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资本 >> 正文

经济学家局长汤继强:政府要“下水”帮中小企业融资

2011-8-19 10:31:43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在现有的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如何融资?昨日,中小企业融资座谈会在蓉召开,青年经济学家汤继强在会上对这个问题做了如是回答:“如果不让政府下水,融资困局始终会存在。”

  除了学者,汤继强还有个身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在过去十年间,他跑遍了高新区上百家企业,发现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还有很大空间。“因为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很强大”。

  成长历程硅谷精神吸引他关注中小企

  一个官员为何会如此深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汤继强回忆说,是2000年赴美留学的经历让他开始思索。彼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裂,但走进硅谷,高科技公司创业氛围依然浓厚。

  “我不断听说有人创业成功的故事”,汤继强说,硅谷在整个萧条的大环境中,依然充满着朝气,也是在那里,他第一次对科技、创新、风险资本以及金融产生了浓厚兴趣。

  回国后不久,汤继强来到成都高新区工作,刚开始的三年,他在经贸发展局,主要负责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后来到发展策划局工作,主要精力转向高新区的战略研究上,接触到许多案例和一手数据。

  他发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但却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将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形成了理论体系。

  双重身份强调政府主动参与金融创新

  “我的观点基于一点,那就是以政府视角看问题。”汤继强说,其他经济学家研究更注重市场和竞争的作用,但官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企业,特别是高新区的企业。他感觉到,政府的主动参与和金融创新更容易解决问题。

  2003年9月,汤继强刚调入成都高新区任经贸发展局副局长。由于园区内的公司多是轻资产,但是银行给出的贷款底线依旧是抵押物,这无疑是中小企业的软肋。

  最后,高新区的解决方案是“打包贷款”。“一家中小企业要申请100万贷款,这在国有大银行眼里是小业务,但如果是100家,就是大业务。”汤继强说,通过筛选,高新区将有需要的企业组织起来,以成都高新创新投资公司的名义向银行借贷,一开始就吸引到国家开发银行1亿元贷款。

  回国实践:高新区搭台撬动百亿资金

  诸如此类的例子,汤继强还能举出很多,比如创盈动力模式的诞生。高新区15个亿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及风投5千万的种子基金,其核心思想都围绕一个方向,以政府资源为平台,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

  以15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例,由成都高新区、成都市政府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发起设立,不投产业,只投基金。“高新区有三大产业,其中有若干集群,比如软件,可以弄一个软件引导基金,从母基金里拿出一两个亿来做专业的软件引导资金,然后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把钱投在这个企业里面,这样就能把金融的作用放大延伸,15个亿就能撬动100亿的资金。”

  针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汤继强提出了“梯形融资模式”理论。即将企业成长阶段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5个阶段,一站式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

  “在不同阶段,政府提供的帮助也就不同,如初创阶段给予企业无偿投入,成长期时帮助引进风险投资,建立企业信用实现债权融资,成熟时期帮助企业改制上市。”

  新闻人物:汤继强

  青年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在中央某机关、成都市委、市政府办公厅,铁道部成都机车厂工作,2000年赴美留学,现任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