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统计 >> 正文

大盘低迷引发大宗交易骤冷

2011-10-2 11:53:57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近期,全球股市“相伴下跌”,周五的上证综指更是以2348.22点再度刷新年内新低。与低迷的指数一样,本月大宗交易也是表现得异常低迷,并创7个月以来新低。

  大宗交易成交额创7月新低

  从统计上看,年初至8月底,A股市场虽然一直“跌跌不休”,但依傍二级市场而生的大宗交易却非常红火,截至8月底,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成交总金额高达949.91亿元,超过了前3年任意一年总量。数据显示,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3年里,大宗交易总金额仅分别有374.55亿元、642.47亿元和891.73亿元。

  持续下跌的大盘带来的不仅是二级市场人气极度低迷,同时也传递到大宗交易市场。9月份的大宗交易出现了明显降温,截至29日月成交仅为62.22亿元,相比8月环比大幅下降51.71%。与此同时,9月以来大宗交易的整体平均折价率也由8月的平均5.09%上升到6.07%,为年内第四高折价月份。对于这种现象,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从折价率提升变化看,大宗交易卖方出售意愿似乎并未明显下降,但从成交总金额环比大幅萎缩的情况看,则表明市场买方承接意愿似呈明显不足。而同时,9月份发生的大宗交易中的溢价交易现象已寥寥无几,所发生的339次交易中仅有17次出现了溢价交易,而这在8月份却是:498次大宗交易中溢价交易有47次。

  沪市公司交易意愿最强

  随着股指的弱势寻底之旅的延续,9月大宗交易以固定价格成交的个股数目有所增多。如多伦股份 9月19日、20日进行的7次大宗交易成交价同为10.18元;国金证券 9月21日、22日两天进行的16比大宗交易成交价则均为12.3元,此外,农业银行东软集团攀钢钒钛等多家公司均在不同的交易日选择以相同的价格实现成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定价成交的个股或将会对二级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持有信心。

  从本月大宗交易公司所属交易所看,以上交所上榜公司居多,其中沪市主板公司成交量最高,为24211.98万股,交易金额达24.29亿元;中小板月成交量10133.3万股,成交金额19.65亿元;创业板 5870.73万股,10.81亿元;而深市主板公司成交则居最后,仅有7.47亿元成交,涉及股份9397.33万股。

  如具体到行业,9月份大宗交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行业集中。以申万一级行业分类,339次交易共涉及到了22个不同的一级行业。相对而言,化工是活跃度较高的板块,月成交8751.92万股,成交金额12.86亿元。此外,电子元器件、机械设备、金融服务、房地产4大板块活跃度也居前。

  自卖自买:机构交棒营业部

  观察年内发生的大宗交易,机构在年初时曾频繁发生“自卖自买”现象。如1月4日,平安资管对江淮汽车 、大商股份 、银座股份等8家公司进行的10笔大宗交易;3月30日,平安资管又开始对银行股的“自卖自买”,涉及到农业银行、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 3家公司,交易合计金额超过110亿元;3月18日,光大证券对中国神华 、中国太保 、中国北车和浦发银行进行了4笔自买自卖的溢价大宗交易,溢价率分别高达8.84%、9.55%、9.63%和9.7%。

  由于机构这种“自卖自买”的行为,明显存有避税和利益输送嫌疑,并间接影响到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对此,中国证监会于5月末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修订稿》,其中规定“不同组合之间同日如果在特定证券上存在反向交易,监管部门要求对其因策略客观需要的反向交易,公司应将决策依据留存备查”。此后,机构“自卖自买”的对倒行为明显减少,在9月,仅有丹化科技 、张江高科 、*ST宝诚、连云港 4家公司出现机构的自身反向交易现象。

  由于限制条例的出台,机构的自身对倒行为渐趋平静,但发生在营业部内部的“自卖自买”现象却开始火热。统计显示,仅9月份就有11家公司进行了21次对倒交易。9月9日~9月20日期间,理工监测发生的4次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均为浙商证券三门南山路营业部;9月2日~9月13日,中国平安发生的3次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则均为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而类似行为的还有友谊股份 、兖州煤业 、星湖科技 、*ST国创等多家公司。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