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大盘分析 >> 正文

周末消息面偏空 两件离奇事 名家:没5.19行情

2011-5-16 9:17:09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双针探底 反弹可期

  上周消息面对市场调整推波助澜,4月宏观数据的超预期及调准意外来临,令两市接连下挫后再呈双针探底的筑底形态,但短时急挫后同样也迎来了上周五尾盘的小幅反抽。不过,股指重心的下行趋势还难成扭转态势,我们认为,周初股指存在短时技术反弹要求,但市场整体较难脱离小区域整理的弱势局面,筑底周期的完成也需要在不断的反弹推动中得以夯实。操作上,轻仓持有者可在半仓比重下,试探性参与短线交易性机会,投资标的以调整较为充分的低估值品种为主。

  从上周宏观数据公布的实际情况来看,4月CPI同比上涨5.3%,持续上涨的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物价上涨压力,短期内国内通胀压力仍处高位;新增贷款7396亿元,M2同比增长15.3%,低于16%的目标水平,M2增速的大幅回落受新增财政存款4010亿元影响,二季度存款增长仍会保持下降趋势;此外,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3.4%,环比增速为0.93%,连续两个月的环比回落表明国内经济增速下行信号明显。数据总体反映出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的局面,这会令政策紧缩趋势的必要性依然存在。加之4月份再度出现114.23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压力巨大远高于预期。虽然上周发行400亿三年期央票和100亿一年期央票,但日前央行再次宣布,自5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借以加强流动性管理和控制社会融资总量的决心明显。事实上,相应收紧的信贷政策叠加经济周期的小调整,令政策决策的难度有所加大,市场宏观环境暂不支持趋势性机会的出现。

  观察近期市场走势,风格转换的临界点仍不明晰。连续下挫后的股指并未从政策的担忧情绪中完全走出,一方面,目前估值底的构筑处于两难境地,以沪深300不足15倍的动态市盈率为例,明显处于低估水平的权重股板块中,上周除房地产指数和电力指数2.26%、1.55%的周涨幅较为强劲外,全周有色金属指数和煤炭石油指数分别微涨0.89%、0.29%,银行指数还微跌了0.05%、权重股的分化局面下回归修复行情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仅从上证指数日均1064亿元的月内日均成交来看,权重品种能够有效提振做多氛围的持续性还不能盲目乐观。与此同时,业绩增速减缓释放压力较大的中小市值品种,近一阶段的下行势头得以遏制,连续两个交易周形成明显的筑底迹象,对中小市值品种普遍30-40倍的市盈率水平而言,前期高估风险的泡沫渐已挤出。这其中,小盘股IPO发行市盈率的合理回归趋势就是先期信号,伴随新股破发潮及打新中签率的提升,5月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快速降至35.48倍(年内1-4月,平均发行市盈率分别为72.91倍、55.42倍、56.94倍和55.88倍)。如果先期领跌的成长股能够止跌企稳,这对于本周场内热点的再度盘活,无疑是提供了能够更好表现的介质。

  结合市场走势分析,近期板块间轮动特征较多依赖于二、三线品种展开,热点持续性较差、量能配合的不理想,使得市场还缺乏摆脱底部束缚的逆转因素。不过股指形态的再度回探,已令市场底部构筑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周线形态上适度拉长的调整周期,又有望伴随短时政策调控效果的观察期到来,这给周初市场的重拾短期反弹带来契机。值得关注的是,抵抗性反弹的空间需要成交量的紧密配合,随后权重股的底部维稳,和中小市值品种跟随市场的人气推升,则会决定底部反弹高度的进一步拓展。前期轻仓的投资者可少量试探性参与技术反弹,配置上仍以防御性特征明显的抗周期性行业为主。

  继续维持弱势 局部牛市可期

  上周我们提出,短期的下压会引致一次反拉,但预期反拉的时长不会超过5点,而后市场还是要选择向下。从大指数上证指数的表现看,低点上行运行时间也就是三天多点,而幅度远远小于我们的预期,市场之弱,出人意料。看来我们的假设并不成立,作困兽之斗的机构们连这个反弹结构都不敢做。

  从一周的走势观察,我们发现依然有涨势相当良好的个股。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都不是机构投资者们所号称的低估值股,也看不到机构有修复其估值的努力。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代表蓝筹股典范的上证50成分股,成了拖累市场重心下移的主要力量。上证50与180指数,率先创出自4月18日高点调整以来的新低。为什么会有这么滑稽的现象?其实,在市场资金面情况不良时,大市值的蓝筹股再怎么有投资价值,也难以抵御资金外流的消磨。

  三月末至今,我们始终强调的风险并不是市场内部本身,而是宏观层面的资金供给情况趋紧。由于民间利率高企而银行无款可贷,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已经出现越来越紧绷的局面。从企业层面看,二级市场投资权重股的公司,因经营现金流出现紧绷而套现股权的情况也开始增加。这种时候,越是流动性高的权重股,越容易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如果这一现象形成一个趋势,则未来市场重心继续下移并非不可能的事。况且上周四央行再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20.5%,一次性收缩流动性至少3700亿,可能将使本已资本金不足的银行体系,再次出现大规模融资潮。历史上任何行情弱势期间,金融板块的大规模融资方案出台,只会令指数再下一个台阶。

  以目前的大小指数状况看,大指数明显受制于资金面情况的不佳,再现缩量下行状。从其波动结构看,第一轮的推动结束还无法确认,至少得等日线背离时才会有一次稍强力度的反拉。我们注意到,上证指数自4日18日高点下行之后,始终没有出现一次细节上的上行推动,故只能判定目前这个下行趋势仍然没有结束。上周五的午盘后上涨,只不过是中石油等权重股反拉修复的走势,并不能因此就让我们改变对其维持弱势的判定。即便是一个结构性反拉,也不会有太高的幅度。而且,我们尚不能预见的不利因素仍然没有出尽,因此,出于审慎原则,目前不持有过于乐观的预期,对于自己的资金是一种保护措施。即使有一个反拉,也不值得你全仓压上。

  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却有一批个股不断走牛。如果我们仅以上证指数的波动趋势作为我们进出市场的原则,显然有失公允。个股走牛,令人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下行趋势,难不成机构都疯了,非得逆势而作?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好。三月份时,我曾提出过市场维持牛皮盘整对各方资金都最有利的观点。因为,如果你非要把上证指数走大牛,在今年宏观形势这么复杂的环境下,资金层面肯定是不支持的。那样做,只会使中小市值品种大面积失血而大跌,即便是资金都向大盘股迁徙也走不出牛市,反而会让组合持仓的机构们出现大面积亏损。所以,市场压住大蓝筹不涨,让成长股上涨才是对各路机构最好的结果,总体组合持仓的市值波动幅度就不会那么大。

  不过,后面的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当越来越多的机构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可能会出现规避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趋势的蓝筹股,而转持成长股的情况。由于前面小指数们领先于大指数出现调整,我们注意到引发小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板的新发股与中小板中的次新股群体。目前中小板指数波动结构已经行至本级下行推动末端,无论后面怎么反拉,都还缺一个小级别的下行末段。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中小板综指尽快打出新低来,然后出现日线级别的底背离,如果这个信号出现,则在该方向的成长股群体上至少可以压上五成仓位,搏一个短期好收成。

  与中小板综指相仿的另一个小指数就是创业板指数,目前其波动情况也差不多,大约是处于去年12月20日高点下行的大级别3-3-5三波段下行结构的5-IV段,尽管其跌势亦未尽,但是,已经出现有些个股脱离板块整体单独上行的迹象。为此,我们认为,当创业板指数与中小板指数同时完成末段下行,并出现低位日线底背离后,当其自低而上的第一个上行推动结构出现时,再度回压不创新低,则市场将出现同步共振向上的一轮结构性上行行情。

  我们预期下周后半段,市场小指数可能出现一个明晰的结构点。我们建议关注那些现在看起来业绩并不太美,但后面或蕴含行业变革、或可能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或未来受社会进步进程力量而推动提高生产力的成长股。只有它们,才是未来中国行业结构转型的希望,把握住它们的业绩向好转折点,才能彻底忽略上证指数,跟随个股的上行推动获取超越市场平均数的暴利。

  底部初显等待放量 结构性机会可期

  上周A股市场虽然面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压力,但上周五尾盘由于资源股和地产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出现了尾盘反抽的格局,使得上证指数在持续三根阴周K线之后收出一根止跌意味浓厚的周K线阳十字星,那么,如何看待这一后市走势呢?

  底部初显

  上周末A股市场这种走势,反映出多头的反攻意图。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优势已较为明显,据资料显示,目前沪市平均市盈率已降至20倍以下,这意味着2800点一线的估值已与2005年的998点、2008年1664点类似。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1664点以来的弹升行情的上升支撑线目前也位于2700点一线,由此看来,2700点至2800点一线具有较强的支撑。

  同时,当前A股市场所处的宏观经济背景也有望催生新的涨升行情。一是业绩超预期。市场分析人士原先一直以为在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涨格局。但从4月份超预期的出口增长数据看,滞涨格局难以出现,这改变了分析人士对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预期,有利于推动新增资金入场激情。

  二是市场有望产生新的结构性机会。比如当前电荒固然与煤炭价格高企、火电厂商不愿意多发电有关,但也与近年来我国火电投资增速远低于电力需求增长有关,这就意味着电厂的要价能力将有所增强,盈利能力回升也在预期之中。而电荒又会对高耗能产业产生较大影响,部分自发电厂以及耗能低的优质企业有望获益。与此同时,新能源、自动化等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这些行业的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望超预期,从而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会,进而成为大盘摆脱2850点一线束缚的强劲引擎。

  期待放量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当前市场虽然底部特征较为明显,而且相关产业资本也有增持动作。但是,由于调控政策持续,使得主流资金不敢轻易入场加仓,使得上证指数无论涨跌,成交量均难以迅速突破,一直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上周末外围市场再度震荡调整,在此背景下,大盘难以出现新的涨升行情。

  在目前量能萎缩的背景下,市场短线的确难有大的涨升空间。但市场永远是在动态中变化的,一方面由于出口增速的超预期,另一方面,A股市场的估值底部支撑信号较为清晰,不排除多头本周加仓的可能性。这其实在上周末的走势中已有所显现,比如新股行情的活跃,本身就说明了已有部分资金在支撑力度较强的位置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如此来看,本周A股市场有望出现放量走势,大盘也有望震荡企稳回升,上证指数再度上试2900点可以期待。

  寻找结构性机会

  在目前操作中,投资者可以适量加仓,一方面可关注当前游资热钱热衷的短线热点,尤其是处于上升通道或持续堆量的中低价个股,比如浙大网新、大恒科技、云南旅游、厦门国贸等。

  另一方面可较为积极地关注一些新的涨升品种,比如新股板块近期明显有资金关照,圣阳股份、华鼎锦纶在上周末涨停就是例子。前期股价走势持续低迷的新股,随着发行价的降低以及股价持续降低,已经面临一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可密切关注新股的短线运行方向,其中华鼎锦纶、圣阳股份、长荣股份、翰宇药业等品种可跟踪。而持续超跌的优质新股、次新股也可跟踪,如众生制药、天汽模、永清环保等个股。另外,新能源业务的乐山电力以及太阳能产业链的相关个股也可跟踪,如新大新材、奥克股份、天龙光电等。

  市场正在构筑整理平台

  产业资本的动向

  在二级市场中,实际上,真正的大股东并不是基金,也不是保险,更不是社保,而是产业资本,也就是上市公司的一些大股东。他们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一般而言,产业资本持股的成本十分低廉,考虑到企业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旦二级市场经历过一段可观的上涨阶段,或者当产业资本持有者手中股票由非流通转向流通时,他们大多是会以减持为主。

  所以,一旦当产业资本开始罕见地主动增持二级市场股票时,我们不应去过分计较:有多少家公司增持?增持了多少?是不是在作秀?只需要去重视这个信号。它实际上在反映这个时点对于这批股票而言,它们的大股东认为自己股票二级市场定价是偏低的、超跌的,有直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欲望了。

  基于此,近期我们需要关注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增持的股票的进一步运作方向。

  紧缩货币政策依旧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5.3%, 4月份PPI同比上涨6.8%,人民币贷款增加73 96亿元。分行业来看,其中增长较快的为: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4.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6%。

  前期公布的PMI数据在上调一个月之后又出现回落,显示未来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而CPI数据如预期没有创新高,但仍高于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PPI数据以及分行业数据提示,未来通用设备、矿物制品、电气机械、化学制品及通信设备值得关注。

  当我们在研究很多数据的时候,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数据层面上,更应看重央行的后续调控。在经济数据公布后,虽然三年央票重启,但央行仍然上调存准率,但也显示近期直接加息的概率大幅降低。上周四下午市场的快跌,对此已有超前反应,未来盘中也会有些震荡,但毕竟经济数据利空已经释放。

  正在构筑平台中

  由于周线摆动指标已处高位,中线均线被全线击穿,中线可能还会低迷一段时间。对于中线投资者而言,应该继续回避,继续休息。 但对于注重短线操作的职业投资者而言,由于量能大幅萎缩,显示短期连续杀跌的动能减弱。就短期趋势而言,极可能会由快跌转向整理,而目前正处于构筑整理平台的过程中。这一段的沪指走势将很可能类似于去年11月中下旬的那一段,不妨参照。

  记得那时候,沪指也是在快跌之后进入到一个整理区间。当时的波动区间也在150多点左右,而且一整理就是一个月,随后再重新选择方向。那一段,量能也是大幅萎缩,而且也是在上涨一段之后转向休息期。

  所以,近期沪指可能会以2850点作为轴心,在2777点-2923点之间不断反复。近期的操作,也只适合于职业投资者。有时间有技巧的,可以在2800点上下做一些反抽,在不上升仓位的前提下,对手中跌幅较大但仍有弹性的品种,做一些T+0。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近期有量能介入的超跌创业板或低价股做反抽。

  估值双向纠正将成中线运行主基调

  大盘此轮下跌虽然指数表现尚可以定义为温和,但个股调整却非常猛烈,这其中有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反复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未达原先的市场预期,导致投资者对于估值看法的修正。估值修正是一个加倍的结果:当业绩增长超预期的时候,估值也在不断向上提升,这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推动力;而当业绩增速不达预期,估值重心也被迫下移,这时候不断下跌的股价仍然存在向下修正的力量。所以在业绩超预期时向上的推力是放大的,而业绩在未达预期时向下的挫伤力也是放大的。我们对此只是在意其业绩超预期向上时的上涨推动,却在下跌时寻找估值安全边际时,忽略了业绩增速未达预期可能导致的安全边际"不安全"的问题。

  那么,现在2900点附近的TTM市盈率18倍左右算是底部了吗?如果单纯以2319点来比较也许基本上接近了,也就是很多投资者用以判断底部来临的依据。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在考虑估值中枢的时候,忽略了业绩增速不达预期可能导致的安全边际不断下降的因素,换句话说,从现在的业绩来看是安全的,但如果半年报公布之后这个估值水平可能就上升了,不安全了。

  笔者这一判断并不是主观臆断。我们考察2000年以来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化情况、试图分析出目前的盈利状况处于何种位置,以判断未来的业绩增速。因为业绩增速波动较大,而其又与净资产收益率有密切联系,我们就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作为衡量因素。考察后发现,A股净资产收益率(ROE)高点出现在2004、2007和2010年,在不剔除金融和中石油中石化的情况下,20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尚未到达2007年的历史高位;但是如果我们把占比达到一半的金融股、以及"两桶油"剔除之后,再考虑2009年以来较大规模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对净资产收益率的稀释,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2010年的盈利已经到达顶峰水平。在这样的判断下面,我们对未来的增速判断较难有更加的乐观预期,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对盈利能力的分解就不在本文详细叙述了,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人工成本抬升成为确定性压力将削弱毛利率、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加息对资金成本的提高也是趋势性的。在这两个因素的夹击下,对盈利能力到达顶峰的判断应该更加明确了。

  结合到大盘,应该将短线和中线区别开来。短线的估值修复是正向的,对季报恐慌泥沙俱下之后,优质板块和个股的纠偏行为即将展开,对股指的带动是明确的,比如一季报增长确定的消费类板块,如食品饮料、商贸、医药和中小盘的个股,在被错杀之后在捡便宜货的资金推动下将修复估值。权重股也有一定的修复力量,但在货币政策紧缩预期没有消除、对通胀担忧仍然存在的状态下,金融地产等大市值板块的估值难以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总体上来看,估值修复的短期力量将比较明确地发掘出来,大盘反弹的主要动力也来自于上述板块。

  但是,从中线来看,笔者并不认为估值修正已经完成,反而认为这种修正才刚刚开始。上文已经较为明确地指出目前的盈利能力处于顶部区域,随着业绩增速的下降,估值重心必然下移,而这一过程将拖累股指的运行。不过,这是需要市场不断在疑惑、认可、否定的反复过程中,才能确认盈利增速下降的,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下降也不是剧烈的,而是缓和的过程,我们可以认为一季报小盘股很多"地雷"的暴露是一个端倪,而半年报仍然会有"地雷"继续引爆,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出现大面积的未达预期,再加上分析师对于业绩预期也会随着大盘上涨和下跌而波动调整,上涨时候调高预期、下跌时候再调低预期,这也会对笔者所述的盈利能力见顶后下降的过程造成干扰和延长。总之,我们对中长线的估值修正要有较高的警惕和足够的耐心。

  总体来看,我们对估值的双向修正要有正反两面的认识。短期内,消费类板块的估值向上修正力量将推动大盘的反弹,有利于修复被错杀的估值;但是中线甚至长线来看,整体估值重心的下移是必然的,这对股指的运行将构成放大的压力。

  周末消息面偏空 2900点阻力大,谨慎操作

  上周末消息面偏空,美国股市上周五大跌,住建部要求楼市调控不能放松。股市今日如何走?本地三位著名分析师均认为,短线反弹概率大,但反弹空间有限,仓位太重的投资者可乘反弹适当减仓。

  华融证券伍渝认为,上周五尾盘出现强反弹,但目前只能将其看做是下跌过程中的反抽,反弹高度有限,预计2920-2940点区域将成为重阻力区,投资者仍应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利用反弹降低仓位。

  海通证券重庆加州城市花园营业部舒菱认为,短期仍有反弹空间,但量能始终未见明显放大,故市场机会不大。建议投资者在反弹中继续减仓周期性板块,关注大消费、化肥、低价重组、电力类板块的短线机会。

  西南证券罗栗认为,上周大盘收出一根十字星阳线,短期止跌意味较浓,也结束了连续三周以周阴线报收的弱势格局。大盘在2800点上方应该形成短期底部,而不是一个下降通道的延续。这在上周五的走势中初步得到印证,预计本周市场反弹概率较大。

  分析师本周荐股

  分析师 个股

  罗栗 深圳燃气、太工天成、数源科技

  舒菱 中储股份、ST百科

  两件离奇事 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两件事,非常离奇。一件是"菜贱伤农",失望的农民把种出来的蔬菜捣烂在田里,而城里的人却依然在那儿吃着无奈的"高价菜"。另一件是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电荒"。一些地方还没有到夏天就开始了拉闸限电,让很多老百姓和生产企业哇哇直叫。

  奇怪,在一个强调供求关系的社会里,一方面有供给、一方面有需求,本来很匹配,怎么会闹出这样的怪事来呢?要搞清楚其中的奥妙,还得把目光投放到事情的本身,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报道,去年中国的发电装机容量为9.6亿千瓦时,而用电总量为4.19亿千瓦时,用电量连发电能力的一半都不到。也就是说,还有半数以上的发电能力是闲着的,电力供应应该不成问题。但今年为什么一下子就闹起了"电荒"呢?据介绍,是因为有相当数量的火电机组在"停工检修"。

  比如,在湖南就有超过半数的火电机组在停工检修,而其他省份也有相当数量的火电机组在检修。面对嗷嗷待哺的社会需求,发电企业为什么要无动于衷呢?因为企业只要一发电,就赔钱。如,有分析指出,近三年来,全国五大火电企业已累计亏损600多亿元。所以,企业不想赔钱发电,就"停工检修",这就是原因。

  相比之下,作为中间环节的电网公司,在发电企业亏损的同时,却过着有滋有味的日子。据报道,仅去年前11个月,中国的电网公司同比利润就增长了18倍。真是惊人。为什么电厂连年亏损,电网却富得流油呢?据说,这跟制度安排有关。因为即便电煤价格大涨,电厂卖给电网的价格也不能涨。

  再看另外一件怪事。据报,前不久,多个省市的菜农出现了卖菜难的问题。在上海,菜农张克红眼看着自己的上百亩卷心菜连几分钱一斤也卖不掉,还要找拖拉机来打烂。他没有办法,自己拉了两车菜到农贸市场上去,结果80斤一袋的卷心菜只能卖5元钱,而卖菜的成本就要2.5元,他只好放弃。

  农民在田头卖不了菜,又没有门路进不了城。而城里的市民也没有因为蔬菜丰收,享受到便宜的菜价,照样吃着比农民的卖价高出十倍甚至几十倍的"高价菜"来。为什么呢?最近,央视做了一次《聚焦物流顽症》的系列报道,其中讲了一包锅巴的涨价经历,很能说明问题。

  据介绍,一包锅巴的出厂价是1.2元,超市卖给顾客是3元。其中经销商给的运输费是0.6元,给超市的价格是2.55元,超市得到的价差是0.45元,再加上经销商返给超市的30%回佣,超市实得0.675元,而经销商实得0.525元。这是一个被简化的商品流程,从厂家出品到顾客手中,你可以发现什么呢?

  很显然,至少有三个中间环节是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看不见的"暗箱"方式在运作的,这就是批发经销环节、物流环节和零售环节。正是这三个环节以自己稳赚不赔的方式,使大量商品的价格层层加码,最后到了离谱的程度。以至于一件衬衫可以从几十块钱的成本,卖到上千元的价格,这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而菜农的菜卖几分钱,到了超市和社区却要卖几块钱,其中的道理也一样,都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呢?如果进一步观察,你会发现,中间环节真肥。比如,央视报道,仅道路交通环节,就有很多单位是靠吃罚款吃肥的。而这些罚款表面看是司机买的单,但最终都是要消费者兜进的。

  如果再深入到批发经销环节和零售环节,你还可以发现,靠着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吃饭的,还有地区的城管部门、市场部门、物业部门,以及街道社区的管理部门和环卫部门等等,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名目繁多的费用摊到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头上,而最后都要在物价上体现出来,由消费者买单。

  这里,把"电荒"和"菜贱伤农"这两件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放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到,现象虽然不同,问题却是差不多的,都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市场出了问题。而无论是中间环节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再往深处看,其实都跟不完全的市场竞争有关,都跟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的扭曲有关。

  现在,仅市场环节、中间环节,就有多少人、多少机构、多少部门、多少商家享受着特殊的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反过来,又有多少企业、多少人的利益是被别人享受的?弄清楚中间环节的这些问题,就能够找到调整不同部门利益、治理通胀的钥匙了。否则,只是从所谓货币供应量上找答案,无异于缘木求鱼。

  桂浩明:资金面临大考 5.19行情可以没有

  如果没有上周五下午股市的带量上涨,并且一举收复5日均线,那么相信会有很多投资者会看淡本周股市。毕竟,就在这一周,股指收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但是,市场是没有什么"如果"之说的。由于当天下午逆转般行情出现,也就使得众多投资者开始看好本周行情。在这里,有一条很朴素的理念:既然在央行宣布提高准备金率之前,股市已经出现下跌,而当消息宣布后股市却是探底回升,那么显然是表明利空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既然利空被释放,眼下也不太会有新的利空出现,看来股市就有机会了。这也符合"该跌不跌,理应看涨"的一般市场规律。

  "提准"利空效应

  随时间递增

  那么,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在笔者看来,这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不错,上周五下午股市的上涨,不但在技术形态上很有价值,而且在这样一个比较敏感的时点出现,确实令投资者产生"利空出尽是利多"的丰富联想。所有这些,都是有利于后市运行的。只是,如果人们对于这次释放的利空进行具体分析,也许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这次所谓的利空,是央行宣布年内第五次提高准备金率。在这之前几次提高准备金率时,市场反应如何呢?像2月18日,央行宣布今年第二次提高准备金率。21日开盘后股市是上涨的,但是还没有等大家高兴起来,次日股市就出现了暴跌,2.62%的跌幅将前一天1.14%的涨幅全然抹去,并且进一步吞噬了先前好多天的涨幅。还有,央行宣布今年第4次提高准备金率,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也是上涨的,并且还创出了本轮反弹的新高3067点。可就在投资者期待着大盘再上台阶的时候,股指开始了回落,并且一路下行,直到月底时才得以止步。类似的状况,在另外几次提高准备金率时,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提高准备金率后的股市走势,往往会比较复杂,变化多端,绝对不能以一天的行情来概括以后几天的走势。换言之,也就是提高准备金率这样的利空,其效应在公布后是随着时间递增而非递减的,真正释放需要有一段过程。

  本周资金面临大考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倒很容易说清楚。众所周知,现在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对冲因为外汇占款增加过多而带来的流动性,需要经常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大家对提高准备金率这样的消息出台有充分思想准备。一旦消息公布,总会情不自禁地认为是又一条利空兑现,感到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反过来在增加。

  也因为这样,几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消息公布后,股市的第一个反应都是有所上涨,而非下跌。但是,提高准备金率是要从市场上抽取资金的。像这次央行提高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相当于一次性冻结超过3700亿元的资金。在商业银行头寸本来就很紧张的情况下,此举会对市场的资金供应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今年1月中下旬股市大跌,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到了商业银行该上缴追加的资本金时,却因为当月贷款投放过猛而存在困难,于是也就有了同业拆借利率,乃至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的飙升。后来几次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当商业银行面临上缴追加的准备金时,很容易产生因为头寸不够而导致市场利率持续不规则波动的局面。这种状况的出现,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股市资金面的紧张,从而使得股指面临较大的压力,以致行情不得不向下波动。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这样的状况在今年5月份会不会重演呢?5月18日是商业银行上缴追加准备金的最后期限。而在这之前的上半月,央行一直在公开市场上回笼货币,并且恢复发行了3年期央票。这样的做法,是前几个月所没有过的。前几个月,央行虽然不断地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但是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却一直是在进行逆回购,也就是实施货币的净投放。在5月份,至少是到现在,这样的情况没有再出现。这是否意味着届时市场资金面会更紧张,股市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呢?

  当然,鉴于前几个月为应付追加准备金的被动局面,时下一些商业银行也在提前筹集资金。人们发现,近期不少商业银行发行的货币型理财产品的利率明显升高。而以往,这种状况往往是要到月末才出现的。这似乎可以解释为,商业银行现在正在补充头寸。如果补充比较成功的话,到需要上缴追加的准备金时,大概就不至于太被动了。看来,5月份的市场资金环境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准备,与前几个月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在这里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会合,恐怕还是不利的因素占了上风。因此,在5月18日的本周,市场资金面将面临一场大考。其结果如何难以预料。但至少投资者应该明白,提高准备金率所带来的利空,在本周需要进一步消化。因此,以上周五的股市上涨来作为本周行情将进一步走高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的。事实上,上周五股市的上涨,更应该解释为是在连续下跌以后的反弹。当然,这里也有利空释放的因素,但是这并非主流。毕竟,经验告诉大家,提高准备金率这样的利空,是不可能在一两个交易日内就能够充分释放完毕的。

  "5.19"行情可以没有

  有人看好本周的行情,除了上周五股市出现反弹外,还有一条理由是本周四恰逢"5.19"。1999年的这天,股市在低迷中突然爆发,出现了以科技股为龙头的"5.19"行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股指从1047点上涨到1756点,行情蔚为壮观。12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但是投资者没有忘记"5.19",并且期待着现在科技能够重振雄风,再续辉煌。这个愿望是很美好的,也是很有想象力的。但是,坦率说缺乏现实的实现条件。

  尽管国家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以新兴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而且与12年前相比,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走向了世界,并且为国际资本所认同。特别是,在"十年磨一剑"之后,创业板正式登场,如今发展到有二百多家企业在交易。可人们也不能不看到,现在中国股市上,所谓的新兴产业股票、科技创业类股票,普遍价格比较高。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不太具备估值优势。像创业板,其"三高"现象现在还没有真正解决。加上市场资金面又偏紧,由于高速扩容所带来的股票数量急剧增加也使得投资者难以在短期内集中精力关注那些科技股。因此,现在并不具备形成科技股行情的现实条件。

  因此,"5.19"行情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出现的,这天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纪念日有其合理性。但是,这样的行情,今后恐怕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寄希望在"5.19"行情12周年的时候,科技股出现一波大的行情,充其量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五,创业板指数一度还跌破了900点。因此,此刻投资者还是要正视现实,看到利空尚待消化。股市运行环境并不宽松,对行情的艰难程度,应该做好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