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金融资本 > 正文

股份制银行进入转型痛苦期

http://www.sixwl.com/2010-11-2 14:45:44来源网络点击:..
字体: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经济转型,众多民营企业开始了痛苦的转型之旅。而为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上市股份制银行将面临客户情况变化或减少的难题。同时,由于竞争者的不断加入、监管指标的更加严厉,为获取更多中间业务收入而保证利润增长的艰难转型期,也随之开始。
    9月30日以来,银行股启动了一波久违的拉升行情,截至10月15日,涨幅已达20%。
    但银行实际的经营状况却远没有那样强劲,尤其是中型股份制银行。在规模、网点和客户均无法与大银行们抗衡的前提下,当外在环境陡然变化时,它们将面临更艰难的转型痛苦期。
    资本挤压利润
    长期靠吃息差的中国银行业从不需要为其业绩增长过分担忧,时过境迁——“对银行经营情况非常焦虑”,这是近期时常挂在一位股份制银行战略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嘴上的词。他焦虑的是前所未有、近乎严苛的新监管标准,正在无形中对银行经营产生挤压。
    “为了保证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银监会规定的10%和7%的标准,我们只有将一些还款情况较好的贷款卖出去,保证达标的前提下再发放贷款或者买卖债券,因为监管层要求我们每天上报资本充足率。”他这样向记者描述当前银行的经营现状。
    无独有偶,另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演绎着相同的故事,甚至更严重——因为资本充足率不足导致净息差下降。
    记者从参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SH)交流会的国泰君安分析师处了解到,受到前期中国移动(0941.HK)入股浦发银行的资金在10月底才能到账的影响,浦发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低于第二季度2.44%的水平。
    原先预计在三季度以前,中国移动的入股资金就能进入,这对只有7.01%(中报数据)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浦发银行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但是实际资金到账要在10月后,虽然仅是晚了一个月,却导致其第三季度资本充足率比较紧张。为了达到10%的标准(同样是监管层要求它们每天上报资本充足率),不得不出售部分债券,使得息差总体有些损失。
    加之浦发定期存款比例较高,导致其负债成本难以下降,两者综合作用下使得第三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
    银行当然焦虑了——风传的新拨备率指标、资本充足率等等多种逆周期监管政策如真正推行实施,虽然有利于长期风险控制,但就目前,正在监管重压下煎熬的股份制银行将面临更严峻的经营环境。
    依照媒体报道的银监会要求银行的拨备/贷款余额≥2.5%,按照中报算,上市银行整体的拨备缺口是821亿元。静态看,拨备缺口占中期利润高达24%,部分银行拨备缺口甚至高于中期净利润。
    兴业银行(601166.SH)、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和深发展(000001.SZ)的拨备缺口/净利润超过100%,无一意外,它们都是中型股份制银行。
安信证券测算,在现有存量贷款的基础上,即便在不良贷款无新增的前提下,为保证拨备达标,理论上每发放一笔贷款即需最少计提2.5%的一般损失准备。
    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56%,而同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5%,存贷差仅3.06%。如果要求银行保持拨备/总贷款比率在2.5%以上,则意味着拨备后的存贷差仅0.56%,严重影响银行的放贷意愿。银行在资产配置上可能会更倾向于债券和同业资产,在贷款种类上更倾向于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
但是,在上述银行研究员看来,现在中小企业贷款也不好做了。
    “原来是躺在床上就可以赚钱,现在是随时担心竞争者将自己的客户抢走。”他这样形容局面——“今非昔比,后来者众”。
    客户基础被蚕食
    在中小企业众多的华中、华南及江浙地区,竞争甚至可用“白热化”来形容,并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目前,温州“产业空心化”与“民间资本热钱化”。所谓产业空心化,一般是指一个地方原来的产业移出去了,新的产业没有补充,所以出现产业空心化,一般出现在产业升级的过程。
    占据全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企业,已从鼎盛时期的500多家缩减到目前的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企业中,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尚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 。
    最近发布的“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开发,甚至包括康奈、奥康、报喜鸟等知名制造业企业。
    对此,温州市市长赵一德表示,政府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政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给民间资本提供平台、渠道与空间,引导民间资本从炒房、炒煤、炒股中走出来,更多地投入到“高科技、办实业、求创新”中。
    但是,改变并非轻而易举,更多江浙商人认为现在的局面是一种无奈。
    “不是不想,问题在于,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众多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都在自有行业中进行了全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导致我们这些在产业链下端的企业再想产业升级,就会遇到比原有更高的门槛!”
    “我们不可能做超出我们资金和个人能力范围的投资。在银行支持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我们的资金周转来源主要在于企业自身的积累,特殊时候也会考虑民间资本,因此,我们要么去做利润率更高的地产、煤矿;要么,停产或转产做其他业务,因为金融危机使得订单大幅减少。”多位民企老总向记者表示。
    这对银行而言的后果是,中小企业客户在逐步减少,一点点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