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 > 热点行业 >> 正文

医药行业洗牌已提速 抗生素再受追捧

2011-4-1 9:15:48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山西出台“十二五”医药产业蓝图

  山西省日前出台“十二五”医药产业发展蓝图指出将大力实施大集团战略,力争使医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到“十二五”末,山西将培育形成3家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医药集团,15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医药企业,全省医药经济总量翻两番,医药工业总产值达350亿元。

  据了解,山西已有16家骨干企业完成兼并重组,其中亚宝药业集团此前兼并收购了四川光泰药业;大同威奇达与国药集团联合,组建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山西将继续大集团战略,支持大型医药集团产业转移。

  中药材价格涨潮难退 药企无奈自谋出路

  ⊙中国证券网记者 宦璐 ○编辑 艾家静

  中药材价格涨势依旧迅猛,为了为摆脱“药你苦”的沉重束缚,药企纷纷选择或收储、或自建种植基地的方式自谋出路。

  昨日,中国中药材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中药材天地网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3月份综合200指数(中药材价格指数)收于2689.51点,环比上月上涨2.829%。大盘仍保持上升势头,在短暂调整后突破前期高点,价格波动和市场走势均强于上月。

  天地网资深分析师傅青主告诉记者,3月以来中药材价格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价格波动品种数量明显增多,市场活跃性较上月增强;在纳入统计指标的品种中,有86%的品种价格波动幅度在20%以内。

  谈及中药材价格一直高企的原因,傅青主分析说,年初的多地旱灾与3月份云南等地的“倒春寒”使本已脆弱的中药材生产种植体系再遭挤压,加上徘徊不散的游资、“热钱”,今年一季度中药材价格再次攀升。“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劳动力不足、生产基础薄弱而造成的市场生产供应不足。”傅青主补充说。

  价格高涨倒逼之下,有些企业不得已选择停产。

  据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介绍,今年3月初,马应龙药业生产了30年的三七片被迫停产。此外,西南地区一些小药企也应无力支持数倍于往昔的中药材采购成本,黯然停产。

  除了停产外,也有部分药企选择收储和自种的方式来控制成本。广州药业董事总经理吴长海就表示:“中药材价格会继续上扬,我们能采取的方法就是提前做好大宗药材的储备,以及往上游延伸建立药材基地。”

  不管是收储,还是自种,种种迹象都表明药企都在向中药材产业链的上游发展,希望能控制成本,解除采购压力。但是,“自己种植的中药材到实现收获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郭凡礼这样向记者表示。与此同时,郭凡礼预测,到下半年,中药材的价格有可能回归理性。

  不过,在傅青主看来,“野生人参、野生三七、金铁锁等几近灭绝;重楼、山豆根、羌活、白芨、淫羊霍等一大批品种将在未来5至10年内陷入濒危。”

  在“资源为王”的年代,中药材的价格将会在高位继续运行。“资源的价值也必将为市场所接受。”傅青主对此毫不怀疑。

  中药产业发展陷困境 现代化提升迫在眉睫

  ⊙中国证券网记者 宦璐 ○编辑 艾家静

  面对药材涨价危机,有的企业暂时离场,停产渡难关;也有企业无奈之下选择收储;还有诸多企业一窝蜂地发展自种基地……2011年开局,中药材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记者日前获悉,37个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基地已获得审批,涉及东阿阿胶、贵州百灵、白云山制药、天士力等多家上市公司控股企业的种植基地。

  一时间,拥有自身的原料基地、绿色基地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宣传的招牌。那些尚未开展自种基地战略的企业也千方百计想要涉足,以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另一方面,眼下大大小小的生产基地、合作社更将能够与大企业联营视为自身腾飞的希望。

  但这种方式引发业界质疑。首先,靠企业自身种植本属无奈之举。毕竟,企业还是需要种植农户的配合,自己雇员工去种植中药材的可能性不大,企业自种的成本也比农户高出若干。其次,从去年到现在,中药材的价格一直维持高位运行,打着“收储”算盘的企业也未必能捡到便宜货。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旦企业为了扭转颓势采取大干快上的策略,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就难免会出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有40%根茎类的药材采取“熏硫法”,这样不仅可以使药材卖相更佳、储备更久,还能使药材变得更重,但这样的药材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疗效,相反,还会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中药一向被认为是我国的国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国粹。而目前在国外,中药的流通标准都是按照当地的检测标准来执行。中国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经常被挡在了欧盟等海外市场的大门之外。反观韩国、日本,仅一个高丽参出口创造的产值就超过我国全部中药材出口总额。

  作为典型的中药代表企业,马应龙的不堪重负,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小型企业目前面临的市场格局。然而,停产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想要企业恢复生产,保证行业的健康运行就显得极为重要。

  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提升已经迫在眉睫。在资深中药产业从业人士看来,落后的中药生产、加工和流通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弊病重重。中药产业呼唤一个全新的服务体系来改变这种现状。当前,中药材行业内的一些现代服务型平台正在努力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例如中药材天地网日前获得中药行业内唯一的获商务部认证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资质,将引领传统产业快速提升。

  抗生素市场又受追捧 新一轮扩产高峰来临

  自去年开始,我国抗生素进入新一轮扩产潮。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今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另外,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这一轮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投资热的特征明显:我国抗生素产业正在全球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中国证券网记者 宦璐 ○编辑 王晓华

  随着抗生素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价格的水涨船高,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开始集中扩产硫氰酸红霉素,今年国内该原料药的市场总产能有望突破万吨。

  3月25日,四川科伦药业发布公告,将投资39.923亿元生产硫氰酸红霉素(以下简称“硫红”),头孢系列中间体产品。

  3月28日,在四川科伦药业的股东大会上,公司总经理刘革新介绍说,之所以要进军抗生素领域,是看到了其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科伦药业预测,其伊犁抗生素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8亿元,净利润14. 84亿元。项目总投资利润率37.17%,投资回收期6.36年(含建设期)。刘革新说,上述利润预测是经过了两大“压力测试”, 即在抗生素产品价格的最低点以及同行业的领头企业亏损10%这两项极端条件下计算出来的。

  而据上海证券报调查,除了科伦药业外,还有若干企业正在摩拳擦掌,欲分“硫红”一杯羹。如山东方明药业、宁夏太平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东方明药业的投资规模为5.36亿元,计划建设1500吨硫红的产能;而宁夏太平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计划未来打造2000吨“硫红”新产能,投资规模将达到5.3亿元。

  “硫红”市场迅速升温

  据专业人士介绍,硫氰酸红霉素不仅是新型半合成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关键中间体原料,还是兽用抗生素。数家企业的集体扩产将迅速推动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的升温。

  据健康网原料药行业研究员周健预测,如果加上今年所有正在扩产企业的新建产能,今年中国“硫红”市场的总产能规模将突破万吨。而2010年的国内总市场规模为7000吨,今年的增幅不出意外的话,将达到40%左右。

  众企业为何对“硫红”情有独钟?

  据健康网的原料药每日价格显示,从去年到目前,“硫红”的单价一直在稳步上涨。在2010年下半年,“硫红”的单价还在430元/公斤上下,到3月30日,其价格已经飙升到550元/公斤。

  近期硫氰酸红霉素还出现有价无货现象。据周健介绍,几大企业货源相对短缺,价格上没有太大变化,目前市场报价在530-550元/公斤,成交价格略低;质量稍微差些的产品,价格虽然相对低一些,货源也比较紧张。他还表示,今年上半年新投产企业很难出货。

  小品种亦受追捧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抗生素就进入新一轮扩产潮。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种抗生素药物也备受关注。

  福安药业今年3月22日上市。据公司一位人士介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氨曲南原料药工艺技术,2009 年氨曲南原料药市场占有率为48.09% ,稳居市场第一位。公司计划总投资12771 万元新建氨曲南原料药车间,达产后氨曲南原料药生产能力由目前的40 吨/年提高到110 吨/年,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据介绍,氨曲南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治疗优势使其原料药销量从2006 年的4.56 吨增长至2009 年的84.91 吨,增长18 倍。

  而自去年超级细菌爆发以来,相关药企也正在布局磷霉素产业。据相关人士介绍,磷霉素入选卫生部治疗“超级细菌”的药物目录后,以其安全、优越的治疗效果,迅速成为抗生素市场的新宠。在对抗超级病毒的战役中,磷霉素的需求量开始井喷。

  据知情人士介绍,去年底,原料药生产巨头东北制药为应对超级细菌,借整体搬迁投入50亿元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其中一部分将投向磷霉素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目前,磷霉素普遍在基层推广,在社区医院,乡村诊所应用非常广泛。在广大的二、三线市场,存在3亿支/年的市场需求。

  面对抗生素扩产态势,医药产业资深从业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医药企业正在承接国际的产业转移。因为部分抗生素产品很多国外公司已经不再生产了,但在国内市场很大,所以国内相关企业热衷于扩产。

  这一轮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投资热的特征比较明确:我国抗生素业正在全球争取更多市场份额,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

  据悉,目前哈药集团为俄罗斯市场建设的首个粉针制剂车间已经正式投产,投产后该车间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支抗生素,不仅能满足俄罗斯国内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其他独联体国家。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因滥用等问题,抗生素药品是去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加大监管的对象,并处于不断降价的态势。只有做到行业龙头,企业才能得以良性、健康的发展。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或再推迟 行业洗牌已提速

  由于各方意见尚未统一,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或将再度推迟,但这将丝毫不影响未来4年内,中国医药(600056)流通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加剧的大势。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独家获悉,《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送审稿,下称《纲要》)已经结束最后阶段的意见研讨。但由于政策本身内容仍需进一步完善,《纲要》公布时间将很可能再度推迟。

  记者注意到,在《纲要》中,“支持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托管、参股和控股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经营”等已被明确写入。事实上,医药流通行业的洗牌已经白热化。

  《纲要》量化指标

  “商务部上周在大连开了会,包括国药、上药、九州通(600998)等主流企业,以及协会和行业专家等都参与了研讨。”昨日,有参会代表告诉记者,尽管已经是政策公布前的最后一轮讨论,但意见仍未完全统一。

  2011年“两会”期间,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曾表示,《纲要》将在4月公布。而此前,商务部已两次表示,《纲要》将在2010年6月、2010年12月底等时间段出台。

  业界普遍认为,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商务部2009年底才正式接手药品流通工作的较晚介入,都使这项本就复杂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变数。

  对于2015年前的发展目标,《纲要》则提出了量化指标,“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7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二。”

  这就意味着,按照现阶段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座次排名,前三的国药集团(国药控股,01099.HK)、上海医药(601607)(601607.SH)和九州通(600998.SH)无疑将分别在各自的发展路径上加速,而排名其后的区域性龙头间的市场份额争夺也将进一步白热化。

  来自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百强医药商业企业年销售总额3964亿元,占全国商业销售总额的60.74%。其中,年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依次是国药集团(705亿元)、上海医药分销公司(263亿元)、九州通(222亿元)、南京医药(600713)(180亿元)、广州医药(145亿元)、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30亿元)、北医股份(102亿元)和重庆医药股份(101亿元)。

  “国药今年就能实现千亿元销售。”昨日,有接近国药高层人士表示,在核心业务国药控股上市后,资本助推和政策支持下,作为国内医药央企的航母,国药在规模上的优势短期内很难被撼动。

  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前三强的行业集中度仅有20%,美国在这方面的数字为96%,日本也达到了67%。

  竞合加剧

  实际上,2009年推出的新医改,指向之一就是要提高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在大量中小商业企业整合的同时,排名靠前的龙头巨鳄之间的竞争也会加剧。

  “这也是《纲要》希望达成的一个主要目标,在新一轮深化医改方案的执行基础上,特别对于医药商业的整合进程再推一把。”前述企业代表告诉记者。

  不过,国内排名前五的某医药商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纲要》表示了谨慎观望态度。

  “现在商务部希望引入的是市场竞争机制,但恐怕很难做到。”他认为,中国目前药品行业的现实是,终端医疗机构买药的方式决定了商业机构的销售形势,“以目前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的销售为例,前者是地方政府成立采购公司,后者则是以省为平台统一采购,流通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机制的充分引入很难实现,操作性不大。”他说。

  前述参会企业负责人也表达了相似的担心,“这其实不是商务部一家的事情,鼓励兼并重组,需要有配套的政策保证,现在,这部分的想法看上去还不清晰。”

  显然,相关企业早已开始大肆布局。在国药、上药、九州通三强全国竞购的同时,半年时间里,重组后的华润北药完成了对11个省市18家优势企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了从南到北的全国网络布局,并高调宣布“十二五”目标:打造超千亿企业集团,并在香港主板整体上市。

  而科伦药业(002422.SZ)、安徽华源、南京医药、广州医药等盘踞各地的龙头也正在积蓄力量。“我们不会和国药正面交锋,短期内也不会选择向西南以外的市场发展,因为我们对现在的市场有足够的信心。”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向记者表示。

  东北证券:医药行业二季度或将迎来一年中最好的建仓良机

  投资要点:

  ? 从行业成长性看:随着国家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的扩大以及政府医疗补助额度的继续提高,今年医药工业整体增幅有望达到24%以上,继续保持良好的成长性。

  ? 从政策面看:由于3 月份的药品降价只是系列降价中的一个步骤,接下去,国家发改委还将陆续对医保目录内的其他品种继续降价。国家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将推行双信封制的药品采购招标机制,即在全国推广“安徽模式”,这意味着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招标中将面临着残酷的价格战,实际中标价可能会远低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因此,降价利空政策尚未出尽,市场担忧情绪仍较强烈,影响医药板块上行的不确定性因素仍未消除。

  ? 从估值上看:我们预计医药板块在2011 年的整体利润增速仍有望达到24%左右,现价对应的PE 大约在33 倍,估值仍旧偏高。考虑到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性,以及医药板块估值的历史均值情况,我们认为医药板块26~30 倍的整体估值是比较合理的价值区间,目前估值已经接近合理区间,再次下跌就是低吸良机。

  ? 走势判断:由于医药板块的长期成长性仍旧良好,资金仍会长期看好,我们判断短期内多空双方仍将势均力敌,医药板块仍会呈现弱势震荡盘整的态势。如果降价政策超出预期,或者遇到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医药板块可能再次大幅下跌。若无大幅下跌,震荡盘整的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从时间角度看,二季度有可能迎来一年中最好的建仓良机。

  ?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四类企业:一是向“大健康”产业进军、抗通胀能力强的品牌中药企业,比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二是医疗服务类公司,比如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和马应龙等。三是扩张或重组类企业,比如南京医药、华润三九、广州药业、白云山A 等。四是生物制药类企业,建议关注智飞生物、华兰生物、长春高新等,天士力、健康元、华北制药正在积极开

  拓生物制药产业,市场对此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建议关注。

  瑞银:医药行业估值趋于合理,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 降价从来不是医药企业的新问题

  从历史上来看,降价从来都是医药企业需要面临的政策风险,经过近30轮的医药降价,医药行业过去十年的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仍然超过24%。在我们看来,人口老龄化、新医改等长期趋势所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大才是决定医药行业增长大趋势的问题,降价政策只可能是短期因素,对医药生物行业的长期增长几乎没有重大影响。

  ? 估值回落到合理区间

  经过了2010年底以来的调整,医药股的估值泡沫已经被大幅降低。目前2011年预测市盈率为29倍左右,从2004年股改以后的市盈率来看,该动态市盈率已经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只有05年底06年初以及09年市盈率低于今年的水平。只有05年06年药品降价导致市盈率低于现有水平,而其中还有反商业贿赂等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医药行业的估值水平有望在下半年逐渐回升。

  ? 维持对医药行业看好的投资意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整体趋势依然很好,政策因素只是短期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估值水平已趋于合理。我们判断,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和时间的推移,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将逐渐体现,下半年医药公司估值有望逐步回升,可逐步配置处方药上市公司。此外,在受政策影响较小的企业中,我们认为医疗器械企业以及特色原料药企业仍可能存在机会。

  东方证券:维持对医药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

  研究结论

  近期受到政策影响,医药板块表现不佳,wind 医药生物指数已经从2010 年11 月底的最高2846 点回落,最低回落至今年1 月底的2200 点左右,跌幅深度23%;目前指数回升到2431 点左右,但相较2010 年的高点,跌幅也在15%左右。我们认为,政策因素对上市公司的整体影响有限,而且也只是短期因素,长期来看医药行业整体驱动力没有改变;目前估值已回归理性,下半年有望迎来估值回升的过程。

  医药行业长期成长趋势不变:虽然近期行业不确定的政策因素仍未完全落地,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仍值得投资。医药行业未来十年将保持强劲的成长势头,老龄化加速和疾病谱的变化将带来医药消费巨大的内生性成长空间;而在外需方面,全球生产转移大浪潮也为我国医药行业提供了广阔蓝海,转移趋势仍在持续。因此在此我们重申长期此看好医药行业的主要逻辑。

  估值回落到合理区间:经过了2010 年11 月底以来的这次调整之后,医药股的估值泡沫已经被大幅挤出。目前2011 年预测市盈率为29 倍左右,从2004年股改以后的市盈率对比来看,该动态市盈率已经处于历史中位的合理水平:只有05 年、06 年和09 年行业同期市盈率低于今年的水平,而到当年年末时,只有2008 年和2005 年的当年市盈率低于目前29 倍的水平。在历史上降价的年份,只有05 年和06 年的当年年末市盈率低于目前29 倍的水平,而其中还有反商业贿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医药行业的估值水平有望在下半年逐渐回升。

  历史上降价不改行业成长大趋势:从目前已出的降价政策看,其对上市公司整体影响较小;而且最高零售价下调向中标价的传导应有一定的缓冲过程。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降价并不能够改变医药行业向上的增长趋势,经过近30 轮的降价,医药行业过去十年的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仍然达到24%;人口老龄化、新医改等长期趋势所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大才是决定医药行业增长大趋势的因素,降价政策只是短期因素,对医药生物行业的长期增长没有重大影响。

  维持对医药行业看好的投资评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整体趋势依然向好,政策因素只是短期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估值水平已趋于合理。随着政策的逐渐落实和时间的推移,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将逐渐体现,下半年医药公司估值有望逐步回升,可逐步配置成品药上市公司。维持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双鹭药业、华东医药、益佰制药的买入投资评级。此外,在受政策影响较小的企业中,特色原料药企业虽然估值暂时不具优势,但从长期趋势角度亦可在下半年逐渐关注京新药业、海翔药业、海正药业等受益产业转移的企业。

  科伦药业:新疆项目吸引眼球,高成长可期

  科伦药业 002422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易镜明 撰写日期:2011-03-31

  3月28日,我们参加了科伦药业2010年报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刘革新、总经理程志鹏、财务总监冯伟、副总经理陈德光等公司高管参与了交流。

  公司未来发展短期仍看大输液产业的整合和产品的升级;中期目标是在2017年做到大输液与非大输液等强的业务格局,打造抗生素全产业链;长期规划是制剂出口,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国际中等规模的药企。

  大输液业务稳步发展:公司将顺应行业整合趋势,目标在2012年把市场份额从目前的30%提升到50%,达到扩张边界,预计销量复合增速达到37%;同时产品的软塑化、高端化进程加速使得大输液整体的毛利水平仍将大幅提升。2011~2012年将有pp软袋等多个新包材品种获批上市。

  新疆投资项目愿景远大:投资40亿达产3,800吨硫氰酸红霉素和9,000吨头孢类中间体,两期项目将分别于2012年底、2014年底达产。公司将充分利用新疆的地理、资源优势,通过低成投入、低成本运营,打造抗生素全产业链。预计项目投资回报率在37%以上,超过现有大输液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ROE水平也有望随着项目投产后回到30%。

  管理层:董事长刘革新做事风格务实进取,整个管理团队非常稳定,已形成“三代领导人”的梯队模式,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值得期待。

  2013年将是公司业务转型的关键节点,新疆项目投产后的盈利情况,值得持续关注。我们上调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至4.20、5.89、7.30元,同比增长52%、40%、24%。目前股价对应2011年PE在31倍,估值偏低。

  考虑到大输液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疆项目的想象空间,公司未来几年发展路径清晰,高成长性较为确定,我们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68元。

  东北制药:2010年业绩下滑,VC价格回暖是未来看点

  东北制药 000597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赵冰 撰写日期:2011-03-16

  预计公司11、12年实现每股收益为1.58元和2.12元,以3月15日收盘价20.19元计算,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78倍和9.52倍。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11年、12年平均动态市盈率为17.51倍和13.37倍。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公司主营VC产品正处于复苏的上升通道,制剂业务发展迅速,我们依然维持公司“跑赢大市”的评级。

  南京医药业绩预减公告点评:财务费用和商誉计提拖累业绩,未来看点仍在并购价值

  南京医药 600713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周思立 撰写日期:2011-01-29

  投资要点:

  公司于1月29日发布公告称,201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09年将下降50%以上。预计2010年度净利润不超过2312.08万元,对应的EPS不超过0.067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公司在三季度时的EPS为0.095元,这意味着公司在第四季度的EPS为-0.028元,相当于出现了970万元左右的净亏损。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计提部分商誉减值准备以及新并购子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目标。

  作为地方性的医药流通企业,公司资金实力较弱,虽然在2010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77亿元,但相对于2009年140亿元的销售额,实在是杯水车薪。公司财务负担一直较重,2010年仅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就已达9641万元,随着公司信贷规模的扩张和国家信贷政策的紧缩,公司在今年的财务负担将更加沉重。

  作为地方性大型国企,公司还负有保障就业的责任,因而一直很难实施减员增效,消化富余人员,预计人工费用今年仍将上升。

  我们看好公司在上游中药材领域的拓展,期待公司能建立国内首个中药材期货交易市场。同时公司作为全国第四大医药流通企业,公司的并购价值突出。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紧缩,公司对于资金的需求日益迫切,并购谈判进程或能加快。

  投资建议:公司第四季度的业绩降速超乎市场预期,并且2011年可能受到药价下降和加息的双重打击,若不能得到强力股东的财务支持,预计今年业绩仍将不如人意,短期内公司股价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我们认为公司虽然利润下滑,但公司的市场地位实际在增强,若能获得大股东在资金和管理上的支持,业绩有望较快回升。鉴于公司的并购价值,建议长线投资者逢低关注,继续维持12个月的“推荐”评级。

  云南白药:养元青有望迎来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云南白药 000538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李淑花 撰写日期:2011-03-30

  霸王洗发水销售收入的下滑可能为云南白药养元青提供成长空间:云南白药的洗发用品主打品牌养元青于2010 年3 月初开始在央视黄金档推出广告,同时销售渠道陆续进入各个城市的商超。养元青定位高端,在中药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霸王,而受二恶烷事件牵扯,霸王的品牌形象可能受到影响,洗发水业绩的下滑也验证了这一推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养元青所处细分市场的竞争程度有望得到缓解,认可中药理念但又忌惮二恶烷事件的消费者可能将目光从霸王上转移出来,这将放大养元青的成长空间。

  霸王的得失均为云南白药提供很好的启示:霸王的成功建立在抓住了中草药洗发液这一突破口,天然、绿色、低碳的形象正好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潮流,营销活动的开展体现出公司的硬实力。同时针对今年业绩增长乏力,我们结合媒体报道总结其原因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霸王在企业形象塑造中没有强化自身的文化内涵,导致二恶烷事件效应放大;其次霸王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脚步太快,从2009 年到2011 年三年时间就迅速从防脱洗发水延伸到了去屑洗发水、凉茶饮料及化妆品三大领域,再次是公司单一品牌跨品类的模式选择,从洗头到喝的都始终让消费者联想到霸王,最终容易割裂霸王形象。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云南白药在大健康领域的拓展正在吸取霸王的经验。牙膏的成功属于精耕细作式的成功,同时向其他日化子领域拓展时公司明显更为谨慎,避免过快的多元化步伐。养元青品牌的设立和广告强化有望泛化云南白药在大中药领域的形象,避免消费者的简单联想。

  投资建议:养元青可能在2 年内不会为公司贡献利润,但有望提升公司估值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 年每股收益为1.92 元、2.57 元、3.36 元,给予2011 年45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86.4 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广州药业:四季度费用上升较快,导致利润增速趋缓

  广州药业 600332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李淑花 撰写日期:2011-03-29

  公司 2010 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加48.91% 公司扣非后每股收益为0.29 元,低于预期。公司2010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86 亿元,同比增长15.56%,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2.50 亿元,同比增长19.36%,实现营业利润2.98 亿元,同比增长43.91%,实现利润总额3.21 亿元,同比增长38.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7亿元,同比增长26.60%。每股收益为0.33 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09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33 亿元,同比增加48.91%,扣非后EPS 为0.29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81%,同比增加1.25 个百分点。

  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派发现金股利0.5 元(含税)。

  清热解毒类销售收入增幅最快。

  分行业来看,全年清热解毒类用药销售收入保持较速增长,同比增长32.42%,糖尿病类用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4%,止咳化痰利肺类用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66%,疏风活血类用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1%,胃肠用药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5%。

  毛利率稳中有升,三费控制良好。

  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为28.54%,同比上升0.82 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为47.02%,同比上升3.6 个百分点,这可以显示出公司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公司总体期间费用率为23.91%,同比下降1.8 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3.76%,同比下降0.58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20%,同比下降1.02 个百分点,说明公司管理经营效率得到改善。

  资金流动性得到改善。

  公司全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5.07 次,比上年加快36.79%;存货周转率为4.85 次,比上年加快3.63%。整体资产负债率为18.65%,较上年减少0.79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 年将实现每股收益为0.41 元(原预测为0.55 元)、0.49 元(原预测为0.65 元)、0.57 元。实现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 、20%、16%,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目前股价已达到我们前期给出的目标价,我们将适时对公司进行重新评估。

  华润三九:2010年受制于成本上涨,2011年并购可能有所建树

  华润三九 000999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丁频 撰写日期:2011-03-24

  近期我们调研了华润三九,我们对公司的基本判断是:公司质地优秀,致力于成为OTC市场的引导者、中药处方药市场的创新者;但是短期由于原材料上涨、部分产品进入瓶颈期,2011年业绩保持稳步增长,但是并购方面可能会有所建树。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1.03元、1.25元、1.55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78%、21.29%、24.00%,首次给予“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25.75元。

  白云山A:内部整合促业绩提升,驶入快通道

  白云山A 000522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彭晓 撰写日期:2011-03-07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7亿元,同比增长18.67%;营业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181.5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89.98%;基本每股收益0.44元,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0.5元(含税)。

  过亿品种有喜有忧,综合毛利率小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41个百分点至35%。分产品看,阿莫西林收入同比下降3.41%至2.23亿元,毛利率上升1.43个百分点至48.48%;清开灵收入同比增长25.72%至2.74亿元,毛利率减少3.32个百分点至49.98%;一力咳特灵收入同比增长5.49%至2.08亿元,毛利率减少3.53个百分点至9.18%;

  注射用头孢硫脒收入同比增长29.23%至2.65亿元,毛利率减少3.02个百分点至47.99%;头孢克肟收入同比增长23.27%至1.47亿元,毛利率上升0.69个百分点至70.90%;

  头孢呋辛钠收入同比增长13.71%至1.01亿元,毛利率减少2.60个百分点至3.55%;头孢曲松钠收入同比增长13.71%至1.27亿元,由于成本压力,毛利率为-1.44%,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产品以普药为主,有131个品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421个品种列入2009版医保目录,我们认为公司大部分品种收入增加而毛利率下降也是医改推进作用的显现,药品降价使毛利率有所下滑,同时基层用药放量使收入大幅增加。

  内部整合效果显现,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公司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下属企业发展不均衡,0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对下属各企业进行营销改革,以白云山股份公司名义统一招标。

  09年下半年成立营销中心统筹白云山制药总厂、何济公、光华的营销工作,营销形势不断向好。201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28%,同比减少2.9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38个百分点至15.46%;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83个百分点至11.25%;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71个百分点至1.57%。

  合营企业白云山和黄势头强劲,侨光依然亏损。报告期内公司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9.47%至3997万元,占营业利润比重为16.75%。其中白云山和黄贡献投资收益4558万元,核心产品复方丹参片实现收入3.99亿元,板蓝根颗粒实现收入3.60亿元,属于公司优质资产。百特侨光依然亏损,确认投资收益-940万元,这与我们此前预计今年公司能够扭亏的判断不符。

  未来看点。第一,和记黄埔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扩展其三七、丹参、板蓝根、穿心莲等原料GAP认证基地,公司产业链得到完善,对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抵御能力增强。第二,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头孢嗪脒获得美国专利授权(USP),目前该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短期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但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三,广药集团“振兴大南药”发展战略规划把销售收入从目前的270亿增长到2015年600亿,其主要的策略是整合旗下众多资源与外延扩张,白云山作为广药集团下属的2家上市公司之一,必将从中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5元和0.71元,对应前一交易日17.86元的收盘价,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2倍和25倍,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知名品牌普药企业,将不断受益于此次医改对基层普药市场需求释放的推动,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幅度超预期;基层普药放量低于预期。

  恒瑞医药:主业稳定增长,创新和国际化持续推进

  恒瑞医药 600276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英大证券 分析师:宋文昭 撰写日期:2011-03-28

  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8.78%。 实现EPS0.97元,低于我们预期的1.06,ROE 为24.45%,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2元/股,同比下降27.2%。

  我们给予公司11-13年EPS1.2元、1.50元和1.95元的盈利预测。公司研发和营销能力出众,2011年新产品和国际化将有效提升公司的估值水平,股权激励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我们认为公司是国内化学创新药的典型代表,维持“买入”评级。

  哈药股份:红海鲨鱼

  哈药股份 600664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 分析师:王晞 撰写日期:2011-03-10

  投资要点

  哈药作为国内抗生素和OTC的行业领导者,估值水平一直处于行业底部,我们认为与市场不了解公司的发展模式有关。本报告我们深入分析了哈药的各项业务和模式,指出公司核心价值在于:一个大品牌、一支强管理团队、一个完整产业链、一群大产品。虽然公司已度过高成长期,但内部管理机制的改善、对既有品种的二次开发、以及未来收购三精股权和哈药生物,将促进公司保持较快增长。

  哈药的模式独特,我们视其为“红海鲨鱼”。哈药可以看成“石药集团+修正药业”,公司在抗生素普药以及OTC保健品这样的“红海”中,取得行业领袖地位,得因于内部市场化的竞争带来优胜劣汰。哈药各子公司都是红海的鲨鱼,能在哈药内部活下来,就能在市场立足,成为行业领导者。

  资产注入完成,二次创业开始。三精制药股权注入,解决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问题,减少内耗;生物工程公司注入,丰富哈药产品线。哈药股份成为集团的核心医药平台。未来公司的看点来自于:1)治理结构改善;2)营销、采购、研发逐步统一,减少成本开支;3)开发沉睡品种,增加盈利来源。我们认为公司的业绩仍然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业绩预测。我们预估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87、1.04和1.24元(不考虑资产注入),考虑资产注入,2011年EPS为1.10元。公司目前估值偏低,给予公司2011年25倍PE的估值,则未来12个月的合理价值在27.5元,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