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大盘分析 >> 正文

破局震荡市还靠政策 盘整之后重归上行通道

2010-11-29 13:18:23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大盘拉锯战 “破局”靠政策
  经过做空能量的集中释放,近期市场展开了围绕年线的拉锯。目前来看,政策预期依然是当前市场纠结所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构成市场超跌反弹的掣肘,两者共同主导了短期市场的波动。在此背景下,券商人士普遍表示,当前空方能量进一步衰竭,但多头反攻的信心不足,市场将在震荡整理中静待政策定调的指引。
  悲观情绪逐渐消失
  在股指探底2791点企稳后,市场乐观情绪开始增加。上周五,接受中国证券报调查的十位券商人士无一看空,其中六人对短期市场维持乐观看法。不过相关人士也承认,受制于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指数上行空间有限。
  太平洋证券周雨指出,上周上证指数弱势震荡,而深成指率先走出了一个碗底形状的反转形态。作为领先指标,深市率先走出低迷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配合近期商品市场继续大跌而沪指止跌的背景,预计本周沪指或出现反弹行情。日信证券徐海洋也表示,地产、银行等低估值权重股重新获得资金关注,给指数带来更多上升动力,市场有望维持震荡盘升状态。
  不过,徐海洋同时指出,从目前的经济运行趋势和资金面情况来看,周期股上涨更多属于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持续向上空间有限。周雨表示,目前市场各方都在静待宏观经济政策的定调。市场对货币政策的趋紧已有预期,但在靴子落地之前,市场或无较大动作,短期仅以技术反弹为主。
  难脱震荡格局
  显然,政策预期依然是当前市场纠结所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构成市场超跌反弹的掣肘,两者共同主导了短期市场的波动。在此背景下,更趋中性的观点认为,在12月中旬11月宏观数据公布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行情围绕年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当前市场在静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宏观经济政策。财通证券陈健认为,目前来看,明年宏观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可能性较小,可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兼顾“防通胀”和“保增长”。综合来看,“防通胀”政策难有实质性放松,货币紧缩会抑制A股全局性机会,市场尚不具备向上反转的条件,但波段性、结构性机会犹存。
  银河证券易小斌表示,近期指数在2800点左右获得阶段性支撑,局部行情相对活跃,但受政策紧缩预期与流动性博弈影响,市场向上的压力较大,多空可能还有反复,行情继续围绕年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国开证券陈少丹指出,从K线图上看,股指目前位于上下交错的中短期均线交汇的区域,技术上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状态。由于目前市场信心仍不充分,成交量萎缩显示市场向上动力依然不足,同时,股指很快将面临2900点上方的成交密集区的压制,因此,如果没有成交量的配合,股指向上突破存在较大难度,短期来看,股指有望围绕年线上下震荡。
  抛开大盘做个股
  整体而言,以超跌反弹为特征的短期局部行情难以形成明确的趋势性机会,因此券商人士建议,抛开大盘做个股仍是短期的主要操作思路。
  光大证券滕印指出,在货币政策趋紧的背景下,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的权重周期类品种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而随着市场对年报预期的逐步增强,中小市值品种特别是中小板、创业板中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节假日消费、年报业绩增长高送转品种有望成为跨年度的主要结构性热点。
  日信证券徐海洋表示,趋势上继续看好食品饮料、医药等稳健增长行业以及受益政策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个股,投资者可在市场震荡过程中逢低布局。此外,中小盘股的高送配能力,也应逐步作为投资选股的考虑因素之一。
  财通证券陈健指出,目前资产类、周期性行业股票均不被看好,投资重心必然倾向于消费服务类、新兴产业、技术类等“轻资产主题股”,毕竟这些行业代表着未来的预期,同时也能讲故事。当然,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轻资产主题股”均已高高在上,既蕴涵着强者恒强的交易性机会,也存在着强势股补跌的重大风险。
短线震荡利于中期行情
  上周股指呈现震荡整理的走势,市场“不破不立”的规律再度显现,沪综指虽然一度跌破60日均线,但随后便在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的拉抬下展开较为强劲的反弹。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并不面临系统性风险,大盘在2800-2900点一带有望构造阶段性底部区域,短线的宽幅震荡有利于进一步消化浮筹,底部区域的不断夯实有利于反弹在未来进一步展开。
  从宏观方面来看,民间投资“新36条”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将保证我国的经济增速在未来保持相对平稳。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政策的主基调将是“防通胀+调结构”,政策实施上将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发生重大转向可能性较小,资本市场当前所面临的政策面并不悲观。
  在防通胀方面,货币政策和行政政策开始双管齐下。信贷方面,减少投放规模已经在市场预期之中,从央行关于“加强流动性管理,调控信贷投放,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的表态,以及央行近期不断提到“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看,未来央行对于相对泛滥的流动性以及通胀情况,管理方式上可能更趋于使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等相对温和的调控手段,这有利于缓和市场对加息的担忧预期。
  此外,在行政方面,国家发改委连续四次发文就《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具体内容进行讨论,其内容包括强调国家有能力控制物价上涨、对低收入人群生活保障,以及对具体投机案件的查处等等,并且发布了16项措施稳定物价水平,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国内通胀将得到有效管理。对于二级市场而言,防通胀方面的政策影响并不构成持续的负面冲击,反而有利于稳定市场的运行节奏。
  调结构方面,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和不断后续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已经表明了国家经济转型的决心,政策扶持从集中于基建方面开始转向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中国给出的产业方向,而二级市场上板块的持续有序轮动正不断反映由此催生的结构性机会日趋明显:从上周物联网板块的持续走高到通信板块的异军突起,从机械板块的走强到节能环保板块的上涨,热点的不断呈现有利于不断聚集市场的做多动能,从而形成股指反弹延续的推升力量。
  整体上看,当前市场运行并不面临系统性风险,宏观环境和政策面因素也较为乐观,短线震荡主要源于技术面修复的要求,目前沪指基本站稳60日均线,但前期的快速下跌使得技术形态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市场人气的重新凝聚和技术指标的修复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指数在当前区域内的反复也在情理之中。
震荡之后重归上行通道
  从今年11月11日开始,原来如火如荼的上涨行情戛然而止,市场风向迅速转变,大盘在短期内快速调整,短短7个交易日内跌幅达到12%以上,市场情绪陷入迷茫。对此,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过度恐慌,虽然短期陷入调整,但资本市场震荡向上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三大因素导致调整
  首先我们来判断本轮调整行情的主要促发因素,以便分析调整的持续性。我们认为本轮行情主要的调整因素有三:
  一是政策预期的突然改变,使得部分短线资金撤离。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后,为了应对通胀的急剧上涨,管理层重拳打击物价上涨,特别是短期连续调整利率、准备金率,使得货币政策紧缩预期提前到来,市场做多信心不足。
  二是国际因素变化导致美元强势,商品期货调整造成市场上升动力减弱。最近爱尔兰债务危机影响到全球投资者对欧元的信心,而朝韩危机又使得全球资金避险要求增强,两者增加了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持续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应声回落,主导本轮行情的有色、煤炭等资源类股票快速调整,让市场上涨动力消失。
  三是短期反弹幅度过大,市场本身面临调整要求。上证综合指数源自9月底的反弹,在短短23个交易日内最大反弹幅度接近20%,部分股票短期甚至出现翻倍行情,短期上涨幅度过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和游资兑现要求也使得市场陷入调整。
  正是以上三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市场短期出现了比较大的调整。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调整是短期的,并不能改变当前大盘震荡上行的趋势。随着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明年的政策预期会再度明朗,这将会大大消除政策上的不稳定预期,为投资者指明方向和机会;而外部方面,随着欧盟采取救助措施,爱尔兰情况有所好转,同时美元在短期快速反弹后也有进入整理的要求,外围因素的不利影响也将逐步消除。
  因此,从长期角度看,政策和外围因素对市场的不利影响开始逐步减弱,同时短期的快速调整也使得不少股票的风险得到了快速释放,市场套现压力显著减弱,因此再度大幅度调整的概率和空间似乎已经不大。
  向上趋势并未改变
  我们认为,支撑本轮行情上涨的因素仍然存在,市场震荡上行的趋势依然能够得到维持。
  首先是流动性,目前的政策并不能改变整个市场流动性相对充沛的现实,最近盘面新股的炒作和部分题材股的持续活跃,也显示市场流动性的相对充裕。其次是经济情况依然良好,从各种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内生性在不断增强,中国经济的转型速度也在加快,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最后,通胀加速对居民投资意愿的提升起到了催化作用,储蓄资金搬家将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因此从经济、流动性和投资者的投资愿望来看,支撑市场上行的因素没有改变,大盘仍具有上涨空间。
  短期来看,市场在经历了快速的调整后,继续调整空间已经相当有限。一方面,从技术上看,前期上证综合指数2600-2700点的平台被有效突破后,应能对市场形成比较有利的支撑,大盘跌破这个强支撑带的概率不是很大;另一方面,从估值角度来看,虽然新兴产业、消费类股票估值偏高,有调整动力,但是影响指数的权重股如银行、采掘、资源等目前都已经调整到前期启动位置,调整空间也相当有限。因此短期市场不会有太大的调整空间。
  不过,市场在经历快速调整后,短期也很难形成向上突破,快速杀跌后多方力量的积聚需要时间,预计本周市场将以震荡筑底为主。但是正所谓“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后期随着政策的明朗以及年报行情的展开,大盘有望重新进入震荡上行通道。
耐心筑底 等待时机
  经过两周调整,投资者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对于弱势的接受程度大为增强。这样的心理状态,比较利于筑底行情发展。从当前环境看,或许这种走势对于未来是最有利的。
  上周市场再度经受小小考验,但与之前相比局面已较为平静。在沪综指2800点支撑再次得到确认后,市场开始了新的反弹之旅。但是我们也因此担心市场冲高回落,尤其是大幅冲高后引起新一轮跌势,不过看来市场自己也很担心,所以上周五干脆直接回落整理。盘面看,有色、金融等之前引领反弹的品种回落幅度较大,煤炭仍保持上涨,但盘中冲高回落的股票较多,显然超跌反弹总是难以持续的。不过,市场对此似乎早有防备,所以没有引起太多恐慌,与之前的跌势没有可比性。
  又是周末,但与此前相比,这个周末并未出台重要消息。在刚刚提高了准备金率后,大家都清楚不会这么快就加息。当然,关于通胀形势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媒体曝明年信贷规模将缩减,通胀调控目标将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而关于货币紧缩目前已经统一了认识,并且将其作为明年政策的首要目标。由此看来,尘埃虽未最后落定,但是方向已经清楚。
  所以市场也在进行积极调整,周期类股票已逐渐沦落,取而代之的则是消费和新兴产业。即便行情在上周仍有反复,但医药、零售、食品饮料和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轮番走强,这种趋势相信近期还将维持。所以我们的方向不应该再模糊。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轮转并非简单由大盘股转向小盘股,事实上,原先大家觉得非周期类股票中以小盘股居多,所以片面将此看作是大、小间的转换。现在看来,盘子大小并非决定因素,否则就无法理解茅台、五粮液等股票的走强。关键还在于个股的行业属性。非周期、消费和新兴,如果三种特性都具备,不涨都难,具备其中一到两个,也有很大机会进入轮涨节奏,对此需要一点耐心,切忌追高。
  指数方面其实也具有轮转特点。沪综指、沪深300强一些,中小板、创业板就会弱一些,反之亦然。很多投资者已经注意到这种特征,不过笔者却认为应该打破主板、中小板或创业板的界限。就像前面指出的那样,关键是行业属性,而非哪个市场。
技术形态方面,如果参考周线和月线指标观察,会发现实际上市场到目前为止并未彻底告别强势,前期调整虽然凶悍,仍未扭转10月以来的强势格局,这与我们的主观感受好像有很大差别。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市场的确仍处于筑底过程中,未来一周的震荡反复难以避免,而且幅度不会太大,事实上,沪综指围绕2900点一带的争夺还将继续,但这并非坏事。这种震荡和上半年的下跌行情毕竟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两轮跌势之间的休整,后者则是上涨之后的休息。所以积极调整持股结构,再加上耐心,应该可以平稳度过这段过渡期。
期指空头打压意愿持续降低
  相关利好言论刺激逢低买盘介入,沪深300现指杀跌动能得到释放,小幅企稳,成交量始终保持在低位。12月合约减仓成为常态,仅有一个交易日增仓,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多空双方陷入弱平衡状态,上方3250点一线压力显现。
  大盘指数缩量盘整,期指各合约跟随指数的波动,走势稍弱于沪深300指数,基差小幅回落,仍然存在短暂超过10%的期现套利年化收益机会。回顾一周基差走势,周一开盘时主力合约IF1012基差超过60点,为全周的最大值,日内基差持续下落,尾盘落入无套利区间,两市出现现货阳线、期货阴线的情况,期指多头信心明显不足。周二盘中沪深300指数下探本轮下跌新低后,在权重板块的护盘下止跌企稳,期指各合约始终没有出现贴水状况,午后反弹时,IF1012基差瞬间突破55点,眼急手快的套利者可捕捉到这一弱市格局中的大基差机会。周三与周四连开两日阳线,累计上涨4%左右,但期指多头不愿大幅拉高合约价格,基差未见扩大,套利者操作空间较小。周五大盘缩量整理,期指基差表现较为沉闷,主力合约全日都在无套利区间内运行。次月合约IF1101周中走势稳定,大部分时间内存在套利机会,远月合约IF1103与IF1106套利年化收益则在2%到6%之间震荡。大盘弱势运行中,期指未现贴水表明短期大幅下跌的风险已不大,指数盘中反弹时很可能短暂出现较大的套利空间,建议还未入场的套利者加强关注,而对于持仓者来讲,本周亦有可能出现平仓机会。上周期指各合约总体呈现近弱远强的格局,出现一定的跨期套利机会。IF1012与IF1101的价差在30点到50点之间波动,逢价差超过50点的时刻投资者可以进行买IF1012卖IF1101的跨期套利,等待价差回至30点以内甚至20点以内择机平仓获利。
  从盘面来看,12月合约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成交量大幅萎缩,多头进一步上攻的动能减弱,这说明整个市场的加息忧虑并未有效降低。市场的焦点依然是通胀形势的演变。对于多头来说,形势稍有好转的是,11月中旬以来,农产品价格不再进一步攀升,反而略有下降。至于物价调控政策的效果,就要关注本月下旬物价能否进一步下调。我们认为,在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期指合约走势难以有较为清晰的方向。由于估值底线的托举,权重股难以深跌,一定程度上将会抑制现指调整空间。银行等权重股距离9月底低点只有一步之遥,目前的环境还不至于使其发生逆转,因此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小。从上周五的持仓量来看,12月合约前20位主力净空单量较上一交易日减少了271手,空头打压的意愿持续降低。
  操作方面,12月合约短期内陷入区间震荡整理,方向不明朗,建议投资者短线交易为主,降低止盈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