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房产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太舟坞将建最大公租房社区

发布时间:2013-3-12 9:37:00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 【字体:

海淀区太舟坞,这个相传昔日曾经引来元太子泛舟之地,如今在北京乃至全国的住房保障发展史中有了新的意义。记者昨日获悉,海淀区太舟坞公租房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成为本市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的试点中首个开工的项目。北京乃至全国的集体产业用地建设租赁房试点正式破冰。

太舟坞公租房超2400套

“这块地上盖起来的,可是公租房啊。”带着记者走进施工现场,建设方相关负责人说。

这块集体产业用地紧贴着水岸温泉农民回迁楼,几条水系纵横穿梭,将整个大社区分割成一块块的方豆腐形。大风过后阳光将新开工区域映照出一股蓬勃的新气象。似乎为了证实此处确实曾可以泛舟,挖掘机经过之处虽然只留下四五十厘米深的凹坑,潮湿的土壤却已经有些汪汪地泛出水来。

“从这儿再往下挖40厘米,就得排水了。”相关负责人下到一个大约两米深的地基坑里说,为了排水,坑北侧已经打了十几口深井。

施工计划书上显示,这片土地占地面积为5.91公顷,将建成14万平方米、超过2400套公租房。这个小区能够配租的套数,将超过已经配租的燕保·京原家园公租房项目,成为本市在建的最大公租房小区。

虽然对最终入住的被保障家庭来说没什么区别,但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的创举,确实会增加不少房源。

据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0年起,本市就开始陆续推进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试点,并上报国土部。几份推荐名单中包括海淀区唐家岭、太舟坞、皇后店,朝阳区平房乡等多个区域,当时都有望成为第一批利用集体用地建设公租房项目。

2012年1月举行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正式宣布,允许北京、上海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太舟坞则被选为北京的试点之一。

“建成后太舟坞房源将被海淀区住房保障部门整体趸租,向村集体支付房租,并配租给保障家庭。”海淀区建委副主任余蓓蓓说。

市民政府土地“三赢”获利

“之所以不断努力推进试点项目,是因为这对多方来说,都有明显的好处。”海淀区公租中心副主任李晓南接受记者采访时,细数出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对政府的好处:土地采取占地方式,不需要征地,成本相对低、前期手续办理快,能够加快建设速度、加大供应量,更好地满足保障家庭的保障需求。

但既然说到“多方”,那么在集体用地上建设公租房,对于村集体甚至每个村民来说有什么好处?无论是从村里、镇里、区里、市里,记者都从相关负责人口中听到了“瓦片经济”、“楼宇经济”这两个关键词。

如今只要提起海淀,人们自然能想起“科技创新”、“上风上水”等关键词。但在五环以外甚至更北,还有一些平房院落、稀疏的建筑群,都属于待开发地区。这里村民也和其他村民没什么两样,平日里打打工,做点小生意,家里有富余房子就出租,靠“瓦片经济”增加收入。

但随着海淀北部地区的规划建设,这种生活模式将有所转变。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海淀区在加快推进北部地区开发中,同时兼顾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为每个镇都规划了一个产业园区。虽然用地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其产业布局得符合大规划,村里的“瓦片经济”得向“楼宇经济”转变。

靠着园区发展虽然有着先天的优势,但细账也要算。从2010年开始,温泉镇就算过一笔细账:太舟坞这块土地位置临近环保园,如果盖酒店,肯定也成;但酒店建设运营投入的成本远远高于公租房,而且淡旺季效益差别很大,还不如公租房的收入来得稳当。

温泉镇副镇长王兵是个精细人,琢磨得也深。“这种方式既盘活了集体产业用地,又给即将上楼的农民创造了稳定收入,还解决了周边城市住房保障家庭和产业园区职工的住房问题。”他说,由于产权仍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能出售给个人,建成后由住房保障部门长期租赁,给村里和每一位村民增加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模式,也将向“楼宇经济”转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显示,我国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能够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引入乡村,并为村民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这也是海淀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重大探索和实践。”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预付租金助村集体筹资建房

太舟坞项目已经开工,再加上海淀今年要开工的唐家岭和西北旺皇后店021两个集体产业用地建设租赁房项目,大约能提供近7000套房源作为公租房。

记者发现,按照试行方案,村集体将自己掏钱建设公租房,由市场调节房租价格,收益归集体所有。但如果村集体筹集资金有压力,怎么才能让这种模式持续发展?

海淀区房管局副局长陈宝兴表示,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将按照市场租金水平,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长期趸租合同,采取先期预付部分租金的方式支持项目建设。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海淀区从投融资、建设、持有、出租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新体系。

项目建成交付后,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配租和使用管理,采取成立项目管理部、加大科技手段投入、委托第三方机构监管等多种手段,加强入住家庭使用监督管理,确保小区和谐稳定,解除集体经济组织的后顾之忧。

海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描述,在集体产业用地上建设公租房,将“以此打开一个土地供应的制度性缺口,推动土地供应多方式向保障房倾斜”。海淀区还将通过新建、收购以及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单位利用自用国有土地建设公租房,尤其在趸租农民富余安置房、大力推行市场化租赁补贴和散租社会存量房源作为公租房等方面继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多种方式积极筹集保障房房源,满足保障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