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资本 >> 正文

渣打回应理财产品被爆亏损95%:正在核实

2012-2-23 10:12:05 来源第六代财富网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当今股市中:股民需要什么?炒股赚钱又需要什么?核心信息平台股市007,展示股市赚钱高科技
您想改变自己的投资命运吗?点击 [注册][下载] 核心信息平台,实现真正的价值投资。

  Hereforgood这个是渣打银行的宣传口号和标榜的品牌承诺,但对于一些买了渣打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实在是“good”不起来。

  近日一则曝光渣打一款QDII(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产品15万元人民币最后只剩7000元巨亏的微博被广泛转发评论。虽然该原始微博已被删除,但在转发评论上自称的亏损额度看已达95.3%.昨日渣打(中国)回应表示,业务部门正在核实此事的真实性,目前暂无具体消息告知。

  渣打银行事件并非个案,普益财富统计显示,截至2月17日正在运行的241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只有128款(占比53.11%),亏损面近五成。建设银行一理财师表示,出现亏损的产品通常是挂钩基金、股票、大宗商品、信贷资产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在购买产品前做出理性判断。

 

  渣打QDII被爆巨亏95%

  几天前新浪微博上出现一条微博称,“三年前渣打银行北京华贸支行给我做了个理财产品,2万多澳大利亚元合15万元人民币下月到期。昨天给我来个电话告知只剩下7000元。今天就收到了他们快递来的一个迟到的生日蛋糕。欲哭无泪啊。这蛋糕真是太昂贵了。”该微博两天后被删除,但在转发评论中,博主表示这款产品是渣打代客境外理财产品美林“环球新能源”股票篮子挂钩(QD08009EC)澳元款。博主称,该产品也有峰值好的时候,可以赎回的,但他们(银行)并不通知客户,等到最坏的时候也到期了才告知。按博主自称的亏损额度已达95.3%.从博主的信息看,其应是购买了2008年前后发售的QDII产品。

  昨日渣打中国回应,由于该消息是微博披露,尚不能核实真假。业务部门正在调查此事的真实性,目前暂无具体消息告知。而此前亦有客户投诉该行QDII产品出现巨额亏损,渣打在回应其QDII产品亏损时则表示,2007年以来,金融海啸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延续时间之长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QDII产品由于与海外金融市场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部分QDII产品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而且,未到期产品的表现也会随外部环境的波动而不断变化。假如确有个别产品处于浮亏状态,渣打也会及时报备银监,同时通过产品月结单及其他约定方式通知相关客户,并做好跟进沟通工作。

 

  QDII产品大面积亏损

  事实上,随着2007年前后金融海啸期间发行的银行QDII产品陆续到期,客户遭遇亏损的案例屡见不鲜。运行两年期以上的未到期QDII产品亦难有正收益。从普益财富统计看,截至2月17日,正在运行的241款QDII理财产品中,累计收益率为正的理财产品有128款(占比53.11%)。

  外资行人士认为,部分发售于2007年前后的理财产品,标的挂钩着股票、基金、指数等,设计产品时谁也没有预料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这些产品从一出生就注定难以扭转败局。而之所以QDII产品亏损外资行遭投诉较多,亦是外资行发行QDII产品数量远超中资行。事实上,中资银行亦有亏损较多的QDII。

  公开数据显示,在2007年前后,仅渣打一家发行QDII的产品数量就已超过全部中资银行发行的总数。而渣打的QDII亦并不全为巨亏。在最近的收益榜上,渣打的“开放式黄金指数人民币UTSN003”QDII产品位列收益榜首位,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133.99%,而花旗银行的“贝莱德全球基金新能源基金美元系列”产品表现垫底,其运行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54.08%。

 

  购买理财产品前谨慎阅读合同

  业内表示,投资者面对巨亏,往往会选择向监管部门投诉。但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尽管这样的投诉不少见,但投资者往往不占理。由于投资者是自愿签订合同的,也就代表愿意承受一切投资后果。而倘若想要从销售误导角度来投诉,则需要投资者提供证据来证明银行确实存在销售误导的行为。通常银行在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前都会签订相关合约,并且合约条款中都会详细说明“合同并未到期时无法排除到期时会有变化的可能”。

  对于QDII产品,建设银行一理财师表示,出现亏损的产品通常是挂钩基金、股票、大宗商品、信贷资产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较大,比较适合于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因此,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而在购买产品前,还要仔细阅读产品信息,对资金投向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从而做出理性判断。在衡量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值得购买时,不能只看其预期收益率,因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成正比。

  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可分为保本保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其中只有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是可以提前确定的,而其他两种类型的产品只能看预期收益率能够实现的概率。因而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代表实际收益率,而跟踪市场上以往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到,达到“最高预期”的概率并非百发百中。此外,投资者还要注意合约期,风险是否存在上限以及签约以后是否具备反悔期等细节问题,从而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