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策略分析 >> 正文

政策拐点临近 布局“消费+成长”

2011-10-29 16:09:14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浦永灏:

  政策调控“U”型转折

  第三季度GDP增速回落幅度略超预期,甚至未来有可能回落到9%以下达到8%左右,我觉得这都是可以承受的。中国GDP增速在7%至9%的范围都是比较健康的,关键是GDP增速放缓后,我们不要失去机会进行经济改革、行业整合,要抓住机会提升竞争能力。

  近期,温总理在天津调研时发表重要讲话,我认为这可以视为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这个转折点不可能是一个“V”型转折,但可视为一个“U”型转折。这至少说明,政府的调控力度可能已经达到最大,有些行业、有些层面可能会适当放松。比如,铁路基建、中小企业以及银行信贷等,这些都是跟基本建设、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但又不至于造成经济过热。

  未来决定“U”型的底部区域将维持多久,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看国际经济的恶化程度。从最近的数据看,美国经济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在降低。欧洲虽然达成协议稳定了金融、财政层面的恶化,但实体经济可能会进入轻度衰退。欧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地区,如果这种轻度经济衰退继续恶化,那么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可能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二是看房地产价格是否出现大规模降价。现在虽然房地产销售量已经降下来,但价格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下降,我想政府在房地产行业暂时还没有放松政策的余地。预计到明年二季度,如果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供应不上,商品房的存量到了一个极端高位,那么房地产降价的压力就大了。那时,我觉得政府对房地产行业适当地放松是有根据也是有基础的。

  胡琦:

  拐点临近布局“消费+成长”

  目前沪深300动态市盈率不到13倍,低于历史上沪指在998点和1664点时的估值水平,估值底已经显现。在任何一波行情里,估值对于市场是否见底而言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虽然近期我们看到政策方面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但政策风向的转变还有待观察。市场见底最终的充分条件是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及财富效应的累积,现在市场底部区域已基本形成,一旦投资者信心恢复,市场有望出现真实反转。因此,当前点位是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也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今年二、三季度,戴维斯双杀效应使得A股遭受重挫,但我们对四季度市场行情并不悲观,四季度出现市场拐点的概率正在逐渐增大,四季度会有相当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虽然整体上来讲,经济增长幅度预期在下降,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增长预期的下滑,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也出现大幅调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消费需求仍然强劲。虽然短期上市公司经营面临一定的困境,但从长远看,上市公司的去库存化基本接近尾声。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会面临转机,政策层面也出现非常积极的暗示,这些都加大了市场在四季度出现拐点的概率。

  不过,由于本轮调整幅度较大,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别复杂且尚不明朗,我们认为投资策略应偏保守,保持相对合适的仓位,可以把消费类投资品种作为较好的防御性配置。投资更多反映的是外生性因素,而消费反映的是内生性因素,具有内生因素的投资品会更为稳定和确定。反映到上市公司上就是它的成长性更有保障,业绩增长质量更高。现在从绝对估值来看,消费板块的估值并不是处于最低状态。但如果我们把成长性纳入其中,“消费+成长”的吸引力就非常明显。从基金公布的三季报可以看到,投资组合中消费类板块的比重显著增加。从行业状况来看,每年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都是消费旺季,这两个季度的业绩增长是有保证的,投资的安全边际较高。

  未来消费行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消费升级。我们以手机为例,手机在过去几年与现在的汽车、家电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行业增长不断受限,但为什么在当前的环境下手机又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其中的核心就在于消费升级。当消费模式、消费观念或者重大技术进步这三个条件至少出现其一的情况下,传统消费就有可能变成新兴消费,比如智能手机的出现。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我们还会看到智能电视的出现,消费升级会使行业的发展空间更远、更广。

  另外,现在文化产业被列为国家支柱性产业,这间接表达出政策对文化产业赋予的期望。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消费将来的空间非常可观。近期文化传媒板块走势强劲,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文化产业和当前消费结构转型出现了历史性的契合机遇。未来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比较大的提高空间,即使目前短期文化产业主题类股票受到市场的热捧而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但从中长期看,这个主题的投资机会依然存在。

  肖超:

  行业高增长局部或过剩

  触控产品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开始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应用在卡拉ok机、电子售货机及机场、图书馆等自助终端设备上。早期触摸屏多采用红外、电阻技术,操作效果一般。触摸屏技术真正引起关注并成为热点是由苹果公司的Iphone产品所带动,他们采用的投射式电容屏所提供的多点触控、感应触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国内的触摸屏行业由于国内市场特点,之前也多采用红外、电阻和声波技术,近两年来,电容式触摸屏成为中小尺寸触摸屏的趋势,国内企业纷纷启动相关项目,加大投资。原电阻式触摸屏厂商更倾向于生产基于film结构的薄膜式电容触摸屏,而生产CF和液晶面板厂商则转入glass电容屏生产。上市公司中,宇顺电子、方兴科技、华东科技、莱宝高科、长信科技、超声电子、欧菲光等都宣布了相关的扩产计划。电容式触摸屏大规模地扩产,使得产能过剩的担心由此产生。虽然在供给方面,国内相关项目大规模上马,台湾的宸鸿、胜华、奇美、达虹、和鑫等都相继推出新的生产线,但由于触摸屏技术工艺要求较高,产能爬坡释放仍然需要一个过程。

  需求方面,Gartner预测,智能手机的渗透率2011年将达到39%,2012年达到49%;除苹果外的各大手机、电脑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平板产品;适合触摸屏操作的ows8的推出,将开拓一个规模更大的持续换机需求。触摸屏全行业在近几年内都会保持一个较高速的增长,而小尺寸产品有可能在手机和平板的真实增长不如预期的情况下出现过剩。

  目前,苹果凭借着高端的硬件和丰富的应用产品,在智能终端领域一枝独秀,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而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在品牌与市场份额方面均不能与之抗衡。进入苹果的供应链,技术工艺和产能规模都有保障。然而对于一家触摸屏企业,除了技术工艺和产能规模,我们还要考虑其产业链地位。国内厂商在苹果产业链中较为被动,意味着生产有可能产生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中低端智能机开始大规模出货。借助运营商的推广力量,市场或迎来爆发式增长。另外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旺,中低端产品将获得更多消费者青睐,国产智能机的海外市场也值得期待。

  我们认为,进入国内国际大厂的采购、建立稳定的供货关系,与相关材料、模组与下游EMS厂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从而提高自身产品的优良率与产能,是国内企业应该做的。目前我们关注产能开始释放、优良率工艺有所保证、客户稳定增长的超声电子和欧菲光。

  本周沪指再探2300点附近随后稳步反弹,双底形态凸显。本轮反弹能走多远?市场能否迎来拐点?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浦永灏认为,目前政策调控的力度已经达到最大,未来或将呈现“U”型转折;大成中证内地消费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胡琦认为,四季度出现市场拐点的概率正在逐渐增大,“消费+成长”品种吸引力将显现;广州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肖超认为,触摸屏全行业在近几年内都会保持一个较高速的增长,而小尺寸产品有可能在手机和平板真实增长不如预期的情况下出现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