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央行官员回应加息: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向

2010-11-19 10:41:56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央行官员: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向

  随着央行近来频繁使用加息、“提存”等货币工具,市场有关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猜测甚嚣尘上。央行调查统计研究部副主任顾铭德昨日表示,年内央行持续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是“紧了一点,但并不会转变过急”。

  顾铭德是在上海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同时表示,防通胀已经成为央行的目标和任务,而在现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多目标下保持综合平衡的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不能单纯理解为紧缩。而此前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表示,今年相比去年的货币政策自然是偏紧一些,但仍不能定义为转向紧缩,紧缩是从货币供应量及新增贷款规模来衡量的,比如说目前M2是19%,降到13%-14%可能会紧缩,同时GDP及CPI增速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不可否认,年内监管机构确实对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了严厉的管控,从银根收紧到银信合作贷款转入表内再到此前对6家商业银行实行的差别化“提存”,主要在于200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了9.6万亿元的“天量”信贷,使得银行风险增大。这也难以阻挡银行的放贷速度,不过按照3∶3∶2∶2的放贷比例,四季度的放贷余额已不多。另据了解,目前信贷投放量已经达到6.9万亿元,截至年底很有可能突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更是肯定地认为,今年国内银行业新增贷款“肯定会超过”7.5万亿元。庄健同样认为,如果未来两个月管控不够紧,年内很有可能超过7.5万亿元的放贷额度。

  而对于明年的信贷规模,不少人士预测,可能会与今年相似,或略低于今年7.5万亿元的额度。即使信贷规模略降,也不能定义为“紧缩”。

  由于10月份CPI数据的走高,市场潜意识可能会有“紧缩”预期。“预计11月份和12月份CPI仍然会持续上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所所长陈东琪表示。另有人士认为,11月份CPI不会大幅回落,新一轮的蔬菜食品价格上涨可能仍保持在4%左右。未来的经济增速保持在9%-10%,CPI保持在4%以下,货币政策就不会太紧,仍会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如同加息一样,是周期性的行为,不会在很短一段时间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连续四周的净回笼后,本周又重新向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740亿元,但分析人士表示,16日是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的日子,市场冻结资金约为3300亿元,所以央行再度恢复投放资金,向银行体系输血,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也表明央行货币政策不会转变过急。

  央行智囊称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非紧缩

  11月18日金融专家、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副主任顾铭德在上海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种多目标下保持综合平衡的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不能单纯理解为紧缩。

  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顾铭德进一步指出,在防通胀已经成为央行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目前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是紧一点的,但是并不会转变得过急。

  上个月央行宣布了近三年来的首次加息,随后又在上周将银行存贷款准备进率提高50个基点。但是,居高不下的物价让通胀预期加剧,市场担心央行近期或有第二次加息。

  顾铭德并未透露自己对是否将加息的判断。但他详细解读了去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他指出,今年实现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与2009年的有所区别。在2009年货币政策的重点在“宽松”,由此创造了9.6万亿元的信贷增量,增幅超过了20%,并且信贷加快主要集中在2009年第一季度。而2010年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到“适度”。

  他认为,今年信贷实际运作结果应该和7.5万亿的目标差不多,年增幅降到18%。

  另外,他还针对对“央行超发货币43万亿元引发通胀”的观点发表了观点。他指出,央行发行货币有主动发行的、也有因为弥补不平衡而被动发行,而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出现不平衡,所以央行被动的发行货币,比如动用基础货币购买贸易顺差中的外汇。

  中国回归稳健货币政策的三个理由

  中国经济增速已从“回落”转为“回升”、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使防通胀任务艰巨、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凸显阻止热钱流入压力上升,由此构成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方向调整的三大理由。

  央行有关负责人不久前警告说,央行不会放任通胀的出现。事实上,目前央行正在并且已经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确保当前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不会引发通胀风险,这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向“稳健”方向转变的重要经济背景。

  仔细观察,中国之所以将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增速已从“回落”转为“回升”,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或已发生改变,表明中国宽松政策退出的基本条件已经确立。

  从近几个月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波动趋势看,6月份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7月份 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8月份 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9月份 PMI为53.8%(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和10月份 PMI为54.7%(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PMI——这一领先经济指标已从“回落”向“回升”方向发展,从而摆脱了市场之前对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预示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全年GDP增长有望超过9%。

  未来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无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忧虑,及时从这一货币政策取向中抽身而出,可以避免因流动性释放过大而可能导致的经济过热、通胀加剧等宏观经济风险,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事实上,应对未来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已成为当前中国转向“稳健”货币政策的另一迫切理由。因为,近几个月来的经济数据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看法,而且还改变了对通胀的根本看法,防通胀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诸多经济数据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不断上升的走势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 7月份、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的CPI分别同比增长为3.3%(比6月份上涨0.4个百分点)、3.5%(比7月份上涨0.2个百分点)、3.6%(比8月份上涨0.6个百分点)和4.4%(比9月份上涨0.8个百分点)。另外,从7月至10月份的PPI走势也可看到价格上涨压力,并且近几个月来PMI指数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呈现出较快上涨趋势。这些情况,特别是CPI的快速上升,已经超出市场预期;再加上美元贬值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输入性通胀压力,新一轮通货膨胀实际上已经降临中国。

  在通胀压力不断上涨的同时,今年全年新增贷款或略超7.5万亿的调控目标值,这使得央行收缩流动性,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似成必然。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法来控制通胀压力和信贷增长,将有助于消除市场对通胀压力的过度担忧。

  当然,美联储第二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也促使中国央行加快了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货币政策转向步伐的又一重要理由。

  因为,量化宽松政策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压力。量化宽松政策的再度推行,一方面导致美元持续疲软,美元贬值促使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向中国输入通胀压力。从PPI和PMI指数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变化中可以看到这一压力已经呈现。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增加了中国对海外热钱流入的担忧。因为,量化宽松政策导致了美元疲软和流动性泛滥,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本币升值、资本涌入和资产泡沫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中,本币升值将危及这些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平衡,而资本流入及由此诱发的资产泡沫将危及它们的金融市场稳定。受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巨大冲击,澳大利亚和印度意外加息,巴西和泰国等国则采取征税和资本管制来阻止热钱流入,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通胀甚至恶性通胀发生。所以,中国央行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防止国内通胀压力继续上升。

  央票回笼不“给力” 存准率年内或再次上调

  央行时隔四周后再度向市场注入资金,本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银行体系“输血”740亿元。货币市场资金价格涨幅回落,流动性紧张有所缓和,紧缩预期稍有缓解。

  业内人士指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实际上是因央票需求不振,央行在回笼资金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之间举步维艰,但仍不改长期回笼流动性的总体格局,年内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

  央行本周“输血”740亿元

  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基准回购利率周四收盘继续上涨,但涨幅较前交易日有所下降。货币市场指标利率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报2.01%,较前收盘涨8个基点;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报1.81%,较前收盘涨7个基点。1年期央票收益率跌0.2个基点至2.4280%;3个月期Shibor涨0.34个基点至2.8956%。

  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近期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短期市场资金流动性趋紧。

  “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出现连续上涨,主要是前期紧缩政策的作用显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相当于央行回笼了3500亿元资金。”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称。

  为缓和商业银行目前的资金面紧张局势,央行在时隔四周后再度向市场注入资金,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740亿元。此前央行连续四周净回笼资金1535亿元,其中上周净回笼300亿元。

  根据公告,央行周四在公开市场发行的16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收益率持平于1.8131%。央行同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央票收益率的连续走稳,缓解了投资者对短期内再度加息的忧虑。”

  周四现券收益率延续跌势,亦显示市场的通胀预期出现降温。周四银行间市场国债成交价格收盘涨跌互见,成交的49只国债22涨1平26跌,剩余期限4.64年的10附息国债20涨0.52%,至96.15元,对应收益率3.43%。金融债价格涨跌互见,追随国债走势。

  央票回笼不“给力”

  业内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的表面原因是考虑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实际上则是因为目前央票收益率一二级市场倒挂严重,央票需求不振,央行在回笼资金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之间举步维艰。

  “实际上央行现在有点被动,一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需要回笼货币,另一方面又担心货币市场资金利率波动大。”上海一分析师表示,净投放更重要的原因是缓解利率上行压力。

  中债登央行票据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二级市场1年期央票收益率最新报2.5362%,较本周1年期品种发行利率2.3437%高近20个基点;3月期央票收益率最新报2.0282%,超过本周3月期品种发行利率逾20个基点。

  “如果一二级市场倒挂长期存在,那么通过央票大规模回笼流动性将会很难,预计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仍将偏弱。”北京一券商研究员认为,由于央票一级市场需求不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将成为央行控制流动性的主要举措。

  “受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国内整体流动性仍趋于宽松,年内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

  从本周公开市场操作来看,目前央行维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的意图较明显。深圳一交易员指出,爱尔兰债务危机引发的外围紧张气氛增加了央行的谨慎情绪,现阶段央行可能处于观察期。“但是如果资金面不改宽松格局,也不排除央票收益率上行的可能性。”

  专家称加息时机成熟但时间难料

  伴随近期CPI持续走高,M2持续增速、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韩国央行加息的影响,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越来越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再次加息的时机已经成熟。渣打银行环球市场部经济师李炜也表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不过加息时间窗口一般是CPI发布前后,此前有消息称本周五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

  有消息称,在未来价格上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本周即将于11月19日迎来一个加息敏感窗。通胀压力令加息预期持续存在,市场资金观望情绪升温。

  上述加息时间的确定主要是认为以往央行多选择在20日左右或周五加息,加之最新经济数据对通胀预期的提高及不久前澳大利亚、印度央行和16日韩国央行加息的综合影响。另外,16日为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缴款日,这对加息预期也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通过对以往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央行加息几乎次次都出人意料。李炜表示:“我们认为年底加息是肯定的,但是具体时间窗口还很难说。从一般规律来看,往往是加息和CPI的增幅由很大关系。以2006到2007年为例,当CPI超3%时,每两个月加息一次;超4%一般会一个月加息一次。但是,央行加息往往没有规律可循。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加息更可能发生在每一轮经济数据发布的前后,这样便于及时体现出央行对经济调整的姿态,而加息的幅度一般保持与原有幅度一致,为25个基点。

  央行将一次性大幅加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市场传闻一次性大幅加息50或75个基点,A股市场再度成为惊弓之鸟。

  11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有关“价格上行压力需引起关注”的表述,更使加息的猜测和恐慌迅速蔓延。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将通胀形势看得更为严重,她预计11月CPI可能会进一步攀升至4.5-5%,12月份将会因去年较高基数而回落至4%以下。

  “接下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仍然是关键,但快速上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急剧膨胀的国内流动性也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外汇流入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得不到充分对冲(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内),这些可能会加大通胀预期。”汪涛表示。

  除此之外,汪涛认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远高于预期,致使今年最后两个月的贷款额度仅剩下6200亿元;同时,与贷款规模快速扩大相反,10月份存款仅小幅增加1770亿元。

  汪涛分析,尽管存款增速一般在十一假期后都会放缓,居民存款减少7000亿的数字还是令人吃惊。这也印证了此前人民银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在通胀加剧、股市上扬的背景下家庭将更多存款转移到金融资产上。

  因此,瑞信证券预测,今年年底前央行可能会再加息一次,并采取更多的对冲措施。


  李稻葵:央行还会加息 热钱并不可怕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央行加息意欲何为?面对目前大量涌入的境外热钱,中国经济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抵挡其冲击?如何解决过高的房价?11月18日晚,刚刚飞抵成都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李稻葵,针对上述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未来央行还会“温和”加息

  10月20日,央行决定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对此,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那么下一次加息会是什么时候?

  李稻葵认为,首先应该认清此次加息的背景。加息之前各种宏观数据的出台,都表明中国GDP增速放缓的现象已经得到遏制,转而成为良性的增长态势,因此经济增速不是大问题了。另外,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不是因为需求带来的,而是由成本上涨所推动的。“因此政府当时有两难,即有对通胀的担忧,也有对经济可能出现下滑的担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新的数据出台后政府对经济增速不用太担心了。我预计经济增速在今年将保持在10%左右,而明年也将保持在9.5%左右。那么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担忧通胀的问题了。”李稻葵说。

  “因为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达2.5%,明显低于今年1—10月份通胀的水平,即3%左右,负利率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层出台了此次加息政策。”

  至于下次加息的时间点,李稻葵认为尽管难以预计,但相信政府会灵活应对。“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政府的政策”,李稻葵表示,“因为现在政策担忧的是价格的继续上涨,担心热钱的涌入会对中国的资产价格带来向上的压力,因此现在实行逐步收紧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好理解的。其次,政府也不愿看到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出现大的波动,这就注定了央行的政策是走一步看一步,而不可能一次性大幅加息以让存款利率抵消通胀,应该是温和的加息”。

  而对于此次加息的目的,李稻葵认为主要是防止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国的基本情况是中国10万亿美元的货币存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货币与GDP之比更是达到了创世界记录的200%,而和今年前10月份的通胀相比,目前一年期利率为负,因此李稻葵表示,加息不是为了针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更不是为了压制目前物价上涨。“我相信通过利率的方式在短期内不可能抑制物价”,李稻葵表示,“因为本轮物价的上涨,不是因为需求过旺,而是因为成本压力、环保要求的提高等,这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一样,彼时是因为工资上涨带来的居民需求水平的上涨。此次加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远期中国系统性的风险。”

  管好自己就能解决“热钱”问题

  有分析认为,在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导致了热钱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涌入,而不少市场人士也担忧热钱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对此,李稻葵提出了不一致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经济的风险来自于内部,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境外热钱的涌入。

  “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李稻葵指出,“如果我们的金融体系足够牢固,我们的股市制度足够完善,那么即使有境外热钱进来,看到中国这么好的投资环境,热钱也会变成冷钱,即短期投机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资金。”另一方面,李稻葵认为目前一年境外热钱的流入量仅千亿左右,而中国高达10万亿美元的货币存量有能力去消化,因此境外热钱并不是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李稻葵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不要一提到热钱就想到外国的投资银行等QFII,如高盛等QFII没必要在中国做违规交易,因为一旦被中国的监管层发现,则会损失大量的正常业务。而这是得不偿失的举动。我特别担心的不是QFII,而是中资机构,因为这些中资机构通过在境外获得几十万、上百万外币贷款后,再回国进行投机性交易,因为他们比QFII更懂得我们国家管理机制上的漏洞。”

  “因此有人问我怎么去管理热钱?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管好自己’,即管好境内机构投资者,防止其过度的投机交易,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李稻葵说到。

  那么前期股市的上涨是否是由热钱所推动?李稻葵给出了否定答案。他还特别强调:“股市是应对通胀最好的工具,而今天的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处于历史低点的,而此前是长期高于国外,在中国货币存量十分庞大的基础上,我十分看好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

  解决房价关键在财税体制改革

  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一直是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颇有研究的李稻葵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体制问题是造成高房价的最根本问题”。他解释到,如地方政府所施行的土地财政会间接地推高房价,“我认为房价的50%—60%都是政府的税收。这样的结构当然会导致高房价,以及地方政府抑制房价上涨的效果不明显”。

  “我相信未来五年,财税体制肯定会改革。因为现在施行的财税体制是1994年推出的,当时的情况是中央财政没钱,地方富有,如广东北京有钱,广西、贵州没钱。中央的举措是为了使得地方财税向中央集中。但16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问题是中央集中了大量的财权,以及产生了大量的高利润央企。因此现行的财政体制是中国所有经济问题的根源”。李稻葵强调,“现行的财税体制非改不可,不改十二五规划难以实现”。

  不过,在政府出台加息、抑制房价等措施后,有经济学家担心中国经济会出现滞涨的风险。对此,李稻葵表示并不需担忧。他认为,中国经济依然是一种赶超型的大国经济,国内还有很多地方的经济增长能力不足,因此在内需还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未来10年国内的经济增长将保持在8%到9%左右,因此经济增长不会出现滞涨的情况。

  “而通胀会有”,李稻葵表示,“未来通胀应该是温和的,因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经济是产能过剩和需求投资相对不足的经济,因此不会产生恶性通胀,即使有通胀也是成本推动型的,而我担心的是是金融投资的风险,如10万亿货币存量的风险,而非经济滞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