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证监会否认扩容“砸盘”

http://www.sixwl.com/2011-4-28 10:18:05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针对证监会提高发行审核速度快速扩容“砸盘”的传闻,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7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完全是市场误解。证监会发行审核工作有序推进,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提高市场化程度是证监会一直的努力方向,并没有刻意提高发行审核速度快速扩容。

  他强调,目前新股发行条件和核准程序已全部向社会公开,证监会没有内部掌握的标准和条件,更不会去调控股市涨跌。

  提高发行体制市场化程度

  有媒体报道称,IPO审核时间大幅压缩,受理到发行或只需半年,这被部分投资者理解为证监会“砸盘”。这位负责人解释说,多年来,以提高监管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为目标,逐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始终是证监会的工作重点。

  他说,证券发行的核准工作是法律法规赋予证监会的行政许可职能,证监会一直依法行政,严格审核工作规程,按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履行发行审核职责,注重公开透明和执法公平。

  从发行审核程序看,证监会采取了流水线式的审核方式——企业上报首发申请文件,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证监会正式受理申请文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并提出反馈意见。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根据证监会的反馈意见,做出回复,如有必要,证监会将二次反馈。之后,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首发申请,证监会依法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予以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发行人自证监会核准之日起六个月内发行股票;超过六个月未发行的,核准文件失效,须重新经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发行。

  多因素影响审核进度

  他说,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原则,监管部门一直在优化审核程序,但这一审核程序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企业回复反馈意见的速度。至于具体时间,每家企业都不一样,有可能快也有可能慢一点。

  这位负责人说,从目前实践看,创业板从受理到发行的周期正常为四个月,影响审核进度主要有几个重要事项:一是带线索的举报都要求进行核查,目前举报主要涉及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举报、财务信息举报;二是一定要认真回答反馈意见的问题,很多都是可能被举报的问题;三是企业大量集中申报时,存在排队等候见面会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建议,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要想缩短审核时间,希望保荐机构拿到反馈意见后主动与审核人员沟通,切忌多次反馈多次沟通的情况,切忌挤牙膏的情况,反馈回复要到位,原则上不进行口头反馈。

  他还建议,反馈意见回复应将问题回答透彻,争取不要有二次反馈。为审核节省时间,反馈意见回复可以分批落实,如要求补充的政府批文未拿到,可以将其他意见先行回复。

  打新股 实在伤不起

  曾几何时,打新股可以为一级市场投资者带来10%旱涝保收的年收益率,但是伴随新股大扩容和二级市场的低迷,如今打新一族所面对的已不再是“赚多少”而是“能不能赚钱”的问题了,特别是进入4月份,“打新”已经成为了一张“餐桌”,上面满是“杯具”。

  “杯具”之一:

  新股“破发”成大概率事件

  2009年10月创业板刚刚上市的那段岁月,堪称是打新者的黄金岁月。那时,新股开盘价翻倍,甚至盘中最高涨幅达到200%,才能让中签者志得意满。但镜头切换到2011年4月,依然坚守在打新战线的人关心的则是今天上市的新股会不会又“破发”。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以来上市的20只新股中,首日开盘就“破发”的多达9只,接近半数的“破发”概率。而在剩下的11只侥幸尚未“破发”的新股中,首日涨幅也大多惨淡,能够上涨超过10%的不过区区3只,20只新股的平均开盘涨幅竟然仅为1.87%,刷新了2011年1月创下的6.14%的最低纪录。而在2010年,新股表现最差的2月也尚有13.46%,而最好的8月则高达70.38%。

  不过,只要观察一下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近期的走势,那么对于新股市场的惨淡就不会有太多意外了。由于目前新股发行以中小盘股居多,所以上市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级市场中小盘股的表现。若二级市场近期表现不俗,那么新股也会随之走好,若二级市场中小盘疲软,新股也会随之走弱,这两者相关,新股略微滞后。今年以来中小盘股风头不再,创业板更是整体大跌,反而是权重股中的周期股屡有表现,因此新股境况如此糟糕并不奇怪。

  “杯具”之二:

  高中签率美梦变噩梦

  打新股,在发行制度改革后几乎就成为一个运气活。正因此,盯着高中签率新股申购,曾是许多“打新”专业户提高收益率的不二法门。然而,在如今的新股市场,高中签率却成为了一场噩梦。

  4月,所有新股的平均中签率为1.76%,虽然低于2月2.77%的水平,但仍是过去一年多以来的较高水平。今年来市场整体中签率居高不下,无疑已经给出一个信号——新股供求关系已有所改变,资金已经不再对新股趋之若鹜,正是需求减少了,才会导致中签率上升。

  而那些中签率高的个股,在4月上市后均遭受重挫。4月共有6只新股的中签率超过2%,无一开盘上涨。而在中签率超过1%的12只新股中,开盘上涨的也不过区区3只。

  由于打新收益率是由“中签率×开盘涨幅”来体现,因此那些勉为其难上涨的个股,由于中签率低,所以资金收益也偏低;而那些中签率高的个股最后却“破发”,使资金反而吃套。正因此,虽然4月上市的20只新股开盘平均涨幅仍有1.87%,但是平均的打新收益率却为-0.0392%,也就是说,4月份打新一族多数亏损。即使是好眼光,能够选中那些万幸没有“破发”的个股,收益也极为有限,4月收益最高的步森股份也不过能为投资者带来0.158%的收益,相比打新黄金岁月时常出现的1%的收益率,实在是不值一提。

  “杯具”之三:

  “三高”新股神话不再

  从前两年新股“三高”不退仍受追捧,到如今降低身段却乏人追捧,“打新”市场这些年的变迁清晰地告诉我们,一级市场从来不过是二级市场的倒影,二级市场火爆,“三高”新股自然层出不穷,一旦市场低迷,“三高”新股就成了出头鸟,往往是“破发”先锋,这一转变,让笃信“三高”新股神话的投资者备受刺激。

  市场化的手段虽然过程痛苦,但往往见效显著。近期新股的低迷也使得“三高”现象顿时收敛不少,偶尔有个别新股“顶风作案”,立刻受到市场的无情惩罚。如4月发行的国电清新,140.65倍的发行市盈率为当月上市新股之最,很不幸,其开盘11.11%的跌幅同样成为当月新股之最。如果将4月20只上市新股按照发行市盈率排列成前10只和后10只,那么发行市盈率最低的10只新股首日开盘平均涨幅达5.28%,而发行市盈率高的10只首日开盘平均下跌1.53%。按照发行价排名更是如此,发行价最低的10只新股开盘平均上涨7.78%,而发行价最高的10只新股则首日开盘平均下跌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