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摸底”2010 财富罗盘 哪些投资品种跑赢CPI?

2010-12-24 10:09:26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和股票、基金、债券、存款一样,保险正作为一种理财方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一手抗通胀,一手抓保障。2010年,农产品、日用品的不断涨价,让消费者举起了抗通胀大旗,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成为抗通胀主角;而频发的灾害事故,亦同时唤醒了百姓的投保意识,家财险、燃起险、意外险走入更多人的视线。

  寿险:分红险大行其道

  尽管没有公开数据可寻,但不争的事实是:两年前还风光无限的投连险已被打入冷宫,2010年大行其道的是分红险。尤其是那些增加了保障的成分,又带有长期储蓄功能的分红险,正在市场上风头正劲,以当仁不让的增长势头,成为各寿险公司销售榜上的状元。

  分红险今年大行其道的关键在于其有良好的历史“成绩单”,它一直是寿险业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主力险种。

  从分红险的年度收益看,目前国内保险业整体的分红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3.5%至5%,个别优秀的保险公司更高,甚至达到7%以上。这意味着不论牛市还是熊市,投保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或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跑赢CPI基本上不成问题。

  分红险之所以能成为抗通胀主角,是源于它与加息之间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加息意味着保险公司可用于分红的收益也会增加,会使投保人的收益相应提高,所以加息对分红险产品市场是利好。

  国内保险业当前发展阶段也有利于分红险销售。近年来,保监会一直在加强对保障型产品的引导,而较受市场欢迎的新型寿险的产品中,分红险的保障程度最高、保障功能最全,保险公司于是就借势加大了分红险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

  财险:电话车险井喷

  对于半壁江山被车险占据的国内财险行业而言,电话车险当之无愧地成为2010年财险市场的主旋律。

  今年的电话车险市场呈现出井喷之势,步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车道。平安财险、大地财险、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安邦财险、阳光财险等10多家财险公司开始大张旗鼓地挺进电话车险市场,分别在上海、长沙、杭州、威海等地设立了电销中心,大干一场的决心彰显无疑。

  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电话车险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消费者对这个新生的车险投保模式也从最初的怀疑转变为现在的认可。相对于传统渠道,约有15%价格优惠的电销成为了车主投保车险的主流渠道之一。

  然而,电话车险的价格优势只是相对的。据一份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选择电话车险的用户,其中33%最为关注“理赔速度”,25%的用户关注“售后增值服务”,反而关注价格的用户只占据11%。

  这一数据预示着,在国内电话车险业务发展的今天,用户关注的重心开始发生转移,由早期的“价格取向”转向了“价格+服务的综合取向”。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随着各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产品趋于同质化,如果单靠电话车险15%的优惠价格,根本走不了很远。价格固然是占领市场的利器,而以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因素则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未来,“理赔”和“救援”将成重点。

  大众:保障意识提高

  上海初冬的一场意外火灾唤醒了不少人的保险意识。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原本在市场上受到冷落的家财险和燃气险等又重新热起来了,不少客户主动向保险公司咨询,花上几十块、几百块钱买份保险有备无患。

  事实上,近年来,驴友遇难、菲律宾绑架事件、洪涝暴雪等自然及人为灾害频发,媒体对这些事件的报道也激发了大众的风险管理意识,产生了保险保障的需求,从而让公众意识到:为自己,为家人,为家庭,保障类保险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买什么样的保险?在此,我们还是有必要老生常谈一下,一般来说,消费者在保险理财“金字塔”中有不同层次的需求。最基本的保险需求是风险保障,包括意外、定期和终身寿险、医疗费用、健康等保障,属于纯风险的保障部分。在满足人身保障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投资性险种,以保证家庭正常的现金流,长远的也要考虑到养老,孩子教育金的问题。

  不同人群需求不同,如单身人士没有家庭负担,最主要的考虑就是健康保障,建议可以购买意外险、重疾险,另外附加住院医疗险。而对于有家庭的人士来说,家庭中的经济支柱一定要强调购买高保障型保险,以免出现突然事故影响到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

  黄金:狂飙突进又一年

  CPI居高不下,然而工资却不见涨,在这个通货膨胀的年代,如何让手里的资产保值增值成为了老百姓的头等大事。

  作为公认的抗通胀利器,今年以来国内外的黄金价格涨幅均超过了25%,国际金价最高曾到达每盎司1430.55美元,黄金再次成为了2010年理财市场的“明星”品种,而与之相关的各类投资亦日趋热门。

  疯狂的金子

  一个历史高点出现不久,又被一个更高点将纪录刷新,投资者不知道下一个高点会在哪里出现。2010年用疯狂来形容黄金的走势,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2009年12月31日国际黄金收盘报1097.8美元/盎司,至2010年12月7日金价最高已达到1430.2美元/盎司,上涨幅度超过30%;近期其虽然有所回落,但涨幅仍然超过25%。同样,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金价也突破300元/克,最大涨幅也超过25%。

  从2010年黄金的具体走势来看,金价呈现整体上行、回调短暂的情形,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月至3月下旬,金价在1100美元附近震荡;第二阶段是3月下旬到6月末,金价持续上涨,在6月21日创下当时的历史新高点1264.9美元/盎司;第三阶段是7月份,金价震荡下行并于7月28日达到后期最低点;第四阶段就是8月初至10月中旬——金价重新迎来大涨,突破前期高点创下1386美元的历史新高;第五阶段就是10月中旬至今的震荡上行,并于12月7日再创历史新高1430.2美元/盎司。

  实际上,2010年除了实物金条上演“虎年疯狂记”、金银纪念币借亚运东风走俏外,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T+D等投资品种相继受到投资者青睐,国内首只黄金基金也备受追捧。

  业内专家指出,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有美元汇率、通货膨胀以及避险需求。在不同阶段,占据主导作用的因素亦有所不同。而在目前情况下,主导金价的因素是以美元汇率为代表的货币因素以及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金价或仍有上涨空间

  那么,黄金还能续演“传奇”吗?

  金价一次次刷新历史纪录,投资者却并没有因为其连创新高而持观望态度,反而是越涨越买。未来金价的走势将会如何?业内分析师普遍表示,短期黄金价格总体有望呈现易涨难跌格局,中长期仍将维持涨势。

  “欧洲问题的不确定性令市场避险情绪增强,金价仍处于上行通道之中,易涨难跌格局延续”,北京中期吴峥峥指出。而大陆期货也指出,近期欧洲利空不断,黄金仍然是资金的避风港。

  获得新财富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第一名的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叶洮认为,在货币贬值和通胀预期共同作用下,黄金的保值功能将得以强化。而一旦全球经济出现动荡,黄金的避险功能将再次引起关注,黄金价格总体有望呈现易涨难跌格局。

  而巴克莱资本表示,“经济学家预计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将在长时间内维持目前水平,这利好黄金。在对诸如欧债危机和通胀等宏观不确定性的担忧得到完全缓解前,黄金将会继续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并在2011 年创出新高。”

  汇率“大挪移” 新兴市场货币领跑

  比起在家门口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假期武装自己的购物单,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如今更乐意远渡重洋到欧洲进行奢侈品大采购。不是因为那里的产品质量更好,而是因为今年以来,欧元的贬值让这些来自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上拿的货币比往年更加值钱。

  “让货币飞”,欧洲的店主也异常兴奋地发现自己的销售额不断向上攀升,圣诞大礼如影随形。唯一不高兴的恐怕只有欧元区的老大们,苦于欧元的一路狂贬,他们的公信力正面临考验。那么,明年会怎么样?一场辩论已经展开。一些投机者押注大宗商品将连续第三年上涨,商品货币因此受益,而与此同时,一些外汇投资者押注本年熊途连绵的美元将在2011年走强。

  新兴市场货币领跑全球

  2010年的外汇市场,始于欧元区弥漫的债务危机硝烟和美元的大幅贬值。对那些门店开在欧美地区的奢侈品公司而言,来自新兴市场的消费者也因此成为他们最好的圣诞礼物。

  根据咨询机构贝恩公司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包括中国等国消费者在内,海外消费者帮助提振了欧洲的奢侈品行业,使其今年全年的销售收入有望同比增长6%,2009年该数据为同比下跌9%。购买力大增的背后,是亚太及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出众的表现。

  根据彭博资讯的数据,截至23日亚市尾盘,今年表现最好的前十大货币中,有六大货币都来自新兴市场,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泰铢、印尼卢比、墨西哥比索及印度卢比等货币的总回报率今年以来的涨幅在9.31%至16.23%不等。

  而在其余的四大货币中,三大货币来自亚太地区。其中,澳元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强势上扬16.86%,是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最佳者。马来西亚林吉特及日元则分别以12.87%及12.07%的涨幅位列货币排行榜第四及第五位。

  40年前,美国政府曾信誓旦旦地宣称,100美元纸钞将是面额最高的纸钞。但在今年,美联储为了拯救不断衰退的经济大印钞票,加上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不断膨胀,投资者难免对美元重新审视。美元也因此颓势连绵,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仅上扬3.6%,表现远逊于新兴市场货币。

  而在欧洲,从希腊到爱尔兰,再到西班牙葡萄牙,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令投资者闻“欧”色变。在彭博资讯全球货币表现颓势榜单上,欧元以负7.80%的回报率掌控着老二的位置,表现仅优于丹麦克朗,后者今年迄今的跌幅达到7.97%。

  “欧元病”同样传染至欧洲其他国家,匈牙利福林、英镑、挪威克朗等货币的回报率在负6.09%至负0.93%间不等,占据回报率表现最差十大货币榜的半壁江山。

  展望2011 美元商品“龟兔赛跑”?

  对于本国或本地区表现不佳的货币,欧美的监管者却表现得异常“淡定”。 欧洲一位高层政策制定者甚至公开坦言,“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夏天,在欧洲很难找到对欧元走弱感到不安的人,因为这是我们出口繁荣的一个关键因素。”

  美元也在管理层放任不管的局面下一路狂跌。美元和商品货币的表现犹如乌龟和兔子,“飞行速度”大相径庭。

  但是,世界各国的监管者会乐意将这种局面维持下去吗?显然不,近几个月亚洲各国纷纷采取外汇管制措施限制本币升幅,从这样此起彼伏的喊打声中不难发现,2011年的外汇格局将面临变革。

  一场对于商品货币及美元的争论也随之展开。跟踪大宗商品的汤森路透/杰夫瑞CRB指数在上周攀升1.8%至320.62点,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棉花价格接近翻一番,白银价格触及30年高点,同期咖啡价格达到1997年以来的新高。

  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现有的数据来看,衡量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机构大宗商品净看涨头寸的指数12月7日上涨至153.5万手,创下至少2006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

  不过,商品货币也得当心因为过于“骄傲”而输掉和乌龟的赛跑。

  根据依照消费物价指数(CPI)计算的购买力平价数据显示,目前澳元已被高估约31%,位列彭博所追踪的十大货币之首,新西兰元和加元也分别被高估22.08%及15.62%。

  彭博资讯预测,到明年二季度末,英镑及欧元的表现有望超越加元和澳元,回报率将分别达到4.16%及1.92%,新西兰元则成为明年上半年最被看好的货币,届时它的回报率将达到5.14%。

  相反,美元则可能受益于欧债危机为其带来的避险魅力。时值年末,经济学家仍在对欧债危机争论不休,欧元管家们担忧的一个问题是,隔火墙也挡不住熊熊的大火,在上个月末欧盟宣布出资850亿欧元救助爱尔兰之后,主权借贷成本仍在不断上升。

  财富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的首席经济学家戴维·罗森博格预计,随着欧洲债务危机从希腊和爱尔兰蔓延至葡萄牙和西班牙,美元指数未来六个月最多将上涨10%。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者押注美元将走强的头寸本月攀升至9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信托:悲情2010 在夹缝中此消彼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10年的信托公司有些悲情,一边是严酷的市场竞争,一边是超乎寻常的监管限制,不同类型的信托产品也在夹缝中此消彼长。

  银信合作产品:盛极而衰

  银信合作产品曾经是信托产品的绝对主力。银商业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不仅可以变相高息揽存,更可以将信贷资产由表内转至表外,因此在信贷额度渐趋收紧的背景下,银信合作就会更加火爆。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信托资产20440亿元,银信合作业务为13294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的65.04%。从2010年第一季度对外公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银信合作占整个信托资产的80%,第一季度末达到1.9万亿。

  银信合作的火爆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由于银信合作的表外信贷对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造成了冲击,最终引发了监管层的重拳治理。银监会在8月份出台新规对这项业务进行了规范,从此之后,银信合作便遭受重创,在其后的几个月份里持续走低。在新规公布之后,传统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业务已经基本走到了尽头。

  房地产信托:最后一根稻草

  房地产信托是信托公司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证券账户遭禁,银信合作被停的背景下,似乎只有房地产信托能独撑信托产品大局。而房地产调控给地产公司造成的资金困扰使得房地产商将融资的目光纷纷投向信托公司。

  从年初开始,房地产信托便与银信合作产品一起一直占据信托产品的主导,而在三季度银信合作产品遭遇监管层规范之后,房地产信托更是独挑大梁。

  然而,房地产信托也正在遭遇严厉的监管限制。11月12日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文件分别要求信托公司和各地银监局对房地产信托业务进行自查和监管控制。在监管层接二连三的风险提示之下,一些信托公司自发停止了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前景难言乐观。

  找寻另类投资渠道

  尽管在2010年的回忆都是“悲情遭遇”,但信托制度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其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各种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金融产品。在银信合作和房地产领域碰壁之后的信托公司,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一路走高的CPI将中国带入通胀时代。外有热钱夹击,内有宽泛的流动性,通胀形势着实汹涌。通胀时代,钱不值钱了,但有一样东西却变得宝贵了,那就是资源品。2010年年末,包括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飙涨就是明证。而一向嗅觉敏锐的信托资金也随波逐流地盯上了资源品,近期多家信托公司发行了多款矿业相关的信托计划,在通胀时代来临之际,信托资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采矿”。

  而除了采矿之外,也有信托公司将目光锁定在艺术品等领域,比如一直专注于艺术品信托的国投信托以及近期加入艺术品投资领域的中信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