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

4月展望:警惕行情“倒春寒”

2011-3-30 10:41:29 来源网络 http://www.sixwl.com/ 点击:.. 字号:

  春节后A股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多事之秋连收两根月阳线,虽然2月CPI高于预期,同时流动性紧缩的趋势也未见扭转,但股市中保障房概念、稀土概念、地震概念以及新三板等游资主导的结构性行情依然火热,A股仿佛“利空脱敏”。展望4月行情,在内外部环境和政策取向等关键因素没发生质变前,诸多不确定性或许会诱发脉冲性调整,尽管中期乐观,但“倒春寒”不得不防,投资者须警惕4月的月线收阴。

  多因素共振博弈

  3月以稀土为代表的资源类个股成为A股最强势的板块之一,无论是稀土等稀有资源,还是PTA等化工下游产品,其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就是涨价,利比亚动乱和日本震后重建等外部因素成为全球通胀的推手。之前市场将我国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解读为紧缩放缓的标志,但从大局上看,难免有失偏颇。管理层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向之前先行对内收缩,可以防止欧美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突然转向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因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必要性。从A股近期走势来看,这种政策取向至少在短期得到市场的“正回馈”,而非市场之前所预期的紧缩放缓。

  4月上旬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机构预测3月CPI将创出新高,均值在5.3左右;PMI指数也将同比回升。一方面是通胀压力继续上行,另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放缓好于预期,这既肯定了此前紧缩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同时也为政策的进一步施展提供了空间。就中期而言,紧缩必然会对经济增速和中下游企业形成一定影响,目前市场只能说对利空已有预期,但对利空的消化并不充分,仅凭利空兑现就坦言盲目看多和局势不稳盲目看空同样不可取。

  流动性阶段性充裕是支撑个股行情的重要因素,但本周发行的1年期央票创下990亿元天量,加上3月前三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的持续放量(分别为100亿元、590亿元和1030亿元),资金面逐步收紧的累计效应已开始显现,这点从近期个股下跌家数不断增加和创新高家数不断减少的上涨背离中可窥出一点端倪。加之4月初面临加息的敏感时点,因而市场4月的流动性环境明显不如3月,因而近期市场预期的权重股行情兑现的概率不大。

  做多资金已显疲态

  3月的A股可以用“指数搭台、个股唱戏”来形容,但个股活跃的背后是热点持续性差,很难找出一个领涨板块,这与中级行情必有领涨板块的市场规律形成背离。从表现最好的板块来看,大多是与涨价相关的通胀受益股,而消费等中下游板块则逆势下跌。上述炒作路径沿用的是涨价等短期题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做多资金对于后市的谨慎。倘若大资金看好后市,往往会选择更具中线想象力和安全边际的品种如节能环保、医药等大消费概念。

  在上证指数攻击3000点的过程中,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近日出现背离走势,均出现高点逐级下移,击穿中期重要均线的走势。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市场在调整过程中量能持续放大,具体表现为沪综指上攻3000点受阻后小双头放量,“近顶放量”是技术派之大忌;中小盘指数放量击穿年内平台,中期调整基本确认。不难看出,无论是以权重股为主的上证指数,还是以小盘股为主的深综指、中小板指数都面临一定调整压力。至于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受到增量流动性制约和“去蓝筹化”的投资共识制约,更多体现出反弹行情后期的一种脉冲性补涨效应。因此,在市场出现“调整共振”后,4月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大增。

  波段操作为宜

  虽然4月A股有调整压力,但重复去年4月“绝杀式调整”的概率并不大,更多体现为一种重心下移的稳步撤退,其中阶段性投资机会并不匮乏。仔细翻看盘面,目前仍有不少个股处于中期底部的构筑过程中,许多白马先于大盘调整,幅度普遍在20%-30%之间,不排除先于指数见底的可能;同时政策以及事件型题材的驱动,不少前期未有表现的题材股、微利股都会借题发挥。即便如2009年8月以及去年4月的单边调整中也会涌现出“甲流”、医药等热点,眼下保障房支持力度加大、稀有资源价值重估、核辐射防护、ST摘帽等题材的力度并不逊色。

  具体细分机会上,稀缺资源的价值重估力度超出以往,相关的稀有金属概念波动会加剧,但仍有空间,如辰州矿业、广东明珠、云海金属等;保障房建设将带动建材和城投类公司的业绩,如中天城投、宏润建设等;与核辐射相关的如白云山、际华集团等;还有一些技术面走势独立的个股,如中卫国脉、长春经开等个股仍可波段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