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房产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东直门国盛中心欲转手 总报价达120亿元

发布时间:2013-3-15 3:32:14 来源:新京报北京 【字体:

东直门国盛中心欲转手 总报价达120亿元
国盛中心围挡内建筑材料随意堆放,中心广场上杂草荒芜,可以看得出已停工多日。
新京报记者 自曾晖 摄

知情人士透露,大型央企或接手该项目

深陷股权纠纷7年后,位于北京东直门黄金地段的大型综合体“国盛中心”传出转卖消息。据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透露,项目现持有者、新加坡背景的国浩中国希望将建筑面积近60万平米的项目整体出售、报价120亿元。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该项目位于黄金地段,不少企业有意购买,但考虑到项目股东方复杂的股权纠纷、庞大的交易金额以及项目后续和东城区政府的合作,业内猜测接手者将限定在国内大型央企之间。

探访 黄金地段上的停工项目

北京东二环东直门区域可谓黄金商圈:东直门地铁站的四个出口之上分别坐落着中国石油大厦、凯德来福士广场、东方银座等写字楼、商场,十分繁华,但唯独东北角的建筑群迟迟没有完工,这就是北京国盛中心。它总建筑面积近60万平米,包括一座商场、两栋写字楼、一座酒店和公寓楼。

3月12日、13日,记者两次来到国盛中心项目现场,周围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来来往往,他们身后的国盛中心大门紧锁,虽然项目的外立面已基本完工,商场部分的建筑部分还孤零零地挂着“世界最佳综合体”、“保利影城落户”等宣传语。

但记者进入围挡内看到,建筑物内部泥沙、钢筋混杂,花岗岩、瓷砖等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在项目周围,中心广场上杂草荒芜,可以看得出已停工多日,偶尔能看到一两个保安的身影,和周边繁华的环境相比,显得十分萧索,更成为一些流浪汉的“据点”。

据周边商贩介绍,项目过去三四年来陆续有建设,但从去年开始已经正式停工。据知情人士介绍,在2011年5月商业部分试营业不理想又全面停业后,新加坡背景的国浩中国就已经开始秘密接触项目转让方。

传言 国浩投资几十亿后陷资金不足

“去年总部在金融街的一家大型央企想接盘,谈判了半年多最后还是 黄 了,当时报价在120亿元之上。该央企2011年的利润在150亿元以上。”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国浩项目的总包是中国铁建,已停工多时,开发商资金方面有较大压力,这7年来闲置,国盛中心光水电费就欠了1500万元。

3月12日-14日,记者多次联系国浩中国求证,但国浩工作人员称总裁不在北京,无法接受采访。3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东直门居然大厦12层的国盛投资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内部十分冷清,只有一位前台服务人员接待访客,记者请求采访媒体公关部负责人,对方称公司没有此部门。

3月14日,记者再次联系国浩,通过工作人员将中国电信曾有意收购、项目拖欠水电费等上述传言提交给国浩有关负责人求证,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对方并未回复。

“国浩收购该项目后,已经投资了几十亿元,但和项目原股东北大青鸟之间的股权纠纷阻碍了建设进程。如果不是实在很难做下去,也不会忍痛转手。”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永平分析,以总体转让形式,或许才能兼顾到北大青鸟、国浩两方的利益,给项目带来起死回生的机会。

回溯 “肥肉”几轻转手纷争多

不少业内人士都对国盛中心的折戟大感惋惜,有“亚洲最大交通枢纽”之称的北京东直门地铁站有3条地铁线交会,紧邻东直门长途客运站,该地段日均客流量达80万人;国盛中心因此被称为“国门第一综合体”,该项目也被东城区政府寄予厚望,是北京市重点工程、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

这块绝佳地段的“肥肉”引来多家企业争夺,包括任志强领导的华远地产。2007年11月,马来西亚大财团丰隆集团旗下子公司、国浩中国宣布完成对海南京灏的收购,并通过该公司间接拥有东直门项目城建东华的90%股本,但另一股东北大青鸟随即提出抗议。

据国浩中国官网信息,国盛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59.5万平米,除写字楼部分外,其余均为丰隆集团旗下品牌进入管理,其规划设计还在2010年彭博举办的国际房地产大奖中获得“世界最佳综合体”大奖,成为该奖项16年来第一个获得世界最高奖的中国项目。

但2007年后国浩中国和北大青鸟多次对簿公堂,北大青鸟要求撤销国浩的收购,国盛中心也受困于新老股东的股权之争,建设缓慢,运营团队也不断更迭。

“本来应该在北京奥运会那年开业,国浩的一位高层开会时发火,连笔记本电脑都摔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后来国浩的高层几经“洗盘”,业界知名的池洋、李慧敏都曾去“救场”,但都无奈离去。

前路 大央企地产商或整体接盘

王永平介绍,由于国盛中心尚存股权纠纷,单个物业转卖在后续的操作上并不现实,因此一定是整体项目全部打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中包括地下20万平米(地下四层),以及必须交由政府做交通枢纽的7万平米部分。

虽然该项目位于黄金地段,不少企业有意购买,但考虑到项目股东方复杂的股权纠纷、庞大的交易金额以及项目后续和东城区政府的合作,业内猜测接手者将限定在国内大型央企之间。

“考虑到项目还将涉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部分物业的销售、租赁部分,16家被批准进入房地产企业的央企更有可能接盘。”王永平向记者分析。

但一家国际代理行华北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北京近期的整宗物业购买都是以内资为主,并非都是房地产企业,如去年平安信托以16亿元整购中国电子大厦,如此高达百亿元的金额,鲜有企业有能力且愿意接手。但他同时认为,由于项目收购的难点,还是要依赖政府高层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