大。

  专家同时也表示,短期内旱情对国内小麦现货市场影响不大,因为夏粮连年丰收,国家小麦储备充足,今年即使出现减产,供需面也不会出现太大变动,更重要的是国家调控政策及时到位,粮价上涨与波动幅度不会有国际市场那么大。

  抗旱补贴指导意见出台 六地小麦每亩补10元

  有望刺激抗旱器材、农业灌溉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抗旱保粮已成高层关注的焦点。继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冬小麦主产区抗旱工作后,1月31日,《华北黄淮等地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资金实施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迅速出炉。根据指导意见,中央财政将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6个小麦主产省受旱麦田抗旱浇水和镇压给予补助。

  业内人士指出,一系列抗旱补助措施落地,将刺激抗旱器材、农业灌溉等相关产品的需求。

  记者昨日从农业部获悉,指导意见明确了补助方式和操作办法。农业部、财政部已作出要求,六大小麦主产省的各有关县(市)农业、财政部门按照上级财政部门下拨(确定)的补助资金,抓紧制定小麦抗旱浇水补助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逐级上报备案。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各县(市)的补助资金数量、抗旱浇水面积、具体补助方式等情况的汇总材料于2月10日前分别报送农业部财务司和种植业管理司。

  “指导意见出台之迅速出乎意料。”业内人士表示,1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研究了当前的旱情和抗旱工作,明确了七条措施,其中就包括“增加抗旱资金投入”。会议提出:鉴于当前抗旱浇地用电用油的成本比较高,中央财政拿出8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八千万亩受旱面积的抗旱浇地直补,每亩地补10元钱。“该直补与昨日出台的指导意见相仿。”业内人士称。

  眼下,北方旱情仍未见缓解。中国气象局表示,目前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等地存在中度以上气象干旱,河南大部、山东大部、苏皖北部达重旱或特旱等级。去年10月以来(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月28日),华北、黄淮、江淮北部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下,其中山东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不足10毫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区域平均降水量仅44.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2%,为1971年以来最少。

  业内人士指出,一季度直补将陆续发放,预计将引发抗旱器材、农业灌溉等相关产品的需求。短期内,北方城市的抗旱方式主要为找水源、打井、修建水利设施等,因此对于打(水)井设备、抽水泵等节水灌溉器材的需求增长,利欧股份、大禹节水等有望受益。此外,大旱将进一步催生抗旱化肥、抗旱生物制剂需求。

  我国稻谷小麦收购价5年提高25%至40%

  来自国家粮食局的信息显示,中国稻谷和小麦2010年收购价格较2005年提高25%至40%。分析人士指出,逐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粮食价格政策,未来粮食收购价可能继续小幅提高。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供求形势、价格走势和经济形势等因素后,逐步提高了稻谷和小麦平均收购价。2010年,稻谷和小麦两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购价比2005年提高25%至40%。此外,临时收储价格也逐步提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粮食局等部门在全国25个省(区、市)对8个主要粮油品种进行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并在各地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从而为合理确定价格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

  业内普遍预期,“十二五”期间,粮食最低收购价仍有望小幅提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逐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粮食价格政策。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此前表示,在劳动力成本上涨推高种粮成本的情况下,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天灾引发“粮忧” 热钱“屯兵”农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231点,创历史新高。

  异常天气正在成为引发粮食担忧的一个主要因素。最近数月,全球多地频发暴风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多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极端天气频发,市场担忧业已显现,国际粮价大涨,资金纷纷“屯兵”农产品市场。专家指出,尽管当前资金“屯兵”农产品也是基本面的推动,并不改变市场的趋势,但需警惕的是,资金也可能推动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而对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推力”。

  异常天气绷紧农产品市场神经

  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在年度展望中指出,由于很多农产品的基本面失衡,全球农产品库存在2010年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尽管目前玉米、大豆以及小麦看起来供应仍充足,但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在2011年,农业主产区的天气必须足够理想,才能帮助市场重新补充库存,阻止粮价飙升到前期的高点。

  然而进入2011年,异常天气并未随着2010年远去。1月份,南半球农业产品出口国遭遇极端天气的袭击,主要大豆出口国巴西和阿根廷分别遭受洪灾和旱灾,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在国内,北方持续干旱依然未能迎来有效降水。去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区旱象露头并持续发展。受旱地区小麦即将陆续进入返青期,需水量将明显增加,而旱情可能迅速发展,对小麦返青生长和分蘖极为不利,将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农业部4日已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

  在分析人士看来,异常天气使得市场对农产品供应紧张的担忧“雪上加霜”。荷兰合作银行已相继下调了阿根廷玉米及大豆产量的预估。国泰君安分析师秦军也认为,南美持续的灾害天气将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作为世界主要的大豆出口国,巴西、阿根廷合计出口大豆约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额的42%,在世界大豆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与此同时,尽管1月份天气变化对国内大宗农产品生产影响甚微,但包括小麦、稻谷以及豆粕等农产品价格都回到了此前的高位。“在2010年农产品良好表现以及近期美国农业部预计全球农产品供求相对偏紧的支撑下,极端天气从心理层面提升了人们对未来农产品的涨价预期。”秦军说。

  资金“屯兵”农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粮忧”预期的持续发酵,农产品市场量价齐升。

  数据显示,1月份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期货上涨了近5%,同时持仓量也在5个月来首次大幅增加。春节长假前,12个合约的持仓量仍较前一个月增长了4万多手,总持仓量达到14万手左右,与去年7月份开始强麦期货启动涨势的态势一致。当时,强麦期货两个月上涨了近9%,而持仓量同期则大幅增加了近15万手。

  与此同时,包括棉花、橡胶以及白糖等众多农产品价格也都回到了前期的高位,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橡胶期货在去年11月份调控持仓量减少后也连续两个月回升,在1月份一度增持了9万手,持仓总量超过30万手。

  实际上,相对于国内市场的“被动”跟涨,国际市场的涨势更为凌厉。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10日-1月14日当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最近期货合约收盘价周平均每吨为247美元,国际食糖理事会原糖价格周平均每吨为653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涨幅分别高达61%和15%。检测品种中涨幅最大的棉花价格同比上涨则高达116%。

  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也显示,包括大豆、小麦等主要农产品期货期权的基金持仓也达到历史的高位。中粮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费忠海表示,由于国际市场流动性依然宽松,增强了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在全球天气状况不佳、灾害频发的背景下,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商品市场基金不断布局处于价值洼地的农产品,形成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础。

  专家指出,虽然当前资金“屯兵”农产品也是基本面的推动,并不改变市场的趋势,但需要警惕的是,资金也可能推动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而对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形成“推力”。

  影响我国粮价的三因素

  在专家看来,影响粮价的三重因素不能不察。

  其一,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国内农业生产的资本介入,成本上升已成为推动农产品涨价的重要因素。瑞银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此前在上海表示,中国目前正在走过“刘易斯拐点”,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逐渐减少,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的速度,需要提高工资才能保持劳动力供给得到满足的转折点。“城市人工成本上升,对应的是农业人工的机会成本上涨。”

  其二,粮食增产也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连续四年超过1万亿斤。但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指出,主要增产的地区几乎都来自北方,而北方是我国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在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锐降,包括土地以及劳动力等要素都持续流出农业。

  其三,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亦在逐步升级,民众对于饮食的需求逐渐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未来民众将更多消费禽、蛋以及肉等,而减少对原粮的消费。”中信建投证券的研究认为,对比发达国家食品消费历史,同时参考我国二元结构的经济,目前我国食品消费总体上已处于普及的后期阶段与升级的初级阶段。

  不过,一些专家认为,农业将会持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加上国内粮食的库存消费比处于高位,目前国际市场上炒作的“中国因素”不会成为“中国问题”。

  恶劣天气推高 全球农产品价格

  春节长假期间,受澳大利亚洪水飓风、俄罗斯及中国北部干旱等恶劣天气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出现飙升,并推动食品价格加速上涨。

  受澳大利亚雅斯飓风和洪水等因素影响,全球原糖价格再度大幅上涨。2月7日,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原糖价格收报于每磅32.68美分。此前一周,美国原糖价格一度攀升到每磅36.08美分,创下1980年来的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澳大利亚种植区遭受强劲的旋风袭击,全球糖产量可能供不应求。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三大糖出口国。澳大利亚糖种植者团体表示,热带旋风雅斯席卷北昆士兰州,该地甘蔗产量可能减少50%。北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甘蔗产地之一,占澳大利亚三分之一的产量。澳大利亚相关主管部门指出,热带旋风雅斯可能导致澳大利亚农业收成减产至少5亿澳元(约5.07亿美元)。

  此前,作为全球蔗糖主产区的中国也受天气影响出现减产。广西气象局称,2011年1月上旬的持续阴冷天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地甘蔗生产,轻度受害面积(含已砍收的宿根蔗)占全区种植面积40.7%,中等程度以上受害面积占12.3%。其中中等程度区域将造成本榨季及下榨季甘蔗产量下降5%-10%。业内人士预计,2010/11年中国的食糖产量将低于1200万吨,需求量将达1400万至1500万吨,未来中国食糖短缺将达300万吨左右。

  与食糖相比,小麦等主要粮食产品供求状况更令人担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3月小麦期货Wc1价格一路走高。2月7日,3月小麦期货Wc1报收于每蒲式耳858.6美分,较2010年底上涨7.6%。小麦价格上涨源于恶劣天气。美国天气预报称,美国大平原和中西部地区将经历严寒天气,这将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甚至继续妨碍谷物的运输。

  另外,去年10月以来出现的中国北方干旱仍未见明显缓解,进一步导致中国及全球小麦减产压力加大。据了解,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八省部分地区受旱地区小麦即将陆续进入返青期,未来用水需求将明显增加,如果旱情进一步延续,将不利于小麦返青生长,对夏粮生产构成威胁。为此,中国农业部已经启动抗旱二级应急响应。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负责人小沼宏之表示,尽管世界粮食储备可以满足全年需求的四分之一,但如果农业生产得不到改进,未来可能会出现粮食危机。荷兰合作银行此前指出,不少农产品基本面失衡,2010年全球不少农产品库存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2011年,农业主产区的天气必须足够理想,才能帮助市场重新补充库存,阻止粮价飙升到前期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