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要闻 >> 正文

“魔鬼”是怎样炼成的 伍勇刑事档案

2011-10-23 8:34:06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伍勇的中学毕业证和当兵时的军装照。图片源自《南方周末》

 

  伍勇的中学毕业证和当兵时的军装照。图片源自《南方周末》

  

2008年11月11日,伍勇抢劫宜宾公路收费站时被监控拍下的图像。

 

  2008年11月11日,伍勇抢劫宜宾公路收费站时被监控拍下的图像。

  伍勇枪袭哨兵、攻击保安、抢劫收费站并涉身命案。这样一名疯狂的罪犯,警方在抓捕他后,发现了他大量的日记、信件、自述、心意书、遗嘱。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罗大华分析认为,伍勇属偏执型人格,在一知半解的错误认知下去观察现实社会,产生了不满、敌对、反社会的情感,继而出现了极端的犯罪行为。

  伍勇一审被判死刑后,在狱中沉痛忏悔:“如果现在依然按照"希望的角色"把我塑造成疯狂的魔鬼,只会带来更多的疯狂,我希望自己曾经希望的角色永远不要成为现实。”

  那一天,伍勇把哨兵作为了攻击目标。

  当天中午,在前往宜宾市卫星观测站某部驻地门前时,伍勇先在旁边的人民广场坐了一会儿。他要等到午后,“因为那时候过去,他们饭后可能在休息。”伍勇后来在警方笔录中交代。

  此前,他已多次来到这里,在佯装看书时摸清了执勤状况、哨兵是否携带枪支以及撤退路线等。但这一次,他的牛仔包里不是书,而是11支枪。枪是火药枪,9长2短,长枪每三支一捆,找乡民自制,枪枪实弹。如果这些枪支临时失效,包里还有10枚自制炸弹和几瓶汽油。

  中午一点。“时间差不多了。”伍勇戴好蓝色帽子,将随身听的耳机塞进耳朵,拿出两捆长枪,一捆挂在胸前,用衣服遮好;一捆在手,用塑料袋挡住枪口。他穿过马路,走进大门。

  门内两名哨兵在站岗,边上大字警示:“哨兵神圣不可侵犯。”他走到左边哨兵跟前,拿开塑料袋,抬手,开枪。

  原计划中,他的枪口是对准头部,临时的,枪口朝向了腹部。“我想起村里有个邻居,被鸟枪打中腹部,后来没有事。”伍勇被捕后向警方交代。

  哨兵中枪,掉头往营区内跑去。

  枪口转向右边的哨兵,没有打中。

  营区惊动,士兵们追了出来,伍勇逃离。

  几个小时后,换装的伍勇再次回到营区门前,看看没事,走了。这一天是2003年9月11日,他精心挑选的日子。

  2009年3月28日,伍勇在踩点抢劫高速公路收费站时终被抓。

  一个初中时立下共产主义志向的年轻人,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做出众多惊世骇俗之罪案,最终走向绝路?

  综观伍勇迄今短暂人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罗大华说,在错误的认知下,伍勇产生了与社会对立的情感,继而出现极端的犯罪行为。

  这个爱好记录、偶尔写诗的年轻人,保留了从初中至今的日记、信件、自述、心意书、遗嘱、诀别书甚至写给自己的悼词,笔笔勾勒出一个犯罪者的人生。

  理想者”

  “我发誓,我绝不能因金钱扭曲我的灵魂。我要成为一名闪光的共产主义者,不愧于做一个真正的人。”

  伍勇日记《我一生的打算》,1995年,初二。

  在警方的档案里,伍勇,1978年农历正月十八出生,汉族,高中文化程度,家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赵场镇桥咀村郭家村组。

  “在那稀疏的树木中间,只有四间破烂的土瓦房,这便是我童年的家。”这是他童年的日记。

  在伍勇的老家,屋台下是稻田,房屋破旧。伍勇十岁那年父母离异,他和双胞胎姐姐随母亲生活。而今母亲罗文秀灰发憔面,在屋台上摆出保留至今的伍勇读书时“第一名”、“三好学生”的众多奖状。

  在自己的日记里,少年伍勇在逃学、撒野中度过,并因此三次转学,五年级时更是在家休学半年,其间开始“渴望上学”。成人后伍勇重阅日记,在旁注下:“停学一期,知其之苦。”

  随后的复读是“一生中大的一次转变”,他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头脑聪明靠的是读书成才”,爱上读书带来好成绩,六年级后得第一名已属常事。此后读书成了他的习惯。

  他有限的书籍来自家中。罗文秀从左厢房儿子伍勇的卧室里,拿出一个蛇皮袋,里面是他留存的书籍。

  袋子里除了课本,剩下的都是《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著作,这些红色书籍属于他的爷爷,一位抗美援朝老兵。

  少年伍勇显然为书中内容折服。“我发誓,我绝不能因金钱扭曲我的灵魂。我要成为一名闪光的共产主义者,不愧于做一个真正的人。”初二学生伍勇在日记《我一生的打算》中写道。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在后来做下累累罪案的人曾在少年时期写过这样的日记:“我想走遍世界各地,了解人们的贫与裕、悲与欢,记下自己的人生观。”

  迷失者”

  “内心的矛盾,意识的冲突,像悠远漆黑的山谷,对峙在我心中,直到今天。”

  伍勇日记《写给自己的悼词》,2009年6月23日,看守所。

  1996年9月,18岁的伍勇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宜宾四中。

  当时的伍勇,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与他理想中的差距甚大,正面临着思想上最大的崩溃。“各种主义各种思想各种人生观各种价值观同时充斥在我心中,不知取舍,不知何从,仿佛失去了信仰,没有了精神支柱……”他在自述中说。他开始觉得虚无,一度想皈依佛门,又觉得死才是解脱,并翻遍书籍寻找自杀的事例,“我那个时候就写了遗书,和老师同学说要烧毁一切”。

  1998年,他给一名老师写信,“请教几个问题”。列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才能快速地结束人的生命”(即自杀),此外他还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人的价值是什么以及怎么治疗神经衰弱等问题的答案。收到信的是教生物的潘老师。潘老师回信说,死亡是对亲友的莫大(博客,微博)伤害极不可取,并认真回答了其他问题。效果并不可知,但信一直被伍勇保留。

  “在这个年龄,很少有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而今潘老师向记者回忆。

  潘老师认为伍勇当时问题所在的原因是:“上高中后面向社会,环境一下子改变,作为学生会觉得社会很假,和书本上教的东西不一样。而他这种内向的性格,一个人思考,没有人引导,很容易迷失。”

  在罗大华教授看来,伍勇在初中时接触并接受马列主义,并不等于理解它。

  罗认为,作为一种理想,伍勇没能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所需要的漫长曲折,而单纯把理想和现实对照,认为两者不一致,并认为不一致就是背离,因而产生对现实的不满。继而,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观察现实社会,就会产生不满和敌对的情绪、反社会的情感。罗大华分析,正是这种情感,导致了伍勇行为上的偏激,采取极端的犯罪行为。

  精神病人”

  “我希望自己变成一个精神病人,鲁迅笔下的狂人,充满被害妄想、无端猜疑、失去理智、丧失人性、不可理喻、自我中心,可是又知道自己见不得残忍场面,心肠软弱,有自知力和自制力,但又不愿别人知道。我在希望的同时又谴责自己,贬义词在我心中既是褒义又是贬义。”

  伍勇日记《最后的自述》2009年10月31日,看守所。

  1999年高三下学期,伍勇决定放弃高考,虽然此前次次期末他都是第一名。“家里的钱只够上大学一年。”罗文秀说,剩下的三年需要贷款。之后,伍勇母子在宜宾火车站边以卖菜拾荒为生。

  1999年底,伍勇入伍当兵,但在军营只待了半年,2000年初,就和战友一起做了逃兵。

  “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读了《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手记》。”伍勇后来提到,辍学前后读到的这本书对他带来莫大的影响。

  记者翻阅“手记”一书,这本精神病通俗读物,由众多精神病患者的奇特故事组成,其中一个小节的题目是“精神变异是人类进化的革命机制”,这与伍勇希望改变社会现实相关联。伍勇为书中内容痴迷。他深信天才和疯子一步之隔,转而希望自己是一名疯子。他在日记中称:

  “书中对精神病患者心灵世界的描写使我情有独钟,我对疯人错乱的精神有一种莫名的憧憬和向往,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发疯,我以为长期胡思乱想就可以发狂,于是我想象自己丧失人性,疯狂杀人。有时候仿佛真的疯了狂了,我好像看见自己一会儿挥舞手中宝剑,见人就杀,斩下无数头颅,一会儿看见自己驾着车,冲进人群,伴随着尖叫和恐慌。”

  伍勇被捕后,在他的藏身处警方发现数份手写的文章,包括踩点、行动目标记录,主要包括收费站、邮局、信用社、金店、加油站等。

  最令人惊讶的是一份《星球计划》。在这份计划里,他列明了十一条行动,包括纵火、炸药、砍杀、扫射、车撞、投毒、绑架、抢劫等等,最后一条则是自杀。

  无产者”

  “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我天南海北四处流浪,拾荒捡吃,住檐坎宿山林与疯子为伍,与乞丐为伴,我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一无所有,走到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

  伍勇日记《我是谁》2009年7月4日,被捕后。

  2002年至2004年三年间,伍勇说自己四处流浪,拾荒捡吃,与疯子为伍,与乞丐为伴,“我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一无所有,走到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其间,按照制定的计划,伍勇在多次踩点、设计路线后,袭击了观测站哨兵和市府门前保安。2005年至2007年,伍勇冒名在一家皮业公司做保安。

  离开皮具厂后,伍勇又开始流浪拾荒。在拾荒期间,他结识多位流浪拾荒者,并以化名邀约他们抢劫收费站点。

  媒体语境中,他被描述为穷凶极恶。他自己这样认为:“如果现在依然按照"希望的角色"把我塑造成疯狂的魔鬼,只会带来更多疯狂。我希望自己曾经希望的角色永远不要成为现实。我想告诉人们,伍勇的内心矛盾而痛苦,他不幸而又带给人们不幸。”

  2009年11月28日,一审判决后,伍勇写了一首诗《一切行将结束》:“一切行将结束/为了获得一种凝视的意向/我决意与人间诀别/是谁/牵引了我的心/是谁/错乱了我的行为/突然我从海子的墓前走过/仿佛寻回了诗人的心/我在描述那种莫名的伤意/又好像在倾诉那种无奈的冲动。”据《南方周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