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大盘分析 >> 正文

总理表态暗藏升机 大转折下周上演?

2011-6-25 23:02:09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温家宝称中国成功遏制通胀

  中国总理温家宝宣告成功遏制国内通胀,称政府已成功抑制价格压力。

  "中国已将限制价格上涨放在宏观经济调控的首位,并推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奏效,"温家宝在今日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我们有信心价格上涨将在今年得到有力控制。"

  自去年年中以来,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呈上升趋势,5月份达到5.5%的34个月高位。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食品价格是整体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在过去五个月的每一个月同比涨幅都超过10%。5月份的食品通胀达到11.7%,令人更加担心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加剧社会紧张。

  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的整体通胀率将在不久见顶回落。根据汇丰(HSBC)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制造业的通胀压力已有所缓解。

  "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于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温家宝写道。

  北京方面在近几个月收紧了信贷条件,包括四次上调利率。

  温家宝还指出,在连续七年粮食增产后,中国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目前正在持续的放缓有助于遏制通胀压力,通胀压力仍是中国面对的首要宏观风险,"汇丰的屈宏斌表示。

  "(但)食品通胀很可能居高不下,因为近期中国南方的洪水可能导致食品供应暂时中断。"

  温家宝金融时报署名文章: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可控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英国时间6月23日在英《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回落。

  第一财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英国时间6月23日在英《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回落。

  温家宝写到,"对于中国能否控制住通胀并保持快速发展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他表示,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威胁到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挑战。中国已经将控制价格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并推出了一揽子有针对性的政策。

  温家宝表示,中国物价总水平于可控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下降。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增长,中国现在有充分的供应。 此外,工业产品还存在供大于求,进口快速增长。"我们有信心今年可以控制住物价上涨。"

  温家宝将于6月24日-28日访问欧洲,对匈牙利、英国和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温家宝今起访问欧洲 中国力挺欧洲应对"债务危机"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6月24日~28日访问欧洲,对匈牙利、英国和德国进行正式访问。

  在温家宝访欧前夕,中方再次重申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稳定的支持。

  英国当地时间6月21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表示,中国坚定支持欧元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手救援希腊等国的机制,将是欧元和欧洲市场长期、负责和积极的投资者。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英国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卓丹廉(Dan Chugg)也表示,此次中英领导人会面,将就欧元区的金融问题进行会谈。

  欧债危机攸关中国利益

  在谈及温总理访问期间,是否会宣布支持欧元区国家新举措的提问时,刘晓明表示,欧洲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伙伴,中方十分关注欧洲经济形势,欧洲国家能否克服困难、走出经济低谷攸关中国利益。

  "在欧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时,中国非但未抛售欧元资产,而且主动向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刘晓明表示。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在6月21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增持欧元债券、推动中欧经贸投资合作等一系列积极举措,支持欧元区国家克服危机。

  与此同时,根据渣打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今年已将更多新增外汇储备用于购买欧元资产,并明显减少了美元资产的购买量。

  报告称,如果比较中国今年前4个月的新增外汇储备与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数据中所披露的中国新增持美元资产数额,会发现两者之间差额巨大,达到创纪录的1500亿美元。

  "明显的是,中国最终开始多元化其外储,并减少美元购买。"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且"中方对于货币多样化的愿望,可能远超过了其对于欧洲困难的忧虑"。

  英国关注人民币离岸金融

  温家宝今日将开始其访欧之旅,他将访问匈牙利、英国和德国。在这期间的6月25日至27日,温家宝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

  其中,"我们对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挺有兴趣。"卓丹廉对本报表示,"我们对于人民币一直都很感兴趣,在这一点上,我们跟美国方面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还认为人民币是全球经济重新平衡的重要一部分。"

  "我们认为,人民币能够有离岸交易这一步是非常好的,"卓丹廉说,"这将如何实施,在哪实施,以及在未来某个时刻,人民币能否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我们对于这些问题都非常感兴趣。"

  此前,英方一直对于在伦敦可否设立一个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非常关切。

  据卓丹廉介绍,此次除商业合同外,中英政府之间还将签署8~9份备忘录。

  据悉,温家宝还将赴伯明翰访问,实地考察MG汽车英国有限公司,并出席该公司新车型MG6 Magnette的下线仪式。该公司是上汽集团收购原英国MG罗孚集团资产后成立的全资子公司,MG6汽车系在英国设计、中国生产、英国组装,是中英互利共赢合作的一个典范。

  首轮中德政府磋商将近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从德国驻华大使馆获悉,6月27日和28日,中德将进行首轮首脑级政府磋商。其中,中德双方将就国际问题合作,例如在德国担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主席国期间的合作,到教育和科学领域的合作,再到发展电动车方面的合作进行磋商。

  德方认为,政府磋商对德国来说,是加深和促进同重要政治伙伴在多领域合作的有效举措。

  德国已经同法国、俄罗斯、波兰、以色列和印度定期进行政府磋商。对中国来说,这是首次与德国进行首脑级的政府磋商。在默克尔总理去年访问北京和西安之际,两国总理在"联合声明"中就定期进行政府磋商达成了一致。

  与此同时,在此次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双方将确定双边经贸合作新目标,并就促进双向投资、多哈回合谈判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此外,温家宝此次访德的经贸合作成果将涉及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和投资等多个领域。

  PMI续降至11个月低位 对抑制通胀有积极作用

  尽管下滑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幅度有些出人意料,但这是对前期紧缩政策的正常反映。"

  "当前制造业PMI指数下滑及企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单纯由紧缩政策造成。反过来说,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更反映出紧缩政策不到位。"

  6月23日,汇丰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仅为50.1,明显低于上个月的51.6,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

  另一方面,通胀形势依旧严峻,6月CPI或再创历史新高。在经济减速以及通胀高企的双重不利因素加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是否也在加剧?

  符合市场预期

  从分类指数来看,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加速萎缩,明显减速。一位中资行经济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新出口订单的萎缩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而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停滞不前,意味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几个月新出口订单可能持续加速萎缩,从而对制造业造成进一步冲击。"就在昨日,美联储大幅下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速和失业率的预测,将美国经济今年增幅从上次的3.1%-3.3%下滑至2.7%-2.9%。

  不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指出:"尽管PMI预览下滑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幅度有些出人意料,但在货币政策紧缩的环境下,这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对前期紧缩政策的正常反映。"

  鲁政委同时认为,制造业PMI指数的连续下滑有利于控制通胀,不会造成经济增速放缓超预期或所谓的硬着陆。"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另外,零售和工业增加值也仅是小幅下滑,而且目前中国投资已经出现了明显反弹。"

  澳新银行同样认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正常的增速区间。"汇丰PMI下降,是因为汇丰PMI的编制样本主要是中小企业,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贷款困难,导致了企业家信心指数出现了下滑。不过,中国的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均处于正常增速区间,因此,PMI的短暂下滑不会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判断。"

  加息脚步临近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再度下滑,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担忧情绪加剧,不过,这些并没有改变当前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的预期。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年内第三次加息已临近。

  鲁政委指出,未来一段时间,紧缩政策仍会持续,"当前制造业PMI指数下滑及企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单纯由紧缩政策造成。反过来说,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更反映出紧缩政策不到位。因为造成企业困境的最大因素不是融资,而是员工工资、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造成的成本上升。所以,如果不采取紧缩政策来抑制通胀,企业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当前通胀高温不退的形势同样"逼迫"着下一次加息的到来。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6月第二周,34个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达到17.62元每公斤,同比上升超过79.2%,创下了历史最高点。澳新银行指出,从历史周期来看,猪肉价格一直是中国CPI的重要领先指标,过去数年中,猪肉价格往往先于CPI两至三个月见顶,然而从目前态势看,猪肉价格仍没有明显的见顶迹象,这意味着中国CPI很难在第三季度底前见顶。

  市场普遍预计,6月中国CPI同比涨幅将突破6%。另外,最近一期的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升了10个基点,同时发行量骤减。这不仅表明市场流动性趋紧,也说明央票发行利率不足以弥补不断高涨的市场利率。换句话说,购买央票的机会成本也在上升,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倒逼"央行加息。

  澳新银行认为,中国的加息进程仍然远未结束,央行将在年底前至少再加息两次,"不排除6月底之前的加息可能"。

  高善文:通胀潮水正在退去 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

  昨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安信证券2011年中期策略报告会上提出,通胀潮水正在退去,高点将在近两月出现,随后进入一个波动下降的过程。另外,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大,随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今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转入上升通道。

  高善文预计,今年通胀月份高点大约在6月份,预计达到6.2%~6.3%。三季度通胀将轻微回落,四季度仍旧维持在4%以上,明年二季度可能会下降到3%或更低。随着通胀趋势性下降,本轮紧缩周期也将大约在今年三季度之前结束,随后政策取向转入中立和观察期。

  在流动性方面,高善文认为,随着通胀的回落,紧缩预期的逐步消除,流动性有望出现阶段性的缓解,市场资金压力有可能逐步消退。每一轮流动性的紧张都归结为政策的收紧、利率的上升、准备金率的上调等。资金价格的上升过程中,都可以看到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很大上升,造成对货币需求的上升,从而造成流动性的紧张。如今的信贷增速比2006年要高得多,GDP增速比2006年要略低一些,资金却比2006年要紧张得多。从总量层面上来看,资金不应该如此紧张。同时,数据显示,贸易盈余正在经历大规模的下降,这对应着投资的上升。由此说明私人部门的资金需求在上升,其投资意愿在上升。种种迹象显示,私人部门投资的启动已经开始,新一轮经济周期也正在开始。

  魏加宁:如通胀低于4%经济有望实现软着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昨日在"2011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再融资策略巡回研讨会"上,就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四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即滞胀、银根放松所导致的泡沫增大、经济硬着陆和目前大家最希望看到的软着陆。

  魏加宁指出,硬着陆的风险,是目前中国经济应该保持足够警惕的一个可能。如果经济增长能够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上,比过去的速度慢一点,通货膨胀下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保持在4%以下,中国经济就有可能软着陆。他表示,"这个难度很大,力度小了不行,力度大了泡沫就会破裂,一定要有超高的控制力。"

  人民日报刊文:股市屡现地量成交 是否意味中期见底

  6月23日,沪深两市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报2688.25点,涨幅1.47%;深成指报11775.3点,涨幅2.01%。同时,两市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沪市成交835亿元,显示有资金积极介入。此前的22日,上海市场单日成交金额刚刚创出了近一年的地量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成交低迷,反映了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入市仍然十分谨慎,市场如果要摆脱目前的震荡格局,还需要等待资金面、政策面积极信号的出现。

  沪指再现罕见地量

  在市场行情整体震荡下行的背景下,近期股市成交情况明显冷清。

  6月20日,沪深股市延续近期弱势,双双"四连阴"。至21日,沪深两市股指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反弹行情,市场个股的普涨成为反弹的主要力量,但反弹当中仍然显得较为乏力和犹豫,量能虽然较前一日有所放大,但仍然处于地量水平,表明近期市场投资者参与热情依然不高。

  而到了22日,尽管延续前一交易日的回稳势头,沪深股市继续上行,但反弹力度明显减弱,两市成交再度萎缩至1200亿元以下。截至收盘,上海市场共成交653.4亿元,深圳市场成交484.1亿元,两市成交金额均较此前一个交易日出现小幅萎缩。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场当日成交金额创出自2010年7月16日以来近一年的地量水平。

  尽管市场纷纷猜测中期底部或已不远,股指短期将进入反弹阶段,但业内人士仍建议在大盘未确立反弹趋势前,近期应以短线操作为主。

  缘何出现地量成交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央行未出台加息措施,但存款准备金率日前正式上调,投资者对资金面偏紧的忧虑令市场萎靡不振。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给全球股市蒙上一层阴影。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徐振宇认为,近期股市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股市本身的机会主义和短期化倾向比较普遍,从监管层来说,近年来每年都有巨额增发,不利于股市的长久健康,并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股民的投机心理,需要检讨;二是来自实体经济的忧虑,对通胀和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使得市场缺乏信心。"按道理来讲,近期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资金会大量进入股市,但是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市场反而量价齐跌,甚至出现地量成交,出现这种局面,资金的紧张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最根本的恐怕是缺乏信心。"徐振宇说。

  目前,市场担忧之一在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加码,因为这决定着市场总体资金的供应情况。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指出,为了控制物价上涨而收紧的货币政策使市场资金量减少,这是导致股市地量成交的重要原因。

  而从央行最新的态度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都还有空间,这也势必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

  地量是否意味着见底

  23日股市的大幅上扬令市场纷纷猜测,罕见地量是否暗含玄机,大盘的中期底部还远不远?

  有分析认为,从近两年历史走势看,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往往意味着大盘距离中期底部已经不远。沪指2010年7月的行情,是在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后的第十二天见底,而沪指2010年9月和2011年1月的行情,更是在沪指缩量到600亿元以内后的当天见底。

  近期,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海通证券等大型券商纷纷发布策略报告,认为下半年不乏投资机会。中信证券说,市场从4月份至今的调整已经逐步反映了悲观预期,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可逐步转向积极,利用市场下跌加仓。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地量见地价只是股市见底的信号之一,不能据此肯定股市就会见底。去年以来,沪市成交量几次跌至600亿元水平均筑就阶段性底部,是因为背后有国内货币政策微调的配合。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目前市场依然处于弱势,资金面临严峻考验,欧洲债务危机还在发酵之中。所以,市场趋势性改变还需要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消化。

  熊市不言底。徐振宇说,从理论上讲,中期底部是存在的,但未来走势难以预测。从总体看,在国内通胀拐点没有出现以及宏观政策没有明朗之前,投资者仍有可能继续对国内股市持谨慎态度,不要盲目进场抄底。

  市场人士激辩"停发新股救市"

  A股持续下跌 有市场人士呼吁,暂停新股发行给股市止血---

  每当股市低迷的时候,各种救市传闻就会不胫而走。最近,有传闻称,管理层已向券商打招呼要救市,更有市场人士呼吁,暂停新股发行,并号称这是救市"见效最快"的方案。其实,此前已有类似传闻,证监会已站出来否认,但仍有一些投资人士指望管理层出手,以早日解套。无论消息是否属实,问题的关键是暂停新股发行真的能救市吗?昨天,记者采访了券商、私募人士、资深财经评论人等,他们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正方:救市可增加投资者持股信心

  私募人士陈晓阳更倾向于管理层出来救市,并且坚信暂停新股发行能给市场带来转机。

  陈晓阳向记者表示,如果股市一直这样低迷下去,不采取任何措施,新股发行按部就班,加上国际板推出预期,央行紧缩措施不断升级,投资者就会失去对股市的信心,后果会非常严重,一旦股民失去信心,再扭转其对股市的看法,则需要很长时间。类似的情况就发生过在2001年之后连续出现四年熊市,这样的教训应该值得警惕。

  陈晓阳认为,暂停新股发行,可以增加当前投资者持股信心,扭转近期持续低迷行情。陈晓阳还指出,"目前管理层应该及时停止新股发行,明确国际板推出时机还不成熟,以及限制上市企业盲目再融资行为"。

  ■反方:市场无持续上涨理由

  与私募人士陈晓阳的观点完全不同,民族证券资深分析师韩浩认为,救市说根本不成立,而且即使暂停新股发行,市场仍然没有持续上涨的理由。面对记者关于管理层是否会暂停新股发行的提问,韩浩反问:"如果管理层暂停新股发行,那么已经过会的这些企业怎么消化"。

  韩浩表示,A股市场曾多次出现过暂停新股发行的情况,但那并不代表管理层在有意救市,"以往暂停新股发行,大多是出现在熊市,并非管理层有意暂停新股发行,实际上是市场没人气,上市公司无法顺利完成发行"。

  "目前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流动性收紧和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在这两个因素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暂停新股发行只会给股市短期的刺激,因为市场仍不具备持续上涨的理由",韩浩说。

  ■中立方:监管层应做好监管

  资深财经评论人士吉翔则从中立方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去年、前年,三高盛行的时候,很多人认为监管层管制新股发行造成供应不足,认为这是假新股发行市场化,那么,现在管理层保持一周八只的速度放新股,恰好在践行市场化。如今又说放多了,请问您要的是真市场化还是假市场化?"

  其实,管理层放行新股,不代表新股一定能发出去。事实证明,现在已出现发不出去的新股。吉翔强调,从境外市场看,今年香港股市新股九成破发,香港监管部门并没有暂停新股发行。暂停和启动新股发行本身,就带有严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其本身就造成了市场的大起大落。

  不过,吉翔认为,目前有市场人士对股票质量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监管部门不停地发新股,同时又对新股质量失察,这会导致众多上市公司业绩变脸,投资者就会失去信心。因此,建议监管层下一步加大查案和处罚力度,让失信的发行人和投行遭到严厉惩治。

  长江证券:下半年行情先破后立

  "下半年行情相对乐观,预计将先下后上,先破后立。"6月23日长江证券召开的2011年中投资策略会上,该研究所认为,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下滑和小周期衰退之后,市场有望迎来涅磐之后的重生。

  趋势:涅槃之下才可重生

  长江证券认为,尽管不能判断现在是否就是市场的绝对底部,或者说绝对的反转点已逐步显现,但就整个下半年的行情来说,可以相对乐观,并且能看到比现在要高很多的点位。但是如果想要获得这样的"重生",在三季度之前仍需经历一个快速的经济下滑和小周期衰退的涅槃过程。

  长江证券判断目前经济处于滞胀的格局之下,经济已经开始运行到了一个经济与价格同下的小周期衰退阶段,并且这样的一个周期运行阶段的出现也是新行情启动的必要条件。从宏观经济周期来说,目前处在滞胀后期阶段,是一个生产向下、通胀高企及流动性处在底部的形态。而自2000年以来的过去三轮中国经济周期来看,市场的底部均出现在小周期的衰退阶段,也就是需要价格的趋势性向下,而在衰退之后所出现的市场行情也往往具备持续性。

  从微观的库存监控来看,尽管全社会的工业库存仍处在被动补库存的状态,但是从行业层面的监控来看,对整体库存具备领先性的偏终端需求的可选消费品行业,如交运设备、电子通讯设备等,均已经进入了主动去库存的状态,这预示着从5月开始全面的主动去库存将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展开,这一方面表明在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去库存将伴随着降价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也从微观上印证了经济周期运行到了衰退的过程。

  再从盈利周期的角度来看,历史上三轮盈利周期的规律表明,当加工类的PPI价格超过了2.5%的临界值时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需求,从而开始压制企业盈利的增长,而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第四轮盈利周期中的这一过程,盈利的见底回升对于新行情的启动至关重要。因而只有经历一个短暂的衰退过程,才能够消化目前盈利的不利价格因素。

  另外,从政策周期的角度来看,财政和货币的政策组合对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明显的跟随性,而每轮政策周期中,货币政策的放松又是对市场底部最敏感的因素,因此只有当看到价格约束在小周期衰退中得以缓解,才可能看到货币政策环比上的放松。从政策的角度来说,经济与价格最后一次的回落也是行情重生的必须。

  行情:先破后立 先下后上

  长江证券对于市场趋势下半年的判断是:整体先下后上。但同时强调对于"先破后立"的趋势判断最重要的基础依旧是库存周期,也就是这轮去库存行为可以得到完全的释放,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干扰是最大担忧之处。如果政策短期突然放松,那么原先的"睡美人"行情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可能仅仅能够先存在短期的反弹行情,而更多的会迎来并不乐观的走势。

  至于未来经济拉动的动力以及可能具备的行业机会在哪里?长江证券表示:对于经济在消化价格过程中出现下降之后再次获得新的动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在经历主动去库存之后,企业盈利将逐渐恢复,在这样状态下,企业又会重新的进入补库存的周期中,这种加大开工回补库存的过程往往能够带动经济的回升。其二,在2-4年的范畴内,保障房对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不容忽视。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中长期经济拉动点,是制造业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制造业投资同其他的投资分项不同,它更多的来源于民间资本的推动,因此回报率是触发制造业投资最关键的点。在价格回落之后,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将会逐渐开始回升,而房地产和信托产品等受到的打压会使其ROE水平逐渐降低,这种"跷跷板"的效应会给制造业在中西部需求扩张的大背景下带来新的机会。

  长江证券特别表示,在整体的制造业内部,要区分的去看行业存在的不同机会。首先,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来说,整体性的行业机会可能并不大,但是产业整合所带来的行业内大公司做强的机会,可能会提供一条投资这些行业内大规模公司的方向。今年的水泥实际上所走过的正是这样的一条道路。其次,对于那些制造业内产能尚不存在过剩的行业,中西部建设以及投资需求的扩张将会为这些行业带来整体扩张的机会,故更加倾向于看好那些子行业中的小龙头,其具备更高的成长性。

  东北证券:布局周期股时刻来临

  东北证券日前发布的策略报告认为,下半年政策将从全面收紧转向结构性收紧,下半年A股行情有形成次级或中级反弹的机会,但依旧缺乏整体逆转动能,投资者应积极关注周期性行业的左侧投资机会。

  报告指出,此前A股行情在5月份数据公布前后出现小幅反弹,整体上属于弱势反弹性质,根本就不能扭转乾坤。原因在于目前市场对本轮经济滑落的程度、滑落的周期长度还难有清晰预期。而5月份通胀创新高与经济温和回落的数据,以及央行再次提准虽均在市场预期之中,但市场在2700点终究难逃久盘必跌的结局。报告指出,经济没有出现硬着陆迹象,下半年货币政策整体上不会进一步紧缩但也不会明显放松,倒是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一点,政策层面将从全面收紧转向结构性收紧。这决定下半年A股行情有形成中级反弹的机会,但依旧缺乏整体逆转动能。

  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本次经济疲软是全球性的,虽有供给因素,但主要是需求不足导致。5月份美国核心CPI环比上涨0.3%,环比涨幅创过去五年来的新高,欧美经济也已出现疑似滞胀现象,PMI、就业率等显示欧美经济的复苏已有明显放缓迹象。目前全球投资者最厌恶的是通胀,这截然不同于两年之前只关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其演变周期一般领先于欧美成熟经济体3-6个月。本次全球经济同步滑落的状况也一样,中国经济从1月份开始减速,美国PMI、就业率在5月份出现超预期回落。因此,这一次全球经济同步疲软更可能是对前两年复苏的一次调整,也是对前两年过度刺激后遗症的一次消化。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速温和回落也正是吐故纳新调结构所需要的。因此,在前次刺激造成的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高通胀等的一系列后遗症尚未得到消除的形势下,预计中国不会再出台新的全面刺激计划,但对经济失衡领域,存在供应瓶颈的产业进行政府投资还是可行的。

  基于上述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对于A股的判断主要是基于通胀即将见顶、经济正在滑落、市场估值水平接近底部、而盈利调降目前正在消化这样一个逻辑系统中。因此当前酝酿反弹将更多取决于流动性与市场信心的恢复,6月份后半个月恰恰是市场流动性处于一个阶段性枯竭期和信心最悲观期,激进投资者应积极关注地产、汽车、煤炭、水泥等周期性行业的左侧投资机会,而行情形成波段性反弹的更好时机应该产生在6月份CPI公布后,市场形成通胀见顶认识、上半年公司盈利定局、盈利预期调降的结构性风险得到消化后,7月份,稳健投资者可以积极布局上述周期类股票的右侧行情。

  底部放量大阳 仍难轻言反转

  四连阳、补缺后的成底、急速放量几乎是前日的两倍,投资者可以带着非常愉快的心情过一个周末了。主流机构的看法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集体看多起来,某些前些日子喊2000点的专家又在喊3500了。

  珞珈要提醒投资者,到这里我们仍然还是只把目前的大盘视作反弹而不轻言反转。理由有下:

  一、尽管放量,但要确认反转还需要比3000点那段纠结的行情的量还大,而且最好有一定持续性,目前来看这个放量也只是针对最近两周的成交而言。

  二、今日收盘已显颓势。下午两点后尽管指数回调幅度不大,但个股很多都以较深的幅度回调,可以说很多都坐了过山车,而且往往是那些近期的一些人气股,例如水泥、例如南玻、例如双环等等。

  三、热点散乱。没有明显的领涨板块。无论那一轮行情都必然有一个领涨板块,有较多的股票轮炒、有相关概念可以寻找,而且可以持续上涨,现在来看,还没有这样的领头羊。

  四、经济形势没有好转,这是不能轻言反转的最大理由,普通投资者感受自己身边就能体会到现在的经济形势远比08年更为严峻。目前唯一的一根拯救经济的稻草可能就是保障房了。

  基于以上理由,珞珈提醒投资者注意一旦反弹中量能不济,随时要注意减仓。也不要做预测股市点位这一类的事情,那是算命先生干的。炒股的人,要随时修正自己操作,预测点位的往往是“神仙”或者说大话博出位的妄人。

  报复性反弹 关注年线和半年线压力

  周五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喜人的放量大涨,主要股指涨幅在2%左右。因温家宝金融时报署名文章《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可控》,以及外围希腊紧缩计划获批,欧债危机缓解等利好消息提振,两市股指低开后随即展开凌厉上涨,投资者压抑两个月的做多情绪集中爆发,大盘呈现吞山河之势,个股普涨,沪指在回补“6.16”缺口后进而收复2700点和20日线、30日线,再度回到5月底6月初的整理平台上方。两市成交同比明显放大,其中沪市单边成交与昨日相比放大逾七成。

  盘面观察,虽然有汇丰中国6月23日发布制造业PMI的预览数据创11个月新低、监管部门首次公开表示要减少房地产贷款,以及国际能源机构动用原油战略储备消息导致国际油价暴挫,黄金大跌等不利消息拖累,但A股市场一改前期的弱势形态,在低开后震荡走高,随着“6.16”缺口、2700点、20日和30日线等众多技术关口的先后被攻破,市场做多热情空前高涨,多头主力剑指年线。最终沪指创出2月份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距离年线仅有30余点的距离,且沪市成交也在“5.23”破位下跌后首次回到1000亿元上方。市场热点方面,金融、有色成为市场领涨主力,同时水利、稀土永磁、船舶制造、军工、电子元器件等多数题材板块也表现不俗。

  分析今日市场出现凌厉上涨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继近期发改委称未来通胀可控之后,今日温家宝总理在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宣告中国政府已成功抑制价格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下半年通胀可控的预期,这让一直为国内通胀压力而苦恼的投资者无比振奋。

  二是技术上理应出现超跌反弹。本轮调整以来,沪指一直未出现明显的技术反弹,并截至昨日之前始终处在3067点下降通道之中。而在昨日两市股指成功摆脱本轮调整以来下降通道上轨压制后,使得今日市场的做多意愿明显加强,积压许久的做多力量集中释放,沪指受此推动出现凌厉上涨,导致今日市场量能和涨幅均创出近期新高。

  三是欧债危机缓解。虽然全球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这只是经济危机之后复苏过程中的反复,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一旦欧债危机扩大,无疑对全球经济,乃至金融市场造成明显的打击。从最新消息来看,希腊与IMF和欧盟就5年期财政紧缩计划达成协议,使得希腊问题出现较大的转机,与此同时,希腊银行业愿意参与国债的展期。此外,在温家宝总理访欧前夕,中方再次重申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稳定的支持。这令全球最为头疼的欧债危机看到了一定的曙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今日市场。

  四是公开市场资金紧张局面明显缓解。在央行暂停央票发行后,公开市场利率升势遇阻,今日1W、2W和1M的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虽然短期资金面仍然偏紧,但市场预期资金最紧张的一周可能已经过去。

  整体来看,汇丰中国昨日发布制造业PMI的预览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0.1,制造业产出指数录得50.0,均创11个月新低,处在扩张与收缩的分界线上。不过,因近期市场的下跌已相对充分释放了投资者对于经济下滑和通胀高预期的担忧,所以未能在市场掀起波浪。

  技术上,本周市场终于迎来了大跌后的报复性反弹,沪指单周上涨近4%,K线上呈现一阳吞三阴的强劲走势,重新回到2700点,乃至1664点调整以来下降通道支撑下的上方。不过,从周成交来看,本周成交又略有欠缺,下周需关注年线和半年线的压力,同时关注市场成交和权重板块上涨持续性等相关变化。从日K线上来看,沪指在突破本轮调整通道上轨压制后出现明显的放量大涨,打破了三连阳后变脸的魔咒,显示大盘已经走出了单边下跌调整格局,后市有望逐步形成防守进攻形态。短期来看,大盘仍有惯性上涨的动力,投资者仍可继续持股,而对于中期业绩不好的个股注意逢高减持。

  超跌反弹行情全面爆发 下周仍有继续上扬空间

  在量能快速放大的有效配合下,周五A股市场迎来短时期加速上扬,两市再一次双双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深成指率先收复年线,最高一度向60日线发起冲击,这是自4月25日以来,整整2个月后,深成指与60日线如此接近。上证指数也是尾随创出近一个月新高,一度到达前期的2750平台整理上轨。最令人欣喜的是量能,市场成交金额相比昨日放大近70%之多,这也是近2个月以来的最高。

  超跌反弹行情全面爆发,普涨态势进一步蔓延,市场下跌寥寥,而反弹众多。昨天收评笔者预计超跌反弹将以个股为主,但事实上一些指标股也难耐寂寞,跃跃上涨,成为行情中坚。这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券商股,正是券商的傲然表现,推动金融板块位居行业涨幅前列,东北证券、兴业证券联袂早早涨停,广发、中信、海通等也有过冲击涨停表现,14只券商股,涨幅均逾5%。在这里,可能又要老调重弹的借用一句古语“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对股市行情反应最为灵敏,历史上很多次行情的转暖,券商股的率先反弹都成为方向标。

  后市来看,长时期的低迷下挫为超跌反弹准备了延续的时间,平均超过30%的个股跌幅最为超跌反弹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连日以来的持续收阳,特别是临近周末的这根突破性放量长阳,一举确立了近期的反弹基调,预计下周市场仍将有继续上扬的空间,普涨态势也将有望延续。如果量能水平在今天基础上进一步放大,笔者大胆设想,不排除A股短期还会有加速机会,其中深成指有望收复60日线直至挑战半年线,而沪指攻击年线也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