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热点 > 正文

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A股影响透析

http://www.sixwl.com/2011-6-14 11:17:14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编者按: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届时包括CPI、投资和消费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被披露。目前,多家机构已经对将要披露的CPI进行预测,专家们对通胀形势很不乐观,普遍认为5月CPI将继续上行,不少人预测会达到5.5%。昨日两市股指演绎绝地大反击,难道是对经济数据的提前泄密?今日经济数据公布后对A股市场影响怎样?

  经济数据左右市场走势

  周一股市低开后弱势整理,尾盘回升,上证指数再度险守2700点,成交量大幅萎缩,为本轮调整以来的地量。我们认为,震荡筑底仍需时日,需密切关注周二公布的经济数据。

  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及市场对两者预期的变动,是本周市场运行关键因素。(1)本周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市场对数据公布前后的调控预期较强。此前,市场对经济预期由巨大分歧转向趋于悲观导致了4月份以来的大幅下跌。市场对经济和政策预期的变动是影响后市运行的主要因素。(2)资金面难回宽松。(3)缺乏增量资金,难得量能支持。周一早盘的大幅缩量显示杀跌动力大为减弱,但整体来看,场内资金仓位仍高,如果得不到增量资金支持,即使反弹也高度有限。(4)外围美元和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大幅波动风险。(5)从近期市场看,在消息面多空交织的情况下,市场更多反映利空影响,显示市场情绪较低,信心不足。不少个股超跌反弹后即面临获利回吐压力,一天的跌幅可以吞没连续多日的反弹成果,风险收益比仍无吸引力。当然,最近两周四度下探低点,但每次收盘均回到2700点上方,且恐慌盘见少。我们预计,短期内上证指数仍将在缺口和年线之间运行,关注周二数据公布后的预期变化。

  同时,我们之前所担忧的调整压力正在兑现,风险尚未释放完毕,筑底仍需时日。(1)调控未趋缓,担忧在强化。紧缩针对通胀,而施于经济,时滞效应终要显现,因此,当宏微观数据逐步验证时,市场关注点将从紧缩(或者通胀)逐步转向增长;而增长明显放缓时调控步伐仍不放松又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我们认为,通胀可控,但长期通胀水平可能已经提升;增长无忧,但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已经下降。增速降低有利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但转型的风险很大,阵痛恐难避免。(2)估值在底部,但提升困难。目前两市A股25倍左右、上证A股15倍左右的PE(TTM)确实处于历史底部,但一方面,需求回落、成本高企、融资困难等境况下,企业盈利前景不乐观;另一方面,资本成本上升,风险回报率提升,对风险资产估值形成制约。另外,随着市场供应的扩大(全流通和新股发行)和其他投资渠道(银行理财、贵金属、艺术品、PE/VC、新三板等)的拓宽,A股估值中枢本身应该在下移中。(3)流动性短期有波动,但在趋势性回落中。

  5月宏观数据疑似提前“走光”

  在国家统计局将按计划于6月14日公布5月份中国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前,和以往一样,5月CPI等核心数据这之前已经在网络上频频疑似提前“走光”。

  6月8日,路透社再次抢先发布我国经济数据,预测中国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5.4%,将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事实上,这已经是路透社2008年以来第7次精准地“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与此类似,彭博也在其终端上发布称,经济学家对宏观数据的预测值显示,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为5.5%。而根据“中国网事”记者掌握的数据,另有四家国内外证券机构对5月份的中国CPI同比涨幅也为5.5%,高达三家机构对5月PPI的预测为同比增长6.4%。

  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宏观决策也被认为是疑似泄密的重灾区。从股市的直接反映看,央行自去年10月份首次开启加息周期以来的四次加息,除了一次隔在春节长假之后,其它每次都曾在加息前一个交易日有所反应。

  这样的传言已经成为市场的一种习惯。每当数据发布之前夕,各种传言开始在市场里散播,而这些传言的共同出处都是“消息人士”。

  在宏观经济数据公信力受到公众质疑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关键经济数据和决策的泄密不仅会给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内的经济研究水平倒退。“从对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看,由于各种传闻、消息人士的出现,原本可能真正左右市场走势的宏观经济数据,在资本市场中成了信息占优一方获取利益的筹码。”

  中国社科院人民财富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贤在微博上表示,在近年来国家统计局数据不断发生“未卜先知”的情况,数据反腐已经成为反腐败的新课题。

  相关新闻

  7次精准预测中国CPI

  路透社回应数据来源

  本月8日,路透中文网发布消息称“中国5月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4%”,数据来源为“最新路透调查显示”。据悉,这已是路透社近两年中第七次精确“预测”到中国的CPI增幅。媒体将路透社比作南非世界杯期间那只具有神奇预测能力的“章鱼哥”。

  记者就此事采访路透社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Don。Don表示已经知晓中国媒体对路透社所谓“章鱼哥”的报道,但不愿对此过多置评。当记者问及该社此次预测报道中数据来源的变化时,Don说:“调查是我们自己做的,是很透明的一个调查。”他并表示,路透社每月都会做这样的调查。

  但当记者再追问中国媒体所列举的七次精准预测的数据是否也是依据该社调查所得时,Don则回答:“那大概是采访的。”

  6月CPI或达6% 高点专家称不会出现滞胀

  6月份我国物价形势仍不容乐观。在11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学部委员张卓元指出,影响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翘尾因素达到4个百分点,因此CPI可能达到6%的高点,全年CPI可能接近5%。

  在通胀压力加大的同时,经济增速也出现放缓迹象,“滞胀”的担忧开始出现。不过,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对此并不担忧,他认为,中国经济将进入“适度增长区间”,区间为8%-10%。

  据张卓元介绍,在今年前四个月CPI5.1%的涨幅当中,新涨价因素只有2.3个百分点,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计算,全年翘尾因素达到2.6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即使不再有新涨价因素加入,全年CPI涨幅还会达到近5%。”

  张卓元指出,从国际上来看,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在高位,原油价格仍然维持在100美元/桶水平,粮食价格高企。国内由于气候异常,粮食涨价的预期也比较强,近来猪肉、鸡蛋价格保持两位数增长,水电、天然气涨价压力也不小。“总之,今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小。”张卓元说。

  与张卓元有同样判断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乃武,他认为,2011年我国将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全年通胀率预计为4%—5%,通胀的高点将出现在第二季度,之后将在略有下降的基础上趋于稳定,全年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一位人士也认为,在输入型通胀压力较大、成本推动、流动性较宽裕和翘尾因素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不过,我国已经连续七年实现粮食丰收,加上工业品出现过剩,因此,价格仍然可控。

  在分析通胀未来走势时,张卓元指出,本论通胀压力要延续一段时间,CPI上涨4%-6%的状态可能要持续两三年,“因为这一轮通胀是较长时期货币供应过多的结果,也是产品成本增加积累的结果,而且还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也指出,“十二五”期间,输入型通胀压力仍较大,成本推动仍是显著特点,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

  尽管前4个月经济运行数据释放出经济增速放缓的信号,但刘树成并不认为我国经济会出现滞胀或“硬着陆”,他认为这只是经济恢复性上涨后回到常态的一个正常表现。

  刘树成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由应对金融危机的V形反转态势向适度增长转变,但由于起点较高,继续快速增长的空间不大。

  在“十二五”时期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背景下,刘树成判断中国经济增速的适度区间在8%-10%之间,“当实际经济增长率高出10%时,就要实行适度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当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8%时,就要实行适度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

  另外,据刘树成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4400美元-6000美元,进入世界银行数据库的中高收入组。

  CPI高点将至 加息靴子落地临近

  从端午节前后至今,加息这个“狼来了”的故事一直挑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一边,物价持续走高,另一边,欧洲主要国家央行却暂停了加息的步伐。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有迹可循,而美联储是否实施QE3仍有待时日揭晓。

  加或不加都有

  各自的理由,市场依然在等待央行的信号。

  “民生问题依然是央行最关心的问题,持续的通胀是不能容忍的。”兴业银行(601166)资金运营中心分析师蒋舒对记者表示,他认为抗通胀依然是央行的首要目标。

  通胀形势依旧严峻

  从统计局公布的全国50个城市的食品价格来看,5月下旬全部食品平均价格比中旬上涨1.52%,连续两旬食品价格总体平均价格上涨。

  目前,包括外资投行、中国券商等多家机构对5月CPI给出的预测值基本趋同,多集中在5.4%~5.6%之间。

  高盛的研究报告称,5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从4月份的5.3%升至5.5%。我们预计CPI中的食品类价格同比涨幅将从4月份的11.5%升至12.1%。预计非食品类价格涨幅将从4月的2.7%微降至2.6%。

  “5月份CPI同比将会上升5.4%。”方正证券报告分析称,5月份食品CPI一般会出现季节性环比下降,过去十年平均下降0.7%,而今年5月的农业部农产品(000061)价格指数环比只下降了0.3%。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汤云飞告诉记者,造成食品价格增速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猪肉以及水产品价格的反季节上涨。

  “下周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将攀升至5.6%。”瑞银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汪涛称,中南部持续干旱导致了一些蔬菜价格的反弹,同时猪肉价格急剧上涨。其结果是,食品价格依然高企,与非食品价格上升的压力共同促使了CPI的攀升。

  花旗集团报告则称,真正令人担忧的情况可能发生在6月份,受旱灾和比较基数较低两个因素影响,6月份的CPI升幅可能达到6%。

  国际因素或引发央行推后加息

  近日,全球议息周谜底一一揭晓。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新西兰央行与印尼央行以及澳大利亚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仅巴西、波兰以及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

  对此,蒋舒指出,各国均是根据国内的情况来做出货币政策的判断。但是,经过一轮加息后,各大央行不加息,隐含的意思是盯住美国,欧洲央行明确表示要在6月份以后考虑加息,而美国将在6月22日议息,其实也是在等待美联储是否政策转向。

  6月9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对通胀发出“高度警戒”的言论,透露出欧洲央行7月加息的信号。

  “对中国央行来说,在6月22日以前可能会更慎重一些,因为现在各国央行之间的联系沟通也在加强,加息不能改变通胀的势头,中国央行加息抗通胀也是无奈之举。但如果美国结束量化宽松,美元见底,输入型通胀压力减小的话,至少CPI不会持续上涨。”蒋舒表示。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隐忧

  6月10日上午,海关总署发布数据称,中国5月贸易顺差升至130.5亿美元。较4月的114亿美元上升,不过比此前业内调查的预期中值175亿美元要低。

  渣打银行经济分析师李炜认为,5月的贸易数据还是增强了加息的可能性。他表示,“未来1~2个月抑制通胀仍然是央行的首要任务,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还是相对温和的。但是下半年应该不会再轻易加息,要等到年底左右经济增长有所恢复,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考验。”

  5月,中国物流和采购协会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3月份的53.4和4月份的52.9下降至52。汇丰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1.8下降为51.6,MNI的企业景气调查数据从4月份的69.3下降至61.2。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认为,总体而言,5月份主要指标显示工业活动继续放缓。

  另外,高华证券预计5月份人民币贷款规模从4月份的7396亿元降至6000亿元,M2同比增幅可能从4月份的15.3%下降到15.0%。

  光大银行(601818)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目前经济活动仍处于正常水平,尽管有放缓苗头,但是属于正常区间内的放缓。他认为,今年6月~7月可能呈现加息敏感窗口。年内后续可能的加息动作仍维持25~50个基点的判断。

  等数据盼“靴子” 市场在焦灼中追问底部

  端午节后这一周,尽管四个交易日里出现了“三阳一阴”的走势,而且周五在地产、石油、券商、银行等板块轮番护盘下,沪指在尾市成功收复2700点,报收于2705点,但沪市大盘却在一周时间里跌去了23点。那么,5月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市场会否加速见底?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东北证券投资顾问部副总经理郭峰、银河证券研究策略总监秦晓斌。

  基本面:错综复杂喜忧参半

  记者:目前来自经济基本面的消息较多,而且比较负面,你们对此如何看待其对股市的影响?

  向威达:从国内方面看,5月份PMI为52.0,较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回落幅度加大。汇丰PMI指数为51.1,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也加大。表明国内紧缩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逐步加大,而较低的汇丰PMI数据表明在持续的紧缩政策下中小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最近出现的干旱天气增加了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担忧,尽管最近几天出现了降雨天气,但难以从根本上缓解旱情。提前出现的电荒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工业增加值下降的担忧。同时,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滑。4月以来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加速下滑,就是因为这些公司的一季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市场预期中报业绩比一季度还要差一些。

  从国际方面看,美元指数将反弹,其原因在于:一是美国基准利率与欧元区基准利率相对利差下降的预期,已被美元指数较为有效反应;二是美联储如期结束第二轮定量宽松的概率较大;三是油价及整体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回落,将弱化外汇市场对欧洲央行继续紧缩的预期;四是近期的部分“事件冲击”可能将促使全球资本对美国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应的财政支出进行“阶段性”重估。输入性通胀压力将下降。

  郭峰:我认为经济增速在二三季度都将处于回落状态。

  从国内因素看,主要是“去库存”压力较大。同时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原因,去年诸如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实施,使其基数较高,而今年没有了这些政策,与去年同期一比较,就出现了回落现象。住建部要求尽快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但各地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样,指望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不现实。从国际方面看,主要是受日本地震的影响,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安,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秦晓斌:我们预计5月的CPI同比增长幅度在5.3%-5.5%之间。

  从国内方面看,目前的经济增长确实有些乏力,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5月份国产汽车产销呈低迷走势,环比继续下降,同比降幅有所加大。1-5月,汽车产销同比增幅较前4月继续回落,其中商用车同比呈现负增长。汽车行业产销同比连续两月负增长,背后的原因依然是优惠政策取消、经济增长乏力和过去两年的刺激政策透支了未来的消费。从国际方面看,伯南克承认美国经济增速逊于预期,预计美国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并且增长速度缓慢。

  政策面:CPI将决定未来方向

  记者:你们对目前的政策面有何基本研判?

  向威达:即将公布的5月CPI可能再创新高,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是有可能的;否则,目前的资金价格处于扭曲状态,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目前新股发行价过高,破发潮不断涌现的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监管部门正在修订首发和再融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规则,研究主承销商配售权和存量发售等措施,待市场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如果新股发行机制趋于合理,高收益、高成长性的新股会受到市场青睐,不好的、成长性低的新股将在市场选择中遭到抛弃。

  郭峰:5月份的CPI将达5.4%-5.5%之间,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加息有可能刺激大盘上攻。提高存准率的可能性不大。CPI走向决定未来政策变化方向。因为CPI决定着未来的政策是否发生拐点,6、7月份可能达到阶段性的高点,6月份应该说还有可能存在一次加息的动力。一旦“靴子”落地之后,虽然大盘可能还会面临再次探底确认底部,但实际上,市场更多地反映了未来政策的预期,即整个市场对下半年的政策进入观望期或者是政策的焦点从关注通胀开始关注到经济增长的态势。我相信,市场在有估值支撑的情况下,可能会重新回到对中期业绩的关注度上。

  秦晓斌:在政策面上,近期不会出现松动。目前东部地区已经有部分中小企业关门,但可能要等到大量的中小企业倒闭现象出现时,才会考虑松动,估计这一时点至少也要从7月份开始。5-6月的通胀水平可能是今年全年的高点,在房地产价格还没有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前,管理层是不会放松货币政策的。在目前情况下,加息是预料中事,加息才是正常现象;相反,不加息才不正常。而一旦加息后,等于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意味着市场阶段性质底部已经出现,因此,投资者会在加息后建仓或者加仓。

  资金面:趋紧格局下有分歧

  记者:你们如何评判本周市场资金面出现的“有进有出”现象?

  向威达:从资金面来看,趋紧是肯定的。4月中旬以来市场大幅下挫,部分个股显然已经“跌”出投资价值,但市场情绪却依然悲观。就手握重金的次新基金而言,是选择大肆抄底还是按兵不动,成为基金经理的艰难抉择。随着市场大幅下挫,基金建仓出现分化,激进者选择满仓抄底,谨慎者则依然空仓观望。基金作为市场上的重要力量,其持仓水平对市场有较大影响,目前有的抄底有的按兵不动,说明机构的分歧依旧较大,大盘趋势依旧不够明朗。

  至于目前市场对国际板推出的担忧,我认为有些反应过度。因为在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流动性下降,股市行情低迷的情况下,相信管理层会综合考虑,不会急急忙忙地推出国际板。按照已经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会正在起草修订《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按照新规,将产生至少4000亿元左右的融资需求,资本刚性压力加大,引发市场对银行新一轮再融资潮的担忧。不过,《指导意见》预留了足够长的过渡期,短期内对大盘银行板块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郭峰:本周央行虽然向市场尽投放了2940亿资金,央行持续对市场净投放资金,有利于缓解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利好大盘。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属于灵活调节的范畴,并不表明货币政策开始转向。资金利率本周三全线上涨,央行千亿正回购是主要原因,而持续高企的紧缩预期以及例行存款准备金缴款也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放量并不能降低提准或加息的概率,短期资金面的压力或将制约A股进一步反弹。未来资金利率的波动可能加剧,资金面还将反复承压,这也将制约A股的进一步反弹,短期市场或将继续震荡筑底。

  我比较关注市场存量的变化情况,截至2011年5月末,A股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为1.39万亿,相比上个月降低400亿左右。而A股个人保证金存量也出现了过去十二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这究竟是资金的恐慌性抽离,还是股市资金面收紧的开始,值得市场重点关注。

  秦晓斌:资金面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A股市场的持续调整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已开始悄然出手。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已经踊跃入市,基金公司也出现了增仓的迹象。产业资本更是集中出手增持。统计显示,5月至今已有13家上市公司被产业资本增持,涉及金额13亿元,其中大股东成为增持的主力。与此同时,部分公司再提回购计划。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出手的产业资本多来自大盘蓝筹公司,尤其是A股巨无霸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的联袂出手,发出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信号。社保基金、产业资本增持就是长期投资价值的体现,或可理解为机构投资者对A股底部投资机会的认可。另外,6月11日至6月17日,两市将有20只股票将解禁上市,解禁数量为19.63亿股,按周五收盘价计算的解禁市值约为203.37亿元,环比减少51%。解禁市值环比减少51%,这对反复寻找底部的大盘来说是一件好事。

  大趋势:震荡筑底寻机反攻

  记者:基于上述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你们对后市走势作何判断?

  向威达:近两日消息面非常关键。如果有加息消息出来,那么市场将会形成利空出尽效应,市场反弹的可能性将会较大。但是,消息面如果继续维持平静,市场出于对通胀压力、经济增速和流动性的担忧,后市仍然将继续考验1664点与2319点连线的支撑。估计大盘还会持续震荡寻底,而且寻底的时间较长,可能将持续到8月份。因为从政策面与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其不确定性仍然偏大,CPI仍将高位运行、经济增长出现回落、货币政策依旧紧缩等,均显示前期大跌的驱动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总体来看,市场在短中期还将维持震荡筑底阶段。而到8月份的时候,上半年的GDP增速明朗了,通胀压力下降了,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也全部出来了。

  至于后市机会,大家认为银行股的估值便宜,但我认为,银行股的启动需要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大级别资金的推动,但目前市场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二是对风险资产的认同,目前正在清理的地方融资平台表明,其中的风险究竟有多大现在还难说;三是银行业绩的持续增长。但在经历了前几年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现在进入了紧缩时期,银行业绩可能随之下降。在目前情况下,建议投资者谨慎一些,不要急于去抢反弹。

  郭峰:2700点附近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区域,所以说更大的恐慌应该不会产生。虽然从时间上看,大家对经济和政策的预期可能还会有一个消化过程,但我觉得现在已经接近底部区域了。估计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不大了,2650点一线有比较强的支撑力量。从昨天的盘面观察,大盘有企稳的要求,银行、证券和地产股起到了护盘的作用。在B股连续暴跌的情况下,A股一度跌穿1664点和2319点这条重要的趋势支撑线。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的调整可能就此结束,下周有望迎来比较大的反弹。

  在目前情况下,对于仓位比较轻的投资者,或者是注重于中长线投资者,特别是价值投资者,可以从中长线角度逢低建仓或者加仓,其线索分别为:一是从中报中寻找业绩超预期者;二是消费和新兴产业。当然对于仓位比较重的,或者说喜欢看趋势的投资者,可以等待一些政策信号的明朗和趋势形成之后,以及判断成交量的变化之后再考虑入场。

  秦晓斌:昨天多头主力奋力守护2700点,最终实现在1664点上行通道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破位,这为下周经济数据和相关举措落地后的反弹做好了铺垫。从目前市场估价值水平看,已经比较低了,没有多少下降空间了,现在主要问题在于市场情绪悲观,放大了利空因素,如经济减速、国际板加速推进、南方旱情推高通胀预期以及重燃的欧债危机、急剧下跌的大宗商品等,都触发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股市硬着陆的担心,也使悲观预期不断升温,而银行间市场资金的持续紧张又为A股火上浇油。

  正是在上述不利预期的影响下,A股市场开始了一轮暴跌行情,市场通过连续下跌集中宣泄空头情绪,一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虽然大盘究竟如何运行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股指越往下走,安全边际越高,现在不是逢高减仓的时候,而是逢低加仓的时候,因为在这样低的点位上再减仓就没有道理了。(金融投资报)

  数据好坏不改资金回流之势

  受美股下跌等负面利空影响,周一沪深两市低开,蓝筹弱势调整,大盘呈现低位震荡,稀土永磁、航天军工逆势领涨,午后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铝业(601600)等权重蓝筹强势上涨,中国石油(601857)止跌反弹,提振了多头信心,个股纷纷反弹,大盘快速回升,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700.38点。

  首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市场再度陷入通胀上升货币政策再度收紧的担忧中,但经济增速下滑,银行新增贷款继续回落,随着干旱天气结束,农产品(000061)供需将会恢复平衡,预示着宏观调控效果累积发酵,通胀见顶的时间点临近。其次,银监会出台贷款新规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住建部要求各地保障房建设11月前全部开工,预示着宏观调控开始由紧缩调控偏向有保有压过渡,一旦通胀见顶回落,下半年宏观紧缩政策将会为保经济增长而适度放松。最后,金融、地产、煤炭、石油石化等为代表的沪深300个股已经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市场中长线投资价值相当明显,社保追加入市资金,保险资金开始增仓,中国石油大股东增持股份,中国神华(601088)回购股份,表明长线资本认同目前市场价值,入市步伐逐步加快。鉴于上述分析,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市场仍面临通胀困扰,但随着积极因素累积发酵,资金回流趋势已经形成,大盘正在构筑底部,而市场何时走出底部取决于通胀能否真正见顶回落和经济能否成功过渡到新的经济周期。

  1。中广网石家庄6月1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李克强指出,今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包括加快棚户区改造,大力建设公租房,是一项硬任务,老百姓翘首以盼。各地要下真功夫扎扎实实推进,如期开工计划项目、按时竣工在建项目,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李克强指出,中央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地方的资金支持力度,各地也要集中财力用于保障房建设,抓紧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机制,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保障房用地要优先供应、应保尽保,项目审批要急事急办。

  2.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5.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17.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当月净回笼现金894亿元,现金投放回笼正常。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8.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人民币存款余额76.73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3.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69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531亿元。外币存款余额2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当月外币存款增加11亿美元,同比多增50亿美元。

  3。国家经济周刊消息,6月,房地产调控棋至中盘。就在各地频传“土地出让金同比大降”,“地方政府或为调控松绑”之际,一项有关土地出让金现状的中央部委摸底调研正悄然推进。记者获悉,财政部综合司与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土地供应及收支管理情况”的专题调研。该调研除要求各地彻查“2007~2010年度土地收储、供应和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外,还就若干“当前社会关注重点问题”向系统内部征求意见。

  4。上海证券报报道,继长春、广州两地试点之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区域有望继续扩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有关主管部门已在征求意见,计划在长春、广州之外的各大军区继续扩大试点。目前北京、兰州等5个地区已经上报各自的试点规划和实施方案。

  5。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务院对于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前三位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要达到80%的条文,牵动业界神经。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有关部门将在本周召开较高规格的稀土行业会议,对5月1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及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其中,备受关注的南方稀土“前三”企业名单很可能出炉。而名单一旦确定,我国南方稀土版图将重新洗牌,离子型稀土的生产和销售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6.6月14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届时包括CPI、PPI等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被披露。经济学家们预测5月CPI将可能达到5.5%,全年CPI上涨率可能要达到5%。

  7。上海证券报报道,根据国都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测算,上周开放式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明显回升,上升1.13个百分点,最终上升至72.73%。剔除各类资产市值波动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基金整体主动加仓1.24个百分点(未考虑持有人大规模申购赎回对基金仓位的影响)。就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六大基金管理公司而言,上周六大基金公司一致主动加仓,其中博时、华夏和嘉实的主动加仓幅度相对较大。

  第一,日本地震影响全球产业链,欧债危机反复,欧美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威胁,导致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剧烈,而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则有助于减弱中国输入性通胀。第二,为了严控通胀上升,一方面、央行通过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各种手段收缩市场过多流动性,切断通胀上升的货币基础;另一方面,气候异常,为了扩大各种生活物资特别是农产品供应,下拨巨额资金抗旱,严厉打击囤货投机,规范市场秩序。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源(600405),一方面,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保障性住房和经济性适用房建设,减弱房地产调控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力度,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合理配置,培育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随着各种政策发挥作用,通胀逐步得到控制,经济转型加快进行,以及社保、产业资本等长线投资者积极入市,大盘中长期趋势向好不改。(科汇投资)

  A股探底回升 数据公布后行情将趋明朗

  预期强烈的周末加息再一次“爽约”,连同端午在内,这已经是第二次利空落空,不过消息面的平静却未缓和市场的忧虑,美股连续六周收阴,欧美经济有二次探底风险等负面因素持续发酵,导致早盘两市大幅低开,全天多数时间弱势下跌,不过转折点发生在午后,下午开盘指数继续下挫,有挑战1月份低点2661点的迹象,但作为2011年最低点,显然,这里不会轻易失守,因为一旦告破,A股将创出年内新低,恐慌情绪的蔓延将使得市场难以承受,因此多头在此构筑了坚强防线,进行阻击,最终两市双双顽强回升,收出长下影阳线。

  在今天的反弹行情中,一些指标股的止跌企稳功不可没,这其中典型代表是有色,新涉稀土的有色龙头中国铝业(601600)4个交易日内第二次出现涨停,广晟有色(600259)、金瑞矿业(600714)、中色股份(000758)等也紧随其后,纷纷大涨;同时,进入6月份后,中报业绩开始拉开序幕,部分品种开始展开预热,预增5倍的双环科技(000707)一字涨停,山东海化(000822)也是收出涨停。大盘股方面,工行、冀中能源(000937)、中国化学(601117)、中国联通(600050)等涨势良好,而热点上,军工航天、创业板、化工、锂电池、煤炭等都位居行业涨幅前列,农业、国际板、公路、水泥、酿酒等跌幅靠前。

  目前从技术形态看,大盘K线走势显示出极强的止跌意愿,连续的震荡和长下影都是很好的证明,而不太乐观的则是均线系统和量能水平,其中成交量一直是笔者最看重的,在本月初判断大盘止跌时也多次提到,如果迟迟难以出现量能有效配合,反弹成果必将大打折扣。明日即将公布5月份经济数据,一切都将见分晓,如果市场有意反弹,资金有意做多,那么应该很快能见到中阳级别反弹,而假若继续拉锯走势,则形势尚难实质性改观。(世基投资)

  紧跟数据做 投资基金欲待“经济底”探明

  面对难以预判的经济走向与通胀数据,基金投资明显少了几分“方向感”。走一步看一步,紧跟数据做投资,则成为多数基金投研团队的首选之策,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无疑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随着公募基金持续减仓,基金仓位已经创下阶段性新低,加之基金逐步对市场“估值底”趋于一致认同,基金大规模减仓动力已经不足。接下来,基金密切关注的则是“经济底”将何时探明。

  也许市场还会逐渐寻底,但多数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现在开始思考下一轮上涨的领头羊更重要。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周期股、成长股或许依然是下一阶段的“主战场”。

  紧跟数据调整投资策略

  从上周市场表现来看,对宏观数据超预期的担忧成为制约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下行的担忧依然较重,而周二即将公布的5月宏观数据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仓位已经降至70%左右了,接下来是继续防御还是增加进攻性品种,还是要跟着经济数据而定。”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从业内交流来看,多数还是处于多看少动的状态,仓位该降的基本已经降下来了,目前市场方向依然不明朗,如果接下来经济有所企稳,不排除市场会出现一波反弹。”

  “我们会密切关注5月份经济数据,大盘或将出现小幅反弹。”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4月19日以来A股市场的下跌主要是市场担忧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趋势性下滑所致。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市场的担忧缓解了,大盘才有可能出现反弹。而只有政策放松或经济增速企稳,市场担忧才能缓解。目前市场一致预期货币政策短期不可能放松,那么就需要关注经济增速是否有可能企稳。”

  在其看来,国家统计局即将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指标。如果工业增加值环比低于4月份的0.93%,就说明经济步入趋势性的下滑,股市可能会出现新一轮下跌。但是如果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显著地高于0.93%,则表明4月份的工业增速下滑是完全可控的正常波动,市场情绪和预期将因此得以改善,股市将出现小幅反弹。目前市场预期该数据显著地高于4月的0.93%,意味着经济没有出现趋势性下滑,4月份或许就是经济底,对未来企业盈利也不必过于担忧。这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平复市场情绪,促成大盘小幅反弹。

  从政策方面看,寇文红预期,5月份CPI在5.4%到5.5%,6月份大约5.8%,三季度平均在5.4%附近,四季度显著回落。目前通货膨胀率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货币政策还不能放松。就目前的经济和通胀状况看,已经没有加息的必要,但是不排除央行再加息一次。

  海富通基金表示,在目前市场调整过程中投资者会感觉比较“煎熬”,因为CPI数据与房地产数据是分歧焦点所在。预期六月CPI数据仍然可能维持在高位,如果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比如石油不出现输入性通胀,下半年国内通胀情势可能会出现缓解。不过,CPI涨幅维持在5%左右可能在将来一段时间会成为常态。

  大成内需增长拟任基金经理杨丹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通胀仍是影响股市的关键因素,如果数据显示,通胀水平能够维持平稳状况,那么下半年股市出现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不过,受干旱洪涝灾害以及前期政策压制的产品价格面临“补涨”等因素影响,当前的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尤其是在翘尾因素影响下,CPI峰值并未出现,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央行仍将延续前期的货币调控节奏,对于加息的担忧较强烈,这是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杨丹看来,如果数据出笼后显示,通胀压力并未缓解反而刷新本轮通胀的新高,市场短期可能还存在一轮恐慌性下跌。不过,杨丹相信,在靴子完全落地后,低迷的市场有望企稳反弹,这就需要把握建仓节奏。

  大规模减仓动力已不足

  A股连续遭遇利空袭击,市场急跌之下,公募基金亦持续减仓。目前来看,基金仓位已经创下阶段性新低,加之基金逐步对目前估值底的认同,基金大规模减仓动力已经不足。

  从最近两周的市场表现来看,A股连续遭遇利空袭击:6月2日,市场传闻中央将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商业银行将承担大量损失,导致银行股暴跌,加上端午节将加息的预期,一起拖累了大盘;此后几天,《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使银行股雪上加霜,并再次拖累了A股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连续遭受利空袭击,但是A股表现顽强,尤其是10日下午盘中大跌后反弹并翻红,表明市场做空情绪并不浓厚。

  天治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寇文红认为,上述利空逐步缓解,对后市影响有限。在其看来,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确实存在,但这是一个长期问题,短期内不会显露也不可能失控;另一方面,这种风险是各级政府扩张投资的行为共同造成的,不可能主要由商业银行及其股东来承担坏账损失。中央也不可能冒着毁灭国家金融体系的风险让银行承担损失。因此对银行股的利空非常有限,不必过于担忧。此外,银监会试图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意图比较明显,但是最终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很可能没有征求意见稿中那么严格,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比较有限。而国际板的影响在4月底已经出现过,这种脉冲性的下跌是风险的集中释放,目前风险越释放,意味着后市越健康。上证指数在6月9日跌幅不算大,6月10日尾盘翻红,表明市场对国际板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消化。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基金仓位的下移以及对估值底的逐渐认同,基金大规模减仓已经告一段落。据国都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测算,近期基金持续减仓后,仓位已经降至72%左右。好买基金5月对上海、深圳等地的20多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了调研,其中包括凯石、理成、从容、丰煜、尚雅、朱雀等,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随着大盘的快速下跌,多数私募基金公司启用了风险控制机制,已经将仓位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海富通基金认为,经济不会发生“滞胀”,今年明年的GDP增速预计仍可维持在9%以上。对经济结构可能出现变化引起中下游利润挤压也不用特别悲观。海富通基金投研人士认为,A股市场目前平均市盈率在十三倍左右,从估值角度来看,已存在介入时机。

  “在目前这个点位继续杀跌已经有些非理想了,市场估值底基本已经探明,接下来要等待的就是经济底的探明。”上海一内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近期仓位和行业配置均没有多大变动,更多的是加强了上市公司的调研,思考并寻找市场大跌之后应该提前布局的品质。”

  长信金利趋势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目前的市场可能处于探底的过程之中,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通胀压力可能要明显小于上半年。从明年来看,经济可能会强于今年,通胀可能会弱于今年,所以环境会比今年好。“结合估值而言,目前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今年跌得越多,明年机会可能越大。”

  周期、成长依然是主战场

  基金对于宏观经济并不如市场反映的如此悲观,在多数基金投研团队看来,也许市场还会逐渐寻底,但现在开始思考下一轮上涨的领头羊更重要。从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周期股、成长股或许依然是下一阶段的“主战场”。

  “目前经济处于下滑阶段,短期而言需要规避,4月下旬我们已经大幅减持周期股,只留下一些核心品种。”上海一合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下半年经济触底回升之后,周期股依然是主战场。首先,周期股的弹性较大,此外,从基金目前整体的配置来看,周期股的配置空间有望提升。”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目前基金对于消费依然是超配的,一旦市场反弹,消费的弹性比不上周期,有可能再次出现年初的情况,即基金集体减持消费转向周期,过多配置消费板块很难取得超额收益。

  上海一基金公司研究副总监透露,近期加大了对成长股的调研,在其看来,部分成长股经历“多杀多”之后,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半年报披露之后,一些业绩相对较好的成长股有望脱颖而出,如果投资布局着眼于今年年底或者到明年,目前已经可以挑选一些股票买入持有,“很多小市值股票在市场火热的时候根本买不到,只有在市场没人要的时候才是布局良机。”

  海富通基金投研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银行利润保持着高速成长,近期非对称加息呼声很高,且银监会发布《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银行对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这可能会影响银行板块的市场表现。从具体行业来看,非周期行业中的医药和消费估值水平仍然不低,因此下半年关注重点不妨转移到弹性较大的中小盘个股与成长股。

  行业方面,杨丹指出,受益于消费需求增长和受益于城市化建设和消费增长驱动的投资需求都是符合“调结构促内需”主题的优质板块。具体而言,可以留意历史上来看下半年超额收益显著超越上半年的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去库存化进程结束较早,下游原材料去库存传导的需求恢复使得景气度已经有所回升的化工行业;业绩弹性较大、行业进入需求旺季的叫他运输板块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地产板块反复活跃,京沪深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地产股。其逻辑在于,下一阶段房地产价格下降或为大概率事件,一旦价格下降符合政策调控,地产股将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海富通基金认为,房地产龙头公司最近销售数据表现都非常好,但房地产价格却仍未出现明显下降,依然存在引发政策调控的隐患。如果房地产价格三季度出现松动,对目前调整较大的地产板块将有正面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