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2011股市要看通胀脸色

2011-1-3 23:07:42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温家宝:把稳物价摆在更重要位置

  元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看望各族干部群众,向他们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他冒着摄氏零下25度左右的严寒,深入被白雪覆盖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走访牧民家庭,到超市了解商品供应和物价情况,到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温家宝指出,中国牧区面积大、发展潜力大,牧业发展不仅关系到牧民生活改善,也关系到城市居民副食供应。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重视“三农”工作,还要重视牧业发展、牧区进步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以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为契机,认真研究制定推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1日上午,温家宝乘飞机抵达锡林浩特市后,就直接来到银地发超市,了解节日市场供应情况。银地发是一家综合超市,主要经营日用百货、副食等生活用品。货架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十分丰富。温家宝不时向售货员和顾客询问粮食、肉类、鸡蛋、蔬菜、水果等价格变化情况。一些顾客告诉总理,去年10月份物价涨得比较快,最近一两个月比较稳定,但物价还是较高。温家宝听后说,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我们还将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锡林郭勒草原面积达19万多平方公里,畜牧业占有重要位置。近些年来,锡盟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发展战略。温家宝十分关心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匆匆吃完午饭后,温家宝乘汽车一个多小时来到阿尔善宝力格镇白音宝力格嘎查(嘎查相当于村)牧民玛希格日勒家。温总理掀开门帘弯腰走进蒙古包,盘腿坐在炕上与玛希格日勒一家亲切交谈。为解决草原退化严重问题,2010年内蒙古在一些生态脆弱牧区实施为期五年的阶段性禁牧。白音宝力格嘎查是锡林浩特市6个进行阶段性禁牧的试点嘎查之一。“禁牧后,收入受到影响没有?”温家宝关切地问道。玛希格日勒说:“我们家承包6700多亩草场,搞草牧平衡时养了300多只牲口。禁牧后,家里留下40头羊,收入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每个人可以领到5000元补贴。”从家庭收入到草场变化,温家宝问得十分细致。他说:“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其中一条措施就是实施禁牧补助。我们把制定政策的会议开到蒙古包里,多听牧民的意见。”他强调,实施阶段性禁牧是恢复草原生态的重要措施。禁牧工作要循序渐进。禁牧后要保证牧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保证牧区对国家牛羊肉供应不减少。他要求有关部门深入调研,完善相关政策。

  从蒙古包出来后,温家宝拉着玛希格日勒的手说:“走,去看一看你家的羊圈。”茫茫草原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温家宝走进玛希格日勒家的羊圈详细察看了圈舍建设情况。临别时,他祝愿玛希格日勒一家在新的一年生活得更好。

  随后,温家宝又驱车四十多分钟来到了宝力根苏木乌力吉德力格尔嘎查牧户扎木苏荣家。扎木苏荣高中毕业后,通过承包草场、发展畜牧业富裕起来。2002年4月,他作为全国牧区致富能手受到表彰,曾在北京同温总理见过面。八年过去了,扎木苏荣再次见到温家宝,十分激动。他拉着总理的手来到自家的牛圈介绍着牲畜存栏情况。扎木苏荣说,通过调整畜群结构,他养羊的数量由2000年的800只降至现在的240只,多养了60头牛,草场承载压力减轻了。他还发展节水灌溉人工草地200亩。在国家实行农机补贴政策后,他购买了三台大型拖拉机及打搂草机。扎木苏荣指着集中储存像小山一样整齐堆放的饲料告诉总理,这里是全嘎查防灾应急储草点,储存着15万公斤饲草,足够1000头羊越冬,不仅满足了自家牲畜用,还卖给其他牧民。温家宝看后高兴地点头。

  在扎木苏荣家,女主人向总理献上了哈达和马奶酒表示欢迎。乡亲们回忆起温家宝2001年1月来到锡林郭勒盟的情景。那时牧区遭受雪灾,温家宝前来慰问受灾牧民,提出了“建棚院牛羊有地住、储饲草受灾能应急、修道路牧民能出入”三条措施。几年来,牧区建设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当听到扎木苏荣提出推进牧业现代化的建议时,温家宝十分肯定地说,你家发展的牧业就有现代化的雏形,要继续努力。总理还嘱咐扎木苏荣,饲草关系奶制品的质量,要多钻研如何提高质量问题。

  接着,温家宝来到牧民呼和格日勒家。呼和格日勒和前来他家作客的楚古拉向总理建议,政府要增加投入,支持牧民建立灌溉系统,发展饲草种植。温家宝听后说,修复草场,改良草种,改良牲畜品种,修建灌溉系统,这几件事都要尽快纳入规划。他还详细询问了牧区的医疗、教育、就业情况。当听说内蒙古要在三年内实现12年免费义务教育时,温家宝叮嘱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牧民就业。大家还向总理反映了商品供应方面的问题。温家宝说,牧民居住分散,生活不方便。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送生活必需品下乡、送文化下乡,满足牧民生活的需要。他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要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使农村现代化、牧区现代化。要更加重视牧业发展,花更多的力量、更多的投入,加快牧业现代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帮助牧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天色已晚,气温更低。温家宝又来到锡林浩特市额尔敦社区,看望居住在廉租房里的周凤莲等两户低保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嘱咐当地政府负责人要关心困难群众生活,为他们多办实事。

  2日一大早,温家宝来到锡林浩特市数字城市指挥中心,慰问了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随后,他前往锡盟老年公寓,到食堂、宿舍和活动室里看望老人们,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他还到锡盟儿童福利院看望了在这里生活的21位孤儿。孩子们身着蒙古族服装跳起欢快的蒙古族舞蹈,温家宝称赞这是一个欢乐的大家庭,鼓励孩子们自强自立,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1年:宏观调控进入全面深化期 股市要看通胀脸色

  在逆风而动且相机抉择的中国式宏观调控面前,预测股市运行格局仿佛身在庐山之中,借用2010年的网络热词,那就是神马都是浮云。

  虽说2010年是高层定调宏观调整“最为复杂的一年”,但2011年或许更不可测。拨开云雾重重的全球经济乱象,投资减速和通胀升温的全球滞胀格局逐渐显现。当多数机构看涨2011年A股市场之时,应提防沪综指重走2004至2005年的老路。

  2010年机构错看调控力度

  2010年股市大戏终于落幕,多数机构没有摆脱全年资产配置的尴尬,那就是费劲千辛万苦爬上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中小市值的新兴产业板块在全年收官日仍在大涨,而金融地产股干脆从年头熊到年尾。2010年绝大多数分析师大跌眼镜,他们猜中了大多数宏观经济数据,却忽视了宏观调控对市场预期的改变。

  沪综指就是不给力,硬生生地跌了个嘴啃泥,全年累计下跌14.31%,排在全球股市跌幅榜第三名。A股和全球股市不同步,主因不是宏观经济和企业利润增长慢,而是投资者没有预测到“中国式宏观调控擅长在盛宴中拿走酒杯”。当机构闻到酒香,纷纷欲在2009年沪综指大涨9成的牛背上再加一鞭时,决策层已开始全力管理通胀预期,意图通过压低资产价格,来减少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压力。

  2011年股市要看通胀脸色

  2010年11月份的CPI指数同比增速达5.1%,这大大超出市场预期,因为多数机构在2010年初判断CPI在三季度见顶。这直接导致机构此前启动的十月行情,成为一波在错误时间、错误板块和错误点位启动的错误行情。

  过去20年来,CPI的高低常常决定宏观调控的力度。当下,政府控物价的手段已是千方百计,汇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齐动”,价格干预和税费上调等行政手段早已全面启动。由此推论,超预期的物价上涨,必然导致超预期的调控重拳,最终催生超预期的熊市,这几乎是过去20年中国式政策熊市的再版,也可能是2011年股市继续走弱的最大风险。

  除了超预期的房市调控和货币紧缩政策之外,股市扩容和大小非套现压力这两大中国股市特有的利空,也可能加大2011年的波动。2010年,深沪股市总募资逾万亿元,一举超越2007年7985亿元的历史纪录,仅IPO一项已占全球IPO规模1/4的比重。此外,在中小板、创业板和股指期货相继推出,国际板2011年有可能在“藏汇于民”的大旗下推出,成为分流主板资金的又一“池子”。更关键的是,2007年以前没有的大小非套现压力,可能在货币紧缩的背景下加重,从而压制权重股占比较大的沪综指的上行空间。

  2011年股市会否收阴

  在预测2011年股市趋势之时,不能不重新梳理对宏观调控周期的判断。在过去21年里,沪综指仅有9个年头为下跌市,其中1994至1995年、2001至2002年和2004至2005年均是连续两年收阴。和年线两连阴同时出现的,是宏观调控的连续性,具体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开始从政策刺激的暴增阶段,回归中速甚至低速增长。

  由于中国仍是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模式,决策层在给经济降温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地产和基础建设项目。数据显示,199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65.5%,2004年为29.1%,均是所在经济周期中的峰值。其后的缓缓下降,多为调控持续升温的结果。相比之下,2001至2002年沪综指年线的两连阴,主因却是国有股减持这一体制性的因素所致。

  从宏观背景下来看,2011年与2005年有相似之处,都是宏观调控全面深化的一年。4万亿资金的财政刺激效应开始淡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已在所难免,由2009年的增速峰值27.68%,向20%甚至更低速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当下,绝大部分机构预判2011年的GDP将保持在9%~10%之间,通胀预期在3%~5%之间。市场对通胀预期较高,预示着宏观调控力度必然在大于市场预期时才可能见效

  从1992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回到20%以下的年份有7个,如果明2011国际大宗商品上涨等因素导致全球滞胀格局出现,则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强,最终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打压可能超出预期,从而引发房价泡沫破灭等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果如是,则2011年股市收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展望:政策前紧后松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上半年股指表现要看CPI脸色

  12月25日圣诞节,央行宣布年内第二次加息;29日,央行两年来首次提高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除此之外,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和货币政策委员会分别在不同场合强调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可谓一环紧扣一环,管理层对抗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谓“没有最突出,只有更突出”。如果说2010年底开始“向泡沫宣战”(见本刊2010年50期年终特稿),那么,从本周的局势来看,泡沫之战已经打响,2011上半年将迎来一番激战!

  加息、调“两率”——子弹已飞出

  2011年一季度,甚至整个上半年都将是对抗通胀的重要阶段。届时,预计央行会充分运用各种货币工具对流动性进行管理,如平安证券所言:“加息、央票发行和存款准备金率三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交替实施,可能将会在2011年上半年表现得较为明显和集中”,从而完成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题为《“十一五”时期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成就》的文章中提到的“货币供应量逐步回归常态”这个“2011年的首要任务”,继而达到“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目标。

  虽然对于2011年上半年央行将利用多重货币工具管理流动性的看法空前统一,但央行如何调——先加息还是先调存准,加几次,调几次,每次调整的幅度多少,调整的时间点又如何选择,这些问题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而这些问题正是影响股市运行的关键因素。

  平安证券认为,未来1~2个季度内再加息1~2次的可能性较大,但加息的节奏才是未来影响市场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早加 小幅度”将对市场影响偏有利。申银万国证券认为,政策出台的密集区将主要集中在2011年一季度,不过,相比加息、调存准等措施对股市的影响,一些行政性的措施,如限制银行信贷额度、强制的价格干预等措施对股市的影响更大。申万认为,“一季度紧缩风险显著”,对一季度的股指构成压力。他们预计到2011年二季度以后,通胀压力和房价压力都将有所减小,届时进一步出台紧缩政策的必要性会下降,从而进入政策的观察期,由此带动股市的企稳回升。

  安信证券也比较看好股指二季度的表现,他们认为,如果CPI的高点在一季度到达,那么二季度的宏观图景可能是高增长、低通胀,工业增长明显恢复(因为节能限产对工业的影响在2011年春节后将会大幅削弱),并且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已经基本消除,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也将在“两会”之后密集出台,这样的宏观情景对市场总体而言是比较有利的。

  政策何时见效?——让子弹飞一会儿

  不过,就像子弹飞出不会立刻人仰马翻一样,任何政策都有滞后性。但滞后性有多长也是关键问题。如果政策飞得时间过久,CPI在二季度出现反复,再次出现抬升,那么这对股市、对经济都将是不利的。

  如果CPI出现反复高涨,届时“控通胀”仍然占据着三项任务(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的头把交椅,那么,经济政策将迟迟不能将重心转为调节构、促增长的方向上来,反而要继续在二季度甚至三季度对抗通胀、收缩信贷;在这种紧缩的环境中,新兴产业的投资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即使出台一些产业政策,可能短期内也会停留在纸面上。安信证券认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投资者就需要谨慎对待二季度的市场趋势了。

  我们再探讨未来影响CPI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是食品价格。众所周知,食品占CPI比重最大。从本轮通货膨胀的过程来看,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库存增长(见图1)所引发的,在供给方面并不存在特别大的缺口。从目前政府对控通胀的决心和货币政策的收紧力度来看,这种通胀预期持续下去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库存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应该在2011年有所减弱。

  而从价格上涨的两类主要食品——猪肉和蔬菜价格的历史走势来看,中信证券 认为,春节过后这两类食品的价格很可能出现回落。因此,预计在2011年春节过后,食品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其次,我们来看看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个是全球经济的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另一个就是美元汇率贬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项指标均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已越走越稳,因此,美元在2011年继续贬值的可能性不大。而全球经济的变化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在2011年或将保持平稳。

  综合分析而言,各大机构预计2011年通货膨胀将在可控范围内,全年CPI可能在3.8%左右,上半年可能达到4%甚至以上,但在政策的调控下,下半年将有所回落。不过,政策何时出台、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很可能根据CPI的变化而相机抉择。综合多家券商的观点,一季度、二季度分别加息一次的可能性较大,存款准备金率没有所谓的调整上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果CPI在一季度到达高点,同时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逐渐消除,那么二季度股指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如果二季度CPI再次高企,市场运行态势将不甚乐观。

  三驾马车等量齐观,健康增长才是王道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趋向平衡,不再出现2009年那样的“畸形发育”了(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2.3%,消费的贡献率为52.5%,而出口的贡献率则为-44.8%)。中信证券预计,2011年消费将继续领跑经济,劳动报酬比重上升提升居民消费2~3个百分点;投资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扩大出口,而是转向内需驱动——高铁、保障房、西部开发“三花齐放”;出口也由过去一直的“顺差第一”转向福利优先,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同时,经济增长也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国民福利,提倡更加健康的增长,正如中信证券对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所言,“踏上有福利增长之路”。

  2011年物价展望:“钱袋保卫战”攻坚前行

  新华网上海1月2日电 央行近期公布的2010年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2011年,物价上涨依然会是老百姓“钱袋保卫战”的首要问题,要控制通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从关系,打好“组合拳”。

  “钱袋保卫战”压力仍不小

  中国人民银行在去年年底突然加息,出乎市场预料。此前,多数人认为,随着2010年6次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在2010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没想到在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央行突然加息。

  “这或许预示着,去年12月份CPI仍可能在高位徘徊,而利率工具奏效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晚加不如早加。”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由于通胀预期形成之后,物价会有一定的上涨惯性;加上2011年1-2月将是我国传统的春节期间,节日需求会带动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再加上进入冬季以来,低温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将给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带来困难,今年一季度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说。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吴土金认为,近期中央各部门以及各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物价的“组合拳”已经初见成效,但今年物价上涨势头仍不容乐观。今年物价会保持高位平稳的状态,全年物价上涨幅度可能在4%左右。

  数据显示,前期价格调控措施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在经历了3周的环比下调后,2010年12月13日至19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止跌趋稳并有小幅上涨。其中,食糖、水产品、粮食、肉类价格环比涨幅均在0.5%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2011年的通胀压力会比较大,上半年因为翘尾因素,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下半年因为基数以及夏季食品价格向下调整,通胀压力会有所下降。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预计今年全年通胀高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三把火”烧热物价温度

  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输入型通胀压力、劳动力价格上涨这“三把火”,是导致物价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和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中M2增长目标均调高至17%左右,实际增长更大大高于这一预期目标。流动性过剩推动投机活跃、资产泡沫膨胀,2010年游资炒作导致部分农产品“资本化”,引发食品价格突发性、超预期上涨,直接推动通胀预期升温。

  持续的“负利率”又加速了储蓄“笼中虎”出笼。央行去年四季度储户调查显示,45.2%的城镇居民倾向于“更多投资(如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37.6%倾向于“更多储蓄”,“更多投资”已取代“更多储蓄”成为居民的第一选择。

  而国信证券的一份报告认为,随着刺激政策下基建工程陆续完工和进度款支付,存量货币资金已由行为受限的平台公司转至大量的商业化企业手中,2009年增量资金拉动的不再是钢筋混凝土等产能过剩的行业,而是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偏好于投资供应面最紧、最易在资金进入后涨价、形成库存投资收益的产品和行业。这给2011年的物价走势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压力加大。鲁政委说,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是,全球史无前例的同步流动性过度投放。未来发达经济体弱势复苏格局可能延续,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大宗商品高位震荡上行的格局将会延续,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持续。

  第三,劳动力供给结构发生变化,中低端工资增长加快,劳动力价格上涨渗入商品和服务价格。“这将使得未来十年的通胀整体水平都很难回到过去较低的状态。”吴土金说。

  明确主从关系 打好“组合拳”

  专家普遍认为,决策层对调控物价、管好通胀预期的决心大、决策科学有力,且更多从系统性上下力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2010年以来物价快速上涨,既有传统因素,也有新发因素,两者叠加效应导致物价过快上涨。治理通胀要抓住核心矛盾,明确主从关系,打好“组合拳”,不能简单平均使力。

  专家认为,物价治理的终极问题,还是流动性回收、货币常态化的问题。吴土金认为,2010年虽然货币政策已经向常态化迈进,但M2仍高于历史均值,回收流动性、控制信贷增速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可以预见,包括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今年都可能继续使用,通过货币政策的“转向”,稳定通胀预期。

  鲁政委认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也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自去年12月21日至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6个交易日攀升,累计升值幅度已达371个基点。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助于缓解大宗商品上涨对国内物价的冲击。

  此外,如何加强农业供给,改善流通环节,是控制物价面临的长期课题。刘元春认为,国际价格的传导、长期不合理的价格纠偏、不断上涨的要素成本将推动粮食价格继续上涨。我国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进程中,这对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农业规划、供给和扶持的力度。

  吴土金则表示,控制物价,还需坚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纵观2010年物价上涨,房价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推手。高房价必然导致生活、生产的机会成本上升,进而传导至人工、服务、产品等价格上涨。

  2011:阻击通胀五大着力点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部署之一。为此,持续两年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相关人士指出,以上两大举措将在抑制通胀方面直接发力,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等措施,也将成为2011年应对通胀的重要着力点。

  调整货币政策 收窄涨价之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

  “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过去两年,我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71万亿元,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日,央行年内第六次、月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议闭幕第二天,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

  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除了稳定货币供应增速,还需采取“水多了加面”的方式,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市场,例如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合法交易、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等,以消化超发的货币。

  完善汇率机制 扩大进口规模

  2005年汇改以来,“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首次公开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中。此外,本届会议首次将“扩大进口规模”提至平衡宏观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高度。

  赵涛说,顺差扩大是导致人民币超发的重要原因。力缓通胀压力,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通过扩大对重要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进口,适当减少贸易顺差。

  我国在经济企稳回升后即继续推进汇率改革,今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约3%。同时,我国贸易结构日益平衡,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已从2007年10.6%的峰值降至2009年的5.8%。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我国在未来三到五年会尽力将这一比重降至4%。

  “更多利用汇率手段遏制通胀,不仅可以降低总体物价水平,还可以让不同类别产品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可谓一箭双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充分下降。

  多位专家认为,我国适度温和的汇率调整是资本流入冲击下的主动选择。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可能包括丰富当前的货币篮子,引入今年以来升值较快的新兴国家货币,以抵消更多潜在风险;逐步从参考一篮子货币,转向直接盯住一篮子货币,从而确定相对稳定的汇率波动幅度。

  确保农产品供给 削弱涨价推手

  食品价格长期主导物价走势。2001年至今,CPI累计上涨22%,其中食品价格累计上涨62%。因此,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到保障农产品供给,本届会议更是将“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定为明年经济工作第二大任务。

  “成本上涨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饶育蕾说,增加供给,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根本措施;切实降低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着力点。

  无论是国务院日前出台的稳定物价16条,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近日,上海一群大学生将蔬菜车开进小区,尝试“农社对接”,市场上2.8元的芹菜只卖1.5元。菜价比市场整体便宜三至六成,尚有余力提高农民利润。可见,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潜力巨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主要水利设施基本修建于30多年前,目前近半水库处于病险状态,因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每年减少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袁隆平院士说,明年经济工作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既是当前稳定农产品供给的一剂良药,也是关系粮食安全的长远之计。

  住房“双轨”供给 淡化房价负担

  当前,房价已成为公众不折不扣的关注焦点。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2011年住房供给的表述。会议首次将“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并列提出,并以“公租房”代替了2006年以来屡次提及的廉租房和经适房。

  “从会议看,公租房已被认定是保障房的主要形式,这是寻租空间较少、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的很好方式。”北京大学房地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说,两套供给体系可以覆盖所有人群,其中保障性住房体系将成为未来住房政策的核心环节。

  住建部表示,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比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翻了近一番。北京市住建委表示,未来5年本市计划新建或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占住房供应总量的60%;保障性住房将向“以租为主”转变。

  “房价作为资产价格之一,其波动只是对市场的反应。房价不是问题,无房可住才是问题。”华讯商业地产俱乐部顾问高东旭说,当前年轻人对房价的高度关注与不满,体现了我国住宅市场以商品房为单一供给主体的体制性缺陷。建立“双轨”供给体系,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建设的根本任务。

  多位专家指出,随着住房供给体系的完善,2011年房价可能趋于平稳。不过,要真正形成住房供给“双轨”体系,还有待尽快出台住房保障法,并将保障房供给作为各级政府考核“硬指标”之一。

  改革收入分配 缓解通胀压力

  2004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几乎每年要提“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过,“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却是今年首次出现,而且是作为“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任务之一,而不是像往年一样作为扩内需或改善民生的举措。

  会议同时提出,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

  “明年物价上涨压力仍存,让居民收入跑赢CPI,是应对通胀的根本办法。”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说,从会议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望尽快出台,税收调整有望成为方案的重要内容。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撰文提出,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积极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

  我国个税起征点当前为2000元,是2009年平均工资的73%。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建议,在物价不断上涨情况下,应当建立个税起征点与CPI的联动机制。

  我国对工业部门征收增值税,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由于增值税具有不同环节抵扣机制,而营业税不存在抵扣,服务业承担的税负比工业要高。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王朝才说,服务业营业税转增值税,有利于降低服务业成本。考虑到营业税主要是地方税,增值税收入75%归中央,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可能会先从铁路、国有银行总行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入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福重等专家认为,增值税率为17%,名义上由企业交,实际转嫁给了消费者,抬高了商品价格水平。如果能适当降低增值税率,相当于增加居民收入。

  巴曙松:2011年中国经济最大风险是通胀和资产泡沫

  中广网北京1月2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告别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2010年,人们对2011年的中国经济充满期待。2011年,中国经济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走势?将面临哪些考验?我们该采取哪些对策?来看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观点。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经济运行回归到了正常的增长轨道;同时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热钱炒作等风险和挑战,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说,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六大机遇,将支撑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创造强劲增长动力。

  一是人口城镇化创造巨大内需,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主要创造需求,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会引爆中国巨大的内需,为我国创造巨大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

  二是发展低碳化创造绿色经济产业革命新机遇。绿色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将引发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我国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企业创造巨大投资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产业高端化会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四是企业信息化会大大提升经营效益。 五是经济服务化将拓展市场发展新空间。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经济逐渐迈向服务化。以商贸、旅游等为代表的消费性服务业,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业等,将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六是经营国际化为企业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最大意义在于货币政策正式告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

  不过,货币政策的稳健并不同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更多的是相对于今年货币政策而言的紧,属于相对水平,而在绝对水平上,货币政策依然需要灵活多变地支持经济增长。就我国目前而言,虽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但是经济并未过热。

  此外,2011年的货币政策存在着一个较难的拿捏度,一方面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碍经济的发展。郭田勇说,未来加息工具的运用还存在着较大空间,通过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可打开数量型工具作用发挥的空间。

  2011年中国经济又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2011年中国经济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宏观政策应避免对下行风险的过度反应。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通常,政府在评估经济形势的时候,习惯把经济下行的风险估计大一点,而把经济上行的风险估计少一点,这种传统思维本身就是风险所在。

  巴曙松说,2011年全年的通胀水平会比较高,在4%—5%之间;上半年因为翘尾因素,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因此,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则预计明年全年通胀高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货币紧缩、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政策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一时间窗口。

  而辜胜阻则建议,一要处理好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又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减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二要处理好收入分配改革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提高劳动者收入,又要防止短期内企业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影响企业发展。三要处理好基础性产品价格改革与物价调控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资源价格改革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又要运用财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物价承受能力。四要处理好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出口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人民币汇率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又要切实关注出口企业生存状况,为其提供调整过渡期。五要处理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要积极稳定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又要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