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回笼工具多元化 资金面将适度宽松

2011-9-7 13:19:27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本周二,央行同时使用7天正回购、28天正回购和1年期央票三种工具,通过公开市场回笼资金720亿元。在回笼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公开市场多元化和短期化操作特征明显。央行此举可以优化到期资金分布、调节到期结构,起到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平抑资金面波动的作用,体现了央行调控手段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鉴于未来到期资金分布不均的状况依然突出,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可能会继续搭配使用短期工具平移资金。

  周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呈现出三大变化:其一,回笼力度提升。当日央行共计回笼资金720亿元,超过了此前三周公开市场回笼量的总和。其二,回笼手段多元化。除了常规的1年期央票外,恢复了已暂停两周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另外,超短期的7天期正回购也加入到回笼阵营当中。根据Wind数据,此次7天期正回购是今年1月13日之后的首度操作。其三,回笼期限短期化。7天和28天正回购操作量合计达到690亿元,成为当天的绝对回笼主力,资金加权冻结期限也因此而明显缩短。

  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共计1760亿元,较上周大增1490亿元。可以说,央行回笼力度加码是顺应到期资金放量之举,与此同时,周二操作的多元化与短期化特征,则在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平抑未来资金面波动上功不可没。

  部分保证金存款被纳入准备金缴存范畴之后,未来六个月将从银行体系抽走约9000亿元资金,与同期公开市场到期规模基本相当。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以相应缓冲准备金缴款压力。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开市场到期量与准备金缴款回收量基本匹配,到期资金的月度分布及月内分布却极不均匀,缴款机构间资金状况也是贫富不均,因此,为了调节资金分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应有所作为。

  近期集中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购,正好为央行提供了运作空间。从月内情况看,在本周二操作之前,9月份到期资金为3510亿元,上、中、下旬分别为2030亿、1190亿和290亿。根据补交保证金存款准备金步骤,9月5日六大行首次需上交准备金约700亿元,15日中小银行需补交约800亿元。综合考虑到期状况、大行资金面好于中小银行以及季节性因素,9月上旬银行流动性压力尚不显著,中下旬则容易出现资金紧张。事实也表明,在周一大行首轮缴款后,资金价格多数已出现回调,资金面总体尚属宽松。有鉴于此,央行利用7天期等超短期工具,既可以实现到期资金的月内平移,使之更好地匹配机构流动性需求,又不至于过长时间冻结资金、加剧投资者对当局紧缩流动性的担忧。数据显示,在周二操作之后,9月中旬到期量已增加200亿元至1390亿元。

  从月度情况看,在周二操作之前,9-12各月到期资金分别为3510亿、2980亿、1550亿和60亿,同样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征。结合准备金补缴节奏与季节性因素影响,四季度银行流动性压力明显要比9月份更大。动用28天、3个月工具则可以很好的实现资金跨月转移的任务。可以看到,本周二操作之后,10月到期量已增至3470亿元。

  公开市场操作多元化与短期化,体现了货币当局为优化流动性结构的主动作为和灵活把握。目前来看,由于月内与月度间资金分布不均的状况依然突出,在央票利率倒挂严重的情况下,未来央行可能继续搭配使用短期限工具平移资金。特别是鉴于9月下旬到期规模有限,预计周四央行将启用14天正回购。目前来看,资金面整体显现出较为宽松的格局,可以预期,经过央行有效调控之后,未来资金面有望保持在平稳适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