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证监会官员:IPO节奏不会因破发而发生变化

http://www.sixwl.com/2011-1-23 14:22:54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新股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不久前债基还靠着打新在2010年笑傲江湖,而最近,来势汹汹的破发潮让债基成为"最受伤"的机构。

  普通股民一时也无所适从,中签的喜悦一下子变成了"中弹"的恐惧。

  破发股这个群体,也被扣上了"三高"的帽子成为众矢之的,但新股"三高"并非最近才有,市场环境才是新股破发的导火索。

  两成新股首日破发

  从2009年7月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截至1月19日,两市共有469只个股上市,其中破发的个股达到176只,占比高达37.52%。

  从破发的时间段看,有73只股票在上市7个交易日内出现破发,占比高达四成以上;其中有35只股票上市首日即告破发,占比约为两成。在这35只股票中,有17只股票是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上市的。新股发行频率增快,再加上市场环境逐步走弱,造成了这批股票集体引爆了"破发潮"。

  在上市后8~30个交易日内,出现破发的股票有31只,占比约为17.61%。这段区间破发的多为大盘股,如农业银行(601288.SH)、招商证券(600999.SH)等。

  在上市后第31~100个交易日内破发的股票有42只,占比超过两成。国元证券分析师康洪涛对记者表示,这类股票一般在上市的时候都遭到一番爆炒,之后逐渐步入估值回归的过程,震荡走低,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市场走势不好,破发的情况就发生了。

  短期内不破发也不代表发行价就是完全合理的。据财汇数据统计,在这176只股票中,也有30只股票是在上市100个交易日以后才出现破发的,其中神开股份(002278.SZ)、中国建筑(601668.SH)和星期六(002291.SZ)等更是在上市一年后仍出现破发。

  熊市破发率高企

  "导致新股集体破发的第一位因素就是市场环境。"康洪涛说,新股上市是遭遇爆炒还是冷遇,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心理预期,在2007年的时候,新股"三高"的情况并非没有,但当时新股一上市就遭遇爆炒,就是因为当时市场气氛很狂热;而在一些阶段性熊市,包括当前市场环境下,市场对未来预期悲观,所有股票都在下跌,新股破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报统计发现,2009年7月以来,在大盘处于下行通道的时候,破发概率明显提高。

  上证指数在去年11月上探3186点之后,经历了几次恐慌性下跌,当前跌幅已经超过14%,在这段期间内上市的新股亦难独善其身。

  统计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A股市场共有87只股票上市,而在这个区间内,破发的股票就达到41只,其中有36只股票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发行,即这个区间新股破发率高达41.38%。同时,9只股票上市首日随即告破,1月18日当天更出现了一天内5只新股齐齐破发的局面,在其上市的前一交易日,上证指数暴跌超过3%。

  无独有偶,在去年4月份至6月份的下跌行情中,A股破发率也明显偏高。统计显示,当时A股共有84只新股上市,而其间破发的股票就达到84只,其中有48只股票是在该时间段上市,破发率高达57.14%,其中还有12只股票在上市首日破发。

  而在股市处于上升通道或者震荡市的时候,新股破发的概率则明显降低。

  2010年7月份到10月份,大盘则经历了一轮大规模的反弹行情,反弹幅度达到24.20%。统计显示,在这段区间内,A股共有106只新股发行,但在同一区间内破发的股票只有30只,其中还有11只股票不是在该区间内发行,即破发率只有17.92%,首日破发的股票占比也不足8%。从2009年6月份到11月份的大行情中,上市的71只新股更是没有一只在该区间内出现破发。

  而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的震荡行情中,上市的121只新股的破发率也仅有16.52%。

  破发股本质"三高"

  "市场环境是新股破发的诱发因素,而归根结底,破发的本质还是'三高'。"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对本报记者说。

  所谓的"三高",指的正是新股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高超募比例。

  自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PE出现明显高企。据数据统计,2006全年新股首发市盈率均值为24.25倍,2007年为29.67倍,2008年为26.75倍。而从2009年开始,新股发行市盈率大幅攀升,一下子冲高到53.33倍,2010年为59.33倍,而今年以来首发市盈率的均值更高达79.21倍。

  "定价这么高,新股一上市就失去了估值优势,压缩了二级市场利润空间,这才是引发新股破发的本质。"张刚说。

  同时,张刚指出,近期新股的高密集发行让市场流动性难以承受,也造成新股不受追捧的局面。

  通胀高企,政策紧缩,新股破发不断,股指迭创新低。

  当前的股票市场,似乎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

  继1月7日上市的安居宝 (300155 )拉开新年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帷幕,此后IPO的"猛料"便接连被抛出。

  10日上市的海立美,13日上市的华锐风电 (601558 )、秀强股份 (300160 ),18日上市的5只新股更是集体告破,其中风范股份 (601700 )首日跌幅达14.4%,夺得2009年A股市场恢复IPO以来首日上市新股的跌幅"冠军"。

  《华夏时报》记者综合各项数据发现,截至1月18日,2011年新上市的股票一共有21只,其中13只破发,破发率高达62%,这在A股历史上从未有过。

  相伴而随的是,新年以来至1月21日,上证指数跌幅达到3.3%,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更是重灾区,跌幅分别达到10.66%、9.95%。

  市场短期的低迷正在到处蔓延,网络上更盛传1月20日有三位不同地域的投资人因资金链断裂"跳楼"。如何认识当前的市场特征?未来一段行情会如何演绎?《华夏时报》综合采访的结果显示,当前的下跌已然不容乐观,接连破发并不意味股指见底。

  破发不变IPO节奏

  2011年的这轮新股破发潮是自IPO重启以来的第三轮新股破发潮。

  前两次发生在2010年,相对较近的一次是5月到7月,前一次是1月底到2月上旬,以主板公司为主。

  记者注意到,除去当时市场正处于下跌调整期外,去年2月的破发潮与1月新股挂牌数多达37家--创下A股历史上新股上市最多的1月份纪录有关,这一趋势的延续,也造就了2010年IPO数量和募集资金创历史新高。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10年共发行新股347只,其中主板26只、中小板204只、创业板117只;募集资金总额达4921.30亿元,平均每只新股募集资金14.18亿元。就发行市盈率而言,创业板达到71.08倍,主板亦达到40.73倍。就上市首日涨幅而言,主板新股最低,平均为26.65%,最高是中小板,平均涨幅43.37%。

  进入2011年,新股发行再次加速,元旦后第一周仅4个交易日就发行了11只新股,募集资金203亿元。而据沪深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1月24日至28日这周,IPO更将达到14只。

  难怪记者在采访中不断听到机构投资者叹气称,此种发行安排,可谓"密不透风"。他们同时向记者反问,新股上市不断破发,监管层会否选择暂停发行?

  1月20日下午,记者就此询问证监会一位官员,他透露,今年的IPO节奏不会因为近来破发而发生变化,"就像2010年初也出现了破发潮,而IPO并未停步而是加快了。"

  此前,清华大学金融系教授、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曾向记者明确指出,2011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将不仅体现在价格的水平上,也会体现在扩张的步伐上。在他看来,资本市场需要扩张,需要用这个办法来逐步化解货币存量奇高的难题。

  记者注意到,1月13日-14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对2011年重点工作做了八大方面的部署,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此外,会议还提出推进国际板建设。

  曾为发审委委员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向记者预计,2011年沪深股市IPO整体融资金额仍可超过4000亿元,全年新股发行将达到320宗,其中30宗在上海发行,其他290宗将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发行。

  基金申购热情大降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对于破发并非无动于衷,甚至可谓"乐见于此"。

  1月18日,证监会网站将最近核准IPO的31家创业板公司批文一次性集中挂出来。这31份批文早在2010年11月16日到12月23日就已审核通过且已陆续安排发行,至今还未发行的不超过10家。

  "在岁末突击发行的31家公司都集中在创业板,用意或许是通过集中发行改变供求关系,用高破发间接地为创业板的"三高"降温,并倒逼发行人和询价机构今后更为谨慎地定价。"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分析说。

  据网上调查显示,超过78%的散户投资者认为18日5只新股尽数破发的现象"合理";超过85%认为"机构定价太高"是破发的主要原因。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向记者指出,新年以来,破发频繁,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走势太差,新股上市之后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另一方面是新股发行价过高,上市后有回归理性的要求。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新股询价机制改革后,机构报价和申购结果挂钩后,新股高发行价代替首日爆炒成为新的症结。新股破发是对这种机制的反应,将对询价机构形成反作用,当出现新股发行失败时,新一轮改革将不得不进行。

  在他看来,新股发行机制改革之后,首日爆炒的现象消失了,但是发行价过高的问题随之而来,这相当于将二级市场的利润转移给了一级市场,对投资者不利,而对上市公司和承销商有利。

  "但是,随着新股破发的加剧,最终会出现新股发行失败,如果是代销发行,那么发行失败的风险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而如果是包销发行,那么发行失败就要让承销商吞下剩余的股份,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

  杨德龙表示,新股发行价过高,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博弈论问题,即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对于单个机构来说,报高价是理性选择,但是所有机构都这么做,会导致发行价过高,那么,打新股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他还向记者透露,由于近期新股破发的状况愈演愈烈,基金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大幅下降,现在大部分基金只选择参与估值合理、增长确定的新股,报价方面宁愿认购不到新股,也不愿报高价。

  "这样下去,新股发行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但在新股询价的各方博弈和改革之后,新股发行价过高的问题有望最终得到解决。"

  真正买点还未来到?

  伴随着2011年21只新股中13只破发,上证指数截至1月21日,跌幅达到3.3%,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10.66%、9.95%。

  记者综合机构及散户投资者的采访反馈,发现不少人都在讨论,连续破发是否意味着大盘见底,且就此争论得十分激烈。

  宏源证券 (000562 )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表示,历史上看的确如此,但以前的规律显然已不适应现在的市场,"当时市盈率受管制,现在却可以达到几十倍、上百倍,所以难有反弹行情。"

  记者查询历史资料看到,新股发行市盈率过高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为集中的破发期,对新股发行价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间接的负面效应可能就是误伤了本已疲弱的市场信心,从而给市场整体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这种趋势所造成的心态疲软,已然体现在当今的市场中。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也认为,近期市场上新股破发、市场已经见底的说法可信度不高,因为破发个股主要以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为主,不能就此认为大盘已经见底。

  复杂的市场背景让各路从事投资的人马都处于纠结之中。

  银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主管张林昌向记者透露"目前,在投资标的选择上大家都陷入了尴尬,估值低的股票真正的买点未到,大趋势好的股票,估值很高,面临较大的风险。2011年在经济可能很平庸的假设下,未来投资需要去寻找成长与估值相匹配的投资标的。"

  对于当前市场中小盘股和大盘股之间严重的估值分化,张林昌认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转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恐惧和对转型成功的憧憬,这种市场情绪极大地改变了投资者对相关行业业绩成长性的预期,进而体现在行业估值上。

  在张林昌看来,在资金的追逐下,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已经被市场赋予了乐观的业绩增长预期和较高的估值水平,但是能够真正实现高成长的企业将是少数,他认为,那些依靠"讲故事"而获得暂时估值泡沫的企业,尤其是高市盈率发行的新上市公司,在泡沫破灭后股价会大幅下降。

  张林昌强调,只有那些能够用财务数据证明自己核心竞争优势和成长性的企业,才能持续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张林昌觉得,一季度理想的投资策略是保持均衡的行业配置,卖出部分基本面支持不扎实的高估值品种,买入部分低估值品种。

  博时创业股票基金经理孙占军也向记者强调,当前的市场特色首先是针对去年结构性牛市的调整--"2010年全年虽然指数下跌了近20%,但是近55%的股票却是上涨的,当估值遇到天花板后,回落就成为必然。"

  其次是市场结构变化导致以基金为例,去年底在消费、新兴产业和周期类的配置上三分天下,但周期类市值占比却超过2/3,这种过度错配已经埋下较大隐患,一旦市场低迷,大幅度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是对政策预期的调整,在没有新的政策刺激下,市场只能选择调整。

  孙占军向记者总结说"我们认为结构性调整尚未结束,未来市场指数虽然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高成长、高估值的中小盘股还会回落。"

  杨德龙也指出,目前市场处于最黑暗的时期,通胀高企,政策紧缩,但是考虑到良好的经济面,和"涨声"一片的全球股市,上证指数有望在回补10月初2656点的跳空缺口之后展开反弹。"目前不应过于悲观,可以积极布局跌入价值底部的二线蓝筹股,以及受益于十二五规划的高铁等板块。"

  让子弹飞

  中一签亏九千 中签如中弹

  吃九亏赚一弹 圈钱如抢钱

  --市场戏说华锐风电破发的对联

  这个冬天不仅仅验证了之前流传的"千年严寒",并且股市似乎也受到了"千年严寒"的影响。在投资受到抑制的同时,股市的另一个融资功能也正在经历异常严峻的考验!新股上市首日就集体破发,令过去以为"逢新必打","打新必赚"的投资者大跌眼镜,新股破发也愈演愈烈成为一种"灾难"。然而,痛定思痛,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尤其是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散户受到了极大的损失之后,我们不妨客观、冷静地反思其原因,并从中寻找到解决的方案,促使历史不再重演,也使我们共同热爱着的中国股市能有一个更合理更和谐的未来。对此,本报独家采访了有关专家,他们也发表了自己对新股破发的看法及建议。

  新股发行一场散户"被"买单的超级盛宴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说,在目前的新股发行机制下,新股破发是必然现象。因为"三高",即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比例超募,使新股价格严重透支了自身的业绩和资产价值。

  而从高比例超募情况看,为获取更多的保荐费用,保荐人与发行人对新股大肆吹捧的事例简直不胜枚举。"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不完善。"贺强说,早在去年11月1日,《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正式施行,其目的在于规范询价制度,完善市场发行机制,避免"漫天要价"式的询价方式出现。不过,从目前实施结果来看,新规下的询价机制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发行人希望圈得更多的资金,保荐人希望圈得更多的费用,却将风险推向了二级市场。而行情低迷时,一级市场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目前新股频频出现的破发现象,即是最好的证明。

  当记者问及保荐机构有无相关的机制调节这种定价上的缺陷,还是需要通过新股破发的形式来倒逼相关机制形成,贺强反问"既然保荐机构的利益跟上市公司融资额挂钩了,怎么去调节?"

  在贺强看来,发行节奏过快也是新股破发的原因之一。有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349只新股登陆A股,IPO融资总规南计达到4921亿元,即使以自然日365天为统计口径,也相当于每天有一只新股上市,每天从市场抽走资金近14个亿。而刚进入2011年以来又将有30只新股完成网上发行,融资总额又将达到277亿。

  对于上述原因,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表示赞同。他说,在"三高"的背后,从深层次来看,是中国股市文化的缺失。表现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目光短浅,短期行为盛行,没有打造"百年老店"的思维和计划。股神巴菲特从来不希望自己的公司股价太高,因为在他看来,股价太高,对后来者不公平,也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对于市场供求状态与新股破发的关系,李大霄认为,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来看,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进入市场的资金量略少于股票供应量;但从新股上市的某个具体时点来看,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投资者"打新股"的价格高企,而一旦上市交易后,又因为整个市场的股票供过于求而下跌,甚至跌破发行价。

  另有不愿意在媒体上具名的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的保荐机构简直就是一副典型的商人嘴脸对自己保荐、承销的新股不负责任地大吹特吹,极尽溢美之词,是基于股民情绪做出来的,或者基于二级市场接受程度,其成色会随着情绪变化,自然不尽准确,甚至有日出报告12篇者。我对其质量产生了怀疑。"

  中国资本市场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说,新股破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行体制有问题,具体表现就是"三高",将利益过多地向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倾斜,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孙飞说,部分基金公司乱报价可能与目前我国基金公司的收益分配机制有关。目前我国基金公司可谓"旱涝保收",基金赚钱蚀本都照提管理费。因此,花客户的钱不心痛,冒着破发的风险乱报价。对新股高价发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以至于在新股上市首日,基金便"割肉"卖出。

  后市发展解铃还须系铃人

  李大霄建议,继续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保荐制的推行,主要是希望保荐人能为新股把好关。但事实证明,某些保荐机构往往只看重自身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在保荐过程中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新股的询价机制上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改革,实行包销制度,建立价格约束机制。"李大霄建议,谁叫价最高,就由谁包销。这好比拍卖场上的竞价一样,价高者得。既然你能够叫出这么高的价格来,就说明你特别看好这只股票的未来;不然,你得承担因破发而造成的损失。这样可以让他明白叫价不是"儿戏",而关系着广大市场参与者的切身利益。

  加强对超募资金的监管,这是李大霄的又一个建议。他说,虽然有些创业板上市企业因为处于细分行业的龙头地位,超募资金可能有很多用处,常言道"钱多好办事",但目前新股发行出现的"三高"是把"双刃剑"如果超募使上市公司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资金流,能迅速提高经营规模,如果经营管理跟进、市场需求大、行业前景好,那么,在上市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但如果投资项目失利或项目效益低,就可能会影响上市公司后续发展能力。

  李大霄同时建议,一级市场投资者必须要转变观念,"打新包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买股票一定要物超所值,应该是"逢低必买","逢好必买"。否则,等于是把自己挣来的"血汗钱"捐献给了富人,还得不到一句"谢谢"。假如你现在去买市盈率高达100倍的股票,从理论上讲,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成本。

  那么,究竟是用市场手段还是行政手段来解决新股破发的问题?

  对此,李大霄表示,还得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新股市场化发行方式本身无错,错的其实是参与市场化发行各方的参与方式。在一己私利的驱动之下,参与询价的机构为了中标,不负责任地报高价,在让上市公司和投行笑得合不拢嘴的同时,也将风险转嫁给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当新股上市开盘即破发的情况下,网下配售的机构也感到了切身之痛。

  李大霄说,目前的新股价格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破发--反弹--暴利--下跌--新的一轮破发。新股破发当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投资者也不必过度恐慌,物极必反,当新股破发成普遍现象,破发程度较深时,市场会进行估值修复。因此。他不建议市场重新回到"窗口指导"的发行老路上去。

  孙飞建议对于新股发行制度进行再改革,改"核准制"为"注册制",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这是解决"三高"的根本途径。他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政府主导型,即核准制,要求发行人在发行证券过程中不仅要公开披露有关信息,而且必须符合一系列实质性的条件,这种制度赋予监管当局决定权。另一种是市场主导型,即注册制,股票发行之前,发行人必须按法定程序向监管部门提交有关信息,申请注册,并对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这种制度强调市场对股票发行的决定权。

  "存量发行可能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孙飞说,当前的增量发行对老股东约束作用小,加大了发行规模的随意性,另外管理层应当赋予主承销商更多的配售权,这可以为发行人提供更好的投资股东,从而引入更多的价值投资者。

  孙飞同时建议改革基金公司的利益机制,将提取的管理费与业绩挂钩。从网下询价结果来看,新股叫价最高的还是以基金公司居多。如新研股份,93家配售对象报价区间为55-88元,平均值73.44元/股;从新研股份发布的公告可见,报出每股88元发行价的公司是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星河生物叫价在40元/股以上的除了一家券商--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外,全部都是基金公司,包括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雷曼光电叫价最高的依然是基金公司,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价51元/股,问鼎所有询价对象。基金公司为何出手如此大方?这可能与目前我国基金公司的收益分配机制有关。

  对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孙飞表示不值得怀疑。一方面,刻意调节新股发行速度将打断市场自发纠错的过程,使得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其效用;另一方面,在投资者已经付出新股破发、投资亏损代价的情况下,暂停新股发行无疑将扩大市场损失的范围,这将使得股市运行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目前的情况下,监管层最应该做的事就是维持原有的新股发行频率,让市场新股的供求双方自发去寻找一个均衡点。

  作为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委员的贺强早在此前就表示,新股频繁破发必将打击投资者参与"打新"的热情,也必将对新股定价机制产生影响,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他告诉记者,他将在今年两会时提交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建议,但现在不便透露具体细节。

  1990年以来股市已经历四次密集的破发潮

  你打新了吗?这是2007年前后股民的一句见面语。你还打新吗?想必这将会成为近期股民们的见面语。

  1月13日,华锐风电(601558.SH)、秀强股份(300160.SZ)两只新股在上市首日“联袂”破发。

  1月18日,风范股份(601700.SH)、司尔特(002538.SZ)、新都化工(002539.SZ)、亚太科技(002540.SZ)、鸿路钢构(002541.SZ)等5只个股集体破发,其中风范股份大跌14.40%≤多股民感慨“见过新股破发,但没有见过新股如此破发!”同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新股破发是发行改革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算起2011年初以来的数起破发,显然,破发已经常态化,A股市场也进入了史上最严重、最密集的“新股破发期”。在这背后,是新股发行的急剧扩容带来的融资压力,不彻底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导致的“三高”膨胀,以及中小盘股的过高估值导致的市场信心走弱。

  20年来4次密集破发潮

  财汇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自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共有267只个股破发过,其中新股首发类型的破发股有176只,而同期共发行新股469只,占比37.53%;另外,公开增发类型的破发股20只,非公开增发类型的破发股71只。(见图1)

  数据显示,截至1月19日,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发行的个股仍处在破发状态的有93只,其中沪市16只,创业板29只,中小板48只。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统计显示,1990年以来,共有1236只个股(含B股)遭遇破发。财汇数据显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破发股竟然是深市第一股深发展A(000001.SZ),深发展A于1991年4月3日发行上市,5月22日遭遇破发。

  数据显示,20年中,只有2007年没有出现过破发股,也正是在那轮大牛市中,“打新”的狂热达到顶峰状态。另外,从破发股出现的阶段来看,20年中可以分为四轮破发潮。(见图2)

  第一轮破发潮出现在1993年~1994年,其间共破发新股157只,而同期发行新股总数为213只,破发率达73.71%。

  第二轮破发潮出现在2003年~2005年,其间共有540只个股破发,其中2004年中小板推出前后尤为密集。中小板上市公司苏泊尔(002032.SZ)上市首日收盘价就较发行价暴跌8.27%。之后,宜华木业(600978.SH)、美欣达(002034.SZ)相继在上市首日破发。

  第三轮破发潮出现在2008年,其间共有192只个股破发,密集的个股破发迫使当年9月IPO暂停。

  第四轮破发潮则出现在2010年以来,截至今年1月19日,共有174只新股破发。 2010年1月,中国化学(601117.SH)、正泰电器(601877.SH)、台基股份(300046.SZ)等公司相继在上市后10天内就跌破发行价。2010年12月24日以来,上市首日破发逐渐增多。特别是2011年以来上市的新股,近乎全线崩溃。

  虽然从数量上来讲,本轮破发潮尚稍逊于第二轮和第三轮,但从首日破发的数量上以及集中性上而言,第四轮破发潮可谓最为凶猛。

  持续密集的新股破发,不少机构深陷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未解禁的新股在发行价以下的约40只,机构浮亏达十多亿元。

  北京一位公募专户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其管理的基金曾经也会申购些新股,但最近市场惨淡,仓位很低,更别提申购新股了。

  上海一券商集合理财计划投资经理则干脆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新股贵得离谱,搞不明白那套定价的游戏规则,风险还不小,索性不参与。”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表示,2011年新股破发潮将成新的风景,打新股将成套牢的代名词。

  本报联合腾讯财经发起的《财商》系列调查也显示,超过85%的投资者表示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再“打新”。

  融资压力超过2010年

  尽管新股破发和当前的市场低迷有一定关系,但供给的因素显然是导致市场失衡的重要原因。

  自2009年7月IPO重启以来,新股扩容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融资额10275.2亿元;其中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有349家,共融资4921亿元,超过2007年曾创下的4469亿元的历史纪录。

  另外,2010年A股市场实施重大资产重组47项,交易金额达1338亿元。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全球第一,IPO超过前三年的总和。但与此同时,A股也几乎成为全球2010年表现最糟糕的市场。

  2011年才走过十多个交易日,A股市场上就有35只新股发行及再融资,募资310.36亿元,按此速度,全年融资超过2010年已是毋庸置疑。

  由于在A股市场上存在因为市场低迷导致暂停IPO的历史,如2008年9月IPO暂停。上海一些券商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担心2011年有可能遭遇这一情形。

  除了新股扩容,还有券商分析人士担心今年会否推出国际板,如果这样,对A股市场资金面更是雪上加霜。

  倒逼新股发行制度

  虽然新股的快速扩容是导致市场失衡的重要原因,但在此背后,根本的原因仍是在于不彻底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而新股的大面积破发,原因之一即是A股市场定价机制的不合理,这也在倒逼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

  继2009年6月10日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之后,2010年11月1日,证监会正式启动第二阶段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从四大方面向纵深推进发行体制改革。近日,证监会将新股发行体制和退市制度改革列入了2011年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重点。

  对于即将推出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的具体措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发行体制与审核体制将是突破重点。发行体制改革将研究突破存量发行难题,并不再圈定询价范围;审核体制改革则将优化审核程序。

  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机构人士表示,对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持保留意见。

  “之前一年多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压缩了二级市场打新收益,但发行定价却是越来越高。投行、企业都喜欢高发行价,有的参与询价的机构不喜欢高价格也没有办法,所以即便扩大询价机构的范围也解决不了高发行价,相反一些询价机构会哄抬价格。”上海某券商一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如两市发行价最高的海普瑞(002399.SZ),2010年5月6日以148元的发行价上市4天即遭破发。沪市发行价最高的华锐风电(601558.SH)1月13日以90元的发行价上市首日即遭破发。

  对于新股的大面积破发,1月1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2010 CCTV中国经济年度论坛上表示,发行价是发行人和保荐人在掌握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定价,新股定价对整个市场这些股票价格的水准起着标杆性作用。

  而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接下来的市场情况不容乐观。上述的一位券商集合理财投资经理表示,现在市场走在年线以下,仓位尽可能地低才有可能获取正收益。

  司尔特 (002538 )破发!新都化工 (002539 )破发!亚太科技 (002540 )破发!5只新股上市当日全部破发!

  本周5只新股相约1月18日上市,这原本是一个"要发"的日子,却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开盘全部破发,不少跌幅超过20%。

  这是新股吗?市场哗然!

  然而,投资者不得不承认,A股史上最惨烈的新股破发潮已经来了。

  截至1月20日收盘,今年来上市的21只新股中已有14只破发,破发率高达66.67%。IPO新规后发行上市的64只新股,也有34只破发,破发率高达53.13%。

  面对新股市场一片"绿油油"的场景,投资者不禁想问,是谁动了打新不败的"奶酪"?在市场、资金、询价等诸多因素中,谁才是引发这波最惨烈新股破发潮的罪魁祸首?

  最惨烈破发潮

  去年底,当齐峰股份 (002521 )、英飞拓 (002528 )率先破发时,谁也没有想到"山洪"会就此暴发。

  今年以来,新股如同吃了"泻药"一般,轻则后市破发、股价微跌,重则开盘破发、股价暴跌。亚太科技、新都化工、风范股份 (601700 )、华锐风电 (601558 )、西泵股份 (002536 )、海立美达 (002537 )等跌幅超过10%的新股屡见不鲜。

  打新者与机构纷纷割肉逃跑。

  IPO新规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提高单个机构获配股份数量,扩大询价范围等。不难看出,监管层最终目的是要规范询价制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但是,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从去年11月末的涪陵榨菜 (002507 )到如今的风范股份,沪深两市已经发行上市了64只新股,其中34只破发。

  在64只新股中,市盈率过百的新股到处都是,机构漫天报价的行为,并没有因IPO新规的发布而得到有效抑制。

  高询价或为"元凶"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机构网下询价过程中,不少基金、券商都存在着高询价行为。本期周刊,记者将为投资者梳理出机构询价"八宗最"。

  市场对新华信托的高询价习以为常,这家机构参与了44只新股询价,其中,对20只新股的报价远超平均水平。被其重点"关注"的对象不少逃不过破发的命运;南方基金、华泰证券 (601688 )、华林证券虽然高询价次数不多,但是被他们"看中"的新股似乎中了"魔咒"一般,多数破发,实在令人惊讶;作为国内大基金公司之一的博时基金,其询价水平也令人不敢恭维。

  漫天要价最终还是付出了代价中小投资者网上打新损失惨重,而网下成功配售的机构同样面临巨大的浮亏。记者统计,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券商自营盘,不少在这轮破发潮中,蒙受过账面损失。

  截至1月20日,今年网下成功中签获配新股的各路机构,累计账面浮亏已经达到1.33亿元。这其中,中小板新股破发最为惨重,机构在中小板新股的网下配售股份浮亏金额高达1.52亿元,而在创业板新股上则浮盈1929.26万元。

  询价尚有漏洞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IPO新规虽然扩大了询价机构的范围,但这不能完全解决高询价的问题。

  记者发现,在新规刚刚实施前期,中小板新股发行价并不高,比如涪陵榨菜、老板电器 (002508 )、天广消防 (002509 )都在25元以下。然而,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机构网下高询价行为,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机构询出的价格高得离谱。分析人士指出,机构高询价的原因,可能是预计到其他机构将采用比较谨慎、理性化的询价策略,故采用高询价策略挤掉竞争对手,以保证自己能够参与摇号配售。

  业内人士提醒,一旦这种询价发行的策略被更多的机构掌握,那么网下询价自然将水涨船高。

  日前,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破发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她因此呼吁,相关环节在新股发行上必须采取自律措施。

  也许,只有找到更好的询价方式,让询价系统更加合理、完善,才能遏制住新股大面积破发的情形。

  21只新股14只破发,2011年新股市场惨不忍睹!

  64只新股34只破发,IPO新规实施后,投资者依然失望!

  新股为何如此不给力?是因为市场太弱,还是因为资金不足?对于这个问题,每一位投资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但归根结底有一点是大家认可的"三高"的病态发行,是导致新股屡屡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询价时,机构究竟是如何高喊价、哄抬发行价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统计IPO新规实施以来60多只新股网下询价的前三高,为读者解读询价机构的八宗"最"。

  黑榜新华信托看走眼最多的机构

  新华信托可以说是网下询价机构中最为抢眼的一家公司,它引起关注的原因就是频繁高询价。在该公司参与的44只新股网下询价中,有20只新股被其给予超过最终发行价15%的价格,其中最高偏离值达36.21%。不过,被其高询价的个股,往往身缠"噩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新华信托询价的44新股中,截至1月20日收盘,已有19只破发,其中,力帆股份 (601777 )、英飞拓 (002528 )两只新股分别较其发行价下跌17.1%和16.82%。从询价结果看,新华信托给予力帆股份16元/股高价,高出该股最终发行价10.34%,高出现价33.11%;新华信托给予英飞拓57元/股价格,高出该股最终发行价5.95%。

  被新华信托高价追捧的部分新股,走势也差。该信托网下给予金杯电工 (002533 )43.8元/股高价,较金杯电工最高发行价高出29.59%,该股上市后,首日最高价仅为35.98元/股,在发行价上运行6个交易日后,于1月11日破发,之后的走势更是一泻千里,1月20日大跌3.83%,收于29.6元/股,创下上市以来收盘价新低,29.6元/股的价格也离新华信托给出的43.8元/股相差了47.97%。

  新华信托网下给予25元/股的天桥起重 (002523 ),则是另一出悲剧。天桥起重上市后曾有过辉煌,股价一直小幅攀升,最高价24.2元/股在第四个交易日创出,但短暂风光后,该股迎来惨烈暴跌,从23元/股直接跌至18.11元/股,累计跌幅超过20%。目前,天桥起重股价已较发行价下跌7.13%,离新华信托的询价差距达38.05%。

  此外,被新华信托高价"相中"的齐峰股份 (002521 )、天顺风能 (002531 )、昌红科技 (300151 )、科泰电源 (300153 )、通源石油 (300164 )、瑞凌股份 (300154 )以及先锋新材 (300163 )等个股也均已破发,走势极其疲弱。

  有意思的是,新华信托网下没有高价"追捧"的个股,走势却非趁。比如较发行价暴涨59.75%的光正钢构 (002524 ),只被新华信托给予15元/股的价格,而其当前价格高达24.25元/股;被新华信托网下给予35元/股的星河生物 (300143 ),目前股价也飙至54.47元/股,走势较为强劲。

  毫不夸张地说,近期在参与询价的众多机构中,新华信托的眼光相对更差。周五,在新一批新股网下配售名单中,该信托又分别给予中化岩石51元/股和杰赛科技 (002544 )40元/股的网下最高询价,这两只新股上市后走势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南方、华泰、华林成功率最低

  网下超高询价,换来的不是中签,也不是股价飙涨,反而是新股破发,被这样的机构看好,很是尴尬。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统计网下前三高询价的机构名单时,发现有南方基金、华泰证券 (601688 )以及华林证券三家机构,它们参与度相对较高,但是,它们青睐的新股却走势很差,差到没有一只新股可以成功保发。

  与偏好频繁高询价的新华信托、东吴证券等不同,南方基金网下最青睐的个股只有昌红科技、南方泵业 (300145 )和中顺洁柔 (002511 ),其管理的社保101组合以及401组合网下给予昌红科技40元/股高价,高出该股最终发行价34元/股17.65%。昌红科技上市后,几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股价暴跌不止,1月20日更是收至30.83元/股,创下上市以来新低,与南方基金最高询价的距离已经扩大至29.74%。另外,南方基金给予42元/股的南方泵业和给予43.5元/股的中顺洁柔,也无一例外破发。

  高询价全军覆没的还有华林证券。该券商的询价结果比南方基金更差,因为被它高询价的新股,股价较发行价的跌幅全部超过10%。

  华林证券曾网下给予华锐风电 (601558 )138元/股的价格,位列所有询价机构之首,较华锐风电最终90元/股的发行价高出53.33%。华锐风电上市后,尽管发行市盈率不高,但因较高的发行价以及市场环境较差,股价连续暴跌,1月20日跌至72.35元/股。不知道华锐风电未来是否会达到138元/股,如果能达到,需要的时间又将是多久呢?如果华林证券以138元/股价格在网下获配华锐风电45.52万股,那么该券商目前的账面浮亏将达到惊人的2988万元。

  华林证券还在网下给予金杯电工42.12元/股和科泰电源48.32元/股的高价,截至1月20日收盘,金杯电工和科泰电源均已破发,分别较其发行价下跌12.63%和11.25%,华林证券给出的价格则高出这两只新股现价42.3%和36.11%。

  与上述两家机构一样,华泰证券也在3只新股上大失水准,该券商网下分别给予香雪制药 (300147 )、力帆股份以及昌红科技43.65元/股、19元/股以及40元/股的高价。目前,力帆股份较其发行价下跌了17.1%,香雪制药和昌红科技则较各自发行价下跌11.36%和9.32%。超高询价的结果也是全军覆没。

  国投瑞银运气最差的基金公司

  高询价带来的"恶果"一定是暴跌破发?当然不是。国投瑞银用行动证明,只要拿捏得准,高询价也能揪出好股。

  国投瑞银网下只对3只新股询价偏高,其中两只来自创业板,分别是雷曼光电 (300162 )和华中数控 (300161 );一只来自中小板,是蓝丰生化 (002513 )。

  国投瑞银最疯狂的举动来自雷曼光电,该基金网下给出雷曼光电51元/股的高价,较雷曼光电最终38元/股的发行价高出34.21%。然而谁也没想到,雷曼光电成为近一批5只创业板新股中走势最强的个股,上市首日高开低走,股价最高摸至48元/股,上涨幅度超过20%,虽然到最后收盘时已大幅回落,但42.21元/股的价格仍让其保发。在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里,雷曼光电的走势明显强于其他4只创业板新股,一直在43元/股上下窄幅整理,1月20日大跌后,股价回至40.83元/股,不过仍高出发行价7.45%。

  另一只创业板新股华中数控表现得也较为突出,上市首日高开低走后连收4根阳线,股价稳定在29.5元/股上下,周四暴跌后,该股收于26.68元/股,仍在发行价之上。国投瑞银较早高询价的蓝丰生化,虽然走势不佳,但凭借首日的较高涨幅,股价也保持在发行价之上。

  持续高询价追捧三股,为的就是能有幸中签,谁料国投瑞银的运气实在太差,网下未能中一签,相反,中了网下报价不算高的英飞拓和天顺风能,可两只新股走势完全难与上述三股相比,经过一轮暴跌后,英飞拓较其发行价下跌16.82%,天顺风能较其发行价下跌12.05%,国投瑞银在这两只新股上的账面浮亏,已分别达到606.35万元和345万元。

  博时基金最失水准的基金公司

  秀强股份 (300160 )40.5元/股,亚星锚链 (601890 )29元/股,天顺风能30元/股……

  要说网下询价哪家基金最激进,这还谈不上博时基金,但是要说谁最失水准,可能就非博时基金莫属。

  不光青睐中小板、创业板新股,连主板市场的新股,博时基金也是格外关注。亚星锚链询价期间,博时宏观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网下给出29元/股高价,较该股最终发行价22.5元/股高出28.89%。

  虽然有大基金鼎力支持,亚星锚链的股价走势却十分不给力,上市首日高开低走,涨幅低于10%,交易次日大幅跳空低开,盘中一度破发。截至周四收盘,亚星锚链股价只有18.38元/股,已较发行价大跌18.31%,而博时基金给出的价格更是高出现价57.78%。

  对司尔特 (002538 )和秀强股份的询价,则是博时基金又一大败笔。该基金掌管的社保501组合和402组合,均给予司尔特27.5元/股的相对高价,社保501组合还给予秀强股份40.5元/股的高价。岂料这两只新股双双开盘破发,3个交易日后,司尔特股价只有24.42元/股,秀强股份股价只有31.32元/股,分别较其发行价下跌6.08%和10.51%。

  当然,博时基金也有看准的时候,其高价青睐的永辉超市 (601933 )和海源机械 (002529 )就表现突出,分别较发行价实现15%以上的涨幅,但是,相比其他高询价的基金公司,博时基金过半的破发率,只能说是"不及格"。

  红榜易方达手法最独到的基金

  由于担负着保值、增值任务,社保基金在投资国内证券市场时一直格外谨慎,而且一贯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不过在新股询价方面,社保基金近来表现得有点"出格"。

  像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社保基金102、402、501组合,在前期参与海源机械、秀强股份及司尔特网下询价时,报出的价格都很高,结果几只新股上市后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发。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的两只社保基金405、603组合以及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101、401组合同样如此。

  405、603组合在参与林州重机 (002535 )网下询价时,双双喊出31.57元/股,比该股最终发行价25元/股高出26.28%。结果林州重机上市后很不给力,挂牌交易后连跌6天,且9个交易日只收出一根阳线,破发也在情理之中。101、401组合则在昌红科技询价时报出40元/股的价格,比该股最终发行价34元/股高出17.64%;昌红科技上市后同样遭遇大跌,股价现在30元附近挣扎。

  社保基金组合也未必都看不准,由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的社保基金407、502组合手法就又狠又准。

  社保基金407、502组合共在5只新股的高报价榜上出现,分别是天立环保 (300156 )、通源石油、雷曼光电、汤臣倍健 (300146 )及永辉超市。两个组合异常同心,对5只新股报出的价格分别为83元/股、59元/股、48元/股、140元/股、30元/股,看上去比最终发行价58元/股、51.1元/股、38元/股、110元/股及23.98元/股皆高出一大截,但其中只有通源石油1月20日的收盘价在其最终发行价之下。

  其他基金公司看到其如此辛辣的手法,不知有何感想。

  东吴证券运气最好的券商

  去年11月底,中国证监会再次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改革,以抑制机构在询价时乱报、高报情况。不过,改革的效果值得商榷,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就是一个例子。

  通源石油60元/股,科泰电源50元/股,先锋新材35元/股,天广消防 (002509 )27元/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统计近期上市的新股询价名单中,屡屡看到"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的名字,而跟在这名字后面的高报价,绝对让投资者大吃一惊!喊得高不稀奇,更夸张的是,其参与过询价并最终获配的新股,挂牌交易后表现不错;而其参与过询价最终未获配的新股,挂牌交易后大多跌势连连。

  2010年11月23日以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共参与48只新股的询价,其中有21只破发。该账户报价高出新股最终发行价的有39只,报得最高的是先锋新材,该账户给出35元/股,比最终发行价26元/股高出34.61%;其次为天广消防,报价为27元/股,比最终发行价20.19元/股高出33.72%;金字火腿 (002515 )最终发行价为34元/股,该账户的报价为45元/股。

  而在这39只中新股,该自营账户报出的价格位列高报价榜前三的共有10只,分别是金字火腿、银河电子 (002519 )、宝馨科技 (002514 )、先锋新材、科泰电源、天顺风能、昌红科技、秀强股份、通源石油及天广消防。

  这10只中,该账户中签的只有天广消防,获配100万股;1月20日,天广消防的收盘价为25.49元,比发行价高出26.25%。而在其未中签的9只新股中,有6只已经破发,破发率高达66.67%,下跌最惨的是天顺风能及秀强股份,网下获配的机构浮亏比例分别为12.04%、10.51%。

  东吴证券真可谓幸运。

  宝盈基金眼光最好的基金

  48只新股虽然有21只破发,但也不乏走势异常凌厉的,像从事水泵、空气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新界泵业 (002532 ),表现就非常抢眼,该股上市至今涨幅已接近3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统计这些新股时,赫然发现上市后表现不错的4只新股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这4只新股询价时,高报价榜上皆出现同一家基金公司的名字--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过多只新股的询价,但其对燃控科技 (300152 )、瑞凌股份、天舟文化 (300148 )、新界泵业及新研股份 (300159 )这5只新股的报价异常高。

  燃控科技的最终发行价为39元/股,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给出50元/股的报价,高出幅度为28.2%;该股上市后虽然表现平平,但1月20日收盘仍比发行价高出1.53%。天舟文化的最终发行价为21.88元/股,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给出28元/股的报价,高出幅度为27.97%,截至1月20日上涨6.58%。

  表现最好的当属新界泵业及新研股份,两股上市后至今已上涨34.73%、27.46%。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当初询价时报出的价格分别为50元/股、80元/股,比最终发行价32.88元/股、69.98元/股高出不少,高出比例分别为52.06%、25.75%。

  令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看走眼"的只有瑞凌股份。

  瑞凌股份发行价为38.5元/股,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报出的价格为45元/股,然而该股上市后也遭遇破发,不过下跌幅度并不大,目前仅比发行价低6%。

  尽管如此,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看好的5只新股平均涨幅仍达15%,这在所有基金公司中,绝对称得上眼光独到。

  资料显示,该基金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亿元,是按照证监会"新的治理结构、新的内控体系"标准设立的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旗下共有5只基金。

  中信基金、中金公司成功率最高

  近期新股上市后频频破发,令投资者"打新"时异常彷徨,不知如何下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中信稳定双利基金)以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中金公司)参与某些股票询价时,虽然报出的价格比较高,但这些股票上市后往往能够走好,证明其成功率很高。

  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日发数码 (002520 )询价时,报出的价格为40元/股,在高报价榜中排第二,比该股最终发行价35元/股高出14.28%。日发数码上市后的走势虽不够理想,却没有跌破发行价。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天立环保、新研股份、鸿路钢构 (002541 )及光正钢构等个股身上。在参与天立环保询价时,该基金的报价为70元/股,比最终发行价58元/股高出20%;在参与新研股份询价时报出85元/股,比最终发行价69.98元/股高出21.46%;给鸿路钢构的报价为52元/股,比最终发行价41元/股高出26.82%。

  喊得最"亢奋"的一次是在光正钢构询价时,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一口气报出20元/股的高价,与华夏希望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夏债券投资基金并列询价榜首位,比该股最终发行价15.18元/股高出31.75%。光正钢构似乎也很给这些机构面子,上市之后,股价一直维持在23元/股以上。

  遗憾的是,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在上述股票的摇号中,最终只成功获配到鸿路钢构68万股,未料鸿路钢构一上市就破发,好在接下来连涨两天,最终回到41元/股的发行价之上。

  在券商中,最有眼光的当属中金公司。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口径内,中金公司自营投资账户共在3只股票询价时报出了高价,分别为涪陵榨菜 (002507 )、老板电器 (002508 )、新界泵业,中金公司自营投资账户报出的价格分别为23元/股、32元/股、42元/股,比最终发行价13.99元/股、24元/股、32.88元/股分别高出64.4%、33.33%、27.73%。

  3只新股上市后,无一只破发,最神奇的是,至记者截稿时,中金公司自营投资账户的报价刚好都在3只股票的收盘价附近,相差最大的也不过2.3元。

  进入2011年,新股破发再掀高潮。截至本周五,今年上市的21只新股有17只出现破发现象,破发比例高达80.95%。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周二(18日)上市的5只新股,开盘即全部破发,从而使得今年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股票达到9只,占比达到42.86%。下周又将有14只新股上网发行,以它们的发行市盈率看,以目前的趋势看,等待它们的恐怕又将是破发的命运。

  如何看待新股破发现象?不成熟的中国股市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惊人的"成熟"观点,不仅认为新股破发很正常,而且还认为新股破发有助于新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三高")的退潮。

  在新股发行市盈率纷纷踏上百倍的情况下,新股破发确实很正常。如1月13日创业板上市的5只新股,其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101倍。其中雷曼光电、先锋新材的发行市盈率分别达到了131.49倍、123.81倍。18日上市的5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也达到了67倍;而目前主板市场的市盈率只有20.73倍(20日沪市市盈率)。因此,新股大量破发,包括18日上市的5只新股悉数破发,都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不正常的是新股发行市盈率和新股发行价格为什么会越来越高?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都是经过了机构询价的,尤其是投资基金,甚至被称为是理财专家,为什么经过这些机构询出的发行价格如此的毫无理性?难道说这些新股真的都是国色天香、价值连城?可以说,这种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已成千夫所指。

  目前来看,寄希望于新股破发来纠正"三高"发行是不现实的,新股破发没有这样的功能。虽然受新股破发的影响,询价机构的报价可能会慎重一些,但这种慎重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也是短期的。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三高"发行的局面。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新股破发并非始于现在。仅去年以来,A股市场就出现过3次破发潮。第一次是在去年1、2月间;第二次发生在5月至7月间,目前的破发潮则是第三波。如果说新股破发可以纠正"三高"发行的话,那么经过了这一次次的破发潮之后,"三高"发行至少应该得到抑制了,怎么反而还会出现发行价更高、发行市盈率更高的局面呢?因此,寄希望于新股破发来纠正"三高"发行是行不通的。

  不仅如此,试图通过新股破发这种市场化的手段来纠正"三高"发行的做法或想法,都是对中国股市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严重损害。毕竟"三高"发行不仅给中国股市带来了巨大的新股泡沫,也给中国股市带来了巨大的投资风险,让中国股市失去应有的投资价值,进而导致中国股市投机炒作进一步盛行。而新股破发更是带给投资者直接的经济损失,通过让投资者承担损失的方式来纠正"三高"发行,这显然不是对投资者利益负责的做法。更何况即便是投资者承担了新股破发的损失,也没有令"三高"发行得到抑制。再退一步讲,即便没有新股破发,难道就能认为"三高"发行是合理的吗?就要放任新股发行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越来越高的局面继续下去吗?就要放任中国股市在背离健康发展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吗?

  所以,对于桅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三高"发行,不要幻想通过新股破发来纠正。而是应该通过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方式,积极地、主动地、切实有效地对"三高"发行加以制止,使中国股市的新股发行早日步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步入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轨道上来。

  鲁桂华

  长久以来,人们似乎建立了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新股是不败的。正因为新股不败,所以投资基金、券商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往往用大量的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

  也正因为新股不败,A股的发行定价因此越来越高,发行市盈率越来越高,超募资金比例也越来越高,市场也就因此在"三高"的氛围中,一天天前行着。也因为新股不败,A股估值水平偏高的泡沫也就"不见"了,甚至连言及泡沫都成了某些人的"忌讳"。

  不败的新股终究还是败了。2011年1月18日,首次上市的5只新股均跌破了发行价。正因为人们信奉"新股不败"的教条,所以有人惊呼这是在"挑战市场底线" ,这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奇观'"。

  破发真的是奇观吗?我们不妨看看巨灵的统计,今年以来上市新股21家,已有14只新股破发了,首日破发9只,约占今年以来上市新股的43%。

  既然新股破发并非偶然,我们就没必要为此大呼小叫。这也同时表明,破发,不过打破了"三高"背景下"新股不败"的教条,不过是熟透了的苹果,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向地面回落而已。

  为什么破发大快人心?

  高市盈率的背景下,如果新股始终不破发,小散们所信奉的"新股不败"的教条也就永远不破。基金、券商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就可以利用小散们的这一预期来获利。无论多高的价格他们都敢申购,所以我们才见到IPO的估值水平或市盈率水平日复一日地高。也正因为信奉这一教条,小散们无论多高的价格也敢接。那么基金、券商等机构投资者不论多高的申报价格中签的股票也就能顺利套现。基金、券商、新上市的公司的大股东,都因此获益了。早进早出的散户也因此获益了。市场就在你拍一、我拍一的击鼓传花的游戏中,日复一日地沿袭着"新股不败"的神话。

  但是,正如同我们此前反复指出的那样,如果老美要求10%的投资回报,老中为什么不能要求10%的投资回报?这就意味着,无论老中还是老美,当前花1元投资(买股票),未来每年的收益都应该达到0.10元。这就意味着,第一,无论老美还是老中,愿意支付1元购买0.1元的利润,即他们能够接受的市盈率水平就应该在10倍左右。第二,无论是老中还是老美,都应该接受大致相同的估值标准。第三,当中国的小散们终于悟到这一点的时候,高市盈率的股票会向正常的估值水平回归,这就意味着,正如同熟透的苹果终将坠地一样,最后接盘的小散,终将被套牢,财富就由接盘者向抛盘者转移,于是每一次IPO,都将成就一批亿万富豪。

  如果早早地就破发了,尤其是首日破发。投资者,无论是基金还是小散,都会在痛心疾首之余,提醒自己,并没有不败的新股,那么申购的报价还会那么高吗?申购的热情还会如此高吗?被套牢其中的散户数量还会那么多吗?造就的新科亿万富豪还会那么多吗?

  破发后的新思考

  笔者相信,基金在破发时也会心疼,但其心疼的程度远逊于小散。这是因为,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与基金的业绩无关,决定于基金的规模。该他们拿的钱一分也不会少。我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基金经理们无论多高的价格也敢申购。我相信,破发之上,券商心疼的程度也远逊于小散,因为他们该拿的承销费,可能会少一些但并不会少多少。我这才理解了,为什么无论多高的发行价券商敢于定了。证券发行中的利益分配格局,鼓励从高定价、从高报价申购而不鼓励合理定价、合理报价申购。新股破发,无疑教育了我们小散,但是这种利益格局不变,我们还将观察到,基金博傻式的价格申报和券商博傻式的发行定价。

  如何改变这种利益格局?

  我的看法是

  第一,现在确实到了要改革基金管理费计费方法的时候了。具体如何改,我不敢妄言。但基金的管理费、基金经理的个人收入,与基金的投资绩效完全挂钩时,他们还会乱报价吗?

  第二,如果券商因为定价过高而发行失败,它会损失声誉,因为凡是它承销的证券,市场都会不太敢买;它会损失未来的客户,因为委托它承销时,如果再次失败将会怎样?董登新教授说他期待着"发行失败" ,我也同样期待着。因为发行失败了,券商就会长些记性,券商就会为了避免发行失败而更为理性地估值。

  破发好,因为它教育了小散;但光破发还不够,因为基金、券商在证券发行中的利益获取模式不改,游戏规则不改,"三高"的游戏或许会再次被玩起。(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冬季的股市几乎无戏可唱,做啥套啥,连新股申购都套进去了,二级市场已经套得难以动弹了。

  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开始走好,2010年全年的GDP增长达到了10.3%,超出了年初市场的预期,12月份的CPI指标为4.6%,比前一个月有所下降,CPI全年增幅为3.3%,这意味着负利率的状态有所缓解,加息的压力也有所缓解,这是一个好兆头。股市与经济数据的不匹配,关键还是资金面的因素,而A股市场的走势跟钱有关,钱多了,股市就上行,如今高达19%的存款准备金率使资金面上有点捉襟见肘,市场只能往下寻求支撑了。

  今年年初的走势有点像去年开盘后的走势,开盘之后即探下影线,去年从3289点开出后一路下探的走势犹如高台跳水,而今年的起跳点下降了460多点,属于中台跳水,去年这一跳下影线探了将近1000点,今年究竟跳到何点,还得拭目以待。仅仅只有10多个交易日,下影线已经下探了150多点,应该说还远没有探到最低点。

  市场的空头思维和空头操作手法再现,最突出地表现在新股板块上,自华锐风电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之后,本周上市的新股统统破发,现在市面上打八折交易的新股比比皆是,招商证券的折扣率达到了五八折,当一级市场已经无法赚钱之时,二级市场早已经是哀鸿遍野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当新股上市即打八折交易之时,申购中签的新股等于在2700点的位置上将自己套在了3400点之上了。

  还有7个交易日节日爆竹就要响起,事实上现在谁都无心恋战,因此,在长假到来之前少动为好,今年市场保持资金实力很重要,这意味着同样的资金日后可以买更便宜的股票,如同当下的新股板块,放弃申购却能在上市之初打八折购买,一有差价即可入袋为安,申购者还套在那儿,炒作者却已获利而走了。启动IPO一年半来,专做新股申购者盈利不薄,现在要面临的选择是究竟继续傻瓜化地申购新股还是歇手不干。笔者以为,新股还是能做的,但根据新情况做相应的调整,首先,有选择性地申购新股,傻瓜化似地统扫申购已经不行了;其次,与其申购新股,不如购买二级市场上质地和财务指标类同的打折次新股,今年的机会也许在这个板块上;再次,申购新股追求的全年的平均收益率,从全年看,新股收益也是潮起潮落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一级市场都无法获利,那么二级市场根本就没机会了,连最胆小的投资者都不能获利,那些风险偏好者的处境就一塌糊涂了。

  抄底破发股的三大秘籍 

  新股上市后破发一般会出现2~3个底部,在第二或者第三个底部出现时抄底最安全。

  对于近期新股中签者而言,破发该归结为虎年最"杯具"的事件之一了。而对于隔岸观火的股民,根据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法观点,破发潮的背后,破发股值得买吗?哪些破发股会成为反弹先锋?

  跌出来的机会

  "破发的次新股套牢了一大批机构的筹码,其中也隐藏着一些资质不错的上市公司,一旦市场转好,它们必将成为反弹的急先锋。"广东达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对记者说。

  1月18日集体破发的5只新股,在恐慌式的暴跌过后,分别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反弹,反弹的背后,机构资金的强势护盘功不可没。

  从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来看,从破发之日起,机构席位就成为这几只新股最大的多头。司尔特(002538.SZ)、新都化工(002539.SZ)和鸿路钢构(002541.SZ)破发当天均有机构席位单向买入,而鸿路钢构在接下来两个交易日仍然受到机构资金的追捧,持续有机构席位单向买入,在大盘仍然走弱的情况下,该股已经反弹了2.7%,率先告别破发价。

  破发是不是意味着投资机会的来临?对此,国元证券分析师康洪涛则认为应该分别对待。

  "破发股该不该抄底,首先要看资金的性质。"康洪涛说,对于博短线反弹的投机性资金,在破发股跌到一定程度又是自己看好的标的的情况下,确实可以短线抄底博反弹。

  "要注意的是,博反弹的风险也很大。"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则指出,在当前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抄底破发股机会成本很大,而且一旦新股反弹到发行价左右,会有一大批套牢的抛盘像潮水般涌出来,投机成功的概率有多少仍然值得质疑。

  张刚指出,对于一些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具备估值优势,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则具备估值修复的机会。

  康洪涛也表示对破发股应该重点关注其股价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在恐慌性的下跌之后,真正有价值的股票会是市场接下来的新机会。"康洪涛说。

  另外,康洪涛对记者表示,根据其多年来对新股研究的结果,破发股在什么时候抄底是最安全的也存在一个规律--新股上市后破发也好,估值回归也好,一般会出现2~3个底部,一般而言,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底部出现的时候进行抄底是最安全的。

  破发股筛选秘籍

  "新股破发对A股市场而言是一种非常态的现象,在市场走好之后,有一些破发股将会走得非常精彩,而在市场反弹初期,这些品种也是最具有炒作空间的个股。"吴国平说。

  吴国平表示,自己会重点关注破发幅度最大、质地优异、盘子小的破发股。但他同时指出,对于破发股的机会,只会小仓位参与博反弹,且要设定反弹目标,第一目标价就是发行价附近,一旦反弹到该价位附近,就要先出一部分仓位,其后再根据个股的走势具体操作。

  康洪涛则提出了更为详细的破发股筛选秘籍。

  "任何时候,基本面因素都是选股的第一思路。"康洪涛说,从大的方面上,就是要选择行业较好的品种。具体行业的选择上,康洪涛提出了三大思路,一是选择受政策扶持的行业,如"十二五"规划涉及的新兴产业等;第二,选择一些渐入佳境的行业,如资源类和军工类等;第三,选择一些符合市场预期的行业。"比如说,今年政策的节奏是上半年抑通胀,下半年保增长,那么在上半年的时候就尽量选择一些受益通胀的行业和公司。"康洪涛说。

  在保证基本面因素之后,可以进一步采取价格选股的方式对破发股进行筛选。"绝对不能按照二级市场的K线去选,并非跌得越多的股票以后表现就会更好。"康洪涛说,有一些新股破发,甚至跌幅很深,其实是其发行价定得过高,破发也是一个估值修复的过程。

  而哪些破发股才具备投资价值?康洪涛表示,可以通过对该公司所处行业的全部股票的估值进行加权平均,如果该股的估值已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公司在行业中也具备优势,那就说明该股属于恐慌性抛售导致下跌,在估值优势下具有投资价值。

  另外,康洪涛还表示可以密切关注一些相对"抗跌"的破发股。"如果与同期大盘相比,该股下跌幅度更小,表现明显超越大盘或者同行业股票,这种抗跌的新股在市场转好的时候反弹幅度就会更大。"康洪涛说,抗跌其实说明了该股票背后资金有不同看法,在大势走弱的情况下,仍有资金看好,未来市场走强就是它们表现的时机。

  数据统计显示,在2009年7月份IPO重启以来上市的股票中,还有115只股票当前的价格仍处于发行价以下(含增发类型),其中有40只股票是自去年11月份之后上市的。在这些股票当中,就有6只股票上市以来跑赢同期指数,分别是中国化学(601117.SH)、风范股份(601700.SH)、司尔特(002538.SZ)、建研集团(002398.SZ)、中国西电(601179.SH)和亚太科技(002540.SZ).

  抄底时机?

  "从新股集体破发的情况看,至少反映出当下市场已经跌到了一个相对的低点,说明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恐慌的非常时期,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坚定了我对中期市场的信心。"吴国平说。

  康洪涛也指出,近期新股集体破发,中签率明显提高,而且1月18日出现了一天内5只新股全部告破的情况,说明市场已经从初级恐慌上升到了极度恐慌的情况,这也暗示着距离市场底部已经不远了。除了关注一些优质的破发股外,对于在这个期间出现分化走势的个股,可以开始考虑抄底建仓。

  600999.SH 招商证券

  300042.SZ 朗科科技

  601688.SH 华泰证券

  601618.SH 中国中冶

  300081.SZ 恒信移动

  601788.SH 光大证券

  300076.SZ 宁波GQY

  300038.SZ 梅泰诺

  300068.SZ 南都电源

  002429.SZ 兆驰股份

  601018.SH 宁波港

  300035.SZ 中科电气

  300052.SZ 中青宝

  002403.SZ 爱仕达

  601668.SH 中国建筑

  002356.SZ 浩宁达

  601558.SH 华锐风电

  300122.SZ 智飞生物

  002336.SZ 人人乐

  300067.SZ 安诺其

  601890.SH 亚星锚链

  002351.SZ 漫步者

  601700.SH 风范股份

  601777.SH 力帆股份

  002399.SZ 海普瑞

  300063.SZ 天龙集团

  002337.SZ 赛象科技

  002528.SZ 英飞拓

  002537.SZ 海立美达

  002404.SZ 嘉欣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