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力动态 >> 正文

熊市3年套现2488亿元 产业资本惊现减持黑洞

2012-10-29 10:05:50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A股市场最执著的抛压并非来自境内游资或海外投行等金融资本,而是那些扎根于股市深处的产业资本。

  当下正值三季报披露阶段,市场依旧关注着社保、汇金、险资、公募、私募,乃至QFII这些金融资本的动向,殊不知随着A股进入全流通时代,真正具备王者实力的乃是牢牢掌控超六成流通股的产业资本。

 

  2010年以来,上证综指年线收出三根阴线,同期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套现规模超过2488亿元,其间的11个交易季度内,产业资本二级市场操作无不以净减持作结;更有众多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高管从中获利惊人,产业资本的套现市值已堪比同期一级市场扩容规模的30%。

  如今,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在内的大批金融舵手们均在关注产业资本动向,而产业资本释放的巨大减持动能甚至招致金融行业内部自觉形成了股权减持产业链。年末解禁高峰将至,这把减持利剑高悬于A股头顶,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令它看上去寒光逼人。

 

  产业资本主天下

  发起自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A股市场的一系列顽疾,曾给A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由此揭开沪深两市全流通时代的序幕。这一巨变的直接结果便是将决定A股方向的第一话语权转交给了产业资本。

  2005年至今,A股几经风雨,而在市场涨跌表象的背后,根据交易所公布的月度统计数据,两市总股本已经从2005年1月的6706.75亿股增长到2012年9月底的31666.29亿股。关键是随着“大小非”的逐步解禁,其中的流通股本已然从2191.09亿股暴增至24259.63亿股,流通股在总股本中的占比从当年不足33%到如今接近77%,流通领域的话语权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从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来看,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从2005年的5%逐年上升至目前的60%,在A股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研究发现,最近两年产业资本的进出对判断市场方向的意义越来越大。”德邦证券分析师胡青向新金融记者介绍。

 

  从今年起,胡青开始将研究目光渐渐抽离基金仓位,而重点转向了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动向。他告诉记者:“像2007年那种单靠基金力量便能发动一波行情的时代一去不回,和产业资本超六成的流通股控股权相比,基金的控制力还徘徊在个位数阶段。产业资本一方面是最接近企业真实盈利数据的群体,另一方面又是最大的流通股权持有人。不得不说,这已经是一个产业资本主导天下的时代。”

  根据Wind对2012年中报披露数据的统计,一般法人持股数量在总股本中占比超过43%;相比之下,基金占比不足6%,险资约1.54%,社保系仅控股0.16%,而证券公司携其集合理财仓位合计占比0.2%,至于扩容声势迅猛的QFII,仅约占0.17%。随着未来全流通进一步升级,以一般法人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将越发主导二级市场的阴晴冷暖。

 

  近两年,卖方研究所中涌现出一大批专注于研究产业资本仓位的分析师,甚至在买方阵营中,一向以宏观经济分析见长的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都开始对产业资本心生忌惮。他告诉记者:“要警惕产业资本家的行为诱导。从已有研究来看,产业资本动向已能左右指数表现,且影响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在2010年、2011年,产业资本的动向对市场具有指示作用,增持家数和规模较多的时候市场通常见底,减持家数和规模的高峰也往往对应着指数的阶段顶部。但从影响程度来看,均没有2012年明显。”

  现在看来,产业资本增减持行为不仅左右个股短期涨跌,其所形成的合力甚至能够撼动大盘动向。今年二季度,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季度增持规模达到近三年的最大值,超过14.7亿股,同期上证综指也创出2012年年内最高点位;进入三季度,在股指先后击穿2200点、2100点的紧要关口,增持热情骤然萎缩,但减持场面依旧风声鹤唳,产业资本抛压最终使沪指创出1999.64点的阶段新低。

  “双节之后的反弹行情持续时间较长,这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产业资本的减持数目始终在低位徘徊。”胡青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0月25日,10月份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卖出规模不仅降低到不足2亿股,而且呈现罕见的月度净增持局面。

 

  股东减持声声急

  产业资本主导市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使得产业资本养成了单向减持的操作惯性——在产业资本面前,沪深两市越发像一部提款机。

  截至10月25日形成的产业资本月度净增持局面对于A股来说十分罕见,但这一趋势能否持续到四季度末还有待观察。事实上,最终导致10月形成净增持局面的是中央汇金公司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这四大国有上市银行的慷慨解囊。本月仅汇金公司对银行股的增持规模就超过9.2亿股。而过往事实表明,以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字号”军团的增持号角总是一次次淹没在其他上市公司广泛减持的厮杀声中。

 

  10月,中航地产等72家上市公司收到了重要股东减持函,远远超过同期被增持的公司数目。其中中航地产、深圳燃气、国元证券、ST博元、广晟有色和澳柯玛6家公司的单笔减持规模均超1000万股。

  减持中航地产的恰是在港交所上市的锦江酒店。上周一,锦江酒店出手减持中航地产147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在此之前,锦江酒店年内已累计减持中航地产1750万股。作为中航地产原第四大股东,锦江酒店通过本次减持将持股比例降至1.08%,已退出前五大股东阵营。当记者就此事致电锦江酒店时,公司董秘助理表示未来或将择机继续减持。

  “中航地产只是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不是公司主营业务。在‘大小非’解禁后,这部分股权给公司带来了流通价值,本次减持所获得的资金将直接用于公司主业经营,会直接增厚今年归属于本公司的税后收益。日后,我们会根据公司实际经营计划、财务管理需要来逐步减持这部分金融资产。”该董秘助理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不可回避的是,自2010年1月以来的11个季度中,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季度操作无不以净减持示人。截至2012年10月25日,产业资本近三年来累计减持市值超过了2488亿元,约是同期增持市值533亿元的4.67倍,相当于同期IPO扩容规模的30%。

  从分布来看,尽管沪深主板公司因其体量庞大而成为减持主力,但同期主板公司的增持比例也相对较大;相比之下,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东们在激进减持的同时,似乎忘却了增持一事。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以来,沪深两市主板公司的增持市值与减持市值的比例分别为37%和21%,但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增持市值与减持市值比例分别为5.3%和5.5%,实在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