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热点 > 正文

三大因素影响六月走势

http://www.sixwl.com/2011-5-29 22:41:31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三大因素影响六月走势 A股五穷了六绝乎

  延续四月的调整势头,五月股市一路下跌,截至昨日收盘,五月份上证指数跌幅已经超过6%,且没有丝毫止跌的信号,目前走势印证了“五穷、六绝”这句股谚的前面部分。而从当前的走势来看,六月市场走势很可能会印证这句股谚的后面部分,国际板、创业板以及经济数据都将考验六月大盘。

  本报记者 刘泰山 李龙俊

  陷入绝境还是绝处逢生?

  “六绝”这个“绝”字既可指绝境绝地,也就是说指数继续下挫,创出调整新低;当然也有可能是绝处逢生,大盘在6月份真正探出本轮调整的底部位置,甚至出现反转。6月行情到底会如何演绎,市场各方看法不一,国内机构多数认为6月会延续调整或震荡走势,也有少数机构认为有可能探出底部;普通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更为迷茫,看涨和看跌的几乎各占一半。而回顾历史上的6月可知,多数时间是5月走势的延续,大盘很难在6月出现转折。

  三大因素影响六月走势

  因素一 国际板

  靴子不落地 市场难乐观

  “国际板很近了。”随着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对于国际板的表态,市场对于国际板推出的预期加剧,而国际板对于市场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前几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对于国际板,人们的反应褒贬不一。虽然国际板还处在酝酿当中,但其对二级市场的作用已经凸显了出来。首当其冲的创业板、中小板高估值股连续下跌,从周一开始,A股进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点评:华讯分析师称,国际板用人民币计价,而且上市的公司都是世界五百强,跟现在的A股公司良莠不齐一比,大家似乎觉得国际板更有吸引力。市场自然想着要出些资金来炒国际板,对于缩量的大盘来说,出现回落就难以避免了。但其实国际板消息导致的下跌或许只是一个诱因,股市反映的毕竟更多是经济,而不是一个事件,而短期主力减仓和股指下挫的原因或许还是处于对经济减速的担忧。

  因素二 创业板

  高估值不改 挤泡沫不变

  5月市场的调整从创业板开始,且截至昨日依旧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近十个交易日当中,仅有一个交易日出现了反弹,其余时间持续跳水。昨日,创业板指数再度创出历史收盘新低。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低于预期,目前估值太高,尤其是新股发行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若持续高估值发行,该板块仍将不断被挤泡沫。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后,目前该板块整体市盈率仍高达40多倍,而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市盈率仅为13.74倍。与此同时,创业板业绩也不给力,数据显示,在创业板公司中,2011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达到了48家,占比高达23%。

  点评:证监会副主席刘新华日前在2011中国金融高峰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促进形成相互制约、充分博弈、利益均衡的定价机制。分析人士表示,5月新股普遍破发,若是6月持续密集发行新股,这些次新股上市将继续拖累创业板的估值,从而成为市场的调整压力。

  因素三 基本面

  CPI不下降 指数难回升

  导致5月市场出现调整的根本原因还是来自于基本面,其中4月经济数据的出炉是市场调整的导火线。根据统计局数据,4月CPI同比增长达5.3%,持续处于高位当中。持续的高通胀,使得央行继续采取不断收紧流动性的举措,5月中旬央行再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普遍认为,如果CPI不下降,未来央行不会改变收紧流动性的措施。因此,6月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就将十分引人关注。

  点评:银河证券认为,5月食品价格出现较明显上涨,估计短期难以看到CPI涨幅有效回落,二季度物价涨幅仍将位于5%以上。因此,6月市场仍将处于震荡寻底的过程,一旦经济数据出炉后,甚至不排除有加息的可能。而一旦加息,将对短期市场影响巨大。

  五月已跌6.92%

  11个月来

  最大月跌幅

  5月市场呈现破位下行的态势,截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跌幅达到6%以上,且再度创出了调整新低;深成指同样一路下行,月跌幅达到了6.72%。不少个股跌幅甚至超过30%。

  指数

  年线失守A股进入“熊市”

  5月市场的走势大大出乎投资者的预期。5月第一个交易日,市场在假期归来后显得较为乐观,沪深两市双双上涨。虽然随后一度下跌,但截至5月20日,沪指依旧维持在2800点上方稳步调整。但随后5个交易日市场风云突变,本周更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上证指数周一更是创出了今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纪录。截至昨日,上证指数收于2709.95点,月跌幅达到6%以上,且再度创出了调整新低。深成指收于11492.71点,月跌幅达到了6.72%,同样为调整新低。

  大盘不仅跌破2900点、2800点整数关,更一举跌破了年线的支撑,且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在年线之下。从技术上看,市场已经有效跌破了年线的支撑。年线被市场称作“牛熊分界线”,虽然现在就说市场进入熊市还为时尚早,但随着年线的跌破,5月市场完全可谓“山穷水尽”。

  板块

  个股遭遇恐慌下跌

  指数大幅下跌,个股自然难以乐观。不少个股遭遇大幅下跌,甚至有个股跌幅超过了30%。

  在市场风险的快速释放过程当中,小盘股遭遇了最大的冲击。中小板和创业板跌幅居前,尤其是汉王科技(002362)、海普瑞(002399)等个股更是出现了崩盘的走势。板块方面,5月市场也几乎没有热点,前期热点有色金属板块领跌市场,区域经济概念股也大幅下跌。疲软的市场下各路资金纷纷撤离股市,基金早在5月初就大幅减持,将仓位降至了历史低点附近,游资则采取各种手段争先恐后地出逃,散户的热情也大大降低。

  多空大看台

  国内机构:看空略占上风

  看空派:延续调整

  广晟期货赵穗川:此波调整至少将延续到6月中旬。此次有效下破一季度交易成本线2863点后,大盘将继续保持低位调整的格局,时间也因此延长。尽管大盘未来调整幅度不太确定,但第三个支撑平台2661点-2832点仍有较强的支撑力度。

  中信证券(600030):6月份行情难言乐观。底部信号的出现将逐步演进,其中较早观察到的应该是现行指标PMI接近51,以及决策层展开始对经济实际运行状况的调研。其次观察到的信号是工业增加值接近12%至13%的低位且环比下降放缓,可能导致通胀超预期的风险趋于消除;最后观察到的信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出现以及货币政策微调。

  震荡派:持续震荡

  天治基金寇文红:6月大盘可能会延续震荡。目前市场普遍担忧紧缩政策和电荒叠加将导致二三季度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与此同时,CPI将继续处于高位,货币政策难以松动;工业企业普遍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上市公司的盈利会受到影响。预期6月多空因素基本均衡,大盘将继续窄幅震荡。

  华泰证券(601688):从流动性和上市公司业绩角度看,短期市场难以迎来趋势性反弹机会,6月市场较大概率仍是一个寻底的弱势震荡格局。

  看多派:明显反弹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6月将出现明显反弹行情。”他认为,“我判断大约是在6月9日到13日之间那三个交易日,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弹行情。”他指出,这个反弹行情应该是周线级别的反弹,也就是说持续时间很有可能持续两周到五周的时间。

  对于行情的反转,胡晓辉认为需要具备两大条件,首先是相关政策的放松。他认为加息还是必须的,准备金也可能还要继续提升,任何一个国家加息5次以上,短周期都会对市场形成压力。

  外资投行:唱多声音更强

  与中资机构对行情多数偏谨慎的看法形成鲜明对比,记者发现近期外资大行频频发出看多A股的声音。继高盛高调唱多A股市场之后,里昂证券、花旗银行等外资投行巨头接连发布报告,联袂唱多中国股市。

  一向低调的高盛集团最先表态。5月12日,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奥尼尔表示,中国的通胀水平可能即将见顶回落,这意味着中国股市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迎来回升。在高盛表态后不久,里昂证券也对未来给出了非常乐观的预期。里昂证券中国A股市场研究部主管严贤铭表示,目前A股估值已接近历史低点,随着通胀拐点的逐渐到来,A股外部环境将逐步改善,上证指数年底有望站上3800点。

  随后,花旗集团于5月19日发表研究报告称,中国股市有望挣脱区间震荡,向积极方面运行。其他的国际金融“大鳄”虽然尚未旗帜鲜明地看多A股,但野村、摩根士丹利、瑞信等知名投行自5月初以来接连发布研究报告,集体看好中资银行股。

  股民调查:短期急跌后更加迷茫

  经过本周的急跌之后,调查数据显示,股民对大盘走势更趋迷茫。中财网调查数据显示,看涨和看跌的投资者比例相当,其中44.5%的投资者认为大盘会涨,另外有45.8%的投资者认为会跌,9.7%的股民认会平盘震荡。这样的调查结果实际上体现了普通投资者对行情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判断,看涨和看跌观点都无法占据上风。

  另外,在仓位上,与投资者对行情的判断一致,持仓状况也呈两极分化,空仓和重仓的最多且两者比例相当。其中重仓的投资者占到43.4%,而空仓者也占到40.2%,处于两者之间的投资者有16.4%。

  而记者在与身边的多名投资者交流后也发现,重仓和空仓者人数相当。如果行情延续疲弱态势,双方会进行反向操作。如果指数在6月继续下探,部分重仓的投资者会选择减仓,而空仓的会选择加仓。

  国际板:A股利空利多之辩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利多或者利空,这是市场对国际板带给A股影响的争论,但谁会想到,国际板的消息似乎成了近期压倒A股的又一根稻草。

  本周以来,在国际板越来越近等消息影响下,A股的下跌可谓惊心动魄,周一的大阴线直接将市场两个多月来的期望打破,而纵观全周,上证指数大跌了5.2%。

  利空or利多?

  国际板的推出对A股而言究竟是利空还是利多?这已经成为近期市场口水战的核心主题。

  结合境外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国际板推出前后都会对该国股市造成不小的冲击。

  以新加坡市场为例,海峡时报指数在国际板文件正式出台前趋势没有被影响,在文件正式出台后指数震荡5 个月后,出现了一波调整;1997 年3 月正式推出国际板后,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向下调整,叠加当时的金融危机,指数向下调整接近1 年的时间,随后才现反弹趋势。

  “新加坡及日本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对A股的借鉴性更大一些。”长江证券分析师邓二勇通过对新加坡、日本、我国台湾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证券市场的历史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之后指出,从境外的经验看,国际板对市场有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市场指数在推出国际板文件出台之前窄幅震荡或是延续原有趋势,在正式文件出台之后,市场一般会短期小幅调整,调整幅度与市场趋势有关,经历大约半年的调整后市场再回归原有趋势。

  “日本股市跟我们一样,也是估值比较高,但日本虽然有国际板,却不过是做做样子,日本国际板要求非常苛刻。”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说。

  截至今年2月份,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外企业仅有12家。

  但国际板也并非一无是处,邓二勇就表示,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国际板的推出至少能对我们证券市场结构合理性调整产生正面影响。

  “国际板的推出对中国投资者来说,只有利好,没有利空。”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是国际板话题上的“多头”。他认为,引进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的同时也引进了它们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对股东诚信的责任感以及它们“按季分红”的理念,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观,以及中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分流市场资金

  从反对国际板的声音来看,其最大的担忧就来自于国际板将从本来流动性已经不太充裕的A股池子中再分出一道渠。僧多粥少,A股的暴跌也在意料之中。

  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虽然一方面赞同国际板的开通,但他也指出,国际板在开通的同时也应该要实现“双向扩容”,即在引进外国企业上市的同时,也开放外资进场,这样国际板才有可为,否则,只是一味地扩容,A股将不堪重负,竭泽而渔。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都已经创了新高,但作为经济复苏的领头羊,A股的表现却在全球垫底。“经过这几年市场低迷之后,投资者明显信心不足,至今上证指数不到2007年高点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些增加资金供给的措施,而是一味地强调扩大股票的供给,这样对股市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打击,投资者都赔钱,长此以往,股市的融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李振宁说。

  估值冲击

  此外,国际板的推出对A股估值体系的冲击也成为市场最大的担忧之一。

  中金公司在其研究报告中就指出,国际板潜在的上市公司多为境外蓝筹公司,这些公司的估值要远低于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

  从市盈率的角度上看,以4月20日的数据为例,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市盈率为14.03倍,标准普尔500指数是15.36倍,富时100指数是14.46倍。在亚洲市场中,日经225指数是17.41倍,恒生指数为12.76倍,而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为17.29倍,仅比日本略低。

  “历史表明,国际板推出之后,该国证券市场原有市场的估值与国际板估值差距会逐渐缩小。”长江证券分析,在这种背景之下,国际板拉低A股估值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同时,长江证券指出,预期首批进军的公司主要分布在银行、地产、消费零售等行业,从估值看,外国企业的PE、PB 普遍低于A股企业,尤其是食品饮料、零售、汽车、房地产行业的差距相对较小。

  以零售消费行业为例,我国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48.37倍,市净率为4.68倍,相对而言,在伦敦上市的联合利华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只有14.80倍和4.80倍,在纽约上市的宝洁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则只有17.54倍和2.995倍,相比之下,A 股估值要高出许多。

  “国际板将对国内消费零售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邓二勇说。

  “国际板上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大股票,比如银行股等,它们的估值也不一定就比A股的大盘股估值低。与国际板企业进行比较的就是大盘股,而目前A股大盘股的估值并不高。”李振宁认为,从这一点上看,国际板对A股估值体系的冲击不会太大,相反,国际板的推出对于当前存在A/H倒挂现象的银行股反而是一个利好。

  “如果国际板实现双向扩容的话,国外资金进来之后必然会针对A/H股倒挂进行套利,这样一来反倒会推动中国股市向上。”李振宁说。

  邓二勇还指出,A股市场上的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9.34倍,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的市盈率均高于A 股银行股平均值。

  “国际板市场的上市企业估值水平与已发行股票的估值水平联系较大,在这个理论的支持下,在我国国际板上市的外国银行的估值水平会高于国内银行股,因此会刺激国内银行板块的估值修复。”邓二勇说。

  原始股东出逃增加创业板指数杀跌动力

  本周创业板表现惨烈,创业板指数连续探底。截至5月27日收盘,创业板指数收于822.94点,盘中还创下最低的819.87点,一周跌幅高达6%,超过上证综指周跌幅。有48只创业板股票跌幅超过10%,占比超过两成。

  创业板继续暴跌

  本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皆连续下跌,创业板虽然周二出现反弹,但反弹力量弱小,随后又连续杀跌。WIND统计显示,本周共有211只创业板股票以下跌报收,占比95.48%;另有两只个股平盘,上涨的创业板股票只有8只。

  赛为智能本周跌幅最大,跌幅为19.6%;宝利沥青本周跌去了17.89%;长海股份一周累计跌幅高达15.19%。创业板合计有6只个股周跌幅超过15%。此外,还有42只个股周跌幅介于10%至15%之间。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27.66%,已有多只个股股价腰斩,创业板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其中,康芝药业、燃控科技、荃银高科等个股股价都已腰斩,神州泰岳、国民技术、碧水源、沃森生物以及乐普医疗等个股蒸发市值均超了50亿元。

  经过一路暴跌,创业板估值已大幅下降,目前整体估值为42.16倍,较全年最高的80倍,几近腰斩。仅有万邦达一只个股动态市盈率在100倍以上,海默科技、宝德股份和大禹节水的动态市盈率在90倍以上,金龙机电和永清环保的动态市盈率在90倍以上。

  目前50倍市盈率以上的创业板股票共计有72只,占比近三分之一。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个股扩充至13只。

  原始股东疯狂出逃

  自解禁以来,创业板原始股东就开始大规模出逃。5月以来,除去大宗交易,就有6家创业板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合计套现超过4亿元。其中,回天胶业遭到第二大股东大鹏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减持400万股,套现约1.27亿元。豫金刚石遭到第四大股东王驾宇减持484万股,王驾宇也是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共套现8563万元。南都电源的第六大股东杭州华星企业公司减持了450万股,套现金额高达7460万元。此外,东方财富遭到股东减持176万股,套现6524万元;中瑞思创被减持了3895万元;宝通带业被股东减持了88万股,市值约1393万元。

  4月,也有6家创业板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金额高达4.56亿元,东方财富、天龙光电和海兰信的重要股东减持均超过亿元。创业板连续暴跌之下,原始股东仍在疯狂出逃,杀跌动力不减。

  大宗交易更是成为创业板原始股东大量减持的交易场所。5月23日国民技术成交了4笔大宗交易,卖方均为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买方均为国泰君安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成交量为63.5万股,成交价格为27.03元,市值约1716万元。5月24日国民技术再成交了5笔大宗交易,两个席位分别卖出250万股和23.25万股,其中单笔减持最高者达到170万股,而能够一次减持170万股的股东仅有中兴通讯、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股东孙迎彤。

  除了重要股东减持,高管减持也成了杀跌的动力。5月世纪鼎利、莱美药业、上海凯宝、阳普医疗、华谊兄弟、国民技术、等多家创业板公司的高管也频频出现减持动作。华谊兄弟、中瑞思创、南风股份的高管5月累计的减持市值分别达到3.064亿元、6405.8万元和893.2万元。

  根据深交所数据,从年初至今,共有6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遭105名高管减持,共减持162次,减持规模近13亿元。朗科科技在短短4个月内被9名高管减持24次。

  乐普医疗的总经理蒲忠杰成了创业板高管中减持数量最大者。3月23日,蒲忠杰通过大宗交易一举减持1500万股,当天套现金额达到3.73亿元,成为一次性套现规模最大的高管。

  新股发行快速降温

  创业板公司之前的高价发行造就了众多富豪。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时,共有超百名亿万富豪诞生,其中4位身家超过10亿。上海荣正投资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创业板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平均身家为11.8亿元,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平均身家分别为4.48亿元和1.4亿元。

  一边是账面财富暴增,一边是成长性不足,引爆了创业板原始股东减持的冲动,仅华谊兄弟就被股东及高管减持近10亿元。今年一季度,就有178家发布高管人员辞职公告的上市公司,包括上海主板公司44家、深圳主板51家、中小板70家、创业板12家,而去年同期,涉及高管辞职的上市公司仅为101家。许多创业板高管在上市后迅速辞职,被市场解读为企图迅速减持股份。

  创业板造就了众多富豪,却让二级市场散户大量“失血”,引起了投资者高度质疑与不满。近期新发的创业板新股,发行情况骤然遇冷,市盈率大降,超募资金大降。5月以来发行的9只创业板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骤降至35.29倍,最高的电科院的首发市盈率为56.43倍,千山药机、银禧科技和科大智能首发市盈率在40倍以上,其余5只首发市盈率皆在40倍以下。而4月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还有57倍,下降幅度高达38%。

  与此同时,首发超募比也大幅下降。5月发行的9家创业板公司合计超募22.89亿元,这些公司首发预计募资21.69亿元,超募仅略高于一倍。而4月发行的12家创业板公司合计超募45.37亿元,这些公司原计划募资26.14亿元,超募比为1.74倍。

  西部证券报告认为,创业板市场仍处于估值回归的进程中,中期来看创业板市场挤泡沫的进程仍会延续,在创业板整体业绩没有明显改善之际,其弱势格局难以有效扭转。

  广东一家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今年以来调整幅度已经达到一个中级熊市的水平,有许多创业板个股已经进入合理估值区间。创业板部分新股发行市盈率进入30倍区间了,这些都是市场转向合理水平的体现。

  但也有私募人士认为,今后的创业板个股将会两极分化,少部分公司将会创出辉煌,多数公司将会归于沉寂,长期匍匐在低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