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金融资本 >> 正文

工行22万存款变保险 无故扣费“越存越少”

2011-8-18 14:33:07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北京的一位退休老人刘先生最近向我们反映了这样一件事情:2008年的10月7号,刘先生去银行存钱,他准备把多年积攒的22万5千元钱存成三年定期,以备需要的时候用。刘先生进银行的时候手里拿的是钱,可是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的不是存单,而是变成了一张收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消费者有话说:去银行存款被“忽悠”20万余元存款变保险

  刘先生:2008年10月7号,我在工商银行北京海淀区北四环志新桥南一个工商银行,我当时存22.5万。到那以后我说我要存定期,三年。他说有一种保值定期利息高,相当于理财,比存银行合适,如果利息涨它,也涨,比存定期值。

  记者:这个利息有多高啊?

  刘先生:当时的利息好像定期是四点几三年,他说或许能到五点几。我觉得值,就买这个了。

  记者:当时您买的时候知道这是保险吗?

  刘先生:不知道保险,没给我保单。给我一个收据。

  记者:这个收据是哪开的?是银行的名义吗?

  刘先生:是银行的。

  记者:银行给您开的收据,盖章了吗?

  刘先生:银行的章。没跟保险公司签任何的合同。

  记者:就等于说您买的这个保险一直是在跟工行打交道,跟保险公司没有任何的关系。

  刘先生:对,而且没给我保单。后来我听说有电话回访,也没有电话回访。

  记者:保险应该有的程序到您这儿简化了。

  刘先生:什么都没有,连保单都没有。

  记者:但是他给您的收据上是怎么写的?

  刘先生:就是收费凭证,叫做“工商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收费凭证”,盖了一个工商银行发入三角章。

  记者:不是旁边有人出来给您推销什么的?

  刘先生:没有,柜员服务员主动说的。

  记者:您当时拿到收据的时候它上面写的是工行代理保险业务,您当时没有发现问题吗?

  刘先生:我没有发现问题,因为他所有承诺的东西上面都没有。

  收据上写着保险业务和保险产品的名称,但是没有人告诉刘先生这是买的是保险,而且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到过保险保单,也没有看到保险条款,保险金额等等内容,也不知道保险的期限。没有签过保单的保险是不是生效了?2009年年底,保险公司寄来的一份年度报告把刘先生吓了一跳,心里立刻是凉了半截了。

  刘先生:几个月以后,跟朋友聊天说起这个事,他们说,你有没有保单。我说什么也没有啊,也没有保单也没有条款,他们说至少得有保单啊,保险公司不给保单那叫保险吗?

  我没有保单,也没签过字,而且也没有什么回访。这些东西后来我才知道,我说那我向保险公司退去吧。

  记者:您为什么找保险公司啊?一直跟保险公司没有直接接触,就是银行工行代替的。

  刘先生:银行不管了。

  记者:为什么不管?

  刘先生:半年多之后,交涉过一次,说这个事归保险公司管,手续都已经交接了。我去问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现在要退,要扣手续费。

  记者:手续费是多少啊?

  刘先生:他说,2008年10月8号,交纳保费22万5千元,扣除初始费用9千元后,按21万6千元计入保单价值。

  记者:初始费用怎么回事?

  刘先生:没解释,反正就是这样。

  商家有话说:保险首先要扣除初始费

  刘先生被保险公司扣的初始费到底是怎么回事?平安保险客服人员这样解释。

  客服:刚才您说的“精彩人生”是我们公司的万能险,买了保险首先是有初始费用被扣除。初始费用是公司承担的运营成本费用。

  记者:比例是多少?

  客服:“精彩人生”收取保险费的4%作为初始费用。

  记者:这个是什么时候开始扣?

  客服:交了保费之后,首先会有初始费用扣除,然后其余的保费会进入万能帐户运作,减利息。

  记者:等于22万5一交马上就扣了九千块钱,对吗?

  客服:22万5扣了九千,还有21万6千,21万6千进入到帐户运作。

  到这里,刘先生才是如梦初醒,觉得自己上了当了。但是买时容易,退时难。在与银行和保险公司多次交涉之后,今年的6月底,刘先生坚决退掉了这份产品。刘先生连本带利到底是多少钱?

  刘先生:第二年我去保险公司,我打算退了它,他说您别退了,现在不合适,退了比存钱的钱还少,第二年就没退。今年到了第三年,我再不退就赔大发了,怎么也得退。所以,2011年6月二十几号,我又去了,后来退给我23万零132块。

  算一个大数:22万5存了两年零十个月,最后给了我23万块钱,等于我才得了连1%的利钱都不到,得了5千块钱利息。22万5千存了将近快三年两年,他跟我说的5%根本就对不上。

  记者:买的时候没说三年期或五年期?

  刘先生:他没说什么时候到期。

  按照当天利率,如果刘先生把22万5千块钱存银行存成三年定期,三年以后,刘先生应该得到的利息又该是多少?加上本金一共又该是多少?我想不少朋友可能已经都算出来了。

  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刚及经济之声评论员包华对此作出评论。

  律师: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不规范

  主持人:刘先生本来要把22万5千块钱存成三年定期,但却在银行工作人员诱导之下变成保险,工作人员推销保险却没有明说,强调利息比银行存款要高。这违法吗?

  胡刚:首先这属于典型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不规范行为。早就引起保监会、银监会的重视,今年3月还专门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的规范性文件,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

  专家:银行工作人员有误导

  包华:我认为银行工作人员有误导。普通消费民众,认为银行工作人员在金融方面是专家,具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当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个利息比那个利息高的时候,普通的公众完全会认可。刘先生完全相信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但如果拿到文件之后大家会明白,所谓保险上的利息不是利息,是保险公司使用投保人资金进行运作之后的返还红利,那个红利具有一定风险性,可能会有底线,不会低于这个底线,但是是否能够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息水平不确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说明保险里面所涉及到的风险问题,这就涉及误导问题。

  律师: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主持人:既然我们都认为银行工作人员的做法有误导储户的嫌疑,是不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胡刚:非常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商业银行储蓄业务的最大特点之一,在我国利率基本是法定的,而且本金不会流失,利率也清晰可得,而且对于个人储户来说,商业银行法对个人储户商业存款都有法律保障。

  保险公司,首先资信讯程度一般来说,在普通民众或法律制度约束层面,保险公司资信程度比商业银行要差一些。第二,保险公司推出的“万能险”或者投连险具有某种的投资的意味,但是核心在于风险不可控,所谓的回报是预期回报,而这种预期回报往往会在实践中被保险代理人员或从业人员夸大,或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进行不恰当比对,一系列情况都会造成消费者对相关储蓄或保险的误导,明显地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律师:属欺诈或欺骗行为

  主持人:为什么刘先生把定期存款改成并不知情的保险,因为银行工作人员强调这种产品的利息比银行存款利息要高,但是我们大家也听到了记者的调查,记者通过查询平安保险这个险种2008年的10月7号当天的利率是5.25%,银行2008年10月7号当天的三年期的存款的利率是5.4%,也就是说工作人员介绍的所谓的高利率的产品实际上比当时银行定期的利率是要低的,这种行为算不算欺骗或欺诈消费者?

  胡刚:保险公司所谓的利率只是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储蓄合同中所特定的利率的概念,所以保险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故意进行战略上混同。第二,从记者调查情况看,保险公司所谓的利率要比商业银行相应的法定利率低,在数额上有误导。

  商业银行从业人员在整个事件中从提供商业银行服务的提供者,变升为保险公司代理人,而这个过程没有明确的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对这名特定工作人员的身份上的混同。应该是比较明确的欺诈或欺骗行为。

  律师:银行和保险公司均有违规嫌疑

  主持人:没有保单能不能算是买了保险?

  胡刚:保险法第13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所以双方应该合同是成立了。平安保险保险人应该向消费者(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是其他保险凭证,虽然保险法里并没有对保险凭证做更加细腻阐释,但是我个人认为,本案中获得的收款单可以作为保险凭证的组成部分。

  保险法17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取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储蓄合同或保险合同全部属于大量使用格式条款。在这种背景下,按照法定要求,保险公司并没有向投保人刘先生提供这种格式条款,本身就没有对消费者尽到提示和说明的法定义务,所以对消费者权利是一种损害。在销售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有违规嫌疑。

  专家:银行成最大赢家

  主持人:银行柜员如此卖力卖保险,背后肯定有利益链,这个利益链是什么样的?

  包华:首先,银行取得相关代理费用,保险公司在形成产品销售后要给银行一定代理费返还。另外,如果这家保险公司通过某家银行实现了销售,那这家保险公司肯定跟银行之间也会有存储关系,22万5的资金应该还在工商银行帐户上,银行揽储或者吸收存款的业绩要求本身实现了。银行两个利益驱动都实现了,第一,代理费用,第二,储蓄。

  银行是最大赢家,而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用后去先扣4%,保险公司利益也得到满足,运营费用也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屡禁不止,因为有巨大的利益链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