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力动态 >> 正文

提前炒作 基金或开始减持 三季报行情恐难现

2010-9-15 10:13:34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据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在已披露今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的72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576家公司报喜,占比达到79.56%,其中增长幅度超过100%的公司有162家。不过,在上述公司靓丽预报背后,也有多家悲剧发生。预报亏损的公司达到148家,其中出现首次亏损的就达到22家。

  景气度将出现分化

  就行业分布来看,机械制造、房地产、电子元器件、医药、消费、有色金属等行业预增家数占比较大。申银万国分析师蔡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上述多个行业业绩预增明显,但股价已经部分反映了业绩增长的预期,多数处在高位的股票可能存在短线回落的风险。此外,部分增长幅度巨大的个股,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极低,此类个股也需注意。因此,由于持续增长动力不一,后市可能将出现分化。

  具体而言,有哪些行业值得关注?蔡华伟表示:“在宏观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持下,机械行业盈利能力出现明显改观,在城镇化、4万亿投资的惯性拉动、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维持高位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保持稳定增长水平;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全球需求恢复过程中,产能扩张加速,强劲增长得到持续,行业进入高景气状态;消费行业在双长假影响下,各细分行业需求明显加大,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业绩也将进入释放期。而家电以及酿酒行业的景气度将得到持续,医药行业因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行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速,在收入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因素影响下,行业表现将中长期向上;有色金属板块在经济持续复苏和需求不断好转的情况下,产品整体价格涨价中业绩得到一定释放,业绩平稳增长势头良好;虽然地产行业中多家公司三季度仍将出现预增,就现在来看,多数地区房价并没有出现实际的回落。但处在政策调控风暴中心的地产行业想保持高速增长可能性已不大。”

  基金或已开始减持

  记者从部分业绩预计大幅增长的公司半年报中注意到,作为市场最大主力的基金,其在二季度对增长预期明确的个股进行了重点增持。

  如海翔药业(002099),其中报预计201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在280%-310%之间。中报十大流通股东中,六家基金公司合计持有2279万股,而基金在一季报中仅持有690万股。可见,基金在二季度增持达到1589万股,幅度达到该股流通股本的13%。沈阳机床(000410)中报预计,2010年1-9月的累计净利润为20000-25000万元,实现扭亏。中报十大流通股东中,六家基金和两家保险理财产品合计持有5012万股,在之前一季报中,这一数字仅为2529万股,增持幅度接近100%。此外,包钢稀土(600111)、东方园林(002310)、德赛电池(000049)、潍柴动力(000338)等近期走势强劲的个股也得到基金明显增持。从现在股价来看,增持基金已经获利颇丰。部分二季度刚上市、增长预期明确的次新股也进入基金“法眼”。据港澳资讯显示,预计三季度出现增长的海康威视(002415)、科伦药业(002422)、黑牛食品(002387)被多家基金合计持有,其持股量分别达到流通股本的64.03%、35.90%和28.93%。

  一位长期关注基金动向的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基金投资风格近年有所改变,但总体仍是以价值投资为主。而业绩预增也是基金考虑的重点,这是判断公司成长的关键。因为业绩增长是个趋势,二季度增长明显的个股基金加仓十分正常。如果三季度仍保持高速增长,那基金很可能在三季度中仍会出现持续流入。”

  对此,蔡华伟认为,“我们能看到的季报数据相当滞后,对于业绩增长明显的个股,基金可能会出现持续加仓,但部分喜欢做趋势投资的基金,不排除已经在近期大涨中开始减持。”

  选股还看持续增长

  以往,在三季报公布前期,一些业绩增长预期明显的公司往往会受到市场关注,走势往往也强于大盘,从而形成三季报行情。因此,带着市场是否会出现三季报行情以及如何挖掘三季报预增股的问题,记者电话采访了湘财证券分析师文启刚。

  文启刚表示,“就以往经验看,三季报预期炒作是存在可能性的,但具体会不会出现,现在还不好说。”在选股上,他认为,需要关注公司是否存在持续增长的动力,部分二线蓝筹可能会存在机会。蔡华伟也向记者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部分三季报预增股在三季度中已经有过一轮炒作,三季报预期炒作估计不会出现。但后三季报行情值得期待,预计部分个股在三季报公布后会出现先回落再企稳,后回升的行情。”

  对于选股思路,蔡华伟表示,“首先,所处行业十分重要,新兴产业值得看好;其次,业绩连续三个季度环比均出现增长,并能表现出业绩增长的持续性;最后,在业绩预增方面应更多的关注主营业务的增长。现在很多爆发性增长的公司收益多来自一次性收益,这种增长将得不到持续。”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对比三季报预告和半年报预增情况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有放缓迹象,如果三季报中没有实实在在的亮点,估计很难得到市场关注。而市场预期的三季报行情到底会不会如期出现,现在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