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房产 >> 滚动新闻 >> 浏览文章

广州金陵台土地博弈的牺牲品? 停工耗着吃不消

发布时间:2013-6-17 16:13:00 来源:羊城晚报广州 【字体:

广州金陵台土地博弈的牺牲品? 停工耗着吃不消

广州诗书路金陵台、妙高台的部分建筑被悄然拆除,现场只剩瓦砾一片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梁爽 何伟杰

11日凌晨,广州市越秀区诗书路金陵台倒在了开发商强拆的钩机下;14日晚,萝岗古墓遭毁;同日早上,佛山梁园牌坊被拆……一连串历史文物建筑被破坏的消息,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羊城晚报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十几年缺乏规划的城市建设,导致无数文物和老建筑被无情摧毁。有专家指出,大部分文物古建筑消失的背后,是政府与开发商之间在土地问题上的博弈,仅靠立法难以拯救这些文物古建筑,为文物找一条“活化”的双赢道路,显得非常必要。

学者吁公布“毁坏名录”

记者走访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不少类似金陵台、妙高台这样的老建筑被毁于一旦——2003年,有着83年历史、“藏”在广州市中山四路芳草街的惠爱堂,因城建规划被动工拆除;东山梅花村在民国期间兴建了一批南洋花园别墅,但到了2007年只拆剩一座陈济棠公馆;2010年前后,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塘街的制治使凌公祠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商业楼;2011年,东山民国小洋楼署前楼被钩机捣毁……

牵动着广州街坊神经的,还有被毁的骑楼。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六二三路、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等骑楼街纷纷消失,就连别具特色的恩宁路骑楼街也一度面临被拆。

知名学者李公明称,从上世纪90年代建设地铁一号线开始,广州进入大拆大建时期。在各种市政建设和商业区发展过程中,究竟有多少文物和历史建筑被毁?对此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学者可以估计。李公明强烈要求政府统计和公布过去已被破坏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名录。他表示,飞快的城市建设,将滞后的文保规划抛在脑后,“没有哪些讨论该拆哪些不该拆,开发商拿下地块之后就糊里糊涂地拆掉了。”

看到越来越多老建筑倒在钩机下,本土文化爱好者阿萧感慨道:“广州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毁坏了两千年古城的众多历史建筑和街区。”

停工耗着开发商吃不消

“金陵台”们不断消亡,公众将矛头指向开发商,开发商竟是“有苦难言”?一名熟知金陵台事件开发商的知情人刘涛(化名)日前向记者诉苦:“开发商花了一个多亿,把地拍回来,政府当时没说清楚里面有文物,甚至也不知道那是不是文物。现在开发到一半,你却跑出来说这里是文物,那里又是文物,要停工,开发商怎么办?”

政府有关部门曾表示,在缓拆后一年时间内,政府与开发商谈判并提出了“收回地块”或“优化建设方案”等善后办法,但未获开发商积极响应。对此,刘涛却给出另外的说法:“考虑到文物确实有价值,开发商去年还是停工了,但事实又是如何?政府找些专家过来看看后就没了下文,我们也跑了很多个部门,但都在推,拆和不拆一直不表态,一拖就是一年,开发商光利息和支付工人工资就损失几千万,这种苦又有谁知道?”

都是无序卖地惹的祸?

民间文保人士、“古粤秀色”本土文化网站创办人杨华辉坦言:“在上世纪90年代,广州中心城区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都被纳入卖地范围。”

“其实很多文物问题只是表象,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土地博弈才是根本原因。”广东粤广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扬此前一直是东华东路地块(除金陵台地块外,利丰控股当年拍下的另外一块地)烂尾地纠纷的拆迁户代理律师。他向记者分析,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对土地制度规范不严,对于开发商的资质及开发地块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开发商当时都是先把地抢过来再说,有些开发商无力开发,很多地因此烂尾。”

据资料统计,当时广州登记在册的烂尾地块就有141宗。张扬表示,为了盘活这些烂尾地,政府在2006年出台了处理烂尾地的特殊政策:“地块烂尾,新开发商接手后,当初选择回迁的业主只能被迫选择低廉的货币补偿。”

据了解,当时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以捆绑方式,一共打包卖给利丰控股三块地,其中就包括金陵台所在的观绿路地块,3幅地块的楼面地价高达9456元/平方米,问鼎2007年广州单价地王。“观绿路地块是很差的,上面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包括这些老建筑,但因为有‘烂尾地政策’支持,当时利丰还是愿意出地王的价格把它买下来。”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fc/gdxw/10424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