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要闻 财经要闻 金融资本 核心信息 国际要闻 股票池 新股战法 证券要闻 私募交流 国内新闻
股市热点 热点行业 大盘分析 热点推荐 操盘研究 股指期货 数据统计 创业板 主力动态 策略分析
实战论谈 高手实盘
首页 > 财经 > 证券要闻 > 正文

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 周一市场迎新一轮冲击

http://www.sixwl.com/2010-11-22 10:17:21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存准率再度上调 下周市场迎新一轮冲击
  昨日(11月19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如此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凸现了管理层对于控制通胀的决心,暗示未来或有更多紧缩举措。
  然而,十月"井喷"行情草草收场便急转直下,已经在年线下方徘徊了三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稍稍稳住杀跌的步伐却再次遭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几何?
  某券商人士表示,"这对银行来说,确实是很'头痛'的事情,而对于资金原本已经非常紧张的地产企业来说更是 '腰酸',很多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恐怕快站不住了。"
  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银行都拥有充裕的备付金,准备金上调0.5个百分点对贷款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银行的经营业绩也影响不大。"
  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则表示,"对银行股来说是利空,但后面还有加息,所以提高准备金率的影响并不大。目前银行股的低估值水平也恰恰提前反映了市场预期;而地产股也是利空,只不过前期已经调整比较充分,问题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银行股前3小时基本上维持震荡下行的运行格局,但最后1小时,深发展A(000001,SZ)、招商银行(600036,SH)和浦发银行(600000)等突然出现大幅拉升,并带动整个市场探底回升。地产股的市场表现也如出一辙。
  昨日晚间消息公布后,国际市场一度出现了短暂波动,但市场人士表示"预计上调存准率不会对股市起到明显作用。"
  然而市场人士担心,在目前股市资金面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不排除后续还会加息,有部分资金将从股市中抽离,从而对下周股市产生新一轮冲击。
  加息周期临近 保险行业渐入"美好时代"
  10月19日晚间,时隔近三年后,央行首次宣布加息,将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提高0.25个百分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普遍认为,降息周期结束,加息周期即将正式来临。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4.4%,创出年内新高。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将防通胀作为重要任务。这一切再次激起了市场对于央行二次加息的猜想,许多专家认为,今年之内或许就有第二次加息。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在加息周期中,许多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财务压力增大。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加息对公司经营反而是好事,特别是在加息初期。
  加息后 债券投资收益提高
  10月20日,央行宣布加息第二天,A股市场低开高走,"保险三宝"更是大放异彩。中国平安(601318)(601318,收盘价57.71元)放量大涨近7%,创出一年来股价新高。中国太保(601601)(601601)(601601,收盘价23.17元)上涨6.26%,逼近去年7月21日高点。表现最弱的中国人寿(601628,收盘价23.25元)也上涨了4.54%,一举站上了年线大关。
  京华山一保险行业分析师夏平对记者表示,保险公司的投资结构中,50%~60%是债券投资,并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加息周期中,债券市场利率提高,导致新投资的债券或原先持有债券到期后的再投资收益提高。虽然债券市场利率提高的同时,债券价格会下降,但是由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大多将债券投资、特别是中长期债券划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这样债券市场价格下跌不会影响利润表,而只会影响净资产。
  不过,夏平同时表示,保险股的盈利水平和股价走势还与股市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这次加息周期形成是政府出于抗通胀的目的,后期政府抗通胀的宏观政策值得重点关注。至于股市,我们是谨慎乐观,主要是因为蓝筹股估值不高。"
  "保险三宝"首选平安
  申银万国将其刚刚发布的2011年保险行业投资策略的主标题定为"加息周期启动,迎接保险的美好时代"。在这一份长达36页的报告中,申银万国分析了影响保险行业基本面的各种因素,并表示2011年无论保费、投资还是盈利情况,都将好于2010年。
  "进入加息周期后,经济高增长高通胀将成为常态。由于CPI维持高位,持续加息预期助力债券收益率提升,债券收益率和久期等配置更为主动,保险公司投资环境将出现明显改善。此外,2011年PE、房地产等另类投资进入操作阶段,长期投资收益率将有实质性提升。保费方面,长远来看,中国保险发展仍将受益于保险深度和密度的提升,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而通胀也有望促进保险需求,因为温和通胀期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提高、保险产品吸引力增强将刺激保险需求。"申银万国最后指出,由于保险行业2011年基本面平稳,加息周期下盈利水平将大幅提高,因此给予"看好"评级。
  对于"保险三宝",申银万国最看好中国平安,建议投资者"买入"。报告指出,"平安寿险业务规模国内第二,在产品结构、费用控制和反应能力方面均有优势,且平安人寿人均产能远高于同业。而平安基于金融控股平台的交叉销售和协同效应仍处于蜜月期,这将带来平安分业务估值与集团价值的提升。"
  申银万国经过测算后对平安给出88元的目标价,以周五(11月19日)收盘价57.71元计算,相当于距离现在还有53%的上涨空间。
  10天两提存准率 加息或接踵而来
   距离上一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10天,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发布消息,决定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如果计入此前两次差别上调后的累积利率,此次上调之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经高达18.5%至19%的历史高位。
  在预期本周内将迎来二次加息的市场氛围下,全球汇市和股市在过去几日内一直动荡不安,而昨日央行的决定再一次出人意料。
  本周召开的中国国务院会议强调,要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本周表示要关注物价上涨。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及分析人士均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调整空间,年内将会迎来第二次加息。
  进一步传达紧缩信号
  央行称此次调整目的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
  渣打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炜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传达紧缩的信号,并预计年内还会有多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至少还会有一次加息。
  央行上次公开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在上周三(11月11日),当时央行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10月中旬又有6家大型银行被差别化上调2个月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10月20日宣布上调1年期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为3年来首度加息。
  "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突破历史高点,对市场形成心理的暗示是,未来货币政策很可能会采取突破历史纪录的程度。"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明剑对此次调整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是给市场传递一种超常紧缩的信号。他认为,在回收流动性的效力上,准备金率的调整是针对压缩信贷,比调整利率对回收流动性的控制更为确定和直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再度上调准备金率,在通胀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藉此可迅速收回流动性,稳定预期,扼制通胀。
  "2007年有段时间存款准备金率也频繁调整,今年的情况类似。上半年的结构性通胀正在向全面通胀的局势发展,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造成美元资本外溢,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流动性泛滥。"东莞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松华博士表示。
  加息可能紧随其后
  尽管货币政策已经正如央行所说走向"稳健",但可能还不够。
  从国内来看,同主要经济体息差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日一度创新高,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都吸引着国际套利资金涌入国内。此外,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数量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截至10月,今年新增贷款已达6.8万亿元。
  郭田勇认为,此次提高存准率,亦与前期信贷增长过快直接相关,有利于实现全年7.5万亿信贷目标。由于加息对实体经济带来影响更大,央行更侧重数量型工具,但未来视通胀情况依然不排除加息可能性。
  "10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与9月份持平,这在以往近10年的数据中都是罕见的,这可能也是央行急于用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放贷冲动的原因。"王松华表示。
  李炜也认为,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进一步控制商业银行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的放贷冲动。同时,他认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均还有一次加息的可能。"单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防通胀的效果并不会很明显,现在是市场的既有资金在推动物价上涨,而不是信贷在推动。"
  更多观点认为11月的经济数据是关键的数据公布。
  "在11月的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可能是宣布加息的时间窗口。"周明剑称。
  王松华也表示,市场猜测近期会有二次加息,但央行选择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为了避免短期内频繁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先利用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一部分流动性,到11月的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再考虑加息。
  商业银行压力不大
  粗略估算,上调0.5个百分点后,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3000多亿元。
  不过,王松华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不会形成太大压力,目前大型银行的资金还是很充裕的。
  李炜也表示,多数银行还有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空间。
  兴业银行(601166)(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上调存准率对银行业绩影响微乎其微,本年度银行的利润已经基本锁定。
  广发证券(000776)(000776)银行业分析师沐华也表示,存款准备金率是动态的,银行有调整的空间,特别是在现在外汇贷款多、超储率高的背景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影响不大。
  叶檀:多次上调存准率 与人民币国际化暂别
  紧缩货币急行军,中国暂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告别。
  2010年11月19日,又一个周五的傍晚,央行网站发布通告,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包括征收差别准备金),今年银行信贷弹药已尽。
  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中国如果不实行人民币升值,国内就会出现恶性通胀。现在中国决定走另一条路,既不让人民币大幅升值,也不放任国内出现恶性通胀,办法就是暂时停止人民币国际化,在堵截热钱的同时紧缩国内货币,宁可降低经济增速,也要维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稳定。
  中国正在试图走出与德国、日本截然不同的经济转型之路。德国是在形成全面的出口依赖之前主动升值,日本是在压力下被迫升值的同时降息刺激内部经济,事实已经证明日本之路行不通。中国的做法是,人民币小幅、可控升值,实行国内的紧缩政策,逐渐摆脱出口依赖症,最终实现人民币在均衡状态下的国际化,一旦外汇占款减少,人民币就不可能存在巨大的升值压力。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巨大压力下的破釜沉舟之举,距离上一次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前两年为刺激经济累积了过多的流动性,如今大规模收紧流动性,只不过是回到正常水位,否则货币水漫金山,政府对证券、房地产市场的一切调控将归于无效。香港地区成为未来货币的风向标--10月中旬以来,资金流入香港的节奏明显加快,香港金管局最新公布的10月底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2401亿美元,而9月底这一数字为2269亿美元,从侧面折射出了当前国内所处的资金流入环境。
  目前最糟糕的情况是,泡沫增加、通胀上升而消费下降。物价上升压力不减,11月17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尼尔森公司联合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未来12个月内价格总水平的走势持上涨态度的人数比重明显增加,76%的消费者认为将会"上升",比二季度显著上升6个百分点;仍有62%的人预计未来12个月房地产价格会上升。与此同时,货币流动性越来越大,10月份贸易顺差扩大达到3个月以来的新高。对中国经济的致命打击是国内消费下降,由于担忧通胀,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三季度出现回落。今年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4,比二季度下降5点,在连续上升5个季度后首次出现回落。
  经过这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最高已达19%,处于最高纪录区,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封顶。1984年企业存款、农村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达20%、25%和40%,到1985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下调到10%,从理论上说,央行还有22%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而10月份的外汇占款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仅冲销了外汇占款,还锁定了更多的货币。
  我国没有市场化的利率,金融市场以行政主导,充斥着行政色彩的存款准备金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以存款准备金率封杀流动性,将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央行的成本--按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72%计算,央行年付息约1212亿元。但目前情况下,这是最好的手段。
  中国以加息与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宣告实行以内部稳定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但以内部稳定为主进行加息宣示暂停人民币资本项下开放的步伐。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当天,周小川行长表示,我国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更多热钱流入。中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对资本项目实行管理的体制,资本项目下不正常的资本流入要么进不来,要么必须绕道而行。在绕道而行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这种行为发生。短期投机性资金进来放入池子,通过对冲以免泛滥到实体经济,等到热钱撤退时,把它从池子里放出去。这简直是一出"捉曹放曹",如果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周行长所说的一切都是臆谈。
  11月17日,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SUCC提倡,中国应放松资本管制,允许中国居民和企业自由购汇,向人民币升值和市场化方向努力。现在,中国对此说"不",请让我先关上门打扫内庭,然后招待国际资金。
  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与资产品价格随之而落,人民币升值也就不再成为焦点问题。克鲁格曼的抨击也好,前美联储主席与现美联储主席的责难也好,盖特纳的苦口相劝也好,都无法改变以下事实:中国要从内部经济改革做起,然后进行货币市场化改革。所以,现在的焦点不是汇率升降,而是国内市场化与分配体制改革的推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